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課《與朱元思書》習題AB卷(有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21 與朱元思書
 
01 基礎知識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急湍(tuān)  泠泠(líng)  縹碧(piǎo)
軒邈(miǎo)  橫柯(kē)  嚶嚶(yīn?)
鳶飛戾天(yuān)(lì)
2.解釋下列句中加 點詞的意思。
(1)猛浪若奔   飛奔的馬
(2)蟬則千轉不窮  通“囀”,鳥叫聲
(3)任意東西  往東西飄蕩
(4 )經綸世務者  籌劃
(5)鳶飛戾天者  至
(6)橫柯上蔽  樹木的枝干
(7)水皆縹碧  青白色
(8)泠泠作響  形容水聲的清越
3.根據提示默寫句子。
(1)文章首段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填寫文中原句)總領全篇,結構上綱舉目張,脈絡分明。
(2)文中從側面表現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3)《與朱元思書》一文中與“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
風,不以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文中賦予靜止的山以奮發(fā)向上的無窮生命力的四句是: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5)《與朱元思書》中,含蓄地否定世俗社會和官場生活,表達自己向往自然的高潔情懷的句子是:鳶 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4.在文中找出從視覺和聽覺方面描寫景物的對偶句各一句,并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1)視覺: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2)聽覺: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3)表達效果: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對比立意,相映成趣。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
A.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B.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C.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D.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解析:A.“轉”通“囀”,鳥叫聲。)
6.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C)
A.本文是吳均寫給友人朱元思的書信,卻不是對事物的敘述,而是述說行旅所見,描繪奇山異水。
B.“千丈見底”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水的深邃澄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則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來寫江水湍急、奔騰的氣勢。
C.文章先描寫了群山的靜態(tài)美,再描寫山中的各種聲音,這是以靜寫動,表現山中的熱鬧景象。
D.本文描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的沿途所見,歷歷如畫,讀來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這是因為作者運用了視覺和聽覺兩方面相結合的寫景方法。
(解析:C.“以靜寫動,顯示山中熱鬧的景象”有誤,應為“以動寫靜,反襯出山林之寂靜”。)
02 課內精讀
閱讀課文,完成下面的題目。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一樣的顏色
(2)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獨一無二
(3)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青白色
(4)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高 遠
8.寫出下面句子的譯文。
(1)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那些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那些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
(2)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可以見到陽光。
9.簡要賞析下面句子的寫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這兩句用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
10.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熱愛大自然,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11.“鳶飛戾天者”與“經綸世務者”分別指什么人?
“鳶飛戾天者’’與“經綸世務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熱衷于官場的人。
03 拓展閱讀
(德州中考)
【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澈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乙】夜登華子崗,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仆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輕鰷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斯之不遠,倘能從我游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節(jié)選)
12.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與“夜登華子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項是(C)
A.上使外將兵
B.其一犬坐于前
C.腰白玉之環(huán)
D.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解析:例句:名詞作狀語,在晚上;A.名詞作狀語,在外面;B.名詞作狀語,像狗一樣;C.名詞作動詞,腰佩;D.名詞作狀語,每天。)
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D)
A.實是欲界之仙都 然是中有深趣也
B.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與月上 下
C.復與疏鐘相間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D.倘能從我游乎 請從吏夜歸
(解析:A.表判斷/這,代詞;B.參與,這里指導欣賞/和;C.交錯/參與;D.動詞,跟從。)
14.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夕陽欲頹,沉鱗競躍。
夕陽要落山了,潛游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
(2)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
如果你不是這樣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這不打緊的事務(游山玩水的閑事)相邀呢?
15.【甲】文中的“猿鳥亂鳴”和【乙】文中的“吠聲如豹”都是聲音描寫,其作用有何不同?
示例:“猿鳥亂鳴”使景色靈動,充滿生機活力;“吠聲如豹”以動寫靜,襯托了冬夜的空曠寂靜。
16.【甲】【乙】兩文都是寫給朋友的書信,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愿望?
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對山川之美的熱愛和隱逸情懷;【乙】 文邀請朋友來山中同游,委婉地希望他淡泊名利,回歸自然。
【附乙參考譯文】:
夜色中登上華子岡,見輞水泛起漣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隨同上下。那寒山中遠遠的燈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聲像豹叫聲一樣。村子里傳來舂米聲,又與稀疏的鐘聲相互交 錯。這時,我獨坐在那里,跟來的仆人已入睡,多想從前你與我攙著手吟誦詩歌,在狹窄的小路上漫步,臨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長,春天的山景更可觀賞,輕捷的鰷魚躍出水面,白色的鷗鳥張開翅膀,晨露打濕了青草地,麥田里雉雞在清晨鳴叫。這些景色很快就來了,(你)能和我一起游玩嗎?如果你不是這樣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這不打緊的事務(游山玩水的閑事)相邀呢?而這當中有很深的旨趣!
 
