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六單元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第一課 改變世界的工業(yè)革命 第一課時
目標(1)掌握工業(yè)革命時代有代表性的科技發(fā)明,了解蒸汽機在工廠生產中推動歷史前進的影響和作用。(2)通過對材料的分析,懂得工業(yè)革命首先在英國發(fā)生的原因,認識蒸汽機在工廠生產中的作用,以及理解19世紀被稱為“科學的世紀”的原因,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處理分析材料的能力。(3)了解工業(yè)革命時代重要的發(fā)明家和科學家的成果,體會他們在社會變革中發(fā)揮的作用,進而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生產的發(fā)展需要技術革命。
重點與難點分析:教學重點:(1)了解工業(yè)革命時代重要的發(fā)明家和科學家,以及他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成果。(2)通過圖文資料的閱讀,培養(yǎng)學生對工業(yè)革命首先在英國發(fā)生的原因、蒸汽機在工廠生產中的作用,以及19世紀被稱為“科學的世紀”原因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學難點:體會工業(yè)革命時代重要事件和人物對推動社會變革的作用。
教學方法(1)閱讀學習法(2)情景體驗法
學與教的過程【情景導入】教師首先播放汽車、輪船的汽笛聲,工廠的機器轟鳴聲,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辨別并思考這些機器是什么時候發(fā)明的?由此引入工業(yè)革命,探討它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影響。
【引導探究】關于工業(yè)革命的興起,教師可設計三個問題組織學生探究。
○什么是工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開始于什么時候?○工業(yè)革命為什么首先發(fā)生在英國?○英國工業(yè)革命開始于哪一部門?為什么從該部門開始呢?
【合作發(fā)現(xiàn)】結合教材中的參考資料,在小組討論、探究的基礎上,得出如下結論:第一,工業(yè)革命也叫產業(yè)革命,是指資本主義由工場手工業(yè)過渡到大機器生產階段,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在英國的紡織業(yè)出現(xiàn)了機器生產,從而代替了手工勞動。第二,工業(yè)革命首先在英國出現(xiàn)的原因,可以從市場的拓展、制度的保證、資本的積累三方面來說明當時的英國最早具備了這些條件。第三,一方面棉紡織業(yè)是英國的新興工業(yè)部門,受束縛小,迫切需要革新技術;另一方面當時棉紡織品的市場需求量大,而政府又禁止從國外輸入,這就促使不少英國人努力從事棉紡織業(yè)的技術革新,從而有了許多新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故事激趣】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和搜集一些有關蒸汽機和瓦特的資料,在課上講述,以激起學生對瓦特改造蒸汽機的興趣,同時認識到任何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要經歷無數(shù)次失敗和挫折,最后才獲得成功。
【分析思考】展示教材中圖 6—2、圖 6—3、圖 6—4三幅圖,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圖中三種工具備自的局限性,從而得出改進技術、更新設備──蒸汽機發(fā)明的必然性。特別要強調的是蒸汽機的發(fā)明,是瓦特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積極鉆研反復實踐的結果。
【活動體驗】通過flash動畫演繹當年史蒂芬孫發(fā)明的蒸汽機車與馬車賽跑的情景,鼓勵學生在想像的基礎上,加深對蒸汽機改變交通運輸?shù)睦斫狻?br />【分析說理】工業(yè)革命的影響,可通過分析教材中的材料和補充資料,概括出工業(yè)革命給生產和生活領域都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合作學習】閱讀教材,組織討論:○19世紀為什么被稱為“科學的世紀”?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總結:西歐各國在認識科技重要性的基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勵科學研究、大學實驗室的設立、自然科學課程的設置、適應工業(yè)化需要的專業(yè)設置以及科學學會的成立等,對科學的普及和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這種氛圍下,一系列重大的科學理論和研究成果的出現(xiàn),都使19世紀成為“科學的世紀”。
【感悟升華】達爾文名言:“能夠存活下來的物種并非是最強大的,也并非是生存環(huán)境最優(yōu)越的,而是最具活力的!苯Y合教材中閱讀卡《物種起源》的知識,試舉例分析體會達爾文進化論在今天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的運用。

問題研討
本課時立足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在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質疑和提供學習材料的基礎上,讓學生從深層次、多思維的角度去理解和認識工業(yè)革命。重點突出工業(yè)革命發(fā)生的條件、蒸汽機改良的進程、工業(yè)革命帶來的影響以及對最新科學理論的理解上,因此對問題的質疑和材料的選擇要做到精煉準確,不要給學生增加文字閱讀的困難。另外要盡可能地突出把握工業(yè)革命第一階段的成果和影響,以別于工業(yè)革命第二階段的成果。

第一課 改變世界的工業(yè)革命(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1讀有關資料,說明電的使用、汽車和飛機的發(fā)明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通過比較分析,知道手工工場和工廠生產的不同。
2.收集相關資料,講述發(fā)明者的發(fā)明活動及發(fā)明故事,認識一切成功源于勤學多思,從而培養(yǎng)勤于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 主要科技發(fā)明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影響;手工工場和工廠的不同。
教學難點: 主要科技發(fā)明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培養(yǎng)勤于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導入1.發(fā)電機的發(fā)明和應用的教學建議
○引導學生回憶工業(yè)革命興起時的主要發(fā)明,想想蒸汽動力的局限性。
○然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結合圖6-10了解發(fā)電機發(fā)明的情況。
○接著可介紹法拉第、格拉姆、西門子的事跡,提問:“電力的廣泛應用有什么影響?”(電機、電話、電燈這三大發(fā)明,照亮了人類實現(xiàn)電氣化的道路。電力工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蒸汽機和內燃機的改進。內燃機的廣泛應用,為制造汽車和飛機解決了發(fā)動機裝置問題,引起一次交通運輸工具的革命。)
[活動]科學是人們認識自然界的一種活動,它的成果是科學理論的發(fā)現(xiàn);而技術則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它的成果是新產品或新工藝的發(fā)明?茖W理論常常可以轉化為技術原理,從而啟發(fā)新的技術發(fā)明?茖W理論促進技術發(fā)展,技術發(fā)明又為科學的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支撐。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理論的發(fā)現(xiàn)與技術發(fā)明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鸾酉聛恚Y合圖片,讓學生討論交流:電能的優(yōu)點。(傳遞速度快,傳輸損失小,能遠距離輸送,并能按用戶需要科學分配能量。電站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條件適合的地方,便于集中生產、集中管理、電能無污染。)○然后讓學生在閱讀圖6-14和活動設計的基礎上,講述愛迪生的發(fā)明故事及其主要發(fā)明,認識科學發(fā)明的偉大和艱辛。
[活動]教師可講述2003年8月14日下午,包括紐約、底特律、新澤西等地在內的幾乎整個美國東部地區(qū)和加拿大東南部遭遇了一場罕見的大斷電。通訊、交通一片混亂,曼哈頓街道上的紅燈全部熄滅,道路上擁堵著裝滿乘客的汽車和奔跑著追逐汽車的人們。這說明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日常生活都離不開電。也可讓學生聯(lián)系日常生活說一說:“如果沒有電,生活將會怎樣?”
