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初步了解土地資的利用類型和我國土地資的基本特點。
2.初步分析并理解我國土地資分布差異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理解我國土地資分布差異的原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形成合理用地、節(jié)約用地、保護耕地的正確的資觀,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資保護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1.我國土地資的分布及基本特點。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劇減少等土地資問題和合理利用土地資的意義。
難點:我國土地資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帶的嚴重后果,對學生進行土地資的國情國策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資觀、環(huán)境觀,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
教學準備
學生:分組搜集有關土地的資料,收集土地資遭受破壞并造成嚴重影響的資料和新聞報道的實例。
教師:制作多媒體教學
教學時:l時
教學設計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
(多媒體)學生齊唱環(huán)保之歌《我愛您,媽媽》“我悄悄獻上一束鮮花,獻給您親愛的媽媽,感謝您給我生命,您把我從小養(yǎng)大,媽媽啊,我愛您親愛的媽媽……”
教師:歌聲中的“媽媽”指的是誰?
學生:歌聲中的“媽媽”指的是養(yǎng)育我們的土地。
總結:土地,它給人類提供了川、萬物、衣食、財富;過去的一切得益于它,它更影響著人類的未。這就是土地,這就是土地資。
堂活動一:知土地
教師:多媒體出示地林區(qū)、草原牧區(qū)、平原耕作區(qū)、城市的景觀圖
學生:討論四幅景觀圖中土地自然環(huán)境和條的差異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區(qū)──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筑用地。
游戲:一學生表演動作,大家一起猜從事的活動及是什么景觀。并說出為什么?
教師:由于自然條和自然環(huán)境的差異,人們對十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徑也就不同,根據(jù)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我們把土地資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是農業(yè)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yè)用地。
學生小組討論:假設你是“土地專家”。聯(lián)系已學過的中國地形、氣候的有關知識,評價我國土地資對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有利和不利條并記好筆記(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多媒體出示地林區(qū)、草原牧區(qū)、平原耕作區(qū)、城市建筑區(qū)的景觀圖
教師:指導學生讀圖3.9“我國主要士地利用類型的分布”
學生:讀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圖,并聯(lián)系中國地形、氣候的有關知識完成本第74頁本“活動1”的填表格練習,明確土地資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氣候等自然條的影響。
學生總結
土地資類型名稱
主要分布地區(qū)
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
干濕地區(qū)
主要地形類型
耕地
季風區(qū)
濕潤半濕潤地區(qū)
平原、丘陵
林地
季風區(qū)
濕潤地區(qū)
地
草地
非季風區(qū)
半干旱地區(qū)
高原
未利用土地
非季風區(qū)
干旱地區(qū)
沙漠、戈壁、荒、高寒荒漠、永久積雪和冰川
教師:多媒體出示我國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景觀圖,引導學生完成第74頁“活動2”,認識我國耕地的南北差異,并能夠初步評價我國南北方的水土匹配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
學生總結:(1)北方以旱田為主,是水澆地;南方以水田為主。二者澆灌方式不同。因為水資與土地資的配置問題,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水田與旱田的分布大致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與800mm年等降水量線的分布比較接近。
(2)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水資南多北少,且相差懸殊,而土地資北多南少,水資與土地資的配置問題不合理。
小結:由于我國國土遼闊,土地資總量豐富,而且土地利用類型齊全。
問:我國土地資的利用類型多種多樣,它為農業(yè)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
學生總結:國土遼闊,地形復雜多樣,氣候復雜多樣,土地資總量豐富,土地利用齊全,有利于在農業(yè)生產上因地制宜,開展多種經營。
讀圖提問:請同學們讀圖“部分國家人均耕地的比較”和圖“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并閱讀“我國耕地后備資匱乏”,說出我國土地資存在哪些不足。
組織辯論賽
主題:我國土地資的優(yōu)劣
正方:優(yōu)
反方:劣
教師:分好組,確定主持人和正反方人參與辯論,了解各方的觀點依據(jù)。
學生主持總結:有利條:我國國土遼闊,土地資總量豐富,而且土地利用類型齊全,這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fā)展農、林、牧、副、漁業(yè)提供了有利條。例如區(qū)地形崎嶇,不宜耕作,但森林茂密,適宜發(fā)展林業(yè);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降水充足,適宜種植業(yè)發(fā)展。高原地處內陸,降水較少,草原廣闊,是畜牧業(yè)基地。
不利條:我國人均土地資占有量少,而且各類土地所占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不足,特別是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堂活動二:憂土地
學生:我國土地資的不足有:人均土地資占有量小,土地資構成比例不合理。各類土地資分布不均,且破壞嚴重等。
學生討論:我國土地資不足的原因?
總結:人口眾多是造成我國土地資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時我國土地資的利用結構與我國的地形、氣候等白然條密切相關,而且人們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是造成我國土地資不足的重要原因。
教師:多媒體出示漫畫:小鳥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飛的峰。
學生:討論漫畫的含義,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后果?
1.小鳥的悲哀──亂砍亂伐森林資遭到破壞,造成水土流失。
2.小草的哀求──過度放牧,草場資遭受破壞,土地荒漠化。
3.飛的峰──人口增長,占用耕地,耕地減少。
教師提問:土地破壞問題該如何解決?學生:自由發(fā)言。
堂活動三:愛土地
學生:讀圖3.13,找出本中的二幅景觀圖反映的土地問題與前三個漫畫反映的土地利用中的問題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學生:利用前搜集的資料,說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其他問題。
教師:土地是立國之本,對于我國這樣的一個人口大國說,合理用地、節(jié)約用地、保護耕地尤為重要,但是人們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卻造成了對土地資的嚴重破壞,加劇了我國土地資的危機。我國僅以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著世界21%的人口,這既令人自豪,更是一種壓力。因此,政府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我國的土地基本國策。
學生:閱讀,說明我國已經實施的土地保護措施:
頒布法律法規(guī):《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
設立“全國土地日”,確定宣傳主題。
堂活動四:角色體驗
1.活動:為迎接今年的土地日的到,請同學們商量一下,能否為今年的土地日確定宣傳主題?
學生發(fā)言:只要學生從土地的意義和如何保護土地等方面描述即可。
2.學生:角色體驗:小組討論,任選一個角色,從角色的心理需求提出建議,說出理由(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地方官員:
土地專家:
環(huán)保人士:
種地農民:
房地產商:
兩人合作,一個當記者,一個當政府官員或土地專家或環(huán)保人+或種地農民,任選一個角色,提出自己的建議,說出理由(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教師總結:國家立法,公民守法,搞好土地資的開與節(jié)流,加強土地資的建設與保護,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切記:保護土地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命!
外活動:實踐探究 拓展延伸
調查實踐:
l.在我們學校周圍,往日碧綠的田野已煙消云散,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排排的廠房,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寫一篇短,在全班辦一期“保護家鄉(xiāng)的土地”的宣傳欄。
2.調查當?shù)赝恋氐闹饕妙愋秃蜖顩r,是否有破壞土地資的現(xiàn)象,采用了哪些保護措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er/38281.html
相關閱讀:第一節(jié)“遼闊的疆域”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