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 數據的代表
總時:4時 使用人:
備時間:第十五周 上時間:第十六周
第2時:8、1平均數(2)
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求加權平均數,體會權的差異其平均數的影響;理解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能利用平均數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索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有關平均數的問題的解決,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點:讓學生感受算術平均數與加權平均數的練習和區(qū)別
教學難點:利用算術平均數與加權平均數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情境引入 (3分鐘,復習導入,學生回顧)
內容:請同學們回憶:什么是算術平均數?什么是加權平均數?
請同學們各舉一個有關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的實例,并解決之。
在學生的復習交流中引入 題:本節(jié)將繼續(xù)研究生活中的加權平均數,以及算術平均數和加權平均數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第二環(huán)節(jié) :合 作探究(25分鐘,小組合作 探究,教師指導)
內容:1.做一做[
我校對各個班級的教室衛(wèi)生情況的考查包括以下幾項:黑板、門窗、桌椅、地面。一天,三個班級的各項衛(wèi)生成績分別如下:
黑板門窗桌椅地面
一班95909085
二班90958590
三班85909590
(1)小明將黑板、門窗、桌椅、地面這四項得分依次按15%,10%,35%,40%的比例計算各班的衛(wèi)生成績,那么哪個班的成績最高?
(2)你認為上述四項中,哪一項更為重要?請你按自己的想法設計一個評分方案,根據你的方案,哪一個班的衛(wèi)生成績最高?
對于第(1)問,讓每一位學生動手計算,然后教師抽取幾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做的結果投影展示,進行評價。正確的答案是:
一班的衛(wèi)生成績?yōu)椋?5×15%+90×10%+90×35%+85×40% = 88.75
二班的衛(wèi)生成績?yōu)椋?0×15%+95×10%+85×35%+90×40% = 88.75
三班的衛(wèi)生成績?yōu)椋?5×15%+90×10%+95×35%+90×40% = 91
因此,三班的成績最高。
對于第( 2)問,讓學生先在小組內各抒己見,然后在全班交流體會:
以上四項所占的比例不同,即權有差異,得出的結果就會不同,也就是說權的差異對結果有影響。
內容:2.議一議
小穎家去年的飲食支出為3600元,教育支出為1200元,其他支出為7200元,小穎家今年的這三項支出依次比去年 增長39%,3%,6%,小穎家今年的總支出比去年增長的百分數是多少?
以下是小明和小亮的兩種解法,誰做得對?說說你的理由。
小明: (9%+30%+6%)= 15%
小亮:
學生分組討論,全班交流,說明理由:
由于小穎家去年的飲食、教育和其他三項支出金額不等,因此,飲食、教育和其他三項支出的增長率“地位”不同,它們對總支出增長率的“影響”不同,不能簡單地用算術平均數計算總支出的增長率,而應將這三項支出金額3600,1200,7200分別視為三項支出增長率的“權”,從而總支出的增長率為小亮的解法是對的。
第三環(huán)節(jié):運用提高(10分鐘,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內容:1.小明騎自行車的速度是15千米/時 ,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時。
(1)如果小明先騎自行車1小時,然后又步行了1小時,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 果小明先騎自行車2小時,然后步行了3小時,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某校招聘學生會干部一名,對A,B,C三名候選人進行了四項素質測試,他們的各項測試成績如下表所示:
測試項目測 試 成 績
ABC
語 言 8595 90
綜合知識908595
創(chuàng) 新959585
處理問題能力959095
根據實際需要,學校將語言、綜合知識、創(chuàng)新、處理問題能力按20%、30%、30%、20%的比例計算成績,此時誰將被錄用?
第四環(huán)節(jié):堂小結(2分鐘,學生總結0
內容:說說算術平均數與加權平均數有哪些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師引導學生比較、議論、交流、總結出結論:
算術平均數是加權平均數各項的權都相等的一種特殊情況,即算術平均數是加權平均數,而加權平均數不一定是算術平均數。
由于權的不同,導致結果不同,故權的差異對結果有影響。
第五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
本習題8.2。A組(優(yōu)等生)1、2、3 B組(中等生)1、2
C組(后三分之一)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er/34657.html
相關閱讀:初二數學下冊第20章 數據的分析期末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