國外一所著名大學擬于中國招一名學生,該生所有費用由學校提供。因此,報名者趨之若騖,竟有30余名學生成為候選者。
面試之日,當考官先生出現(xiàn)于飯店大廳時,頓時被圍了起來,考生們用熟練的英語向他問候,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進行自我介紹。
此時,唯有一名考生不知是站起來遲了還是其他原因,沒來得及圍上去。他站在那兒,不知如何是好。他突然發(fā)現(xiàn)被冷落一旁的考官先生的夫人,于是走上前去和她打招呼。他既沒有作自我介紹,也不打聽面試內容,而是問她對中國的感覺如何。就在考官先生被圍得水泄不通而難以招架之際,他倆在大廳的一角,卻談得非常投機。
盡管這名學生成績不是最好,但最終他被選中了。不少人說他太幸運了,也有人說他太有計謀了。然而,不論世人如何看待此事,世上本來就存在著這么一種現(xiàn)象——當捷徑人滿為患時,不妨繞點彎路,這樣或許能更快地到達目的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enggong/7848.html
相關閱讀:世紀情書的變換
要敢于一躍而下
“最好”的東西
那個最后掛電話的人
愛的注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