2.一些重要發(fā)明的教學建議○教師可利用圖片,了解汽車和飛機試制成功的過程。還可引導學生回憶火車的發(fā)明,說出重要交通運輸工具的發(fā)展變化。應說明汽車和飛機的發(fā)明與應用雖然不是電力應用的直接結果,但它是本階段工業(yè)革命的延伸和擴展。○接下來,讓學生看圖6-17,想想新的信息傳遞工具有哪些?然后指出這些新技術的發(fā)明,為信息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最后,教師可讓學生思考,同工業(yè)革命的早期階段相比,“工業(yè)革命的新階段有什么特點?”(首先,具有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其次,工業(yè)革命的新階段幾乎同時發(fā)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的技術和發(fā)明超出了一國的范圍,其規(guī)模更加廣泛,發(fā)展也比較迅速。第三,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人在工廠]1.工廠的教學建議○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蒸汽機發(fā)明后,工廠發(fā)生的變化。然后將圖6-18和6-19進行比較,說出工廠發(fā)生的變化,由此感受蒸汽機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鸾處熆赏ㄟ^活動的形式,加深學生對工廠管理制度的認識。如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制作小賀卡,有的組分工合作完成,有的組由每位同學單獨完成,看看哪一組效率高。通過這個小活動讓學生體驗到分工合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勞動效率,認識分工合作是大工廠機械化生產的前提,總結大工廠制度的歷史作用。
[活動]圖6-20反映的是手工工場時代蘇格蘭高地婦女織布的情景,她們在戶外工作,可以邊聊天邊織布,工作環(huán)境很輕松。而日本繅絲廠管理非常嚴格,對女工每天起床、早餐、午餐、下班的時間,甚至吃飯、休息的時間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并且在工廠內不能閑談唱歌,不能離開工作崗位,不能干工作以外的事情。
2.工廠管理制度的教學建議○讓學生依據(jù)教材,結合自己的理解,談談什么是標準化的生產方法。(標準化生產是為適應科學發(fā)展和合理組織生產的需要,在產品質量、品種規(guī)格、零部件通用等方面規(guī)定統(tǒng)一的技術標準的生產方法。它于19世紀后半期誕生在美國。)○然后讓學生看教材中的“閱讀卡”和圖6-21,了解流水線生產方法,思考流水線的生產方法的作用和它對現(xiàn)代社會大規(guī)模生產的意義。同時,要結合活動設計中的圖6-22和文字內容,闡述對流水線生產方法的看法。
[活動]流水線生產方法,也叫福特制,1913年由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首創(chuàng),最先在福特汽車公司采用,其主要特點是:在實行生產自動化和產品標準化的基礎上,利用高速傳送裝置,把生產過程,組成流水作業(yè)線,連續(xù)不停地運轉,強制工人快速操作,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迅速增加產品的數(shù)量,這是通過勞動組織形式和生產管理方法的改進來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一項成就。實行這種制度,由于簡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對勞動者的技術要求,可降低生產成本,但勞動強度增加。所以學生的兩種看法都有片面性,要一分為二地看待流水線。
教學反思本課內容比較枯燥,多數(shù)學生對這一內容缺乏興趣,而且教材整體線索亂,不好講解。在教學中多數(shù)以講授為主,但感覺很有難度。對于一些重大的發(fā)明及其過程無法做到相當熟練,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如果教材線索清晰,可能會好一點。所以,在講授時,對教材作了一定的處理,總體感覺還可以。同學們課前能夠收集相關的資料,在收集資料、處理資料方面有所提高,但對于一些基礎知識的掌握上,有一定的困難。對于一些抽象的東西,如工業(yè)革命、工廠等很難理解和把握。爭取在本課結束后,在復習一次,這樣可能會好一些。
第 周 星期 第 課時 年 月 日
第二課《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通過分析,認識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是工業(yè)革命發(fā)展的必然結果,而交通和通訊工具的出現(xiàn)又提供了很必要的條件。2、了解整體世界的形成在社會各個領域的表現(xiàn),通過歸納概括,理解整體世界的含義。3、認識整體世界的形成對落后國家造成的不同影響;工業(yè)文明推動社會進步,野蠻掠奪造成貧困落后。通過學習,培養(yǎng)辯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1、整體世界最終形成的原因。2、整體世界最終形成的表現(xiàn)。
教學難點1、整體世界最終形成的原因。2、整體世界最終形成的表現(xiàn)。
教法設計:以談話式、自學式、討論式、師生小結式等方法來進行探討式教學。
教學步驟及內容
[導入新課]師:昨夜的新聞或者近期的國際大事,提問學生是怎么知道的?可以問學生去過那個地方嗎?學生:看電視、上網、報紙、收聽廣播等。
師:可見,任何地方發(fā)生的重大事件,都可能很快傳遍全球,影響到世界各地。世界是一個整體。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二課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板書] 第二課 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讓學生朗讀課前提示。師:“地球村”、“地球大家庭”、“地球變小了”這些詞語經常縈繞在我們的耳際,把“村子、家庭”這樣的小單位冠在地球這么一個龐然大物上,難道說地球真的變小了嗎?同學們四人一組,思考討論這個問題。
[板書] 一、地球變小了
學生討論師:可見地球的大小沒有發(fā)生變化,是人的能力加強了。這就好比小時候的鞋子,現(xiàn)在看著小了,其實鞋子并沒有變,而是你的腳長大了。工業(yè)革命以后,西歐的工業(yè)文明向世界擴散,使世界最終連成一體。所以說是工業(yè)革命使整體世界最終形成。[板書]1、工業(yè)革命使整體世界最終形成[提問]:我們班同學有沒有國外的親戚朋友?那么你通常怎么和他們聯(lián)系呢?學生:打電話、上網聊天。師:“千里親人馬上通,千里親人馬上見”。外國的產品怎么到中國來,電話傳不過來,那么只有通過飛機、遠洋輪船、火車等交通工具。我們來看二十世紀初新型通訊工具和交通工具的發(fā)展。讓女生朗讀閱讀卡。師:電報、電話陸上有,海底也有,說明通訊工具的發(fā)展。兩條運河的開通,縮短了各大洲之間的距離,不僅距離縮短了,而且交通工具的速度也加快了。讓學生看圖6-23。學生發(fā)言。師:這是一艘以蒸汽機為動力的輪船。工業(yè)革命早期誰發(fā)明了蒸汽機?----英國人瓦特。以蒸汽機為動力的輪船比新航路開辟時的木船有明顯的區(qū)別------動力穩(wěn),時速快。這種汽船是美國人富爾頓研制成功的。讓學生朗讀課文第一段。
[提問]工業(yè)革命使整體世界最終形成了,那么整體世界最終形成的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讓學生四人一組思考討論。
[板書]2、整體世界最終形成的具體表現(xiàn)教師手里拿一桿筆,文具盒,找出made in china。[提問]這是中國產品,為什么要用英文?用英文說明我們的產品不僅銷售國內市場,也暢銷國際市場。工業(yè)革命以后,機器生產出的大量產品打破了國界,把整個世界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市場,各國的商品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流通。[板書](1)經濟[提問]工業(yè)革命最早出現(xiàn)在哪個國家?學生:英國師:我們來看圖6-24 19世紀英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關系[提問]英國與哪些國家都有貿易往來?
