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下冊全冊導學案4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八年級歷史下冊全冊導學案4

【導學過程】
一、先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
二、分組探究
1、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構成有什么特點?民族分布格局是怎樣的?什么是民族區(qū)域自治?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有什么意義?
2、我國有那幾個省級自治區(qū)?分析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原因
3、閱讀53頁相關課文,回答:請你以藏族、達斡爾族、傣族為例,說明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情況。促進各民族共同發(fā)展的措施有哪些?結合地圖冊,說說我國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何時開始實施?大開發(fā)的地區(qū)有哪些?
4、歌曲《愛我中華)》表達了什么主題?引導學生觀看本課插圖,回答:這些插圖表現的主題是什么?你了解哪些少數民族的傳統節(jié)日?根據54頁“動腦筋”,從孔繁森的先進事跡中,說說他有哪些高貴品質值得提倡?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12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導學案
出品人:劉楊 審核: 課型: 新授 使用時間:4月16日
【目標】
1.基礎知識:“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香港和澳門問題的由來;香港和澳門回歸。
2.能力培養(yǎng):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的提出,香港、澳門的回歸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回憶學習過的內容,總結出香港和澳門問題的由來,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歷史歸納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香港、澳門的回歸,深刻體會香港、澳門與祖國大家庭的血緣關系所筑就的愛國情感;只有在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前提下,國家的綜合國力得以增強,中國才可能真正地實現香港和澳門的回歸。香港和澳門回歸,洗雪了中華民族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也必將開創(chuàng)祖國內地和香港及澳門共同繁榮發(fā)展的新未來。
【重點和難點】
1、重點:“一國兩制”;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
2、難點:“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含義
【知識鏈接】
1、中國政府對香港和澳門問題的原則立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立場是:香港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不承認帝國主義強加的“三個不平等條約”。對于這一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中國政府一貫主張,在適當時機通過談判解決,未解決前暫時維持現狀。在收回香港的時機尚不成熟時,中國保持香港的特殊地位,為我所用;中國內地要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香港可作為中國同國外進行經濟聯系的基地,可以通過它吸收外資,爭取外匯,開展國際貿易。由此形成了對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
根據這個有利于國際和平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方針,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起,到1982年中英正式開始香港前途問題的談判。
澳門作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由于歷史的原因長期被葡萄牙占領,但中國歷屆政府都從未在澳門的主權問題上作過讓步,也從未在法律上將中國對澳門的主權讓予他國。同時,為了澳門的安定和維持澳門社會現狀,中國政府從國家利益和澳門居民的利益著想,在政治上執(zhí)行維護澳門安定的政策,在經濟上對澳門實行扶助的政策,支持澳門經濟的發(fā)展。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建立經濟特區(qū),銳意發(fā)展經濟,進一步促進了澳門社會的穩(wěn)定和經濟的發(fā)展。1979年2月8日,中葡建交,兩國就澳門問題達成協議,指出澳門是中國的領土,在適當的時機,中葡兩國通過友好協商解決。
2、香港、澳門回歸后的繁榮
在“一國兩制”方針的指導和基本法的保障下,港人依然保持著原有的生活方式,享有充分的民主。香港回歸以來的成功實踐,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贊揚。英國首相布萊爾在去年訪問香港時表示,他相信香港能夠繼續(xù)保持繁榮。 香港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先進和穩(wěn)定的金融中心之一。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銀行有3/4在香港營業(yè),香港的股票市場按資本市值計算在亞洲排第二,僅次于日本。香港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航運中心之一。
澳門回歸后第一年,也就是2000年,澳門特區(qū)扭轉回歸前連續(xù)4年經濟負增長局面,保持連年增長勢頭。回歸十年間,財政實力增長近7倍。
3、一國兩制的提出和含義:1978年底,鄧小平首先提出了這一構想,首先是為了解決臺灣問題。1981年8月26日,鄧小平會見臺灣、香港知名人士傅朝樞時說:“我們要力求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種情況下被迫使用武力。他指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可以采取獨特的模式:社會制度不變,臺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國資本不動,臺灣可以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它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一個區(qū),還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即使武力統一,臺灣的現狀也可以不變。”
第一,實行“一國兩制”,是指在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澳門地區(qū)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第二,實行“一國兩制”,是指在中國大陸和臺灣、港澳地區(qū)實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區(qū)別。第三,實行“一國兩制”,國家主權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實行“一國兩制”有憲法和法律保證,在一些地區(qū)實行不同的制度有較長時間的穩(wěn)定性。
4、《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是中國著名學者聞一多于1925年在美國留學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首組詩,全文共七首,象征被外國列強侵占的七處中國國土,即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wèi)、廣州灣(今湛江市)、九龍、旅大(旅順-大連)。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將這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懷抱的七個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訴他們被迫離開母親的襁褓,受盡異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

