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五章復習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3年第一學期八年物理 第一---五章復習題
考試時間:40分鐘 本卷總分:100分+ 附加題10分

一、單項(10小題,每題3分,共30分)
1、學校組織八年級同學們乘車去參加“軍訓”時,看見公路兩旁的樹木向車后退去,由此可知他
們的參照物是:( )
A.他們乘坐的車B.房屋 C.路面 D.路旁的電線桿
2、到北京的距離大約是5×102k,如果將要建成高速鐵路,列車速度可達3×102k/h,到那時如果我們要從赤峰坐高鐵直達北京,列車按此速度運行需要的時間是( )
A、60in B、70in C、90in D、100in

3、下列關(guān)于聲音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俗話說“隔墻有耳”,說明固體也能傳聲
B.“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根據(jù)音色判斷的
C.“震耳欲聾”主要說明聲音的音調(diào)高
D.用超聲波清洗鐘表,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4、有關(guān)誤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測量中的誤差是由于錯誤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B.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
C.誤差只能盡量減小,而不能消除
D.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誤差
5、下面措施中哪一個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 )
A.做一個外罩將聲罩住 B.在耳孔中塞一團棉花
C.在馬路旁植樹造林 D.換用噪聲小的機器
6、下列關(guān)于物態(tài)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液化現(xiàn)象B.夏天,自水管“出汗”是熔化現(xiàn)象
C.秋天,荷葉上出現(xiàn)露珠是凝固現(xiàn)象 D.冬天,草木上出現(xiàn)霜是凝華現(xiàn)象
7、下列做法是為了加快液體蒸發(fā)的是( )
A.酒精燈不用時要蓋上燈帽 B.洗頭后用電吹風把頭發(fā)吹干
C.農(nóng)業(yè)灌溉中用管道輸水代替溝渠輸水 D.蔬菜用保鮮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
8、下列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的是( )
9、請仔細分析以下詞語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說明光的折射的是( )、
A、坐井觀天 B、射擊瞄準 C、海市蜃樓 D、鏡花水月
10、物體通過凸透鏡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下列哪個光學儀器應(yīng)用了這種成像( )
A.照相機 B.放大鏡C.幻燈機D.汽車后視鏡


二、題 (每空1分,共25分)
11、根據(jù)你的生活體驗,給下列數(shù)據(jù)填上適當?shù)膯挝唬?br>(1) 手指指甲寬約10 ; (2)正常走路每一步約0.8 ;
(3)一輛小汽車長約38 ; (4)一支新鉛筆長約18 ;
12、中秋國慶節(jié)假日,小明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車以90k/h的速度勻速行駛3h,則汽車行駛的距離為 ?。行駛途中,小明看到公路兩旁的樹木都向后退,這是因為他選擇了 為參照物。
13、完成下列單位的換算:
(1)10/s= k/h (2)500= (3)7.2 k/in= /s
14、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chǎn)生,聲音的傳播需要 ,聲音在 中不能傳播;聲音傳播是以 的形式向四周傳播的。在15℃的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為 /s.
15、下面現(xiàn)象是聲能夠傳遞信息的是 .,是聲能夠傳遞能量的是
(1)雷聲(2)超聲波清洗精密儀器(3)碎石(4)B超(5)敲擊鐵軌(6)蝙蝠的回聲定位
16、冬天,小明父親將車啟動行使在路上,不一會兒汽車擋風玻璃的內(nèi)側(cè)出現(xiàn)了一層“白霧”,這是由于水蒸氣遇冷___ ___(填物態(tài)變化)而成的,為了盡快消除“白霧”,你認為應(yīng)該開啟空調(diào)的______(填“冷”或“熱”)風。
17、小欣打開冰箱門,發(fā)現(xiàn)冷凍室的側(cè)壁上有很多霜,這是水蒸氣__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形成的,這個過程中水蒸氣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當他拿起濕抹布去擦時,抹布卻粘在了側(cè)壁上,這是因為發(fā)生了__ ___(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現(xiàn)象。
18、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是20c,在光屏上出現(xiàn)了倒立、等大的像,則凸透鏡的焦距是 ;當該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變?yōu)?5c時,光屏上的像是 、 的。要使光屏上的像變小,則物體應(yīng)該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
三、作圖題
19、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數(shù)。
20、如圖所示的是一條經(jīng)水面反射后的光線,在圖中畫出其入射光線的準確方向及對應(yīng)的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21、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鏡中的像

22、如圖所示,光線BF從凸透鏡射出后射到位于凸透鏡焦點的鏡面上,請畫出進入凸透鏡前的入射光線和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