師生小結:英國的工業(yè)產品能暢銷世界各地,英國面積僅僅有20多萬平方公里,面積小、人口少,產品這么多,這是因為19世紀中葉英國率先完成工業(yè)革命,成為世界上當時唯一的工業(yè)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其他國家的原料也能輸送到英國,可見貿易是相互的。[承轉]英國這么多的產品要輸送到世界各地去,這就必然促進交通工具的發(fā)展。[板書](2)交通師:經濟的發(fā)展促進了新的交通方式的出現(xiàn),比如鐵軌的出現(xiàn),鐵軌不僅在歐洲延伸,也出現(xiàn)在亞洲和美洲。交通的繁忙促使了一批港口城市的出現(xiàn),比如英國的倫敦,中國的上海,看6-25 19世紀繁忙的倫敦碼頭 圖6-26 19世紀末的上海外灘 同學們可能覺得上海和倫敦差別很大,但是上海以前是一個小漁村,這是今天的上海,展示上海夜景圖片[承轉]火車、輪船等新的交通工具出現(xiàn)以后,為人們往來于世界各地提供了更多的方便,這時候人們開始大規(guī)模遷移。[板書](3)人口[提問]你們在大街上見過外國人嗎?師生小結:我們能從世界各國見到各種膚色的人。部分就是人口遷移的結果。新航路開辟以后,人們就開始大規(guī)模流動,到了19世紀工業(yè)革命完成后,也就是整體世界最終形成后,這種人口的遷移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頻繁,規(guī)模比任何時候都要大得多。僅僅在19世紀末30年間,移民海外的歐洲人就多達2100萬,其中半數(shù)來到了美國。也就是說,今天的美國人大多數(shù)是歐洲人的后裔。[提問]美國人都是白色人種嗎?黑人是怎么到達美洲的?師:可見,人口遷移有的是自愿的,有的是被迫的。比如華人到東南亞,華人到美國,黑人到美國,一大部分就是被販賣的。[承轉]由于人口的流動,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還表現(xiàn)在文化領域里。[板書](4)文化師:不同地區(qū)的文化交流更加廣泛,工業(yè)文明的先進思想、科學技術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傳播。老師拿出幾本書問學生,這是中國的書嗎?師:不是,是外國的書,中國人在學習西方文化,看課本上的閱讀卡。我們現(xiàn)在過的洋節(jié)就是西方文化到東方的傳播。[提問]你們都知道有哪些洋節(jié)日?學生:情人節(jié)、愚人節(jié)、圣誕節(jié)等。中國的文化也傳播到了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承轉]由于當時世界各國需要在各個領域加強溝通、交流與合作,而體育比賽有助于世界和平與相互理解,于是成為聯(lián)系各國的橋梁和紐帶。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還表現(xiàn)在體育方面。[板書](5)體育[提問]同學們都知道有哪些世界性的體育盛會? [提問] 奧運會幾年一次?[承轉]明白了是工業(yè)革命使世界最終形成一個整體,理解分析了整體世界的具體表現(xiàn):經濟、交通、人口、文化、體育等領域。那么整體世界是什么時間最終形成的呢?讓學生讀書。[板書]3、整體世界最終形成的時間:20世紀初
[小結]到了20世紀初,也就是1900年以后,由于新的工業(yè)革命基本完成,歐洲的工業(yè)文明以各種方式向世界各地擴散,亞非拉各國遭受了野蠻的掠奪,世界最終連成了一體。

第二課《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認識整體世界的形成對落后國家造成的不同影響;工業(yè)文明推動社會進步,野蠻掠奪造成貧困落后。通過學習,培養(yǎng)辯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1、近代工業(yè)文明的傳播。2、帝國主義的無恥掠奪與野蠻占領。
教學難點1、近代工業(yè)文明的傳播。
教法設計:以談話式、自學式、討論式、師生小結式等方法來進行探討式教學。
[導入]二、文明與野蠻相交織
1、野蠻地占領------
[提問]整體世界的形成對人類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但對世界各國一樣嗎?
有什么不一樣?
學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更強大了,亞非拉國家更落后了。
[提問]為什么不一樣?率先完成了工業(yè)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瘋狂的掠奪海外殖民地,為什么他們要瘋狂地侵略別人的國家?
師:為了占領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它們加快了殖民侵略的步伐。到19世紀末,將整個世界基本瓜分完畢,亞非拉國家則淪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遭受其奴役。
讓學生看1914年的一些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情況
[提問](1)占有殖民地面積最大的是哪個國家?是其本土面積的多少倍?
2)這些國家占有殖民地總面積是多少?是其本土面積的多少倍?
師:從表中不難看出,這些在工業(yè)革命中首先發(fā)展起來的資本主義國家對海外的殖民侵略是瘋狂的,它們都占有著本國面積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殖民地。它們控制和奴役著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所以人們稱其為帝國主義國家。其中,英國在新航路開辟后就因占有廣大的殖民地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工業(yè)革命的率先完成,更使它成為當時世界上的頭號殖民國家。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被英國、法國、德國等幾個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瓜分。
[板書]──—瓜分世界
[承轉]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是建立在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基礎之上的。殖民地為帝國主義國家提供了廣闊的商品市場、廉價的原材料和勞動力,帝國主義國家通過對殖民地的掠奪變得更加強大。
[板書]2、無恥地掠奪──對印度
由于印度是遭受西方侵略比較早的國家之一,早在19世紀40年代被英國完全征服,所以以印度為例來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無恥掠奪。
師:同時印度也是遭受殖民侵略最嚴重的亞洲國家之一。19世紀中期,英國占據(jù)了印度大約2/3的土地,同時還控制著未占領地方的王公貴族。
[提問]為什么英國的產品能在印度暢銷呢?
師:由于英國工業(yè)產品價格低廉,很快占領了印度市場,印度傳統(tǒng)的手工業(yè)迅速破產,手工業(yè)者大量失業(yè)。學生看書。師生小結:其實殖民者還在印度大肆掠奪各種原材料和其他財富,1757---1815年間,英國從印度榨取了約十億英磅的財富。那么印度的貧窮是可想而知的了。中國也遭受了同樣的“待遇”。1840年──1945間,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掠奪的財富,辛丑條約當時清政府賠償4。5億兩白銀,結果連本帶息拿走了9。8億兩白銀。1901年中國僅有4。5億人,平均每人要償還2兩白銀。資本主義國家在中國明拿暗搶就更多了。所以我們說亞非拉國家貧窮的主要原因是資本主義國家掠奪的結果?磮D6-29 殖民者過著悠閑自得的生活及對印度人民所受的壓迫-----[承轉]當然帝國主義國家在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掠奪的同時也把近代先進的生產方式傳到了這些國家。
[板書]3、近代工業(yè)文明的傳播
師:比如,一位即將離開印度的英國總督說他在任期間發(fā)動了“三種巨大的社會改良引擎──鐵路、統(tǒng)一郵政和電報”,而這些都反映了工業(yè)文明在印度的傳播。
讓男生讀閱讀卡,看圖6-28[提問]當然西方文明也在中國傳播,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家比較熟悉的國外知名品牌有哪些?
