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中的“公” 指( )
A、鄧世昌B、左寶貴C、丁汝昌D、徐邦道
2、清朝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戰(zhàn)役是( )
A、黃海大戰(zhàn)B、遼東半島戰(zhàn)役C、威海衛(wèi)戰(zhàn)役D、平壤戰(zhàn)役
3、《馬關條約》中最能體現列強侵華進入新階段的是( ) A、賠款白銀數額巨大B、增開的通商口岸深入內地C、開辟運輸新航線D、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4、閱讀:
一:《馬關條約》簽訂后,當時社會上流傳著“不怕倭寇來,只怕中堂反”的歌謠。
材料二:也有人說日本之所以“明目張膽如此之橫者,皆李鴻章與之狼狽為奸也!
回答: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觀點?如何評價李鴻章?
答案:1、D 2、C 3、D 4、不完全同意。《馬關條約》的簽訂并非李鴻章一個人造成的,而是由于整個清王朝腐敗無能,國力不足,科技落后造成的。但他對北洋海軍的覆沒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歷史學科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達標試題B卷
1、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于( )
A、1883年B、1884年C、1894年D、1895年
2、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指揮坐艦撞擊日艦的是( )
A、鄧世昌B、丁汝昌C、徐邦道D、馮子材
3、《馬關條約》簽定后,俄國的一份雜志里寫道:“中國的借款是歐洲滲入到中華帝國的內部,為歐洲貿易和工業(yè)開辟廣闊的開地的工具”。由此可見帝國主義列強爭做中國債主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幫助清政府渡過財政危機 B、輸出資本
C、取得高額利息 D、進一步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擴大在華政治勢力
4、對比中英《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的內容,說明《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答案:1、D 2、A 3、D 4、《馬關條約》后,賠款數額更多,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增加了政府的貧弱;割占領土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主權;允許日本在通商岸開礦設廠,更便于日本侵華,說明其侵華方式有了改變。總之,《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歷史學科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達標試題C卷
1、1896年的某天,蘇州的一家日本工廠內機器轟鳴……這種情景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
A、《南京條約》的簽訂 B、《北京條約》的簽訂
C、《馬關條約》的簽訂 D、《尼布楚條約》的簽訂
2、臺灣是中國的領土的一個組成部分,近代史上,日本強迫清政府割讓臺灣及其附屬島嶼的不平等條約是
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尼布楚條約》
3、中英《南京條約》和中日《馬關條約》的相似點是( )
①都規(guī)定了割地②都有賠款③都規(guī)定了帝國主義有華設廠④都規(guī)定了開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4、帝國主義在華開礦設廠與我國今天的招商引資有何不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er/67839.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歷史期末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