23、如圖所示,玻璃水缸底部C點處有一塊小雨花石,
人眼在A點看到雨花石在B點,要使從A點射出的
一束極細的激光能照到缸底的雨花石上,請畫出光路圖。


四、實驗題
24、讀數(shù)
長度時間溫度

25、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在玻璃板的一側(cè)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在玻璃板的另一側(cè)放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B,
(1)、當尋找像的位置時,眼睛應(yīng)該在________蠟燭這一側(cè)觀察(選填“A”或“B”)。
(2)、當把C移到B 的像所在的位置時,無論怎樣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C都不能使C與B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3)、實驗中選用半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原因是: 。
(4)、平面鏡成像實驗的結(jié)論是:
(a): ;
(b) ;
(c) 。
26、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
(1)請指出他們在實驗中兩個錯誤之處:(1)          (2) 。
(2為了節(jié)約能適當縮短實驗時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寫出兩種):(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 ______.
(3)如圖(甲)(乙)所示,圖 是水沸騰時的情況。
(4)如下表是本實驗過程中不同時刻溫度記錄
則該地水的沸點為 ℃,當?shù)氐拇髿鈮?1標準大氣壓(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如下圖所示,是三位同學作出水的沸騰圖像,其中正確的是 ( )

(6)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可以看到沸騰現(xiàn)象在液體的 和 同時發(fā)生,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__________。
27、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鏡探究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進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關(guān)結(jié)論,請你將空缺部分補充完整。
  (1)將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鏡,得到如圖11所示的光路圖,則該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c。

(2)將蠟燭、透鏡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燭焰、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3)按如圖12所示的方案進行實驗和觀察,并將觀測情況記錄在下表中.
實驗序號物距u/c像距v/c像的性質(zhì)
13015倒立、縮小的實像
22516.7
32020倒立、等大的實像
415 30倒立、放大的實像
55
   ①上表中實驗序號2中像的性質(zhì)為 、 的 。實驗序號5中的像
   ②當燭焰從遠處向透鏡靠近時,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yīng)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
五、(計算前單位統(tǒng)一,帶單位代入公式再
計算,不符合計算格式扣分。每題5分,共15分)
28、小紅的步行速度是2/s,她的家到學校的距離是1500,則小紅上學需要多少時間?

29、北京奧運會期間,一輛公共汽車沿著平直的公路勻速行駛,5in內(nèi)行駛了3k,到站后停車5in接著又在10in內(nèi)行駛了12k。求:(1)該汽車停站前的速度;(2)汽車全程平均速度。

30、小紅站在空曠的谷中大喊一聲,約4秒后聽到回聲,則聲音碰到的峰到小紅的距離是多少?
(空氣中的聲速取340/s )

六、綜合題。
31、小華在觀察凸透鏡成像的條件的實驗中:
(1)從蠟燭到凸透鏡距離等于2倍焦距處開始,向焦點方向移動蠟燭,在這過程中,像到透鏡的距離____(增大/減小/不變),像____(變大/變小/不變);
(2)在觀察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如果把燭焰先后放
在a、b、c、d和e點,同時調(diào)整光屏的位置,則:
①把燭焰放在a點,光屏上的像是 、 的;
②把燭焰放在 點,屏上出現(xiàn)的像最;
③把燭焰放在 點,屏上不出現(xiàn)燭焰的像;
32、 如圖23所示,是“探究物質(zhì)的熔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zhì)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nèi),再放入大燒杯的水中,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
(1)試管內(nèi)物質(zhì)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此時溫度如圖24所示,讀數(shù)方法正確的是_____(選填“A”、“B”或“C”),示數(shù)為__________℃,該物質(zhì)是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實驗時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試管底部,則測得試管內(nèi)物質(zhì)的溫度值偏__________。


33、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運動速度相同的小車是______和______;經(jīng)過5s,跑在最前面的小車是______。

34、取兩只完全相同的音叉,按圖所示的方式放置,注意要讓兩音箱的開口端相對。用細線懸掛一泡沫塑料球(或乒乓球)與左邊的音叉輕輕接觸,用錘敲擊右邊的音叉使其振動發(fā)聲.,觀察左邊的音叉及泡沫塑料球的反應(yīng),你會發(fā)現(xiàn)泡沫塑料球被彈起.,這時用手握住右邊音叉的叉股,使其停止振動.我們會聽到左邊音叉發(fā)出的聲音.實際做一做,通過該實驗?zāi)艿贸瞿男┙Y(jié)論?

(1) ;

(2) ;

(3)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er/38316.html

相關(guān)閱讀: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含答案北師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