01 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秋 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空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1.本詩在抒發(fā)詩人的秋思時,不同于一般唐詩的那種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情景交融的寫法,而是借事抒情(或“通過細節(jié)描寫與心理描寫抒情”)。
2.王安石評價張籍的詩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于容易卻艱辛!睆倪@首詩看,你同意王安石對張籍的這一評價嗎?為什么?請從本詩的寫作手法或者語言特點加以說明。
王的評價是相當中肯的。從寫作手法來看,詩人主要選取了一個最常見然而又是相當典型的生活細節(jié),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細膩真實地寫出了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千言萬語,唯恐遺陋的心情,從平常中見出不平常。從語言看,十分自然,與生活十分貼近,但自然的語言卻包含豐富的感情,如“復恐匆匆說不盡”,心理刻畫細致入微。
02 課外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的練習。
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乎?
(選自《韓非子•說林上》)
【附參考譯文】
管仲和隰朋跟隨齊桓公攻打孤竹國,春天前去,冬天返回,歸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說:“老馬的智慧可以利用!”于是便放開老馬在前面走,大家跟在后面,終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大家找不到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螞蟻上的浮土高一寸,下面一仞深的地方就會有水!庇谑蔷虻兀Y果找到了水。憑借管仲的智慧和隰朋的聰明,碰到他們不知道的,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在的人不知道用他們的愚蠢之心去向圣人的智慧學習,不也是錯了嗎?
3.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C)
A.老馬之智可用(的)
B.遂得道(最終)
C.蟻冬居山之陽(山的北面)
D.乃掘地(挖)
 (解析:C.“陽”的意思是“山的南面”。)
4.翻譯文中畫線的語句。
(1)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他們)春天前去,冬天返回,歸途中迷失了道路。
(2)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老蟻。
憑借管仲的智慧和隰朋的聰明,碰到他們不知道的,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
 5.文中故事是成語“老馬識途”的來歷,現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能帶領新人工作。
03 名著閱讀
6.下列敘述有錯的一項是(D)
A.《名人傳》是羅曼•羅蘭最早享譽文壇的人物傳記,它真實的記述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位藝術大師坎坷的生活和艱辛的創(chuàng)造,展現了藝 術大師們偉大的心靈。
B.《繁星》《春水》因宣揚“愛的哲學”而著稱,其清新淡雅的語言風格深受讀者喜 愛。
C.《昆蟲記》除了真實的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
D.《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本散文詩集,其中既有溫馨的回憶,又有理性的 批判。
(解析:D.《朝花夕拾》不是“散文詩集”,而是“散文 集”。)
7.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康塞爾和我,彼此緊挨著……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氣箱的沉重了……所有這些物體,在 水中失去了—部分重量……因此我進一步了解了阿基米德發(fā)現的這條物理學原理……”
“……在我們頭上是成群結隊的菅狀水母,它們伸出它們的天藍色觸須……還有月形水母,它那帶乳白色或淡玫瑰紅的傘,套了天藍色框子,給我們遮住了陽光。在黑暗中,更有發(fā)亮的半球形水母,為我們發(fā)出磷光,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
(1)上面的文字選自凡爾納(作者)的小說《海底兩萬里》。
(2)這部小說最突出的特點是科學性、幻想性。
04 語言運用
8.浙江省群眾藝術館準備在臺北舉辦“富春江風情——浙臺攝影家作品聯展”,作為帶給臺灣同胞的新年禮物,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題目。
(1)假如你是浙江的一位攝影家,你的作品已獲準參展,你將選擇表現富春江哪些方面的內容的作品參展呢?請至少寫出四個方面的主題內容。
示例:富春江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名勝古跡、民俗、傳統(tǒng)手工藝品等。
(2)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陶醉于富春江的優(yōu)美景色,南朝吳均說“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唐朝韋莊稱“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宋代蘇軾譽“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更清美”,元代吳桓贊“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如果現在要挑選一句作為富春江旅游推介的宣傳語,你選哪一句?說說你的理由。
示例:我選吳均的“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不僅因為他是第一個從文學角度抒寫富春江之美的人,后來的贊譽詩文都受到他的影響,而且這一句簡明扼要地概括了富春江美景的特色,從宣傳語的角度,這一句八個字,讀來也鏗鏘有力。
(3)《與朱元思書》以優(yōu)美的筆觸、精練的語言,為我們細致地描繪了富陽至桐廬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麗的風光。今天,富春江仍然以其奇山異水、珍禽佳木的特色繼續(xù)展示著“天下獨絕”的風景,吸引著大量中外游客前往觀賞。請你寫一段解說詞,介紹富春江的風景。
示例:富春江以水色佳麗著稱于世,素有“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之稱。富春江江水清澈碧綠,兩岸山色青翠秀麗,在山水之間還分布著許多名勝古跡,如“雙塔凌云”“子胥野渡”“七里揚帆”等。富春江景色宜人,是尋古探幽的好去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er/1315083.html

相關閱讀:潼南縣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