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元內容
本單元所選用的課文全部圍繞“長征組歌”這一主題,長征是中國革命歷史上驚天動地的壯舉,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多少文人墨客用不同的方式抒發(fā)過對長征的感慨和歌頌。
毛澤東的《七律 長征》就是詩歌創(chuàng)作史上不朽的杰作。56個字,負載著長征路上的千種艱難險阻,飽含著中國共產黨的萬般豪情壯志。它是中國革命的壯烈史詩,也是中國詩歌寶庫中的燦爛明珠。無論對革命而言,抑或對詩歌史而論,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長征組歌》用10個不同的戰(zhàn)斗生活場面,塑造了人民軍隊的光輝形象。
陸定一的《老山界》一文,以細膩、生動的筆法描述了紅軍翻越長征中第一座難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
《草》借一個普通戰(zhàn)士的視角塑造了周恩來的光輝形象。
《長征》則以文學劇本的形式反映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長征途中的種種經歷,展現(xiàn)了他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二、目標
1、了解紅軍長征的光輝業(yè)績和偉大意義,繼承和發(fā)揚長征精神。
2、了解不同樣式的作品表現(xiàn)同一題材內容的一般方法,感受紅軍指戰(zhàn)員的高大形象及其豐富的內心世界。
3、記誦、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句。
4、學習理清一件事的來龍去脈,寫清楚它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5、學習當節(jié)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有連綴語,有服務意識。
三、教學課時安排(共14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課文《七律 長征》 (1課時)
課文《長征組歌》兩首 (1課時)
課文《老山界》 (2課時)
課文《草》 (2課時)
課文《長征》節(jié)選 (2課時)
誦讀欣賞 (1課時)
寫作 (3課時)
口語交際 (1課時)
一 七律?長征
毛澤東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中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和夸張手法的巧用。
2、體會紅軍在長征途中所表現(xiàn)出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關鍵字詞的含義及其飽含的深情。
2、難點: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和極度夸張的手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疏通字詞
音:逶迤 岷mín山 難 nán 困難,難能可貴 橫 héng 橫豎
nàn 苦難,難兄難弟 hèng 蠻橫
更 gèng更加 蒙méng 烏蒙,蒙昧,蒙混過關
gēng更新 mēng 蒙騙,欺上蒙下
měng 內蒙古
磅 páng磅礴 盡 jǐn盡管
bàng磅秤 jìn盡心
形:崖 懸崖 岷 岷山 逶 逶迤
涯 天涯 泯 泯滅 諉 推諉
睚 睚眥必報 萎 萎縮
義:逶迤 磅礴 走泥丸 開顏
等閑——(把困難、復雜的事物看得)平常、尋常。(悠閑:主要用于態(tài)度從容、閑適,有悠然自得之意。兩者都可表示自在的心態(tài)和神情。)
騰細浪——像小波浪一樣地翻騰
云崖——高聳入云的山崖。崖,山石的陡立的側面。(懸崖:主要形容山勢陡峭。兩者都有山勢陡峭險峻的意思。)
顏——臉,臉上的表情。
二.明確本單元各篇課文的文體,介紹本課文體常識
(一)
1.《七律?長征》——七言律詩
2.《<長征組歌>兩首》——歌詞
3.《老山界》——回憶錄(回憶性敘事散文)
4.《草》——短篇小說
5.《<長征>節(jié)選》——電視文學劇本(節(jié)選)
(二)
律詩分五言和七言兩種,限定一首八句,超過八句的叫排律或長律。
律詩八句,兩句一聯(lián)。分別稱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
律詩格律較嚴,偶句要壓韻,頷、頸兩聯(lián)要對仗/對偶(即兩句中的詞組結構和詞性要相同,相互成對),字的平仄(平[陰平、陽平]、上、去、入[仄])也有規(guī)定。
三.背景介紹
1.關于長征,你知道哪些?(讓學生交流已有的資料)
2.觀看長征影片,了解歷史:1934年10月,由于王明錯誤路線,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我軍不得不離開中央蘇區(qū)根據(jù)地,開始長征,北上抗日。黨中央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經過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云南、甘肅、陜西等十一個省,跋涉千山萬水,擊潰敵人的多次圍追堵截,四渡赤水、沖破烏江天險、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巧渡金沙江、翻越千里大雪山、穿越茫茫草地,連續(xù)行軍二萬五千里,終于在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陜北根據(jù)地。
3.解說:這首詩寫于1935年10月,當時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回顧長征一年來紅軍所戰(zhàn)勝的無數(shù)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悅的戰(zhàn)斗豪情,以極其輕松的筆調寫下了這首氣壯山河的偉大詩篇。親自率領紅軍長征的毛澤東主席,剛到陜北的第二天,就在全軍排以上的干部大會上,滿懷激情地朗誦了這首詩!伴L征”是本詩的題目。
四.整體感知
1.聽范讀朗誦,劃分朗讀節(jié)奏、停頓、重音;教師出示節(jié)奏表,供學生修正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2.結合書下注釋及個人理解,自主質疑,合作釋疑,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歌的感情基調
〖參考〗紅軍不怕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那無數(shù)艱難困苦在紅軍眼里只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嶺山脈那樣高低起伏,綿延不絕,在紅軍眼里不過像翻騰著的細小波浪;烏蒙山那樣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在紅軍看來不過像泥丸那樣在腳下滾動。金沙江兩岸都是高聳入云的懸崖峭壁,激流拍岸,熱氣騰騰;瀘定橋的鐵索高高懸掛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上,寒氣逼人。更使紅軍欣喜的是翻越了白雪皚皚的千里岷山,心情豁然開朗,個個笑逐顏開。——感情基調:豪邁、激昂……
3.跟隨范讀,充滿感情地大聲朗讀詩歌
五.具體研讀
1.詩的第一句說:“紅軍不怕遠征難”。結合上下文理解句中的“難”是何含義?在下面的詩句中,紅軍的遠征之“難”有哪些具體體現(xiàn)?紅軍又是如何看待這些困難的?這體現(xiàn)了紅軍怎樣的精神?
〖參考〗句中的“難”是指長征經歷之苦、犧牲之大——跋涉萬水千山(原意是指無數(shù)的山無數(shù)的水,詩中是指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的無數(shù)艱難困苦)。在詩中具體表現(xiàn)在過五嶺、烏蒙,渡金沙、大渡河,翻越千里岷山。面對這一切艱難困苦,紅軍是“不怕”、“只等閑”,客觀環(huán)境與主觀心理的鮮明對比,充分體現(xiàn)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百折不撓的堅毅精神。
2.由剛才的分析,同學們能否發(fā)現(xiàn),詩的首聯(lián)在全篇結構上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與下面六句內容上有什么聯(lián)系?
〖參考〗全詩總綱,高度概括了長征的行程之遠、時日之長(——“遠”、“萬”、“千”)和途中所面對的一切艱難困苦(——“難”),“不怕”、“只等閑”為全詩定下了輕快豪邁、氣度不凡的基調。后六句擷取典型場景和事例,具體形象地展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威武雄壯的“征難圖”。
3.頷聯(lián)寫山,頸聯(lián)寫水,首聯(lián)為何不寫成“千山萬水只等閑”呢?
〖參考〗從紅軍長征途經路線看,越五嶺在前,渡金沙江在后;從律詩的格律要求看,“水”與上句的“軍”,“山”與上句的“怕”構成平仄相對的關系。
4.請你用” 圖”的表述形式概括一下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中展現(xiàn)的紅軍征服困難的場景,并選其中你最喜歡的一幅談談感受。
〖參考〗(跋涉二萬里、戰(zhàn)斗千萬次的紅軍英姿圖)、騰越五嶺圖、疾跨烏蒙圖、巧渡金沙圖、飛奪瀘定圖、喜過岷/雪山圖。談自己喜歡的一幅畫,可從場景的描繪、用字的錘煉、修辭的使用、情感的表達等方面來談自己的體會。
5.紅軍長征途中歷經千難萬險,而詩中為何只描寫了這幾幅畫面?
