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物理第三章光現象測試題(帶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一、(每題3分,共45分)
1.下列物體中屬于光源的是 ( )
A.貓的眼睛 B.月亮 C.閃亮的寶石 D.煤氣火焰
2.光的三原色是 ( )
A.紅、綠、藍 B.黃、綠、藍 C.紅、黃、藍 D.紅、黃、綠
3.使各種色光幾乎都反射的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 ( )
A.白色 B.黑色 C.紫色 D.無色
4.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的是: ( )
A.路燈下人的影子 B.從湖水中看到岸邊樹的“倒影”
C.教室里的黑板“反光” D.清澈的水底看起來變淺了
5.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光的傳播速度總是3× 108/s B. 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物體經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實像 D. 光總是沿直線傳播的
6.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鏡面上的光線 ( )
A.只能有一條 B.只能有兩條 C .可以有無數條 D.無法確定
7.在暗室里,將一個小平面鏡放在一張白紙上,用手電筒正對著鏡面照射,從側面看去 ( )
A.鏡子比較亮,它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B.鏡子比較暗,它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C.白紙比較亮,它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D.白紙比較暗,它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8.一束光跟平面鏡之間的夾角是40°,則 ( )
A.入射角為40° B.反射角為50°
C.反射角 為40° D.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夾角為80°
9.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 ( )
A.與物體本身的大小有關 B.與鏡面的大小有關
C.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有關 D.與以上三種情況都有關
10.一個人坐在離平面鏡1.5處的椅子上,如果人離開椅子后退了0.5,則此人的像到 椅子的距離是( )
A.1.5 B.2 C.3 D.3.5
11.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

12.關于高速公路上有關設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夜間行車時,總感覺到路旁的護欄處有“路燈”,這路燈就是光源
B. 夜間行車時,總感覺到路旁的護欄處有“路燈”,這是光的反射的 結果
C. 中間的綠化帶既能美化公路環(huán)境,又能減輕視覺疲勞,還能減弱噪聲
D. 中間的綠化帶能有效阻擋夜間會車時的強光,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
13.如圖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紙杯,在杯底中央扎一個小孔,用一層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將小孔對著窗外遠處的景物,在薄膜上觀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 ( )
A.正立、等大的 B.正立、縮小的
C.倒立、縮小的 D.倒立、放大的
14. 如下圖所示,一只小貓在平面鏡前飲賞自己的全身像,此時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圖中的 ( )

15.一個同學從一塊小于他身高的平面鏡里恰好能看到了自己的全身像,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平面鏡可以擴大視野范圍
B.平面鏡里成的像是縮小的實像
C.該同學頭部和腳部發(fā)出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恰好全部進入眼內
D.此平面鏡表面一定不光滑,相當于一個凸面鏡

二、題(每空1分,總共20分)
16.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會分解成七色光,這是光的________現象,說明太陽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首先用實驗研究這一現象的是英國物理學家_______。w
17.看電影時,因為電影幕布發(fā)生_________反射,所以各個方向的觀眾都能看到畫面;看話劇時,一位演員穿紅色上衣,在藍色燈光的照射下,觀眾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_____色。
18.“鏡花水月”是光的_______現象,“坐井觀天”說明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19.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_________就越強;_________可以使熒光物質發(fā)光。
20.許多學校在一進樓門的位置都豎立著一塊平面鏡,同學們經過鏡前都習慣照一照。同學們在鏡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當同學們走近鏡子時,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 1.有一根高度為1的豎直放置的標桿,在太陽光照射下,它的影長為1.1。同時有一根豎直放置的電線桿,它的高度是6,影長為________。
2 2.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 /s,從地球向月球發(fā)出激光信號,經2.6s后收到返回信號,則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 k,說起光速,人們總是感覺快得無法想象,其實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內將其降得很慢。請你設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3/s,我們的世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請寫出一個合理的場景: 。
23.圖為采集奧運圣火的畫面。圣火采集器是一個凹面鏡,太陽光經凹面鏡 后,使置于凹面鏡焦點上的火炬點燃。
24.在合適的照明條件下,正常人眼在觀察約25c遠的物體時,感到既清楚又不易疲勞,通常把25c稱為明視距離。如果你的視力正常,則當你對著鏡子梳妝時,你和鏡子間的最適宜距離約是   c。
25.一束光射到平面鏡上,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55°,此時反射角為 ,如果鏡面繞入射點逆時針轉過5°,則反射角減小 度。我們覺得教室黑板的某一塊特別反光,看不清上面的粉筆字,是因為光發(fā)生 反射的緣故。