學生發(fā)言。師:像那些洋快餐,西裝、同學們的文具用品等打著外國的商標But made in china。外國人用商標這個無形資產,賺中國人的錢,我們出人、出錢、出原料,才賺別人幾個美元,外國人要拿幾倍、幾十倍的美元,人家是老板,我們是打工仔,受人剝削、壓迫、奴役。希望同學們要爭氣,好好學習,為自己積累知識財富,積攢無形資產,爭當number one,同時學好英語,賺世界各國的錢。
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是工業(yè)革命的成果,工業(yè)革命以后,出現(xiàn)了新的通訊工具和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的聯(lián)系日益加強,給人們這樣的感覺──地球變小了!整體世界形成的具體表現(xiàn)主要為經濟、交通、人口、文化、體育等領域。西歐的工業(yè)文明在這一時期的廣泛擴散,造成了世界各國不同程度的發(fā)展進步,同時對亞非拉各國的野蠻掠奪破壞了這些國家的社會經濟,民族危機日趨嚴重,這些國家是坐以待斃還是奮勇抗擊呢?下一節(jié)課我們再研討這個問題。
[教后感]
經過練習反饋發(fā)現(xiàn)學生對本課知識掌握情況良好。對難點已能理解,如整體世界的形成是建立在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基礎上的;整體世界的形成既給落后國家?guī)砉I(yè)文明,使它們逐漸融入到整體世界中,同時這些國家也遭到野蠻的殖民侵略,社會經濟破壞十分嚴重等。

第三課《匯入工業(yè)文明大潮的中國》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依據(jù)課標準4-3 列舉近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與人物,說明它(他)們在社會變革中的突出作用,教學中要求學生分析這些歷史事件對中國歷史進程的深遠影響,看清殖民主義的侵略本質,揭露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重點及難點是根據(jù)條約內容分析,比較鴉片戰(zhàn)爭和中日甲午戰(zhàn)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教學建議:導入
案例1:鴉片的危害。
讀讀,說說鴉片的危害
民謠的閱讀,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毒品問題又是現(xiàn)實問題,學生能聯(lián)系實際,有話可說,有感而發(fā)。
民謠《炮子謠》“請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聞幾個死?請君莫畏火箭燒,徹夜才燒二三里。我所畏者鴉片煙,殺人不計億萬千。君知炮打肢體裂,不知吃煙腸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產業(yè),不知買煙費盡囊中錢!
案例2:禁煙運動。
辯論:要不要嚴禁鴉片。
辯論雙方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也可以是學生與老師。一方為嚴禁派,一方為弛禁派。學生由于不了解當時社會情況,從生活經驗出發(fā),一般主張嚴禁鴉片,與老師的對陣,更挑起學生的戰(zhàn)斗熱情,增加知識,又培養(yǎng)能力。
嚴禁派主要從鴉片的危害闡明立場,弛禁派則提出“變通辦理”的主張,針對走私,提出“準令夷商將鴉片照藥材納稅”,即讓鴉片貿易合法化,使賄賂變成國家稅收;針對身體傷害,提出嗜煙者都是“游惰無志、不足輕重之輩”,除“文武員弁士子兵丁”以外,可聽任民間吸食;針對銀元外流,提出“只準以貨易貨,不得用銀購買”。
案例3:中英雙方關于戰(zhàn)爭名稱的不同提法。
讀漫畫《英國用武力強迫中國購買鴉片》及材料,說明中英雙方為什么對戰(zhàn)爭名稱有不同提法。
課文中只介紹中英雙方關于戰(zhàn)爭名稱的不同說法,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通過漫畫和材料,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在分析中感受英國列強的強盜邏輯,并理解英國發(fā)動戰(zhàn)爭的真正目的。
1840年2月,英國下議院以9票之差通過了對華開戰(zhàn)議案。內務大臣羅素如此表明開戰(zhàn)目的:“為商務監(jiān)督及女王陛下的臣民所忍受的暴行與虐待要求賠償,為英國商人們在恐嚇與暴力之下所受到的損失要求賠償,為英國商人們的人身和財產獲得保證,使今后免受暴虐與殘忍的待遇,并能夠在正常的情況之下經商”。許多英國資產階級的歷史著作力圖證明,英國當時對中國作戰(zhàn)不是為了保護鴉片貿易,而是為了要求在“平等”地位上進行正常的貿易。
案例4:《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危害。
討論:《南京條約》的影響(結合地圖)。鴉片戰(zhàn)爭及《南京條約》的影響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習不平等條約,關鍵是在了解內容的基礎上,分析其影響。這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分析能力,可用討論方式,以集體力量解決問題。教師作適當指導,根據(jù)學生實際水平,提出問題,步步深入。問題如“中國喪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權”、“哪些條款反映了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根本目的” “你認為哪一條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最大”、“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你認為半殖民地半封建體現(xiàn)在哪里”。
案例5:《馬關條約》的內容及危害。
比較分析:《馬關條約》的影響。
對《南京條約》的分析,學生學會了分析條約內容應從哪些方面入手,教學中將《馬關條約》與《南京條約》進行比較,提高學生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的能力。
案例6:八國聯(lián)軍和《辛丑條約》。
讀漫畫和條約內容,比較分析《辛丑條約》的影響。
閱讀卡介紹了《辛丑條約》的內容,它與《南京條約》、《馬關條約》都是近代中國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但與《南京條約》、《馬關條約》有很大的不同,漫畫能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條約的影響。這樣,對中國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的過程,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
課堂小結:略

第三課《匯入工業(yè)文明大潮的中國》第二課時
悲壯的抗爭
教學要求和:本目旨在學習和宏揚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因此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搜集資料,并以多種形式展現(xiàn)中國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封建統(tǒng)治的斗爭。
重點難點:課程標準6-4 要求綜合多種因素,說出中華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漸落伍的原因,因此把教學難點放在分析為什么中國人民的抗爭卻不能贏來戰(zhàn)爭的勝利。
教學建議:導入
案例1:侵略者的暴行。
讀漫畫、資料,說明它們反映了什么樣的歷史事件?它發(fā)生在哪次侵華戰(zhàn)爭中?
侵略者的暴行,書本并未直接提及,可以說與知識和能力目標的達成無直接關系,但火燒圓明園這一事件是學生比較熟悉的,通過漫畫和侵略國的知名人士對本國侵略行為的譴責,更能激起學生反抗外來侵略的愛國情感,并為下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作鋪墊。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掠劫,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從他們的行為來看,勝利者也可能是強盜。一場對圓明園的空前洗劫開始了,兩個征服者平分贓物。真是豐功偉績,天賜的橫財!兩個勝利者一個裝滿了他的口袋,另一個看見了,就塞滿了他的箱子。然后,他們手挽著手,哈哈大笑著回到了歐洲。這就是這兩個強盜的歷史。在歷史面前,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雨果對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的譴責
案例2: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
假如我們身處那個年代,面對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我們希望我們扮演怎樣的角色?戰(zhàn)地記者、軍官、戰(zhàn)士、普通百姓、文弱書生??????