七子之歌 澳門 七子之歌 香港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好比鳳闕階前守夜的黃豹,
  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母親呀,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 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學法指導】
充分利用課本、資料、地圖冊等,設計一系列問題,邏輯推理,層層推進,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探究討論,理解掌握課堂內容,提高綜合能力。
【導學過程】
一、導入
1、介紹愛國詩人聞一多的七子之歌,把近代史上被列強奪走的七個失地,比做被迫離開母親的七個孩子。在詩歌里,香港和澳門都在哭述著“母親!我要回來!母親!”那么香港和澳門是如何離開母親懷抱,又是怎樣回歸的呢?
二、自主完成知識網絡
12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目的:為解決 、 、 等歷史遺留問題
提出者:
一國兩制的構想 出發(fā)點:從 利益出發(fā)
含義:在 境內, 實行
制度, 、 實行 制度。
意義:為 指明了前景,為 、 回歸
祖國開辟了途徑,為和平解決 問題創(chuàng)造了條件。
1984年, 簽署聯合聲明,宣布
1987年, 簽署聯合聲明,宣布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年 月 日,香港回歸祖國
年 月 日,澳門回歸祖國
意義:

三、分組探究
1、看地圖冊結合近代史回憶,香港和澳門是怎樣被列強一步步侵占的?分別被侵占了多少年?
2、“一國兩制”的構想最初提出是為了解決哪里的問題?它的含義還有哪些?你認為“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是否有可行性?請舉例說明。
3、回顧中國近代史,想一想,英國政府同意把香港主權交還中國說明了什么?什么是主權?
4、香港澳門在回歸前是什么社會制度?是用什么方式回歸祖國的?“一國兩制”怎樣照顧到了香港澳門的實際情況?
5、時空穿梭,回到香港回歸時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假如你是電視臺記者,模擬在北京天安門的現場報道。
6、用你的方式介紹香港和澳門的區(qū)旗和區(qū)徽的設計有什么含義?
【學習小結】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達標檢測】
1、提出“一國兩制”構想的是( )
A毛澤東B周恩來C鄧小平D江澤民
2、我國政府運用一國兩制已經成功解決了( )
A香港澳門問題B香港臺灣問題C澳門臺灣問題D深圳香港問題
3、一國兩制構想的最初提出是為了解決( )
A香港問題B澳門問題C臺灣問題D統一問題
4、一國兩制基礎上回歸的香港和澳門,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 )
A社會制度的變化B經濟制度的變化C主權歸屬的變化D社會生活的變化
5、一國兩制的含義是( )
A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B 一種制度,兩個國家
C 一個國家,兩個政府 D 一個政策,兩個國家
6、我國能夠恢復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新中國已經稱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B 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心愿
C 改革開放使綜合國力大大增強 D “一國兩制”構想為各方面所接受
7、請你對祖國的明天寫一句寄語:

【布置作業(yè)】記憶知識點,完成金榜學案
八年級下冊歷史第13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導學案
出品人:劉楊 米小振 審核: 使用時間: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了解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江澤民提出的八項主張;兩岸交往概況,掌握“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汪辜會談”及“九二共識”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從課本中歸納兩岸關系從隔絕到交往日益密切的變化,認識到祖國統一是歷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并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處理資料史論結合,結合教材與其他課程資源,證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并且在國際上得到大多數國家的承認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中共從客觀實際出發(fā),與時俱進地推進祖國統一大業(yè),是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實代表,聯系港澳回歸后的發(fā)展,認識到中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樹立起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體驗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堅決反對臺獨分子的分裂活動
【教學重點】 黨和政府確立的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
【教學難點】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
【知識鏈接】
1、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三國時,臺灣稱夷州,吳國大將衛(wèi)溫率船隊首次到達夷州,加強了同那里的交流。
隋朝時,臺灣稱琉球,隋煬帝三次派人去加強同那里的聯系。
元朝時,臺灣稱流求,元世祖在那里設澎湖巡檢司,隸屬福建省,臺灣正式成為中國的行政區(qū)。
明朝時,始稱臺灣,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里收復臺灣。
清朝時,1884年清政府在臺灣建省,直屬中央管轄。
近 代,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中國戰(zhàn)敗,日本割占臺灣島。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回歸祖國。
1949年,人民解放戰(zhàn)爭后國民黨殘余部隊敗退臺灣,從此兩岸形成對峙,隔絕的局面。
2、一國兩制對港澳和臺灣的不同點
①香港澳門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談判,而解決臺灣問題是在“一國兩制”的架構下,兩岸平等協商,屬國家內部事務問題。
②國家在港澳駐軍,外國軍隊撤走,表明中國對港澳恢復行使主權,具有象征意義。而臺灣和祖國大陸同屬中國的一部分,所以臺灣可以保留軍隊,但不應對大陸形成威脅。
③兩岸統一后,臺灣可以保留原有的政府架構。
④臺灣民眾可與大陸人民共同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中央政府將為臺灣留出重要的領導位置。
⑤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什么問題均可以討論,這在解決港澳問題時,并沒有這一提法。
3臺灣當局的臺獨言論
1995年5月,李登輝到美國康乃爾大學發(fā)表演講,公開宣稱臺灣是“主權獨立”的政治實體。李登輝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政治圖謀浮出水面。
2000年5月20日,民進黨上臺,陳水扁上任,陳水扁表示,實際上,不僅是“一邊一國”,兩岸關系實際上是“兩邊三國”,也就是臺灣、大陸、蒙古。
馬英九的大陸政策:我們將以最符合臺灣主流民意的「不統、不獨、不武」的理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灣海峽的現狀。一九九二年,兩岸曾經達成「一中各表」的共識,隨后并完成多次協商,促成兩岸關系順利的發(fā)展。英九在此重申,我們今后將繼續(xù)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盡早恢復協商,并秉持「正視現實,開創(chuàng)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尋求共同利益的平衡點。
【導學過程】
一、回顧前一節(jié)課學過的線索:
1香港和澳門分別在哪一年回歸祖國?有什么歷史意義?
2(承上啟下)要想完全實現祖國的統一,就必須解決臺灣問題。黨和政府對臺灣的方針在歷史上有什么變化?這個問題將來如何解決?請同學們閱讀新課。對重要的人名、組織名稱、事件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
推進 新中國成立后提出要
祖國 20世紀50年代爭取
統一 改革開放后形成 基礎方針
大業(yè) 1995年 提出 的八項主張
1987年臺灣當局被迫調整“ ”政策。意義:打破了海峽兩岸 年的隔絕狀態(tài), 發(fā)生歷史性的變化。
兩岸 1990年臺灣成立
關系 1991年大陸成立
變化 1992年兩會就 達成共識
1993年 和 在 會談。意義:

二、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1、為什么說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臺灣和大陸分隔兩岸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2、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在不同時期為了解決臺灣問題提出過哪些方針?
3、改革開放以來,哪些事件密切了兩岸交往、推進了祖國統一大業(yè)?
4、臺灣當局的主要領導人有何主要言論?阻撓統一的勢力來自哪些方面?