三、作圖題(每圖2分,共12分)
26.在圖1中,畫 出入射光線,并標明入射角的大小。
27.在圖2中,根據給出的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畫出平面鏡。
28.在圖3中,根據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29.在圖4中,光線a、b是兩條由點光源S發(fā)出的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請通過作圖來確定點 光源S的位置。
30.畫出圖5中光線的傳播方向。
31.如 圖6所示,太陽光跟地面成40°角,將平面鏡怎樣放置才能使太陽光照亮豎直的井底?畫圖說明。

四、實驗題(每空1分,共17分)
32.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況如右圖所示。圖中A是_________(選填“平面鏡”或“玻璃板”),放在B處“燭焰”上的手指_________被燒痛(選填“會”或“不會”) ,這一事實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選填“虛”或“實”)。
33.如圖所示,將一塊薄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支等長的蠟燭A和B,分別豎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并如圖當蠟燭B移到與蠟燭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時,蠟燭B好像也被點燃了。
(1)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關系。
(2)由直尺分別讀出玻璃板到物(蠟燭A)、玻璃板到像(即到蠟燭B)的距離分別為u和v,得到的結果是u_______v。(選填“>”、“=”或“<”)
(3)在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 (選填“A”或“B”)這一側觀察,移動蠟燭B,使它與蠟燭A在鏡中的像重合,如果蠟燭B始終不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則可能原因是 。
(4)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這時,觀察者直接對屏觀察,看不到蠟燭A的 像,由此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5) 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選填“較亮”或“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6)測量視力時,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可以節(jié)省空間。如圖所示,讓被測者面對著鏡子背對視力表,此人看到視力表的像離他的距離是 。
34.小明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在平面鏡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塊光屏,光屏由可以繞ON折轉的E、F兩塊板組成。
(1)其中可折轉的光屏,在實驗中的作用是:(寫出兩條)
① ;
② 。
(2)如圖,讓一束光貼著光屏左側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點,在右側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線OB。實驗時從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這是因為光在光屏上 發(fā)生了   (選填“鏡面”或“漫”)反射。若將F板向后折轉一定的角度,則在F板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時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     (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
(3)如果讓光線逆著從OB的反方向射向鏡面,會發(fā)現反射光線沿著OA方向射出,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簡答題(每題3分,共6分)
35.天晴的月夜,行走在有積水的路上。為了不踩到積水,當他迎著月光走時,是往發(fā)亮的地方走還是往發(fā)暗的地方走?為什么?

36.如果電影院里用平面鏡做銀幕,你能夠看到銀幕上的畫面嗎?請簡述理由。


參考答案
一、
12345678 9101112131415
DAAABCBBADCACCC
一、題
16、色散,多種色光,牛頓
17、漫反射,黑
18、反射,光沿直線傳播
19、紅外線,紫外線
20、虛像,不變
21、6.6
22、3×108,3.9×105,合理就行
23、會聚
24、12.5
25、35度,5,鏡面反射
三、作圖題略
四、實驗題
32、玻璃板,不會,虛像
33、(1)大小 (2)二 (3)A,玻璃板未與桌面垂直(4)虛(5)較暗,確定像的位置
(6)5
34、(1)顯示光的傳播路徑 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2)漫、不能、在 (3)光路是可逆的
五、簡答題
35、往暗處走,因為水面發(fā)生鏡面發(fā)射,地面發(fā)生漫反射,迎著月光走時,路面上亮處是水,暗處是路面。(意思對就行)
36、不能,鏡面反射,刺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er/10850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