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與實驗,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設(shè)計實驗的能力;
(2)經(jīng)歷“光是怎樣傳播的”探究過程,培養(yǎng)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能領(lǐng)略色彩斑斕的光之美,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
(2)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學生實驗器材
激光手電、蚊香、玻璃磚、火柴、蠟燭、光屏、中間有孔的不透明硬紙板、盛水的小燒壞(水中放適量粉筆末)、果凍。
三、教學過程
1、設(shè)置情景課前啟動
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伴隨著舒緩的音樂,播放一幅幅美麗的城市夜景。
2、導入新課
師: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同學們欣賞到了美麗的城市夜景,此情此景,同學們想對老師說點什么呢?(學生談感受)是的,正是有了這色彩斑斕的光,城市才被打扮的如此美麗,如此迷人。對于光,同學們想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先來學習《光的傳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er/58480.html
相關(guān)閱讀:陪伴不同年齡孩子的技巧之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