〖參考〗(紅軍長征,是中國和世界革命史上空前的壯舉和奇跡,包括對敵武裝的斗爭和沖破自然環(huán)境的險阻兩個方面,要用56個字來描寫長征豐富浩大的歷史內容和不可勝數(shù)的英雄業(yè)績,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作者必須選擇最能表現(xiàn)紅軍偉大精神和不朽業(yè)績的典型戰(zhàn)例場景。)這些片段和場景如實、概括、形象地體現(xiàn)了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的英雄壯舉,禮贊了長征精神——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勇氣、智慧和力量。
六.總結歸納
1.主題:本詩是一篇威武雄壯、氣勢磅礴的革命史詩。它生動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的光輝戰(zhàn)斗歷程,熱情洋溢地歌頌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力量無比頑強的生命力和戰(zhàn)斗力。
2.藝術特色:(1)高度的藝術概括性:①本詩以“萬水千山”作為貫穿全篇的線索,通過擷取典型場景和事例凸現(xiàn)長征精神;②依據(jù)生活的真實順序敘述長征途中的典型場景和史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首聯(lián)直接抒情除外)——“騰”“走”以動寫靜、“暖”“寒”賦予云崖、鐵索以感情色彩、“更喜”“開顏”將雪山之貌與紅軍之情相交融;(2)本詩巧用夸張手法——頷聯(lián),體現(xiàn)了詩人的奇特想象、博大胸襟和英雄氣魄,體現(xiàn)了詩作的革命浪漫主義風格。
七.再次朗誦詩歌,要求慷慨激昂、高亢有力,播放《七律?長征》歌曲,學生學唱歌曲。總結全課: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不僅在軍事戰(zhàn)斗史上創(chuàng)造了奇跡,而且形成了舉世欽佩的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象征。真可謂,天地英雄氣,浩然固長存!
八.作業(yè):
1.詞語積累
2.預習“誦讀欣賞”: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如:作者是何許人;詩中化用的詩句(“戰(zhàn)地黃花”“如血殘陽”“望斷南飛雁”“梅花漫天”“北國風光”等),分別出自毛澤東的哪一首詩詞。
二 《長征組歌》兩首
教學目標:
1、感受紅軍戰(zhàn)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了解毛主席用兵如神的軍事藝術。
2、學習高度概括的詩歌語言,體會詞語使用的準確。
3、感悟長征精神在新時期的意義。
教學重點: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紅軍的鋼鐵意志。
語言高度概括、用詞準確生動。
課前預習:收集紅軍四渡赤水、過雪山草地的史實。
教學過程:
一.字詞檢測:
音:黔 皚皚 氈 炊chuī 毯tǎn 侵qīn
似 sì 水似銀 似乎 重 chóng 重飛渡
shì 似的 zhòng 重兵
扎 zhā 扎營盤 乘 chéng 乘機,乘人之危
zā 包扎 shèng 千乘之國
行 háng 行情,欺行霸市 奇 qí奇怪
xíng 行囊,行云流水 jī 奇數(shù)
解 jiè 解送
jiě 解嘲
xiè 跑馬賣解
形: 渴 解渴 渴求 渴望 饑 充饑 饑餓 饑荒
喝 喝水 喝彩 肌 肌膚 肌肉 肌體
皚 皚皚 襲 襲擊
鎧 鎧甲 壟 壟斷
錘 千錘百煉 鋼 鋼鐵
捶 捶胸頓足 剛 剛強
義:皚皚
奇兵——出乎敵人意料而突然襲擊的軍隊。
重兵——力量雄厚的軍隊
壓——逼近
境——邊境
天險——天然的險要地方。(天塹:天然形成的不可逾越的壕溝。)
棄甲——義同“丟盔棄甲”,形容打了大敗仗時的狼狽相。
調虎離山——比喻為了便于乘機行事,想法子引誘有關的人離開原來的地方。
茫茫——沒有邊際看不清楚。
炊——燒火煮熟食物。
千錘百煉——這里比喻多次的斗爭和考驗。(千磨萬擊:多次擊打鍛煉。)
草毯泥氈——比喻戰(zhàn)斗生活艱苦。
扎營盤——即扎營,軍隊安營駐扎。扎,駐扎。營盤,軍營。
高于天——于,比。
二.創(chuàng)作背景
組歌是由內容上有聯(lián)系但又有相對獨立性的一些歌曲組成的聲樂套曲,組歌的演唱形式有獨唱、重唱、對唱、齊唱、合唱等。本文選自《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1965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隊戰(zhàn)友歌舞團當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個樂章組成:①告別②突破封鎖線③遵義會議放光輝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飛渡大渡河⑥過雪山草地⑦到吳起鎮(zhèn)⑧祝捷⑨報喜⑩大會師。這部大型聲樂作品,采用領唱、重唱、齊唱、合唱及樂隊的表現(xiàn)形成,融匯長征沿途各地民間音樂和工農紅軍歌曲而加以發(fā)展,藝術地再現(xiàn)了紅軍長征途中若干重大歷史事件,構成一部宏偉壯麗的英雄史詩,塑造了中國工農紅軍的光輝形象,熱情謳歌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偉大勝利!端亩沙嗨銎姹肥情L征組歌中的第四曲!哆^雪山草地》是長征組歌中的第六曲。
三.背景資料:
1.毛澤東曾說,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筆”。四渡赤水戰(zhàn)役,是毛澤東根據(jù)情況的變化,指揮中央紅軍巧妙地穿插于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靈活地變換作戰(zhàn)方向,調動和迷惑敵人,創(chuàng)造戰(zhàn)機,在運動中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牢牢地掌握戰(zhàn)場的主動權,取得了戰(zhàn)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戰(zhàn)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zhàn)例。(毛澤東運用一系列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如在“反圍剿”戰(zhàn)斗中,采用了“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先打弱敵,在運動戰(zhàn)中各個殲滅”等戰(zhàn)術;在“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中運用“調虎離山”之計;“國內革命戰(zhàn)爭”中,運用“蘑菇戰(zhàn)斗”、“運動戰(zhàn)”等;“淮海戰(zhàn)役”中用“甕中捉鱉”戰(zhàn)術;“遼沈戰(zhàn)役”中用了“關門打狗”之計……)
2.紅軍長征途中翻越了夾金山、夢筆山、岷山等若干大雪山。這些雪山海拔高,山頂終年白雪覆蓋,空氣稀薄,氣候復雜多變;草地主要指四川松潘的毛爾蓋草地,上面泥潭、沼澤遍布,且被草蔓遮蓋,極具隱蔽性,一不小心,人畜就可能遭滅頂之災。紅軍長征途中前有殺敵,后有追兵,空中有敵機盤旋,紅軍指戰(zhàn)員連續(xù)行軍作戰(zhàn),缺少衣食,藥品奇缺,許多戰(zhàn)士尤其是傷病員都倒在了雪山草地。雪山草地,是長征途中最難走的一段道路。丁甘如(長征時任紅三十一軍第九師師部測繪員,援西軍司令部作戰(zhàn)參謀。后任成都軍區(qū)司令部副參謀長、顧問。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詩作:
《過雪山草地》
萬苦艱辛出重圍,又入雪山荒原地;饑腹奇寒旦可忍,難捱高原氣體稀。
三軍肝膽硬如鐵,經得狂風暴雨侵;饑寒交迫不掛齒,全靠主義照征程。
神兵飛奪臘子口,會師陜甘挫追敵;日寇深入民族危,為求解放戰(zhàn)到底。
《悼戰(zhàn)友》
三過草地苦難熬,雨夜棲身牛糞房;
篝邊戰(zhàn)友長辭去,別前鞠躬淚含眸。
四.欣賞歌曲、讀懂詩歌
1.欣賞《長征組歌》音像作品
2.教師出示自讀問題,學生合作討論
(1)書后練習二——找出這兩首歌詞的中心句,從而明確歌詞的主題
學法指點:如何判斷歌詞的中心句?可從中心句與其他句子內容上的聯(lián)系,中心句在歌詞中的具體位置(一般出現(xiàn)在歌詞的結尾處,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中心句在表達這首歌詞的主旨方面的作用,中心句與《長征組歌》主旨的關系等方面考慮。
〖參考〗《四渡赤水出奇兵》描寫一系列戰(zhàn)事(在路途難行、敵軍重兵圍困下,紅軍依靠毛主席的正確指揮,演出了四渡赤水、飛渡烏江、威逼貴陽、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驚奇的活劇,徹底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意在突出一個“奇”字,贊揚毛澤東出奇制勝的軍事藝術,所以最后一句是中心句;《過雪山草地》描寫紅軍(在百困交加的情況下,翻越雪山、穿過草地的)的驚世壯舉,意在表現(xiàn)紅軍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所以最后一句是中心句。
