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1.1.2在社會生活中成長同步練習題(新課標人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在社會中成長
一、單項選擇題(以下題目只有一個正確選項,請根據所學知識進行選擇)
1. 下列行為不符合“親社會”要求的有  (     )
①說話做事隨大流               ②生活消費看大家  
③積極參加社區(qū)公益活動         ④與社會上的三教九流廣交朋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選C。親社會行為要求我們學會謙讓、分享、幫助他人并且關心社會發(fā)展,同時要明辨是非、有自己的觀點與主見等等,這些綜合在一起,即成為親社會行為。本題為反向選擇,注意題干。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是①②④。
2.下列屬于熱心公益的表現(xiàn)有(     ) 
A.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            B.做好值日工作
C.孝敬自己的父母                D.參加維護交通秩序的志愿者活動
【解析】選D。公益活動通常指的是有關社會公眾的福祉和利益。根絕這個定義進行判斷,D是正確選項。其他三項是與個人生活密切相關的事宜。
3. 我們的生活是美好的,我們要主動去發(fā)現(xiàn)、感受生活的美好,熱愛社會,親近社會。下面反映社會生活美好的情景是 (     ) 
①去邊遠地區(qū)支教             ②公交車上主動讓座    
③隨手亂扔垃圾               ④攙扶盲人過馬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選B。本題主要考查親社會行為的外在表現(xiàn),正確選項為①②④。
4.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不同的志愿者參與到抗震救災中來,有環(huán)保志愿者、心理撫慰志愿者、醫(yī)療志愿者等等,他們用行動詮釋了志愿者的意義。參與志愿者活動
A.是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基本要求 
B.是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xiàn)
C.有助于營造“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   
D.有利于保護個人利益
【解析】選B。在中國,志愿者是這樣定義的:“在自身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參加相關團體,在不謀求任何物質、金錢及相關利益回報的前提下,在非本職職責范圍內,合理運用社會現(xiàn)有的資源,服務于社會公益事業(yè),為幫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開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實際的,具一定專業(yè)性、技能性、長期性服務活動的人。"根據志愿活動和志愿者的定義,本題正確答案應為B。
5.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說明   (    )
A.我們要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B.我們要關心社會發(fā)展,關注國家大事
C.我們要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D.我們要掌握天氣變化,做好應對準備
【解析】選B!帮L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是寫在無錫東林書院的一幅對聯(lián),表現(xiàn)的是讀書人既認真讀書,又關心國家大事的胸懷,應該時時刻刻注意自己周遭的情況、環(huán)境的變動,更要關心國家大事、天下大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關心國家大事是學生應盡的義務。
6. 當今社會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    )
A越來越單一       B越來越封閉        C越來越緊密        D 越來越分離
【解析】選C。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一分子。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團結、友愛、互助成了現(xiàn)代人必不可少的社會素養(yǎng)。7. 19世紀,健康可愛的也登大公國的豪瑟王子不到三歲被篡奪王位的宮廷陰謀家綁架,并交給一個性格憂郁的女人撫養(yǎng),一年后,他又被單獨關入地牢,他17歲被解救出來時像白癡一樣,表情簡單如幼兒。這告訴我們(    )
①人生離不開交往           ②離開交往危害人的健康發(fā)展
③被關入地牢的人都是白癡   ④剝奪一個人與他人交往的機會非常殘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選B。正確答案是①②④。本題主要表明人的正常成長和發(fā)展離不開與周圍人的溝通的交流。
8. 德國著名詩人歌德說過:“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chuàng)造價值。”這句話告訴我們   (    )
①我們無法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價值
②只有通過社會化,才會真正實現(xiàn)我們人生的價值
③我們每個人的生存和發(fā)展都離不開社會
④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我們能為他人、為社會做出貢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選B。歌德這句話主要表明人的發(fā)展離不開社會,個人的價值是在奉獻社會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正確選項是②③④。
9. 對于中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觀點。你認為下列觀點正確的有  (    )
①同學甲:“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任務非常緊,參加社會實踐會影響學習!
②同學乙:“中學生年齡小,社會經驗不足,參加社會實踐會讓我們吃虧的!
③同學丙:“中學生年齡小,參加社會實踐會讓我們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培養(yǎng)能力。” 
④同學。骸吧鐣䦟嵺`活動應該因材施教,開展一些對中學生有益的、適合的活動!
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選B。
10. 對漫畫《伸出你的手,奉獻愛心》理解正確的是 (    )
①傳遞愛心,播種快樂,關心別人,幸福自己
②關愛他人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③關愛他人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關愛孩子開始
④真誠的關愛比金子還要寶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選A。④與漫畫表意無關。
二、非選擇題
1. 遼寧省卓新市有一位55歲叫陳敏的老人對“義工”很癡情。該市成立慈善義 工總隊后,她是第一個加入該隊的人。3年來,在養(yǎng)老院、聾啞學校等各種義工隊伍活動的場所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說: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獲了快樂,也收獲了幸福,我愿把愛心傳遞到整個社會,讓社會成為愛的海洋。
(1)她的事跡對我們有哪些啟發(fā)?
(2)中學生怎樣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解析】(1)要樂于助人、親近社會、服務他人,在奉獻服務的過程中,體會個人的價值與人生意義等。(2)培養(yǎng)關注社會的興趣和習慣;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規(guī)則,愛護公共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的美好;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熱忱地服務社會。

2. “六尺巷”的傳說---清朝康熙年間有位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fā)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系,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后,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回信,并附一首: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有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讓出了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結果形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成為美談。
想一想,“六尺巷”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在社會生活中,這個重要的道理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解析】這個故事重點要闡述的就是“謙讓”這一美德。“六尺巷”作為一個文化的新載體,其典故所包含的謙和禮讓精神實際上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它的“寬”不是寬在“六尺”上,而是“寬”在人們的心靈境界與和諧禮讓精神上。人們在參與社會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與其他人發(fā)生接觸,接觸過程中更少不了彼此的理解與包容。謙讓是一種美德。懂得謙讓的人才能真正獲得社會的親近,體會社會的美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er/1187619.html

相關閱讀:2018年常熟一中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期中試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