這一設問似乎與本課內容無直接關系,但身臨其境考慮民族危亡,并用這樣一種自然實在地表述形式,肯定要比問“你身處那個年代,你怎樣挽救民族危亡”更貼近初中學生,更能激發(fā)愛國熱情,樹立報國之志。
通過各種渠道搜集資料(參考網址:中國歷史博物館、中青網史海泛舟、中國文物信息網、陜西歷史博物館),并以各種形式展示,如時事報道(查找當時有哪些報紙)、詩詞朗誦(可英雄詩詞、可自已創(chuàng)作)、影視片斷、漫畫、故事精彩片斷對白等。
活動可根據(jù)學生情況,形式多樣,也可單一形式,注意突出官兵及廣大人民、大陸及臺灣人民的斗爭,并點出這些斗爭使列強滅亡中國的野心不能得逞。這樣,學生既豐富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并通過活動施展才華,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以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觀三大目標有機融合。Xkb1.com
案例3:臺灣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斗爭。讀漫畫,古今聯(lián)系,關注現(xiàn)實。
兩岸關系不容樂觀,時事教育不可忽視。教師展示當前諷刺臺獨的政治漫畫,結合課文插圖,古今聯(lián)系,從漫畫和圖片中思考當前海峽兩岸的關系,強調“一國兩制,和平統(tǒng)一”原則,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
案例4:鴉片戰(zhàn)爭和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中國戰(zhàn)敗的原因。
閱讀課文,查找資料,分析中國戰(zhàn)敗原因(假如道光皇帝信任并重用林則徐,鴉片戰(zhàn)爭中國有無可能取勝?讀中日兩國海軍實力對比的數(shù)據(jù)資料,分析戰(zhàn)爭失敗的原因)。教材關于兩次侵華戰(zhàn)爭的講述側重于背景及結果影響,而對戰(zhàn)爭失敗原因未作具體介紹。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一定背景資料。查找資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收集、分析、篩選、綜合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聯(lián)系的觀點、發(fā)展的觀點和辯證的觀點來觀察、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地、理性地思考問題的能力,促進其歷史思維的發(fā)展。教師就這一問題的解答作一些指導,如指導學生從國際、國內兩個因素,全面分析;客觀地分析戰(zhàn)爭雙方的實力對比,要清楚在戰(zhàn)爭中清朝有哪些優(yōu)勢,又有哪些劣勢?這些優(yōu)勢是否可以抵消全部的劣勢?發(fā)揮這些優(yōu)勢必須具有哪些條件?這些條件是否具備?等等。這樣,通過失敗原因的解答,學生自然感受到工業(yè)文明帶給中國的強烈沖擊與清政府的腐朽無能。
閱讀背景資料,討論中國戰(zhàn)敗原因。如果學生查找資料有難度,可由老師提供一些背景資料,供學生討論。如關于軍備,政府搜刮民脂民膏,可是該用錢的地方卻永遠沒錢。以武器裝備為例,清軍尚處于冷熱兵器混用時代,只有精銳部隊能夠裝備火器,而這些火器絕大多數(shù)是明朝時期仿造西方的“鳥槍”,比英軍的武器裝備落后二百余年。由于軍費短缺,克扣成風,有些鳥槍甚至是康熙初年制造的,已經用了一百五六十年。清朝的財政嚴重入不敷出,乾隆晚年之奢靡浪費達到驚人的地步。
彼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內地之放排槍,連聲不斷。我放一炮后,須輾轉移時,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無他深巧爾。不此之務,即遠調百萬貔貅,恐只供臨敵之一哄。況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師始能尾追,岸兵能頃刻移動否?蓋內地將弁兵丁雖不乏久歷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見面而接仗者,未之前聞。──林則徐致友人信中語,引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小結:1841年4月16日,……道光帝根據(jù)前方主帥奕經的請求,調廣西兵1000名增援浙江。6月29日,該部頭起、二起共550人到達,后兩起450名尚在途中。而英軍此時已放棄寧波,攻陷乍浦、吳淞,正浩浩蕩蕩駛進長江!奕經連忙將該部再派往江蘇。一直到戰(zhàn)爭結束,該部未參加任何戰(zhàn)斗。──茅海建《天朝的崩潰》
第三課《匯入工業(yè)文明大潮的中國》第三課時
師夷長技以制夷
教學要求:教學中要求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地主階級中“開眼看世界”的開明人士的思想和希望“自強求富”的洋務派的政治主張,在感受地主階級的愛國情感的同時,認識到封建君主專制的腐朽和地主階級不能拯救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危機。
重點是洋務運動的內容,難點是洋務運動的影響。
教學建議:導入
案例1:林則徐和魏源的主張。
講林則徐故事,閱讀材料,比較林則徐和魏源對待西方的態(tài)度同前人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些不同?林則徐是很多學生都有所了解的,可讓學生來講述林則徐的故事,一可增添課堂氣氛;二可作為分析問題的背景材料。教學中應側重分析變化的原因,從中感受到工業(yè)文明對中國的沖擊。
夷之長技三:一戰(zhàn)艦,二火器,三養(yǎng)兵練兵之法!瓘V東互市二百年,始則奇技淫巧受之,繼則邪教毒煙受之,獨于行軍利器則不一師其長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請于虎門外之沙角、大角二處,置造船廠一,火器局一。行取法蘭西、美利堅二國各來夷目一二人,分攜西洋工匠至粵,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師,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如欽天監(jiān)夷官之例。而選閩、粵巧匠精兵以習之,工匠習其鑄造,精兵習其駕馭、攻擊。計每艘中號者,不過二萬金以內,……計百艘不過二百萬金。再以十萬金造火輪舟十艘,以四十萬金造配炮械,所費不過二百五十萬,而盡得西洋之長技為中國之長技。(魏源《海國圖志》卷二)
案例2:洋務運動。你認為,外國列強有哪些是比我們先進的?如果你是地主階級的開明一員,又會選擇哪些來學習呢?
從標題“師夷長技以制夷”入手來探討“夷之長技”,并站在地主階級的立場,作出選擇。將學生的選擇與魏源的《海國圖志》作比較,這比單純看材料比不同更有趣味,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更有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學生可能會從包括政治制度在內的先進的科技及政治思想等方面進行比較,在選擇中引導學生理解地主階級的局限性,為后面的教學作鋪墊。閱讀課文,找出關鍵詞:洋務運動興起的時間、主要代表人物、口號、主要內容;并回答問題;洋務派是否實現(xiàn)了他們的目標?洋務運動發(fā)揮了什么作用?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是新課程的目標。教材關于洋務運動從興起的時間、主要代表人物、口號、軍事工業(yè)和民用工業(yè)的創(chuàng)辦、新學堂的設立等方面作了較詳細的介紹。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對這一歷史事件形成較完整的概念;通過問題解答,學會從內容分析歷史影響。
閱讀課文,說說圖片《李鴻章》、》《江南制造總局》、《開平煤礦廠》、《留美兒童》、《同文館》等。
學生在閱讀課文并應用相關信息解讀豐富的圖片信息,能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增添學習趣味,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輪船招商局: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列強的輪船憑借不平等條約給予的特權進入我國沿海沿江口岸,并壟斷了中國江海的運輸業(yè)。1872年(同治十一年),李鴻章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輪船招商局,這是晚清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第一個民用企業(yè)?也是中國第一家航運公司。1873年,招商局輪船“伊敦”號由上海首航香港,開辟了中國第一條近海商業(yè)航線。同年,招商局開辟了至日本的中國第一條遠洋商業(yè)航線,承擔洋務軍事工業(yè)運輸,承攬漕糧?兼攬商貨。隨后,收購了財力雄厚的美資旗昌輪船公司,打破了外資洋行壟斷中國航運的格局,開中國企業(yè)收購外商企業(yè)之先河,成為中國民族航運業(yè)的象征。1885年(光緒十一年)經盛宣懷改為官督商辦?1909年(宣統(tǒng)元年)歸郵傳部管理。1930年由國民政府改為國營后?1932年歸交通部?從此成為國民黨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壟斷中國航運的機構。新中國成立后,輪船運輸業(yè)由國家統(tǒng)一管理,獲得了較快的發(fā)展。130多年來,招商局從未間斷過在港口、碼頭、倉儲、運輸?shù)阮I域的投資與發(fā)展,逐步形成了發(fā)展現(xiàn)代物流業(yè)的獨特優(yōu)勢,現(xiàn)代物流業(yè)已被確立為招商局的四大核心產業(yè)之一。今天的招商局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現(xiàn)已成長為一個實力雄厚的多元化綜合性企業(yè)集團,在交通基建及物流、金融、地產及相關產業(yè)領域內有著成熟的業(yè)務網絡和市場經驗,擁有總資產逾500億港元。招商局總部位于香港,業(yè)務分布于香港、中國內地、東南亞等極具活力和潛力的新興市場,被列為香港“四大中資企業(yè)”之一,在國際工商界有著廣泛影響。但是進入90年代以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鐵路、公路和民航的發(fā)展,使航運業(yè)也呈現(xiàn)萎縮狀態(tài)。