(2)請根據(jù)你的理解把這兩首歌詞劃分層次,并歸納層意。
〖參考〗《四渡赤水出奇兵》:第一部分(第1-5行),表現(xiàn)紅軍在橫斷山脈行軍的艱難和親人送水解渴的軍民魚水深情——因為沿途人民群眾對工農紅軍的支持和擁戴,是紅軍四渡赤水、克敵制勝的群眾基礎。{ 四渡赤水戰(zhàn)役取得勝利,靠的是紅軍頑強的意志、樂觀的精神,靠的是人民的支持幫助,靠的是毛主席的英明領導。}第二部分(第6-17行),表現(xiàn)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國民黨軍隊進行了一場出色的運動戰(zhàn),贊揚毛主席用兵如神。這一部分分兩層。第一層(6-9行),描寫紅軍在幾十萬國民黨軍圍、追、堵、截下面臨的艱難處境。(路難行是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敵人的重兵重重封鎖,是紅軍戰(zhàn)士們面臨的更大困難。)第二層(10-17行),展現(xiàn)紅軍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調動敵軍最終擺脫其圍追堵截而進行的幾次重大戰(zhàn)斗畫面,贊揚毛主席用兵如神!皯(zhàn)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總述了四渡赤水河戰(zhàn)役中紅軍巧妙運動、出奇制勝。以下五句基本按照戰(zhàn)斗的先后順序來寫。(毛澤東指揮紅軍四次渡過赤水河,牽著敵人鼻子走,調動敵人的兵力出云南,為紅軍北上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因為用兵出神入化,所以說出奇兵。“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昆明逼貴陽”這兩句分別講的是中央紅軍第二次渡過烏江的故事和聲東擊西佯攻貴陽又轉向昆明進發(fā)從而牽動敵人的大批兵力讓敵人疲于奔命的故事。這正是毛澤東聲東擊西戰(zhàn)略的具體實施。)
《過雪山草地》:第一部分(1—4行),描寫紅軍過雪山草地時遇到的極大困難。第二部分(5—12行),描寫紅軍戰(zhàn)天斗地、以野菜充饑的頑強斗志,并且由表及里,揭示了紅軍戰(zhàn)士力量的源泉——同甘共苦、充滿理想。
五、研讀歌曲,賞析亮點
1、《四渡赤水出奇兵》用詞非常準確生動,請你從敵人、紅軍兩方面各找出一些用得好的動詞,分析其作用或妙處。
〖參考〗“壓”寫敵軍來勢洶洶,“棄”、“丟”寫敵人狼狽不堪、望風而逃,前后對比鮮明,反襯我軍的神勇;“出、飛渡、臨、逼、趕、襲”寫紅軍作戰(zhàn)機動靈活,“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走”古義是跑,這里既說明紅軍徒步長征的艱難,又寫出紅軍運動的快捷;“飛”寫出紅軍再渡烏江天險的神速。
2、兩首歌詞都恰當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你任選一種舉例說明并談談其表達作用。
〖參考〗《四渡赤水出奇兵》:
①“橫斷山,路難行,天如火來水似銀!庇帽扔、夸張極寫紅軍轉戰(zhàn)川黔邊境所遇到的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
②“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卑衍娒耜P系比作魚水關系,說明紅軍和人民群眾之間相互依存的深厚情誼。
③反復吟唱“橫斷山,路難行”,強調突出紅軍行軍的艱難。
《過雪山草地》:
①“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庇每鋸埵址ㄍ怀隽思t軍敢于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英雄氣概。
②“雪山低頭迎遠客”,(不直接說紅軍戰(zhàn)士把高聳的雪山踩在腳底下,)“低頭”、“迎”把雪山擬人化,寫出紅軍不畏艱難、豪邁樂觀的氣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悅之情。
③“草毯泥氈扎營盤”, “毯”、“氈”用比喻精練生動地展現(xiàn)了過草地時艱難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紅軍在惡劣環(huán)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不怕難”的鋼鐵意志。
④“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 用對偶充分表現(xiàn)了紅軍饑寒交迫的處境,一個“更”字,一個“越”字,再次突現(xiàn)了紅軍“不怕難”的精神。
六、比較感知
這兩首歌詞有異曲同工之美,說一說它們在寫法上有哪些共同特點?
〖參考〗①都通過中心句直接表達主題;②均由兩部分組成,都對紅軍所遇的困難作了描繪,以此襯托紅軍將士的高貴品質;③句式都長短交錯,整齊中略有變化:都以七言為主,整齊的句式、和諧的韻腳,表現(xiàn)了一種壯闊的場面、宏大的氣勢,表現(xiàn)了紅軍從容不迫、英勇無畏的精神和樂觀豪邁的情懷;都用整齊集中的三言句描繪紅軍所處的險惡處境,渲染了一種緊張、激烈或莊嚴、殘酷的氣氛,對紅軍起到了烘托作用。 [不同:《過雪山草地》主要是表現(xiàn)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紅軍饑寒交迫、生存危機之嚴重;《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則既表現(xiàn)了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也寫了敵軍的兇猛攻擊。]
我們也讀了很多有關長征的故事,請你思考一下:故事與歌詞在語言表現(xiàn)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參考〗故事需有完整情節(jié),以敘事、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敘事生動具體,篇幅長;詩歌語言凝練,重在抒情。
七、情感遷移
1.這一課的學習對我們的啟發(fā):學習革命前輩優(yōu)良傳統(tǒng),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養(yǎng)戰(zhàn)勝各種困難的意志品質。
2.書后練習三(說改革開放是一次新長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一是處于歷史轉折時期,二是氣勢宏偉壯麗,三是任重道遠,四是影響深廣〖改革開放跟長征一樣都是處在歷史轉折時期,同樣是氣勢宏偉,影響深廣,新的長征路比幾十年前的長征更曲折、更艱難,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在這場戰(zhàn)爭中只有發(fā)揚長征精神,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或〖改革開放是一個全新的事業(yè),是一次新的“長征”,它沒有現(xiàn)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依,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實實在在地努力奮斗開創(chuàng)未來。同時,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挫折,才會真正實現(xiàn)人民的富裕、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當前應怎樣發(fā)揚長征精神,可以從大處著眼,面對強敵時,必須發(fā)揚長征精神,審時度勢,正確決策,一往無前,也可以聯(lián)系本地經濟文化建設來談,還可以聯(lián)系本人實際來談體會。〖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應當發(fā)揚艱苦奮斗、忘我犧牲、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始終依靠全體人民的聰明才智,以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為重,發(fā)揚齊心協(xié)力、同甘共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發(fā)揚長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去開創(chuàng)美好幸福的明天!剑
八、創(chuàng)新訓練
如果把這兩首歌編制成MTV電視片,說說你的設計思路。
九、拓展賞析:
到吳起鎮(zhèn)
鑼鼓響,秧歌起。
黃河唱,長城喜。
臘子口上降神兵,
百丈懸崖當云梯。
六盤山上紅旗展,
勢如破竹掃敵騎。
陜甘軍民傳喜訊,
征師勝利到吳起。
南北兄弟手攜手,
擴大前進根據(jù)地。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降神兵( ) 掃敵騎( ) 手攜手( )
2.概括一下這首歌詞表達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紅軍戰(zhàn)士經過千辛萬苦,勝利到達吳起鎮(zhèn)大會師的喜悅與自豪之情。
3.這首歌詞開頭的兩句連用4個三字短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你認為該用怎樣的語氣誦讀?
