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地球村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內容:講授第二框——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難點:“開放的胸懷”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本框計劃用兩節(jié)課授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開放的胸懷
活動一:讀一讀,說一說 (見教材p61頁)
說一說:
①如果你是Mary,你會怎么辦?
(造成對待禮品的不同處理方式,是因為彼此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原因。)
②我們能以“好”或“壞”來評價Mary的處理方法嗎?
(對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不能簡單地說“好”或者“不好”,這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影響下的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的處理方式。)
③有人說,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放意味著穿喇叭褲、戴蛤蟆鏡。在今天,你認為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指導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總結)
(我們應該把不同文化當作一面鏡子來觀照出本國、本民族文化的長短,以便發(fā)揮我們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缺點,面對開放的世界,我們中學生應該有開放的胸懷,努力學習不同文化的優(yōu)點,以客觀、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對方,容納、悅納對方,培養(yǎng)我們對不同文化的開放性和虛心學習的精神。)
教師總結:
開放的世界需要開放的胸懷,開放的胸花在今天就意味著:面對不同文化應采取客觀、平等的態(tài)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yōu)點、長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世界日益開放,與不同文化共處已經(jīng)成為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二)講授新課
板書課題:(一)開放的胸還
(1)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yōu)點
活動二:閱讀材料,討論回答問題:(見教材P頁)
①在比利時,城市很少有紅綠燈,為什么能夠秩序井然?
(因為在比利時,人人都懂得“只有人,才是萬事萬物的紅燈。”人人都知道:“行人第一,那車第二,自行車第三,汽車最后”的道理。所以人人恭敬讓行,一切秩序井然。)
②你對“只有人,才是萬事萬物的紅燈”這句話是如何理解的?
(人是世間的主人,是世間一切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沒有了人,世界就不存在。這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只有人,才是萬事萬物的紅燈”因此,我們應該首先尊重人,首先尊重人的生命。)
③歐洲的汽車文明,對我們有什么借鑒之處?
(歐洲汽車文明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是世界文明中的優(yōu)秀文化,值得我們學習借鑒;開放的胸懷就意味著對其他文化的優(yōu)點和長處,要善于虛心學習。)
(2)珍惜、愛護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
保護本民族的文化,使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作為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本分,我們也要尊重并加以保護。
活動三:相關鏈接(學生閱讀材料,思考討論問題)
在二戰(zhàn)中,我國遭到了日本的侵略,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難,梁思成的親人也在戰(zhàn)爭中犧牲了,他為什么還要提出要保護日本的城市奈良,使得免于在炮火種毀于一旦? 梁思成這樣做值得嗎?
(任何民族文化的精華,都是全世界的,都屬于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體現(xiàn)了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有了這種胸懷,“地球村”的文化更加絢麗多彩。梁思成的行為這是體現(xiàn)了這一精神。)
板書: (二)搭起文化的橋梁
多元的世界文化,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但在走向世界的同時,我們千萬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身的獨特性,而要珍愛自己的精神家園。學習外來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是要批判地繼承。
活動四:想一想,評一評(教材P63頁)
①你能覺察到這些外來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嗎?
②“哈日族”和“哈韓族”是最近出現(xiàn)的一類人群,你能簡單描述他們的特征嗎?
(所謂哈韓族、哈日族,就是指喜歡日本和韓國流行文化的一類人,如喜歡他們的音樂、電影、生活方式等等。“哈”在這里就是喜歡、模仿的意思。)
③你如何評價這類人群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這樣一味的模仿與癡迷是不正確的。學習外來文化,不等于照搬照抄,而應當批判的繼承,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教師總結:
學習外來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是要批判地接受,更要了解并繼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是我們的根,市我們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
在世界各種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國文化不曾中斷而一直延續(xù)至今,形成一個自我更新、不斷發(fā)展而又兼容并包的開放體系。中華文化對促進人類文明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
讀一讀:相關鏈接(見教材P63頁)
隨著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千千萬萬的中國人跨出國門,走進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中。此時,你如何面對文化的差異?如何更好地融入當?shù)刂髁魑幕心兀?
活動五:如何面對文化的差異?如何更好地融入當?shù)刂髁魑幕心?(見教材P64頁)
想一想 :
①這個小留學生問什么會遭遇困境?
因為他在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中感到不適應,他缺乏與他人的交流與溝通的工具和機會。
②對解決他的麻煩,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尋找與外國同齡人的相似點,找到溝通的基礎;探詢有效的溝通方式;積極參與當?shù)匚幕顒,找尋與同齡人的共同話題……
③我們現(xiàn)在做哪些事情可以提高我們應對這些問題的能力?
教師總結:
面對文化差異,我們應該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慮;消除誤解,盡量保持客觀寬容的態(tài)度;提高對其他文化的鑒賞能力;不采取防衛(wèi)心態(tài),多關注他人的經(jīng)驗和看法,避免妄下斷言;尋找能聯(lián)結雙方的相似點;入鄉(xiāng)隨俗,尊重當?shù)氐娘L俗習慣;探索有效的溝通技巧;在交往時,不卑不亢,以禮相待。不僅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尊重不同的文化,還要宣傳、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讓世界了解飛速發(fā)展的中國,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er/65813.html

相關閱讀:第一課時:世界文化之旅教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