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文化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22 思想化
【教學目標】
  1、識記與理解:知道林則徐、魏、嚴復思想形成的背景,記住魏寫的《海國圖志》,理解“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含義,了解嚴復的觀點和譯述的《天演論》,了解魯迅及其學作品 的時代特征,知道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等為代表的近代藝術(shù)家的特點和成果,以及他們的藝術(shù)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力。
  2、能力與方法:通過指導學生對魏、嚴復的思想背景目的、內(nèi)容、作用影響進行比較,提高學生分析、歸類和認識比較問題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對徐悲鴻作品的欣賞,培養(yǎng)學生對藝作品的鑒賞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的學習 ,使學生認識到中國近代后期的時代特征是:宣傳科學進步,反對迷信落后,謳歌民族獨立,反抗外侵略。這一時代特征對化藝術(shù)領(lǐng)域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一批進步的思想家、學家和藝術(shù)家懷著愛國熱情,積極吸收中西優(yōu)秀化成果,努力反映社會現(xiàn)實,勇于探索,推動了 我國傳統(tǒng)化向近代化的轉(zhuǎn)變,而他們身上體現(xiàn)出的報國情懷和創(chuàng)新意識,將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魏的《海國圖志》,嚴復翻譯的《天演論》,魯迅作品的時代精神。
 難點:嚴復翻譯的《天演論》,對維新變法運動所作的貢獻。
【教學方法】講述、談話、討論、演示、讀書指導等多法結(jié)合
【教學過程】 
【導入新】
  你能說出以下各時期興辦的 刊物名稱嗎?(組織學生“對號入座”:A、洋務運動時期:《申報》;B、維新變法時期:《萬國公報》[后改名為《中外紀聞》];C、辛亥革命時期:《民報》[中國同盟會機關(guān)報]、《南風報》(中國同盟會廣西支部編輯);D、新化運動期間:《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每 周評論》;E、五四運動期間: 《京報》、《晨報》等)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這些報刊都是向西方學習先進化的產(chǎn)物,對近代中國化的發(fā)展起過重要作用。其實,比這些報刊更早研究西方化的思想家魏早在鴉片戰(zhàn)爭期間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近代史上,中華民族還有許多愛國知識分子不甘失敗,積極展開挽救民族危機的活動。他們在思想上、科技上學習西方先進化,勇敢地進行趕超和創(chuàng)新,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布置學生閱讀132——136頁全內(nèi)容,對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稱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
  學生預習,請學生總觀全,說出本主要學習那些人物。
一、魏和嚴復
1、魏
  師:對魏和嚴復進行對比,然后分別介紹二位思想家。
  (請學生在書上找出《海國圖志》的內(nèi)容、目的、主張)
  師:重點對“師夷長技以制夷”進行分析。
2、嚴復
   師:《天演論》在當時的中國,宣傳維新變法,開 闊人們眼界,嚴復的思想具有啟蒙性意義,是愛國的、進步的。
 。何汉蛧缽投夹麄魑鲗W,主張改革,提出為什么要向西方學習,是因當時的先進化在西方,引出只有先進 的化才能代表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在介紹了兩位思想家后,接下我們一起去探究一下我們的老熟人,他是偉大的革命學家,塑造出了孔乙己等形象的魯迅。
二、 魯迅
  說明當時的社會情況是:中國仍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腐敗,經(jīng)濟落后,外患嚴重,科技和教育發(fā)展緩慢,反侵略反專制獨裁的革命斗爭不斷。
 。▽W生回憶他們了解的魯迅塑造的人物及這些人物的特點)
  列舉:阿Q、華老栓、閏土在封建禮教的教育下變得麻木?滓壹罕环饨ǹ婆e制度影響下的不幸,祥林嫂悲劇是對封建制度、封建禮教迫害勞動婦女的有力控訴。
  過渡:魯迅希望通過喚醒麻木人民的愚昧,接下為同學們介紹一位通過繪畫作品激勵國人的畫家——徐悲鴻
三、 徐悲鴻 [
  1.徐悲鴻作品的特點就是中西結(jié)合的獨特風格,
  2.徐悲鴻圖片及簡介欣賞其的作品。
  (請學生理解其畫中的精神境界 和思想世界)
  《愚公移圖》以形象生動的藝術(shù)語言表達抗日民眾的決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眾去爭取最后的勝利。 徐悲鴻用他的畫筆在激勵這國人,而接下的這兩位則用聲音在激勵和鼓舞全國人民團結(jié)起抗日救亡運動。
四、 聶耳和冼星海
  1.聶耳及其生平,欣賞主要作品,鼓勵學生一起唱,感受革命氛圍。
  2.欣賞近代聶耳和冼星海及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小結(jié)】在近代歷史中,我們的藝術(shù)家們用他們的作品鼓舞了中國人,宣傳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喚起了人民的覺醒,為后世留下了經(jīng)典之作。
【預習提綱】
魏:編《海國圖志》,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
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嚴復:翻譯《天演論》,宣揚“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的觀點;
激勵人們救亡圖存,反對外侵略
魯迅: 《狂人日記》

徐悲鴻:《愚公移》、馬[
謳歌明,鞭韃黑暗的學、藝術(shù) 聶耳:《義勇軍進行曲》
冼星海:《黃河大合唱》
【堂小檢測】
1.近代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魏和嚴復。魏他編成_________________一書,系統(tǒng)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并說明編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嚴復是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他翻譯了____________________,闡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的進步觀點。
2.魯迅的小說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_________揭露了帝國主義的侵略,痛斥國民黨的黑暗統(tǒng)治,鼓舞人民的反抗斗爭,魯迅是現(xiàn)代______________的開拓者;徐悲鴻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愚公移》_________________等,他是_______________畫家;被稱為人民音樂家的聶耳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是《黃河大合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er/43266.html

相關(guān)閱讀:科學技術(shù)與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