4個三字短語激昂、歡快,表達出軍民同慶勝利的喜悅與自豪之情。宜用歡快、自豪的語氣來讀。
4.請你談談這首歌詞與課文所選二首歌詞的共同之處,談兩點即可。
可從思想感情與表現(xiàn)形式兩方面入手。
十、布置作業(yè):
1.“調虎離山”是我國古代用兵“三十六計”之一。你還能寫出“三十六計”中其他計策嗎?請寫出4個。(苦肉計、聲東擊西、打草驚蛇、連環(huán)計、圍魏救趙等)
2.學唱《長征組歌》
三 老 山 界
陸定一
教學目標:
1、通讀全文,了解文章所敘之事,揣摩詞語的運用。
2、了解并學習文章安排材料的特點。
3、通過課文的思想內容,感受紅軍的革命傳統(tǒng)。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感受紅軍的革命傳統(tǒng)。
2、了解課文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材料的特點。
教學難點:
1、體會重點詞句的含義,賞析背誦精彩的語段。
2、景物描寫的內容、方法及作用的分析。
教法選用:閱讀梳理與感悟反思相結合
學法指導:梳理信息,整合處理
一、預習交流:
(一)關于作者。
陸定一(1906--1996),江蘇無錫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擔任過《解放日報》總編輯、宣傳部部長、文化部部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等職務。1996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
(二)關于背景。
1934年10月初,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的中國工農紅軍突破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五次“圍剿”,北上抗日,在長達一年的時間里,戰(zhàn)勝了無數(shù)艱難險阻,粉碎了反動派的圍追堵截,長驅二萬余里,縱橫11個省,于1935年10月,勝利到達抗日根據(jù)地——陜北,與陜北紅軍會合,完成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老山界是紅軍長征中所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又叫越城嶺。
(三)關于字詞。
1、給加點字注音:
驚惶( ) 欺侮( ) 酣( )然入夢 蜷( )矗立( ) 咀嚼( ) 嗚咽( ) 澎湃( )骨碌( ) 綴( )
2、多音字組詞:
嚼:jiáo ( ) jué( )
咽:yān( ) yàn ( ) yè( )
落:là( ) luò( ) lào ( )
二、整體感知課文:
(一)速讀課文,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內容。(老山界是長征中走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
(二)紅軍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難事?
走路難(山路險峻,懸崖峭壁)
難 睡覺難(路窄不平,寒氣逼人)
事 吃飯難(糧食奇缺,肚子饑餓)
處境難(敵人追擊,設備笨重)
(三)本文以什么為順序安排內容的?(提示:在文章里找出表明時間、地點的詞語)
(四)了解事情經過填表說明紅軍翻越老山界的經過。
段落時間變化地點轉移記敘內容文章主旨
2-11節(jié)當天下午至天黑山溝—山腳同瑤民的攀談表現(xiàn)紅軍不怕困
難、艱苦奮斗的
堅強意志和革命
樂觀主義精神。
12-23節(jié)天黑后至黎明前山腳—山腰爬山的艱苦以及在
雷公巖前露宿
24-31節(jié)次日黎明至下午兩點多雷公巖—山頂攀越雷公巖
32-33節(jié)登上山頂以后山頂—山下下山的情景
(五)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文章按時間順序,分為三個部分來記敘紅軍翻越老山界的經過:
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介紹老山界,點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擺出困難。
第二部分(2自然段到33段):翻越老山界的經過。
第一層:(2—11)山腳訪瑤家。
1.在“之”字拐的路上;
2.山腰露宿;
第二層:(12—33)紅軍翻越老山界 3.攀登雷公巖
4.繼續(xù)登山,到達山頂;
5.山頂所思。
第三部分(34):寫作者的感受。
三、問題討論:
(一)課文寫紅軍翻越老山界,卻用了不少筆墨寫與瑤民大嫂的攀談,作用是什么?
答:顯示了紅軍是為人民謀福利的軍隊。說明紅軍不但是戰(zhàn)斗隊,也是宣傳隊和播種機。從一個側面豐富了課文的中心意思.
(二)文章中兩處集中的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什么?
1、局部揣摩景物描寫:
(1)分析第13段描寫:
①“奇觀”是指什么?
②你認為哪些字詞用得好,請加以揣摩:
“奇觀”本來是指自然界奇特罕見的景觀或景象。 “之”字形說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與星光連接,寫山勢之高;表現(xiàn)了老山界的險峻,“許多”一詞,既說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說明有成千上萬的紅軍戰(zhàn)士在攀登。人、夜色、高山交織在一起,組成了瑰麗、壯觀的景象!捌嬗^”一詞表現(xiàn)出這一景象的奇特罕見,表現(xiàn)紅軍隊伍的宏偉氣勢并頌揚了紅軍堅強的革命意志和樂觀主義的精神。
(2)分析第23節(jié)景物描寫:
①這部分哪些詞語極富表現(xiàn)力?請找出來并加以分析。
②這部分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分別起什么作用?
③寫出了作者怎樣的感受?
“綴”字傳神而又具立體感,好像人工裝點在上面似的,突出夜之深、景之美,表現(xiàn)了作者的樂觀主義精神和感受自然景色的豐富情感。
用巨人矗立比喻眼前的山峰;用一口井比喻山谷,既突出了山勢的險峻和連綿,又暗示了紅軍的艱難處境!按Aⅰ保蜗蟮恼f明困難像攔路虎阻擋在面前,但是直立、高聳的老山界阻擋不了紅軍北上抗日的決心,也改變不了他們的長征必勝的信念。
“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 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出了作者怎樣的感受?
“像春蠶在咀嚼桑葉”時連續(xù)不斷的細微聲音,比喻戰(zhàn)士們輕細的話語聲,說明戰(zhàn)士們被凍醒次數(shù)之多;“野馬奔馳”寫半夜山風之大,又喻寒風刺骨;“山泉嗚咽”用擬人化手法喻山泉時斷時續(xù)又暗指山勢崎嶇;“波濤澎湃”形容林木被風刮動的聲音。人聲和大自然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烘托出夜色之深,夜景之美,透露出勃勃生機,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非常形象地寫出山景之美,表現(xiàn)紅軍戰(zhàn)士的樂觀情懷。
(3)分析第32節(jié)景物描寫的作用:
最后一次描寫的景物是下山途中所見,景物的特點是什么?表達作者怎樣的心情?
景色明朗清新,表達了克服困難后的愉快,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歡暢、輕松的心情,集中展現(xiàn)了一種前景光明的意境。
四、問題探究:
(一)課文采取順敘的好處是什么?
好處: 1、使文章脈絡清楚.
2、使文中的敘事和描寫都合情合理
3、按時間順序先設置懸念后作解釋,產生扣人心弦的效果.
(二)文章記敘紅軍翻越老山界時遇到的困難,對于中心的表達有何作用?
(三)次日黎明攀越雷公巖時,作者記述了紅軍戰(zhàn)士相互鼓勵、相互幫助的場景。為什么要特別強調“醫(yī)務人員中的女同志們英勇得很”?
(四)作者在文中細致的描寫了翻越老山界的艱難,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說“老山界的困難,比起這些地方來,還是小得很”。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突出長征路途的艱難,也更能突出紅軍戰(zhàn)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只要有這種豪邁的精神,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五、品味語言:
(一)第24節(jié)“搶一碗飯就吃”句中,“搶”字用得合適嗎?為什么?
(二)第29節(jié)“但是必須鼓著勇氣前進”句中的“鼓”改為“憑”可以嗎?
(三)第30節(jié)“遠遠地還聽見敵人飛機的嘆息,大概是在嘆息自己的命運:為什么不到抗日的戰(zhàn)線上去顯顯身手呢?” 一句怎么理解?
六、總結全文:
1、主旨---本文具體的記敘了長征途中紅軍翻越老山界的經過,表現(xiàn)了中國工農紅軍克服困難、英勇頑強的斗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寫作特點---①采取順敘的方法,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層次.