小結:有事之際,軍情瞬息變更,倘如西國辦法有電線通報,徑達各處海邊,可以一刻千里,有內地火車鐵路,屯兵于旁,聞警馳援,可以一日千數(shù)百里,則統(tǒng)帥尚不至于誤事,而中國固急切辦不到者也。今年臺灣之役,臣與沈葆楨函商調兵月余而始定,及調輪船分起裝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業(yè)經定議矣。設有緊急,誠恐緩不及事。故臣嘗謂辦洋務、制洋兵,若不變法而徒鶩空文,絕無實濟,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張之洞要求架設電報的奏折)

第三課《匯入工業(yè)文明大潮的中國》第四課時
從維新到革命
教學要求和重點難點:依據(jù)課程標準6-5 在世界文明的進程中,了解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人民的奮斗歷程,明確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教學中要求學生比較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的不同政治立場,理解資產階級不能完成中國革命的歷史使命的原因,明白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發(fā)展的必然抉擇的道理。
教學的重點及難點是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的政治立場及運動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教學建議:案例1:導課。
看康有為和孫中山的圖片,觀察他們的不同。
一個留辮子,著長袍;一個剃短發(fā),著中山裝。從著裝革命引出在工業(yè)文明浪潮沖擊下,中國兩種觀點立場的對立,從而引出由圖中兩位領袖領導的兩次運動,即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
案例2:維新派的政治主張。談談康有為為救亡所作的努力。
閱讀課文并結合課外知識談歷史人物,了解其主要貢獻,感受其為救亡而奔走呼號的愛國心。閱讀課文,組織辯論:我們怎樣救中國?辯論雙方為維新派和洋務派。學生對洋務派主張已有所了解,應指導學生在閱讀基礎上,比較雙方思想觀點的異同,并以辯論形式提高學習積極性。
案例3:維新變法運動失敗的原因、影響。討論:維新派的主張在變法詔令中都提到了嗎?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它的失敗給我們哪些啟示?維新變法運動失敗的原因、影響是本課的難點,教材沒有明確,通過討論,培養(yǎng)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案例4:辛亥革命的時代背景。讀材料,用事實說明誕生于武昌起義前一周的國歌必將很快變挽歌。1911年10月4日,清廷諭令內閣,典禮院會同禮部各衙創(chuàng)作“國樂”,聲稱聲詞壯美,定為“國樂”(國歌)。其歌曰:鞏金甌,承天幬,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時幸遭,真熙臬,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今譯曰:保牢疆土,靠老天庇佑,百姓歡欣鼓舞,慶幸生于清平盛世,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暢,大清帝國有上蒼保佑,象天不會坍下,象海不會枯干。
案例5:同盟會綱領和三民主義.將三民主義與同盟會綱領及有關論述連線。對學生而言,革命綱領和三民主義是較難理解的,教學中不必深入展開。三民主義作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學生容易從字面把民族主義理解成驅逐帝國主義,通過連線稍作解釋,肯定其革命的手段,也認識其局限性,為分析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作鋪墊。
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并不是恨滿洲人,是恨害漢人的滿洲人。假如我們實行革命的時候,那滿洲人不來阻害我們,決無尋仇之理;民權主義——創(chuàng)立民國——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tǒng)由國民公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民生主義——平均地權——解決土地問題。
案例6: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政治主張。討論:資產階級革命派與維新派的不同?從具體實踐說明。不同派別的思想的比較是重點,也是難點,通過比較,能讓學生體會中國在怎樣的背景下,不同的階級階層為救亡圖存,不斷斗爭,探索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提高歷史思維能力。 “從具體實踐說明”,則將辛亥革命從革命思想的傳播、革命綱領、革命指導思想及革命黨的起義等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案例7:對辛亥革命的評價。閱讀材料,分組討論:從剪辮子等看辛亥革命的影響。
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教材簡單提及,學生較難理解,有必要為討論提供詳細的資料,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對話,聯(lián)系革命派的政治主張和革命結果,從社會性質、政權轉移、生產力發(fā)展(經濟)、社會意識進步與風俗習慣的變遷等角度比較,從豐富多彩的史料中選取,哪些材料反映了革命積極的影響,哪些材料反映了革命的消極影響,使學生牢固樹立“史由證來,論從史出”的意識,學生在前后對比中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凡革命以前所有滿洲政府與各國締結之條約民國均認為有效,至于條約期滿為至。其締結于革命起事以后則否。(《臨時大總統(tǒng)告各友邦書》1912年1月)1912—1919年,中國新建廠礦企業(yè)達470多家,投資近1億元,加上原有擴建新增資本達1.3億元以上,相當于革命前50年的投資總額,中國工廠使用的蒸汽動力,1913年為43 448馬力,1918年為82 750馬力,約增加1倍。(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民國建立后,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倒臺,引發(fā)了以傳統(tǒng)政治為基礎的舊有倫理與價值體系的松動,男人剪辮子、女人放足、青年離家、自由戀愛、神位被黜、洋貨暢銷、西學倡盛……這些社會生活的表征,實際反映的是傳統(tǒng)價值觀念,開始失去在社會中的正統(tǒng)地位。(張豈之《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
有剪了頭發(fā)穿件長衫戴頂洋帽的,也有禿著頭穿洋裝的,這是剪發(fā)的一起。不剪的呢,大半不梳辮子啦,有搞在兩旁邊的,梳在后頭的,有知百個式樣。(1912年6月27日的《大公報》)當時,上海已成為全國服飾的中心,巴黎的時新服飾,在三、四個月后就會流行于這里,各地又追蹤上海。即使南京、蘇州、北京也都昂首以瞻。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革命事業(yè)的忠實繼承者,始終把自己為之奮斗的事業(yè)視為辛亥革命的繼續(xù)和發(fā)展。(江澤民在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對辛亥革命的結局,傳統(tǒng)觀點一般認為,這場革命既勝利,又最終失敗。近年來有學者提出,既勝利又失敗的表述似有自相矛盾之嫌,就推翻清王朝而言,辛亥革命無疑是勝利了;就建立民主立憲政體來說,盡管不能說取得徹底勝利,但也不能說它的結局就意味著失敗。有學者更明確提出,辛亥革命作為近代中國一次有廣泛群眾參加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已經成功地完成了它應該完成的歷史使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它有終結,但不是失敗。
小結:本課知識脈絡。
思考問題,整理本課知識脈絡:近代資本主義列強發(fā)動了哪些侵華戰(zhàn)爭?中國人民是怎樣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的?結果如何?學習了本課,你有什么啟示和收獲?

第四課 工業(yè)時代的社會變遷
第一課時:工業(yè)化和城市化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工業(yè)革命推動了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學會理性、科學地看待工業(yè)革命的成果。
2、領會文明生活的含義,感受文明生活的內涵,理解工業(yè)革命與我們現(xiàn)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1、通過分析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社會分化,了解工人階級的生產生活狀況,感悟工人階級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所進行的不懈斗爭。
2、通過對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內涵的比較理解,掌握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原因、過程、人物及影響。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學習,全面了解工業(yè)革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化,客觀分析其積極和消極的影響,把握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培養(yǎng)為社會主義奮斗的信心。
難點:“工業(yè)化、城市化”等抽象、專業(yè)內容的理解;感受、理解現(xiàn)實工業(yè)革命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等。
教學重點了解城市化和工業(yè)化密不可分,同時工業(yè)化和城市化也產生很多問題。
教學方法學生活動和教師啟發(fā)相結合,信息資源整合法。
教學設計:一、問題導入
工業(yè)革命有哪些主要的發(fā)明?它對人類的生活有影響嗎?你能舉哪些例子來說明?