(過渡:面對著這種復雜的局面,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一方面在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反分裂、反“臺獨”斗爭;另一方面經過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和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繼續(xù)密切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
5、請你說說兩岸交往日益密切的重要表現。什么是三通?

6、根據68頁“動腦筋”討論回答: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迅速發(fā)展的基礎是什么?你怎樣認識兩岸統一這個問題?

【本課小結】學習本課你有哪些收獲?

【達標測評】
1、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是( )
A 用武力解放臺灣 B 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
C 一國兩制,和平統一 D 和平統一
2、我國對臺基本方針是( )
A 三通 B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C三十六計,和為上計 D 武力與和談并舉
3、海峽兩岸近三十八年的隔絕狀態(tài)被打破始于( )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76年 D 1987年
4、大陸與臺灣之間的“汪辜會談”是指( )
A 1990年臺灣成立的海峽交流基金會 B 1991年大陸成立的海峽兩岸關系協會 C 1992年兩會就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達成共識 D1993年海協會和;鶗谛录悠聲
5、“一國兩制”構想承諾( )
(1)放棄武力解決臺灣問題 (2 )臺灣的社會制度不變
(3) 臺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會降低(4)臺灣可以有自己的軍隊
A (1)(2)(3)(4) B (2)(3)(4) C (2)(3) D (1)(2)(3)
6、20世紀90年代初期,海協會和海基會達成的重要共識是( )
(1)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2)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
(3)推進祖國統一大業(yè) (4)海峽兩岸直接實現通郵、通航、通商
A (1)(2) B (1)(3) C (1)(4) D (2)(4)
7、使海峽兩岸關系的發(fā)展邁出歷史性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
A 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成立 B “汪辜會談”
C 江澤民提出發(fā)展兩岸關系的八項主張 D 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成立
8、新時期推進祖國統一大業(yè)進程的指導思想是( )
A 江澤民提出發(fā)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
B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C “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的協議”
D ;鶗秃f會達成共識

【布置作業(yè)】
完成金榜學案[自我測評]