②以生動的描寫具體而生動地表達中心
七、作業(yè)布置:
1、以“秋日的早晨”為題,寫一段景物描寫。
2、背誦并默寫第23節(jié)。
四 草
王愿堅
教學目標:
1、體會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心理描寫以及細節(jié)描寫的表達作用。
2、理解課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為代表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學習運用多種描寫手法刻畫人物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深刻含義。
2、難點:理清課文的線索。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當你看到這一題目時,你會設計什么樣的故事?
翻開歷史的畫卷,是無數(shù)的革命先烈和戰(zhàn)士用生命換來了今天我們甜蜜而安逸的生活
環(huán)境,今天我們所學的《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以前讀到的富有頑強生命力的草,也
不是你看到的滾著晶瑩露珠的草,而是爭奪紅軍戰(zhàn)士生命、展現(xiàn)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作者簡介:王愿堅,山東省諸城縣相州鎮(zhèn)人。當代作家。創(chuàng)作《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說。本文是作者從1976年底到1977年7月連續(xù)寫的十篇以長征為題材的短篇小說中的第四篇。
相關知識:
課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為阿尼瑪卿山、岷山和巴顏喀拉山之間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澤。為四川省主要牧業(yè)基地。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這里。
二、檢查字詞
正音:
蔫(niān)巴 酸澀(sè)
抽噎(yē) 背(bèi)陰
綻(zhàn)開 火燎(liáo)
慍(yùn)怒 霎時(shà)
焦灼(zhuÓ) 颯颯(sà)
踉(liàng)踉蹌(qiàng)蹌
三、課文探究
(一)朗讀課文,理清思路:
有表情朗讀課文,注意讀出課文中人物對話的語氣。
閱讀課文,理清思路。(學生討論、交流)
(1)理清本文記敘的線索;
(2)根據(jù)時間順序劃分課文的層次。
明確線索:全文以“草”為線索安排故事情節(jié):
紅軍戰(zhàn)士誤食毒草而中毒——
周副主席辨毒草、嘗毒草——
周副主席議吃草、紅軍戰(zhàn)士悟真理。
這樣寫,結構緊湊,脈絡分明,有力地刻畫了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了小說的中心意思。
(二)主要人物及刻畫方法:1.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是誰?你對他們的評價如何?
2.作者是如何刻畫這些人物的形象的?略舉一些例子說明。
(三)繼續(xù)探討人物:
1、思考:楊光發(fā)現(xiàn)擔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動怎樣?把描寫楊光心理活動的詞圈出來。
2、周副主席嘗毒草時的動作和神態(tài)如何?把描寫周副主席動作、神態(tài)的詞圈出來。細細品味作者用詞的精妙。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明確:1、“立時驚住”、“惶惑”;“不安”;“大吃一驚”,“覺得心頭像刀在絞”,這些描寫心理活動的詞語,形象而細膩地描繪了二班長楊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復雜的感情變化過程,最后聚焦到對周副主席病體的關切和憂慮,充分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對周副主席的愛戴和敬重之情。
2、親自嘗有毒野菜是全文的高潮!芭e起”“看了看”“放進”“咬下了一點”“干裂的嘴唇閉住了,濃密的胡須不停地抖動著,一雙濃眉漸漸皺緊了”“吐掉了殘渣”“還給楊光”,這些詞語和句子,充分表現(xiàn)了作為紅軍革命領袖的周副主席雖身患重病仍置個人安危于不顧,對紅軍戰(zhàn)士生命和健康高度關注,對革命大業(yè)極端負責、無比忠誠的高尚品質和非凡氣度。
(四)理解句意
課文中有些話看起來平淡無奇,仔細想想又覺得余味無窮。閱讀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樣的感受?
1、(他的)語氣里透著深深的感情:“等你們長大了,就會想起這些草,懂得這些草;就會看到:我們正是因為吃草吃得強大了,吃得勝利了!”
2、就在這一霎,他看到了偉大戰(zhàn)士的那顆偉大的心。(五)自我發(fā)現(xiàn):
你覺得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有較深層的含義,請說出你的理解。
(六)思考:
1.課文以“草”做題目,有什么含義?
2.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語,其中的“最甜”有什么含義?
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語,其中的“最甜”的含義“最甜”一語雙關,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們繼承了當年紅軍長征的革命傳統(tǒng),用這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去創(chuàng)造更美的生活。
四、拓展訓練:
從課文提供的材料想開去,以“說吃草“為話題,談一點或幾點自己的看法,與同學交流。
五、總結:
這篇小說描述了長征過草地的時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紅軍戰(zhàn)士因誤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險情,他置個人安危于不顧,不僅仔細辨識毒草,而且親口咀嚼毒草,果斷作出英明決策,引導紅軍戰(zhàn)士正確對待困難,從而成功地塑造了以周副主席為代表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六、仿寫訓練:
找出周副主席嘗毒草時的動作與神態(tài)描寫,模仿這一段,寫一段類似的描寫。
五 《長征》節(jié)選
王朝柱
一.文體、作品簡介
影視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視覺造型藝術,它熔文學、表演、攝影、音樂、美術于一爐,以推、拉、搖、跟、移、空格等各種鏡頭為基本結構單位,通過鏡頭的組接創(chuàng)作出運動的、有連續(xù)性的、不受時空限制的畫面,從而在最大限度上滿足人們視覺感知的需要。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中央電視臺將電視文學劇本《長征》搬上熒幕。本文根據(jù)時空畫面的轉換與由人物對話推進的作品情節(jié)的發(fā)展截取了4個場景,再現(xiàn)了紅軍長征中可歌可泣的歷史史實。
二、感知課文讀英雄:
快速默讀課文,按照四個場景,分別用一句話概括情節(jié)。
【參考】(一)困難重重,彭總欲殺馬救急
(二)大局出發(fā),周團長毅然赴死
(三)愛兵如子,彭總忍痛殺愛馬 (四)苦中作樂,紅軍得糧解危困
三.品味場景知英雄:
課文節(jié)選的4個場景有許多感人至深的情節(ji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個?