二、教學探究案例1:工業(yè)化和三大產業(yè)。
1、社會小調查:家庭成員的職業(yè)及工作情況。(對家庭成員職業(yè)的調查簡便易行,注意調查對象應有一定的時間跨度,從曾祖父輩到父輩?蓪W生的調查進行大致統(tǒng)計,從中可看到中國百姓在工業(yè)化前后職業(yè)變化,從而說明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產業(yè)變化。對家庭成員工作情況的了解可以進一步說明其它一些問題,如工廠規(guī)模越來越大,工人越來越多;工業(yè)發(fā)展也促進農業(yè)的巨大變革,農業(yè)生產機械化等。當然需要說明的是國家不同,工業(yè)化程度不同。)
2、提問:你是否知道三大產業(yè)是怎樣劃分的?手工業(yè)歸屬于哪一產業(yè),為什么?“城市,因為人口、資本、享樂和需求的大聚集,必然對住房、水、電、熱、交通、文化、教育、通訊和享樂設施產生大需求。大批的第三產業(yè)因此應運而生! (全國政協(xié)常委任玉嶺)
3、思考:
工業(yè)生產部門中哪些工廠分別滿足了我們穿衣、飲食、住房、交通運輸、生活日用品等方面的需求?衣:紡織廠、服裝廠、化纖廠等。食:食品廠、罐頭廠、飲料廠、面粉廠等。。航ú膹S、水泥廠、自來水廠、發(fā)電廠等。行:機車制造廠、汽車制造廠、造船廠、汽修廠等。生活日用品:文具廠、家具廠、鐘表廠、日用化工廠等等。從問題解答中得出工廠越來越多,規(guī)模越來越大,工業(yè)比重不斷上升,工人越來越多,從而得出工業(yè)化的概念,這樣,化抽象的概念為具體的事例。
案例2:城市化。設想:工業(yè)化的發(fā)展必然會帶來怎樣的后果?舉例說明你所知道的歷史上城市的形成。工業(yè)化需要大量的雇傭勞動力,勞動力的高度集中逐步形成城鎮(zhèn)和城市,這就又掀起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新的運動??城市化。因此,工業(yè)化必然會促進城市化,城市化又進一步推進工業(yè)化?幢砀瘢航鞘腥丝诘淖冞w,思考:為什么城市的人口會越來越多?3、社會小調查:人口流動情況(在表格中填上爸爸、舅舅等家庭成員)。從調查中說明隨工業(yè)發(fā)展,家庭成員因不同需要,從鄉(xiāng)村轉移到城市的越來越多,城市人口比重不斷上升。這就是城市化。
人口流
動類型人口流動方向
鄉(xiāng)村-城市城市-鄉(xiāng)村城市-城市鄉(xiāng)村-鄉(xiāng)村
經商
求學
打工
其他
“大工業(yè)需要許多工人在一個建筑物里共同勞動;這些工人必須住在近處,甚至在不大的工廠近旁,他們也會形成一個完整的村鎮(zhèn)。他們都有一定的需要。為了滿足這些需要還要有其他的人,如裁縫、鞋匠、面包師、泥瓦匠、木匠都搬到這里來了!谑谴彐(zhèn)就變成了小城市,而小城市又變成了大城市。(恩格斯)
案例3:城市病。說一說你所知道的城市是怎樣的?工業(yè)化與城市化有什么好處?
好處: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更加豐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等。看閱讀卡“城市病”,思考:工業(yè)化與城市化存在哪些不足之處?
不足:工業(yè)污染、交通堵塞、人口膨脹、環(huán)境惡化等。
分組探究:如何解決城市人口過度集中的問題?如何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如何改善城市環(huán)境(水、大氣、噪音、固體廢棄物等)?
討論:怎樣全面看待城市化問題?
三、拓展活動:
你所在的城市(城鎮(zhèn))是怎樣發(fā)展起來的?城市化的程度如何?
第二課時:現(xiàn)代文明生活的源頭
教學要求:教材闡述了工業(yè)革命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深刻影響,如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壽命的延長,生活質量的提高及婦女地位的提高、教育的普及、大眾傳媒的發(fā)展、服飾休閑娛樂的變化等等。教學中側重于探討工業(yè)革命后,19世紀后半期到20世紀初歐美國家的生活方方面面的變化,通過變化,要求學生領會文明生活的含義,感受文明生活的內涵,從而理解是工業(yè)革命帶給我們今天所享受的文明生活。
教學重點從現(xiàn)實出發(fā),通過列舉身邊熟悉的人和事的變化,感受工業(yè)革命對人類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影響。
教學方法分組討論、材料分析法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你知道“國際婦女節(jié)”的來歷和交誼舞大眾化的時間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現(xiàn)代文明生活的源頭。
二、教學探究
案例:文明生活。
巧辨真假:
1.閱讀課文,分組尋找材料《邁克爾的生活》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是工業(yè)革命前,哪些是工業(yè)革命后出現(xiàn)的。
材料:邁克爾, 1878年出生,12歲,是英國一個小鎮(zhèn)公司職員的兒子。每天早上起來,媽媽已經準備好了牛肉、土司涂果醬,爸爸習慣每天早上一邊喝咖啡,一邊看《每日郵報》。一家人吃完早餐,爸爸穿好西裝去上班,媽媽則去紡織廠上班,邁克爾去上學。晚餐很豐盛,最好吃的要數(shù)炒茶葉了。晚飯后,再吃點水果,真是舒服。假日是邁克爾盼望的,因為他可以約同學把籃球玩?zhèn)爽?墒沁@個周末,正當一切準備就緒時,電話鈴響了,原來姑姑邀請他們來個家庭聚餐。雖然不能打籃球,不過家庭聚會也是很開心的。姑姑脾氣有點倔,在爺爺?shù)摹皬娖取毕录蘖藗她并不愛的人。她奮力抗爭,終于換回自己的獨立與自由。許是獨身的緣故,姑姑很喜歡邁克爾,經常邀請他們一家。只是姑姑的家有點遠,還要搭乘火車呢。
2、閱讀教材,看圖6-57、6-58、6-59,說說工業(yè)革命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哪些巨大變化?
思考:
(1)從衣食住行這幾個方面了解工業(yè)革命前人們是怎樣生活的?
(2)我們現(xiàn)在又是怎樣生活的?
(3)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和前人的生活有這么大的不同?
(4)你能設想未來的人們生活狀況嗎?
3、分組搜集資料并匯報:分小組從物質生活、科技發(fā)明、教育文化、娛樂休閑等方面搜集有關資料,并分組匯報。
(資料的時間定在19世紀后半期到20世紀初。通過資料搜集,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從中感受文明生活的內涵,并理解是工業(yè)革命帶給我們今天所享受的文明生活。)
4、結合圖6-60,閱讀教材,思考:
工業(yè)化對改善婦女社會地位和普及教育方面有沒有關系,為什么?
5、列舉身邊的生活有哪些是19世紀伴隨工業(yè)化進程出現(xiàn)的,如生活用品、生活方式、生活趣味、生活習慣等,并說說它們的變化。
三、思維拓展:
所有這些生活方面的變化,是否表明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況得到根本改善,政治地位有了極大提高?如果不是,請你說出其中的道理。
第三課時: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教學要求:教材展示了工業(yè)革命后階級斗爭的歷史畫卷。從兩極分化到工人運動,從自發(fā)的經濟斗爭到自覺的政治斗爭。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產生,國際工人運動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教學中要求學生分析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社會分裂,了解工人階級的生產生活狀況,感悟工人階級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所進行的不懈斗爭。理解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內涵,掌握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原因、過程、人物及影響。
教學重點體會社會中存在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以及人們對消除這種不平等社會現(xiàn)象的追求。
教學方法多媒體課件與閱讀、討論、分組活動方法相結合。
教學設計
一、影視導入:
播放卓別林主演的影視《摩登時代》片斷,提問:
影片反映了工業(yè)革命后工人在工廠中的地位、工作環(huán)境和生活狀況如何?這說明了什么?