八年級下冊歷史第14課《鋼鐵長城》導學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導彈驅逐艦、核潛艇的成功研制和現代化海軍的多兵種建制;國產飛機的不斷更新換代和戰(zhàn)略導彈的威懾力量,掌握人民海軍、人民空軍、導彈部隊建立的歷史及其發(fā)展壯大的趨勢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閱讀資料獲取信息有效利用課本圖片和課外網絡等資源,收集整理海、空軍和導彈部隊發(fā)展過程的資料,體驗國威軍威。討論探索鋼鐵長城形成的原因,認識科技強軍的重要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祖國民族日益強大與軍力增長的相互作用,標志著新中國國際地位正在不斷提高起來,成為炎黃子孫振奮精神、繼續(xù)圖強的強大動力。堅固的國防鋼鐵長城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青年學生應該樹立起為國防建設貢獻力量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現代化海軍、空軍的建立和發(fā)展
【教學難點】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fā)展的關系
【學法指導】通過自學掌握基礎知識。閱讀資料獲取有效信息,收集整理海、空軍和導彈部隊發(fā)展過程。合作探究突破難點。
【知識鏈接】
1、1949年4月,蔣介石集團土崩瓦解時,有一部分國民黨海軍宣布起義,向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qū)投誠。于是第一支人民海軍——華東軍區(qū)海軍就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了。
2、中國海軍五大兵種
★水面艦艇部隊
水面艦艇部隊是在水面遂行戰(zhàn)斗任務的海軍兵種。中國海軍水面艦艇
部隊,按艦種區(qū)分,有驅逐艦、護衛(wèi)艦、登陸艦等部隊和偵察船、補給船
等勤務船部隊。
★潛艇部隊
潛艇部隊是主要在水下遂行作戰(zhàn)任務的海軍兵種。我國海軍潛艇部隊
作為海軍海上作戰(zhàn)的重要力量,主要擔負著保衛(wèi)海上交通線、海上護航、
偵察、巡邏、布雷、運輸等任務。
★海軍航空兵部隊
海軍航空兵部隊是主要在海洋上空遂行作戰(zhàn)任務的海軍兵種,是海軍
的主要突擊兵力之一。其使命是奪取、掌握瀕海和海洋空域制空權,協同
和保障海軍其他兵力奪取制海權,保衛(wèi)國家領海、領空安全和維護國家海
洋權益。
★海軍岸防部隊
海軍岸防部隊是部署在沿海重要地段、島嶼,以岸基火力遂行海岸防
御任務的海軍兵種,由海岸炮兵部隊和岸艦導彈部隊組成。
海軍岸防兵的基本任務是:封鎖海峽、航道,消滅敵方艦船,掩護近
岸海區(qū)的交通線和艦船;支援海岸、島嶼守備部隊作戰(zhàn),保衛(wèi)基地、港口
和沿海重要地段的安全。
★海軍陸戰(zhàn)隊
海軍陸戰(zhàn)隊是以遂行兩棲作戰(zhàn)為主要任務的海軍兵種,具有機動性強、
快速反應和執(zhí)行多種作戰(zhàn)任務的能力。其使命是:實施登陸進攻作戰(zhàn),在
配合陸軍部隊登陸作戰(zhàn)時,擔負先遣登陸任務;支援島嶼作戰(zhàn),實施反登
陸和執(zhí)行其他特殊任務等
3、殲擊機、強擊機、截擊機,轟炸機和戰(zhàn)斗轟炸機的區(qū)別
殲擊機,是我國過去的稱呼,現在和西方一樣,叫“戰(zhàn)斗機”,定義是以敵方戰(zhàn)斗機為作戰(zhàn)對象,以爭奪制空權為主要任務的、裝備高性能雷達、導彈,具有高度機動性的飛機。
強擊機,西方稱呼為“攻擊機”,定義為裝備厚裝甲和各種光電、紅外等空對地武器,專門用于掩護地面部隊進攻,并為地面部隊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以敵方裝甲部隊級火力點為目標的飛機。通常機動性差,基本不具備空戰(zhàn)能力。典型代表為俄制蘇-25和美制A-10
截擊機,蘇俄稱呼,西方歸類為戰(zhàn)斗機,我國僅出現過一種,就是殲-8I型。由于蘇俄的技術不如西方,所以要攔截西方SR-71或者B-2一類的偵察機和轟炸機,必須研制的一種專業(yè)戰(zhàn)斗機。其定義是專門以高速攔截敵方入侵的高速轟炸機和偵察機,并輔助施行遠程巡邏的專用大型戰(zhàn)斗機。該機機動性能較差,主要突出高空高速性能,以迅速對來襲敵機作出反應。典型代表有蘇俄米格-25型截擊機。
轟炸機,以敵方地面目標為作戰(zhàn)對象,通過攜帶大量對地攻擊武器等大規(guī)模摧毀敵方地面目標,摧毀敵人有生力量以及戰(zhàn)爭潛力的飛機。典型代表美制B-1B,蘇制圖-160等
【導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人民解放軍——我們的鋼鐵長城經歷了一個不斷發(fā)展壯大的過程。我們可以從這個過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歷史知識和軍事知識呢?請大家閱讀課文。作讀書標記;然后探索、交流、討論。
海軍空軍導彈部隊
建立 前夕,第一支海軍
建立在 基礎上建立1957年開始組建,
年組建戰(zhàn)略導彈部隊
發(fā)展1971年,我國自行研制
,1974年研制出我國第一艘 1956年,仿制成功 ,后來制造了各種型號的 、 、 1964年,自行設計的 試驗成功,1966年,成功進行第一次
試驗。
提高20世紀 年代后,海軍由 、 、 、
等多兵種組成 以來,我國
和 一批新型飛機陸續(xù)裝備了 、 、 、 導彈核武器
二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人民海軍和空軍的建立
1、人民海軍是怎樣建立起來的?有哪幾支海軍?20世紀50——70年代,人民海軍有哪些發(fā)展?20世紀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
2、指導學生觀看《歷史地圖冊》32—33頁出訪路線圖,介紹我國海軍幾次出訪情況。對中國海軍大規(guī)模出訪你有何感受?根據67頁“動腦筋”,組織討論回答:為什么舊中國“有海無防”,而新中國的海軍能夠保衛(wèi)祖國的海疆?
3、新中國的空軍怎樣建立和發(fā)展起來?改革開放以來有什么提高?我國空軍剛剛誕生就面臨哪場殘酷戰(zhàn)爭?請舉出一位在那場戰(zhàn)爭中涌現出的空軍戰(zhàn)斗英雄并簡單介紹他的英雄事跡。