表述形式:我印象最深的情節(jié)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參考】
(一)彭“慘然一笑”,“慘然”是因為其為死去的紅軍戰(zhàn)士而心痛,為紅軍處境困難而擔憂,“笑”是一種苦笑,強顏歡笑,故作輕松,怕別人擔心他。“久久不語”說明彭經過長時間激烈的思想斗爭,終于作出了殺心愛的戰(zhàn)馬以挽救同志們性命的決定。
場景一中彭、劉、警衛(wèi)員三人的對話,突出了斷糧給紅軍指戰(zhàn)員帶來的死亡威脅,也暗示了紅軍將士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新型人際關系。
(二)周團長和戰(zhàn)士互讓炒面的舉動表現(xiàn)了紅軍官兵(上下一致、同甘共苦和)在生死抉擇關頭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的優(yōu)秀品質和崇高的人格力量。
周團長毅然赴死的舉動不是消極怯懦的回避艱難,而是為他人著想,從大局出發(fā),以結束生命的方式減輕戰(zhàn)友的行軍負擔,把生的希望讓給年輕戰(zhàn)士,為革命留下有生力量,這是一種崇高的獻身精神,其行為充滿了悲壯的人格魅力!爸軋F長回身看了看再也爬不起來的戰(zhàn)士,又轉過身全力向水塘爬去”表達了他對戰(zhàn)士的關心、對部隊的留戀和決定犧牲自己的崇高品質。
(三)戰(zhàn)馬伸動前腿刨地的細節(jié)描寫,烘托了烈士殉難、存者銜哀的悲壯氣氛,也為下文彭殺馬作了情感上的鋪墊。
彭忍痛殺戰(zhàn)馬時是極度痛苦與矛盾的,這表現(xiàn)了其豐富的人性內容(與伴隨自己身經百戰(zhàn)的“無言戰(zhàn)友”的深厚情誼)、高尚的革命情操(為革命大局做出犧牲)和愛兵如子的平等意識。
(四)軍指戰(zhàn)員苦中作樂的情節(jié)充分表現(xiàn)了紅軍官兵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和文武雙全的高度素養(yǎng)。
四、表演劇本現(xiàn)英雄(學生要事先揣摩劇本,在大腦中對情節(jié)進行形象化的構思。綜合考慮演員的選擇、舞臺的布置、背景音樂的選用等方面的問題)
五、總結歸納
1.主題:本文充分渲染了長征過草地途中的險惡環(huán)境和悲壯場面,表現(xiàn)了紅軍指戰(zhàn)員堅定的革命意志和積極向上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同時也細膩地展現(xiàn)了紅軍領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義為核心的豐富的內心世界。
2.本文作為電視文學劇本(節(jié)選),充分體現(xiàn)了重視視覺效果的特點:
(1)精心選擇和切換場景。作品中場景為內容服務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為劇情的展開提供相應的空間舞臺,例如,在無邊無際的草地這個大背景下,選擇了水塘這個小背景切換一個個場景:(周團長)看著水塘、爬向水塘、爬進水塘、塘中遺帽、對塘致哀……生動地推進了劇情的展開和表現(xiàn)。再如,場景四是由沉郁到歡樂、由悲壯到喜慶的情感轉折過程。二是以自然環(huán)境來表示某種寓意。如,場景三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寫,進一步烘托了艱難慘烈的惡劣環(huán)境,也象征性地謳歌了在悲壯的環(huán)境中升騰起的革命情操,預示著光明就在前頭。又如,場景四§24的景物描寫,既展現(xiàn)了草地之夜迎來燦爛朝陽這美麗的自然景觀,又預示了紅軍即將擺脫困境,走向光明。
(2)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如劉少奇的表現(xiàn),充分展現(xiàn)了其急人之難、官兵一致、虛懷若谷的人格魅力和領袖風范。又如彭槍殺戰(zhàn)馬的戰(zhàn)將風度和揮淚訣別愛馬的人性表現(xiàn),毛令人蕩氣回腸的睿智妙語和風神揮灑的偉人風采,都給觀眾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益。譬如,毛澤東從《馬賽曲》中悟出的真理道出了革命理想、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紅軍長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正是憑著這種精神財富,紅軍指戰(zhàn)員“不僅感到了力量,忘記了饑餓,而且還看到了中國革命最美好的希望。”也啟發(fā)我們:崇高的理想、精神的力量往往是一個人戰(zhàn)勝困難的動力源泉,因此,我們不管面臨多大的困難,精神上應該永遠不倒。[書后練習一.2]
(3)特寫鏡頭的恰當運用。如文章一開頭便渲染了過草地的艱難,特寫鏡頭更是突現(xiàn)了過草地的艱險和場景的慘烈,為后文人物活動交代了大背景,可紅軍戰(zhàn)士前仆后繼,表明他們北上抗日的大無畏的堅定信念。
六、書后練習二——“猝然”中的理解。
1、彭愛兵如子,把自己的炒面分給傷病員,忍饑為革命操勞過度,突然暈倒,當在情理之中。
2、員有高度的責任心,眼見首長餓暈而身無半點炒面,認為自己沒有盡責,因此突然哭起來,也并不出乎意料。
3、前曾欲殺戰(zhàn)馬(伏筆),現(xiàn)在眼見更多的指戰(zhàn)員因餓極而犧牲,為挽救戰(zhàn)士的生命,為走出草地,彭在凝望“無聲戰(zhàn)友”良久后忍痛槍殺戰(zhàn)馬,也情理之中。
4、馬蹄聲驚醒的毛澤東眼見十多匹戰(zhàn)馬疾馳而來,預感到饑餓難耐的紅軍指戰(zhàn)員有救了,因而興奮激動地突然站起身來,是十分自然的。也可理解為毛澤東當時高度的警惕感和急于弄清情況的心情。
七、拓展話英雄:
1.什么樣的人是英雄?結合課外積累說說你心目中的英雄,說一句總結的話:英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有人說現(xiàn)今的時代是一個沒有英雄的時代,人們崇拜的大都是傳媒偶像。你贊同這句話嗎?說說你的理解。
誦讀欣賞 《詩人 領袖》
任先青
教學目標
一、理解毛澤東具有典型詩人氣質的領袖形象
二、理解本詩角度的新穎、欣賞比喻的精當
教學難點
把握毛澤東具有詩人氣質的領袖身份理解全詩
一、作者簡介:
任先青 : 1943年10月10日出生,山東萊州人,F(xiàn)為山東作協(xié)會員、德州市作協(xié)副主席、德城區(qū)文聯(lián)副主席。1988年被命名為德州市首批“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陸續(xù)于《詩刊》、《星星》、《黃河詩報》、《詩神》、《綠風》、《時代文學》、《山東文學》、《北京文學》、《人民日報》等全國報刊發(fā)表詩歌八百余首,出版詩集《無涯之心》、《心形的葉子》二部。個人傳略入編《中國專家大辭典》等十余種大型辭書.
二、結合以往學習詩歌的體會,想想欣賞詩歌一般有哪幾個步驟?
首先,理解詩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其次,分析特色,選擇詩的構思、表現(xiàn)方法、語言中的一個或幾個方面進行 賞析
三、理解詩的內容。
(一)、檢查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平仄 磅礴 醞釀
2、解釋詞語:
平仄:
磅礴:
瀟灑
飛揚:
醞釀:
神思:
(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要求:
1、結合語境理解下列詩句的意思:
平平仄仄的槍聲:
戰(zhàn)地黃花 如血殘陽 成了最美的意象:
一首氣勢磅礴的詩:
嘹亮的東方:
2、按要求填空:
?第一節(jié):從詩的( ) 方面 設喻;
?第二節(jié):從詩的( )方面 設喻;
?第三節(jié):重點刻畫詩人的形象與風格;
?第四節(jié):以代表詩作設喻;
?第五節(jié):從詩的( )角度設喻
3、全詩表達了作者對毛澤東的( )之情。
四、再讀本詩,理解構思的新穎和毛澤東的形象。討論:
1、現(xiàn)代著名詩人柳亞子曾用“才華優(yōu)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算黃州太守,猶輸氣概;稼軒居士,只解牢騷。”來高度評價毛澤東及他的詞。你能否背一首毛澤東的與本詩內容有關的詞?本詩是如何表現(xiàn)他作為詩人的一面的?
答:(1)化用了毛澤東的不少詩句,豐富了詩作的內涵
(2)把他領導大家創(chuàng)業(yè)開國比作詩人醞釀詩作,從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要方面設喻。
2、作為革命領袖的毛澤東,你能說出他的哪些重要的革命事跡?本詩又是怎么表現(xiàn)他領袖風采的?
秋收起義、以農村保圍城市、用槍桿子奪取政權等
長征、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3、你能否用一句話概括本詩中毛澤東的雙重身份之間的關系?
4、這首詩的角度新在何處?
五、你最欣賞這首詩中的哪一個比喻句?為什么?
六、小結寫作特色:角度新穎
比喻精當
七、有感情的朗誦,品味這首詩
八、知識遷移
仿造冰心詩的形式和內容,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一首。
原詩: 仿詩:
墻角的花, ————
你孤芳自賞時, ————
天地便小了。 —————
九、背誦這首詩和此詩中涉及的毛澤東的詞。
寫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學習目標:學會寫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教學重點:完整地記敘一件事
教學難點:敘事清楚
學時安排:三教時
教學步驟:
1組織學生自學“寫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2寫作指導范文引路(見課件),再口頭講述一個“我的故事”(先小組講述,后全班交流,討論得失)。
3 以“ 里的新鮮事”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4學生寫作。
5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見課件),組織學生互改。
6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7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8課后學習:進一步自改作文。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讀給家人聽。
當一次主持人
教學目標:1、學會寫開場白
2、學會寫串聯(lián)詞
教學重點難點:圍繞主題寫開場白,根據(jù)節(jié)目寫串聯(lián)詞
課前準備:學生:摘抄節(jié)目主持人的開場白和串聯(lián)詞。
教師:準備《江山如此多嬌》的一些錄像片段。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生活動:
1、明確學習重點。
2、感悟數(shù)字,設計開場白臺詞,并與同學合作表演。
3、欣賞由倪萍、亞寧等人在《江山如此多嬌》中說的開場白。
討論:文藝節(jié)目的開場白有何要求?
