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張然,是在飛馳的列車上。當時已是夜半時分,舉目四望,旅人們的臉上都爬滿了疲累,昏昏欲睡;醒著的,目光中也流露出木然。周圍寂靜非常。一節(jié)臥鋪車廂里,只有張然佇立窗邊,眉頭微微一皺,然后又很快舒展開來。
聊起天來才得知,張然是一家機械加工公司的老板,公司的主要產品是汽車零部件,近年來,在環(huán)保設備方面,他也頗多著力。
對于他的“給自己打工”,周圍幾位旅客都甚表羨慕。他卻淡然一笑,說這沒什么,“人都是貪圖安逸的,如果當年不是實在沒辦法,我也不會走上現在這條路。”
9年前,年僅28歲的張然突然遭遇了工廠破產,上有父母要奉養(yǎng),下有幼子嗷嗷待哺,七尺男兒剎那間覺得天昏地暗,一切成了虛空。“我那時候簡直太絕望了,不知道前程向哪里走。”在生存是第一需求的時候,哪怕一點螢火,也是通向光亮的法門。“幾個工友一合計,企業(yè)倒了,但我們還在,我們的技術還在,為什么不能重起爐灶呢?”就這樣,張然開啟了自己生命的新里程。
草創(chuàng)之艱,自不必言。張然說,他還算比較幸運,選擇對了市場切入點。之所以選擇汽車零部件切入,是因為他看好汽車售后服務市場。他說,他們的產品是“副廠件”,主要供給4S店。關于為什么主攻4S店而非主機廠,他的言語中透露著無限辛酸。他說,作為一家私營加工企業(yè),給主機廠做配套供應商這塊利潤蛋糕,不是他們沒能力吃,而是根本無法涉足。因為,合資汽車公司主要用的是合資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yè)的產品,“肥水不流外人田”,對他們這樣的企業(yè)不予考慮;而國內自主車企,由于本身的成本壓力,對零部件等下游廠商壓價太低,有的廠家甚至騙賠騙保,風險由零部件廠商獨自承擔,這對他們來說,顯然是不能承受之重。“整體算下來,給主機廠供貨,我們曾經干一個件,卻要賠兩三個件的錢,干脆不做了。”
在張然看來,汽車4S店則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為純粹消費品的汽車,維修、保養(yǎng)是日常功課,但對于中國這樣正處于發(fā)展中的市場,消費者的購買力參差不齊,市場雖然稍嫌混亂,卻也給了他們生存空間。“比如你去4S店,他們會問你換原廠件還是副廠件,我們的就是副廠件,有的一個件能比原廠件便宜500多元呢。”500元,對于普通工薪族而言,并不是個可以忽略的數字。
張然說,他們的營銷方式就是,先研究車市哪款車好賣,然后針對原廠件“仿制”副廠件,賣到4S店,賺取利潤。“市場俏銷的車,車輛保有量相對較高,對于我們來說,就是潛在商機。”一般而言,一家4S店用了他們的配件,消費者無不良回饋,這家4S店就會成為回頭客。
聊到現狀,張然對自己和公司都十分滿意。訂單源源而來,大家的日子也蒸蒸日上。“現在我們的車間一線員工都能賺到3000元左右。”最近,看好環(huán)保機械設備前景的張然,又開始琢磨上了這一新領地。
張然說,多年來,支持他和事業(yè)走到今天的,第一是執(zhí)著;第二就是“身邊總有幾個知心的兄弟同舟共濟”。
張然認為,自己在商海沉。鼓,最大的收獲不是錢有多少,而是修煉出一種樂觀暢達的心境,“樂觀地面對你該面對的,然后去籌謀,去努力。跌倒了也不怕,前車之鑒,坦然面對。”
本文網址:http://www.yy-art.cn/chenggong/chenggongxue/5529.html
相關閱讀:奉行西點準則的西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