二、教學探究
案例1:工業(yè)革命帶來的兩極分化。
1、閱讀教材英國作家狄更斯的話,請你說說這句話的含義,談談你是如何理解“工業(yè)革命就像一把雙刃劍”中雙刃的意思?
閱讀教材和閱讀卡,思考:
(1)為了改變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無產階級作了怎樣的努力?
(2)這些斗爭有什么變化?斗爭的結果怎樣?
(3)這些斗爭的先后失敗,說明了無產階級的斗爭最需要什么?
案例2:空想社會主義。
1.出示: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的圖片,回答:
猜猜他們分別是誰?他們分別有什么設想和實踐?
2、為了改變不公正的社會現(xiàn)象,一些進步的知識分子作了怎樣的嘗試?(提出了空想社會主義理論)
3、他們的做法有哪些共同之處?為什么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
(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設想了沒有剝削的理想社會,但不能指明實現(xiàn)這些理想的正確道路。)
4、在你看來,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的想法為什么不能實現(xiàn)?
案例3:科學社會主義。
1.出示馬克思、恩格斯的圖片,提問:
(1)你知道他們是誰?(2)你能說說他們青年時代的活動以及他們之間高尚友誼的故事嗎?
(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馬克思和恩格斯少有大志,這是有志青年學習的榜樣。他們的高尚友誼貫徹終生,感人至深,而這種高尚友誼是建立在共同理想的基礎上的。)
2、閱讀教材,看圖6-69,提問:
(1)馬克思、恩格斯最突出的貢獻是什么?
(2)馬克思和恩格斯為什么能夠創(chuàng)立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和恩格斯從小就有大志,關心工人的疾苦。他們吸取了包括空想社會主義在內的人類思想的優(yōu)秀成果,詳細地考察了工人階級的情況,親自參加工人階級運動,所以能夠創(chuàng)造出科學社會主義。1842年《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3)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
(4)讀《共產黨宣言》的首句和尾句,說說科學共產主義誕生的意義。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 “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
材料介紹: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在英國倫敦問世。它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世界上第一個工人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撰寫的綱領,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出生證書。它篇幅不大,中文版只有二萬五千字,但其威力卻猶如精神原子彈。它一經出版就震撼了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由此獲得了翻身解放的思想武器。150年來,《共產黨宣言》已被翻譯成200多種文字,印刷1000多次,傳遍全世界,被公認為全球發(fā)行量最大的社會政治文獻。今天,盡管世界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共產黨宣言》的思想依然具有無窮的魅力。繼國內外一系列紀念活動之后,今年5月13日,巴黎又召開了隆重的“紀念《共產黨宣言》發(fā)表150周年國際研討會”,來自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500多名人士云集米特朗圖書館,研討這部不朽著作,為人類新世紀的命運尋求答案。
(5)科學社會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有何不同?它與空想社會主義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僅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還提出了具體的解決途徑與方案,這就為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提供了科學理論的指導。
(6)閱讀閱讀卡,回答:科學社會主義的一次偉大實踐,無產階級建立自己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是什么?它有什么意義?
四、拓展活動:
搜集有關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事例,在班內開展小報比賽并進行交流。
綜合探究六 《在生活中感受工業(yè)文明》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古今交通工具的比較,體會從農業(yè)社會到工業(yè)社會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認識科學技術在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2.通過探究活動,培養(yǎng)按專題收集素材的能力和分析歸納的能力,訓練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3.回顧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歷程,培養(yǎng)尊重科學的信念和勵志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通過探究,知道如何按專題收集素材并進行分析概括。
教學過程
【展示】中國政區(qū)圖
【計算】從海寧到北京有多少距離?(按直線距離算)
用以下不同的交通方式從溫州到北京要多少時間?
1.步行(以日行40千米計算)2.騎馬(以日行200千米計算)
3.汽車(80千米/小時)4.高速列車(300千米/小時)
5.噴氣客機(850千米/小時)6.超音速客機(2200千米/小時)
計算結果:步行:約34天 騎馬:約7天 汽車:17小時
高速列車:約5小時 噴氣客機:1.6小時 超音速客機:40分鐘
【提問】如果你想帶一些溫州的時令水果到北京送朋友,用上述的交通方式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用步行或騎馬的方式需要一周甚至更長的時間,溫州的楊梅和柑橘經過那么多天會變質。如果用空運只要幾個小時,味道依然鮮美。)
【對比】杜牧《過華清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睏钯F妃愛吃荔枝,而荔枝容易變質,在但是那種條件下又不容易保存,所以唐玄宗下令千里飛騎,限令3天內到達。這給老百姓造成巨大的負擔,負責運送的差官也時有中暑而亡。當時非產地的百姓更是難得一見。而今,各地的市場都擺滿了從全國各地甚至是外國運來的各式各樣的新鮮水果。
【思考】從原來的難得一見到美味薈萃,出現(xiàn)這樣的變化,主要是什么原因?(主要原因是交通工具的進步,打破了時空的界限,大大縮短了各地之間的距離。)
閱讀課本83、84頁的三則材料,思考以下問題:
1.從材料一四幅圖中看,但是人們出行主要靠什么?(主要靠人力、畜力或自然力。)
2.材料一的故事反映了人們的什么愿望?(人們要求提高出行速度,解除長途跋涉之苦。)
1.材料二說明,是什么原因使人們的愿望變成了現(xiàn)實?(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不斷出現(xiàn)與應用使人們的愿望變成了現(xiàn)實。)
2.結合材料三和所學所知,說說火車、汽車、飛機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現(xiàn)對人類有什么影響?(縮短了世界的距離,加強了各地的聯(lián)系,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加速了信息傳遞的速度,提高了生產和運輸?shù)男,有利于各地經濟的發(fā)展,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同時也加快了人們生活的節(jié)奏。)
3.工業(yè)革命時代相比,現(xiàn)在又有什么新式的交通工具?(地鐵、城市輕軌、磁懸浮列車、空中客車、航天飛機等。)
【展示】新式交通工具圖片!舅伎肌拷煌üぞ呷招略庐惖脑蚴鞘裁?(科學技術的進步──科技改變生活)【情境設置】A要給千里之外的B傳達信息,在不同時代,他可以運用什么樣的方式?古代:書信 近代:電報
現(xiàn)代:電話,電子郵件
用上述的方式,B要多久才能收到?這說明了什么?(在古代用書信的方式送信可能要一兩個月,在近代用電報可能要幾個小時,而今天用電話、電子郵件是光的速度。)
【展示】書信、電報、電話電子郵件等圖片
【分組討論】結合生活感受,討論工業(yè)文明給生活帶來的變化。
物質生活方面:衣食住行用等。
社會生產方面:勞動工具、生產組織方式等。
精神生活方面:娛樂、學習、業(yè)余生活等。
生活中具體的進步,舉例:
洗衣:手洗──半自動洗衣機──全自動洗衣機
住房:茅草房──磚瓦房──現(xiàn)代大廈
收割:手工鐮刀──小型收割機器──大型聯(lián)合收割機
【總結】人類的生活與社會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不斷進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er/61877.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