4、明確開場白的要求。
5、欣賞景岡山表演的《庫爾班大叔你上哪》和劉德華演唱的《中國人》。
設計串聯(lián)詞。
6、交流串聯(lián)詞,欣賞主持人的串聯(lián)詞。
討論交流串聯(lián)詞的要求。
明確:
(1)、語言要有散文詩般的清新和淡雅。
(2)、能緊扣節(jié)目內容。
(3)、不冗長。
(4)、生動風趣
欣賞《江山如此多嬌》,討論其中節(jié)目主持人主持節(jié)目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7、思考“園丁頌”的節(jié)目。
8、設計開場白和串聯(lián)詞。
明確要求:
積極清新,重格調
營造氛圍,重情感
新穎自然,重交流
9、紛紛上臺主持節(jié)目。
10、總結:
二、教師活動:
1、導入:
俗話說,紅花要有綠葉襯。一臺精彩的文藝節(jié)目,如果沒有節(jié)目主持人,就不會光彩奪目。忘不了倪萍的親切,忘不了趙忠祥的深沉,忘不了楊瀾的聰穎,忘不了李詠的幽默……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當一次文藝節(jié)目主持人”。重點學習“如何設計開場白”和“如何設計串聯(lián)詞”。
2、引導學生看一組數(shù)字“1949——1999”,讓學生明確“江山如此多嬌”是國慶50周年大型聯(lián)歡晚會。
要求學生進行合作,并現(xiàn)場表演該聯(lián)歡會的開場白。
3、播放《江山如此多嬌》,組織討論:文藝節(jié)目的開場白有何要求?
提示:聯(lián)歡會的情調應該是歡樂、愉悅的,因此,只需要考慮如何將氣氛和情緒調動起來,而不必過分地考慮聯(lián)歡會的節(jié)目內容。
4、明確開場白的要求:
內容要緊扣主題。
語言要親切,要有激情,以點燃觀眾的熱情。
語言的形式要生動活潑。
主持人儀態(tài)大方,聲調抑揚頓挫,聲音響亮而富有感染力。
5、播放景岡山表演的《庫爾班大叔你上哪》和劉德華演唱的《中國人》。要求學生設計串聯(lián)詞。
6、組織交流。播放主持人的串聯(lián)詞。討論并明確:串聯(lián)詞有何要求?
7、情境:金色的秋天,丹桂飄香。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里,我們即將迎來又一個教師節(jié)。假設我校將開一次由老師、學生、家長共同參加的文藝聯(lián)歡會,主題為“園丁頌”。我們可以準備哪些節(jié)目?請報上節(jié)目名稱。
8、老師幫助寫好節(jié)目名稱。
9、組織學生合作演練。
10.總結: 讓學生齊讀趙忠祥的名言。
三、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愛國情懷
教學設計方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動的背景,傾聽他們抒發(fā)的愛國主義的心聲;
2、能讀會寫課文中的生字詞,體會有關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涵義;
3、能通過分析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激發(fā)愛國主義激情;
4、能根據(jù)文章中心選取材料,分清主次,寫作中做到詳略得當;
5、能根據(jù)文意,使用正確的符號修改作文,養(yǎng)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習慣;
6、能就本單元感興趣的問題確立主題進行專題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7、能因地制宜,開展訪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活動,從中汲取愛國主義養(yǎng)分。
二、教學課時安排:(共15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棗核》 (1課時)
《最后一課》 (2課時)
《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 (1課時)
《古詩四首》 (2課時)
《晏子使楚》 (2課時)
誦讀欣賞 (1課時)
寫作 (3課時)
綜合實踐活動 (1課時)
單元專題總結 (1課時)
三、教學設想:
本單元的主題是“愛國情懷”。本單元課文中的人物,既有風燭殘年的老人;又有貪玩幼稚的孩子;還有巧舌如簧的古人。對于他們,同學們有的不是很了解或感興趣。我們教師要竭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閱讀認識、熟悉、接受這些人物,從而理解這些人物的愛國精神和品格。更重要的,學習本單元,決不能僅僅局限在分析人物上,更要學會從人物身上感受到愛國的情懷,激發(fā)學生愛國的激情,并能將自己的思想言行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上。
四、教學過程:
第1課時:單元整體學習
學習目標:1、了解單元大概內容;2、確定單元學習目標;3、制定單元專題探究活動方案。
課前學習:翻看本單元課文,選出最感興趣的一篇。
第一塊:了解單元大概內容,確定單元學習目標。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談談自己印象最深的課文。暢談
2情境1:瀏覽單元內容,以“親愛的同學們,當你學完本單元,你將會……”為開頭,為本單元寫一段結束語,讓同學們感受到學完單元后的收獲。巡視。瀏覽單元內容,寫一段結束語。
教學反思
第二塊:制定單元專題探究活動方案。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
自由組合,選擇感興趣的問題確立單元探究專題,制定探究活動方案。巡視,參與討論。
自由組合,討論制定方案。
教學反思
第2課時:《棗核》
學習目標:1、了解海外華人對故土的依戀之情;2、理解用棗核設置懸念的方法;
3、體味包含深情的語言。
課前學習:欣賞歌曲《我的中國心》。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設置懸念的方法。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欣賞歌曲《我的中國心》,由“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币觥皸椇恕薄P蕾p歌曲,哼唱歌曲,思考。
2情境1:棗核與“長江長城黃山黃河”比真是微乎其微,為什么以“棗核”為題呢?組織交流評價。思考,交流。
教學反思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
情境2:棗核長成棗樹需要許多時間,友人試種棗核的想法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嗎?組織交流評價。閱讀,勾畫。
交流。
教學反思
第三塊:語文活動:尋找寄托思鄉(xiāng)愛國之情的其他方法。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
情境3:除了文中提及的通過布置家鄉(xiāng)味道的環(huán)境來寄托愛國思鄉(xiāng)之情外,海外游子還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寄托愛國思鄉(xiāng)之情呢?組織,參與活動。討論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給文中的“友人”寫封信,告訴她《除棗核之外……》
第3課時:《最后一課》(一)
學習目標:能復述課文故事,感受人物的愛國之情。
課前學習:查找有關最后一課的背景資料;回憶自己曾上過的“最后一課”,準備講給同學聽。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小學升入初中;升年級換老師,你有沒有印象最深的最后一課呢?講給同學和老師聽聽。思考后交流。
2情境1:課文最后一課與同學們的有什么不同呢?組織交流評價。討論交流。
教學反思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2:你能找出文中的最后一課與平日上課的不同嗎?比一比,誰找得多!(以表格形式)巡視,參與討論,組織交流評價。閱讀勾畫,討論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把《最后一課》的故事復述給家長聽,讓親人們也說說他們所經歷的“最后一課”。
第4課時:《最后一課》(二)
學習目標:通過分析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描寫,感受人物的愛國之情。
課前學習:把聽來的親人們的“最后一課”的故事講給小組同學聽。
第一塊:回憶上課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你對我應,回憶課文內容。 分兩大組一組說出最后一課的表現(xiàn),一組回答平日上課的表現(xiàn)。組織競賽。回憶。一問一答。
教學反思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1:我當導演: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角色分析。組織討論,參與交流。小組討論,集體評議。
教學反思
第三塊:語文活動:《最后一課》表演秀。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2:《最后一課》現(xiàn)場再現(xiàn)。組織交流,參與演出。全班參與,討論,表演。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合理想像,給《最后一課》續(xù)個尾。
第5課時:《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
學習目標:能大致說出錢學森的事跡,了解錢學森愛國報國的深情。課前學習:收集有關錢學森的圖片、文字等資料。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學生介紹錢學森情況。介紹收集的資料。
2情境1:結合課文,填寫錢學森個人簡歷表。(簡歷表主要包含“個人簡歷”和“個人小結”兩部分。)巡視,參與討論交流。閱讀,勾畫,填表。
小組討論交流。
教學反思
第二塊:語文活動:我也出國留學……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2:討論交流:錢學森在美國成就大、生活好、待遇高,可他為了報效祖國,克服重重困難,毅然回國了。如果將來你也出國留學了,你會怎樣呢?組織交流評價。討論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上網查閱其他海外學子歸來報效祖國的資料,講給同學和家長聽。
第6課時:《古詩四首》
學習目標:1、能有感情的朗讀四首詩;2、感受到詩人的愛國激情。
課前學習:借助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查找四首詩的寫作背景;選出最喜歡的詩熟讀成誦。
第一塊: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讀。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開展詩歌朗誦比賽,推薦最佳選手進入班級詩歌朗誦比賽。(比:咬字正、發(fā)音清、節(jié)奏準、情感好。)巡視,指導。小組詩歌朗誦比賽,推薦最佳選手。
2班級詩歌朗誦比賽。組織評價。參與,聽讀,評價。
教學反思
第二塊:感知詩的內容和藝術形式。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2:辯論:結合詩的內容和寫作背景看,你認為哪首詩的作者最愛國。組織交流評價。辯論,評價。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將這四首詩熟讀成誦;收集其他愛國詩篇朗誦給同學、老師和家長聽。
第7課時:《晏子使楚》(一)
學習目標:1、能讀會寫課文中的生字詞;2、能復述課文故事;
課前學習:借助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熟讀課文。
第一塊:能讀準課文中的生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1:四大組認字比賽,說說字的讀音和釋義。組織比賽,參與比賽。出字,認字,讀讀寫寫。
教學反思
第二塊:理解釋義,復述故事。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你幫我、我?guī)退,大家一起說故事。巡視,指導,參與;突ブ,復述故事。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識記文中字的讀音和釋義,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講給家長聽。
第8課時:《晏子使楚》(二)
學習目標:能通過表演感受到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風度和能言善辯的才智。
課前學習:回憶課文中某些字詞的讀音和釋義,回憶故事大概內容。
第一塊:復習。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1:有問必答:學生自出題,學生搶答。組織問答。一問一答,復習課文字詞的讀音和釋義。
教學反思
第二塊:語文活動:晏子模仿秀。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2:《晏子使楚》原形重現(xiàn)(晏子模仿秀)。組織討論,表演,評價。討論,交流,表演,評價。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收集晏子的其他故事或其他古代外交家機智善辯的故事,
講給同學、老師、家長聽。
第9課時:《誦讀欣賞》
學習目標:1、能有感情的朗誦兩首詩;2、能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3、體會兩首詩不同的藝術風格。
課前學習:借助工具書掃清朗讀障礙;查找有關渣滓洞的資料;借助注釋和詩后簡評,
理解詩意,有感情的朗讀兩首詩。
第一塊:語文活動:走進“渣滓洞”。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1:“走進”渣滓洞。學生、老師通過圖片,文字等介紹渣滓洞有關情況,感受渣滓洞的生活。組織交流。展示圖片,朗讀文字資料,介紹背景資料。
教學反思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2:詩歌朗誦比賽。以小組為單位,用恰當?shù)乃囆g形式朗誦(表現(xiàn))兩首詩。組織比賽,指導,組織評價。小組交流討論參賽,評價。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閱讀《革命烈士詩抄》,記誦有關詩篇。
第10、11、12課時:寫作
學習目標:根據(jù)中心選擇材料,做到有詳有略。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第1課時閱讀《有詳有略,詳略得當》,范文朗讀,作文指導。閱讀,思考,聽讀。
第2課時寫作實踐,自評寫作,自評。
第3課時互評,作文講評,好文章推薦;ピu,聽讀。
教學反思
第13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
課前學習:收集當?shù)貝蹏髁x教育基地的有關資料。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總結單元課文內容,引入“愛國主義”主題,引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聽,思考。
2情境1:簡單介紹所收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有關資料。介紹資料。
3情境2:自由組合,編成小組,討論并確定“采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活動的活動方案。巡視,指導,參與。小組討論,交流,制定方案。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集體或小組行動,開展“采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活動,并準備成果展示。
第14課時:單元專題總結課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1: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單元專題探究成果(包含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小組討論,展示成果。
2情境2:自評互評學習本單元后的收獲和學習表現(xiàn)。自評,反思。
教學反思
6.《棗核》
蕭乾
一、教學目標
1.感受海外華人對故土的依戀之情,引發(fā)熱愛家園、報效祖國的情思。
2.了解本文以棗核設置懸念的巧妙構思。
3.能結合上下文理解飽含深情的語言。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樸實的敘述,精巧的結構。
2、難點:思鄉(xiāng)之情的具體化。
三、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四、教學手段
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由背誦經典的詠月抒懷詞、欣賞現(xiàn)代詩《月之故鄉(xiāng)》導入。
師:其實,古往今來還有很多通過詠月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紹一首這樣的現(xiàn)代詩《月之故鄉(xiāng)》,我們通過欣賞音樂,感受一下作者借月亮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蕭乾的《棗核》一文,看看文中的主人公又是如何來表現(xiàn)思鄉(xiāng)之情的。
(二)出示教學目標
(三)作者簡介
蕭乾,出生于一個漢化了的蒙古族貧民家庭,F(xiàn)代作家、翻譯家、記者!稐椇恕芬晃倪x自《美國點滴》。
(四)檢查“導學稿”預習情況
比一比、賽一賽:1、你能讀準下列字詞嗎?
2、看看哪一組能準確解釋下列詞語。
對于“導學稿”上的字詞、詞解還有無疑問,可以提出,其他同學幫助解決。
(五)整體感知課文
讀一讀、找一找:
1、自由朗讀課文,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2、思鄉(xiāng)是愛國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愛國主義是個大主題,有些作家通過氣勢磅礴的重大事件去表現(xiàn),本文作者卻令辟蹊徑,通過什么來表現(xiàn)?
3、你能畫出與“棗核”有關的句子嗎?
4、用幾個短語高度概括這三段有關棗核的內容。
結構:索棗核——見棗核——話棗核——悟棗核
線索:棗核
構思:設置懸念 (作用:引人入勝,把主題表達得恰到好處。)
(六)內容探究
1、作者的舊時同窗在美國的事業(yè)、生活怎么樣?你能在文中找出來嗎?
寫她的生活、事業(yè)與本文的中心有關系嗎?有什么關系?
明確:事業(yè)如意、生活優(yōu)裕
襯托思鄉(xiāng)愛國之情在同窗心中的地位
2、作者老友的思鄉(xiāng)之情主要通過她傾訴思鄉(xiāng)的心理活動,尤其是慰藉思鄉(xiāng)的種種行為表現(xiàn)出來的。
問題:1、你能找到她直接傾訴內心活動的句子嗎?
2、作者老友懷念家鄉(xiāng),除想廠甸、想隆福寺、想舊歷年、想棗樹,她還做了些什么?她所做的一切又表現(xiàn)了什么?
(手栽垂柳、養(yǎng)睡蓮、堆疊北海、追憶北海泛舟的情景)
明確:國籍雖改、感情不改、心系故土
(七)語文活動
1、海外游子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或借助哪些寄托物來表達他們對于祖國的一片深情呢?
(鄉(xiāng)井土、節(jié)日、舉辦一些活動)
2、看看誰想到的有關“思鄉(xiāng)”的古詩名句多。
(八)布置作業(yè)
1、運用下列詞語組成一段話,要求句意銜接、中心明確,詞語順序不拘,60字以內。
風燭殘年、故弄玄虛、感慨良深
2、摘抄三首表現(xiàn)鄉(xiāng)愁的古詩。
3、推薦閱讀表現(xiàn)海外游子思鄉(xiāng)的文學作品
余光中《鄉(xiāng)愁》 琦君《故鄉(xiāng)的桂花雨》 瓊瑤《剪不斷的鄉(xiāng)愁》
七 最后一課
[教學目標]
1、了解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寫法以及采用第一人稱所起的作用。
2、領會本文所表現(xiàn)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點難點]
1、重點:結合上下文理解一些語句的特定含義。
2、難點:把握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的性格特征,探究語言、行動、心理描寫的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er/7734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