導彈部隊的發(fā)展
4、什么時候開始組建戰(zhàn)略導彈部隊?哪年組建成功?導彈部隊的主要任務是什么?我國陸續(xù)裝備了哪幾種導彈核武器,按什么區(qū)分的?哪些領導人和科學家為此作出了偉大貢獻?導彈與炮彈有什么聯系和區(qū)別?
5、閱讀課本75頁“自由閱讀卡?百萬大裁軍”,鄧小平為什么這么做?你怎么理解“鋼鐵長城”這個詞?

【本課小結】本課介紹了我人民軍隊從建立到發(fā)展起來的過程,感受到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軍隊成為保衛(wèi)國家安全的鋼鐵長城。
【達標檢測】
1、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的第一支海軍是( )
A 華東軍區(qū)海軍 B 北海艦隊 C 南海艦隊 D 東海艦隊
2、中國人民空軍剛剛誕生就面臨的考驗是( )
A 抗日戰(zhàn)爭 B 解放戰(zhàn)爭 C 抗美援朝 D 土地改革
3、中國開始組建戰(zhàn)略導彈部隊是在( )
A 1949年 B 1957年 C 1978年 D 20世紀90年代
4、20世紀70年代,我國自行研制成功了( )
①國產殲5型殲擊機②導彈驅逐艦③導彈④核潛艇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本69頁“練一練”:
2根據《金榜學案》14課,掌握[預習熱身],完成[基礎自測]。
3預習第15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八年級下冊歷史第15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導學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新中國外交走向成熟的過程和新中國對世界外交所作的貢獻;掌握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方針;周恩來作為新中國外交家的風范和貢獻。
2過程與方法:識圖解圖概括表達,引導學生利用教材所給的四幅插圖,說明新中國積極主動的外交態(tài)度,獨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和周恩來在建國初期的外交活動;對比鑒別新中國和平獨立外交與舊中國屈辱外交之別;討論探索周恩來為什么能夠改變萬隆會議的航向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愛國愛黨情感升華新中國在國際上確立起獨立自主形象,是中國共產黨人與帝國主義的干涉破壞進行了復雜斗爭的結果,表現了中國共產黨把民族利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氣度,周恩來作為新中國外交家,具有高雅的風范,所以能夠為國家贏得榮譽、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他的個人修養(yǎng)值得我們景仰和學習
【教學重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形成
【教學難點】:建國初期國際關系的特點(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的矛盾;美國霸權的本質)
【知識鏈接】
1、建國以來我國外交政策的變化及原因:
第一階段(初期建設) 三大基本方針“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一邊倒”
“另起爐灶”,就是同舊中國的屈辱外交徹底決裂,不承認舊中國同其他國家建立的外交關系,要在新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
“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就是要在徹底清除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和殘余勢力之后,再請客人進來,以免敵對者“鉆進來”搗亂。
“一邊倒”,即倒向社會主義一邊。
第二階段(60年代)??“兩個拳頭打人”
此時,由于國際形勢發(fā)生了變化,特別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戰(zhàn)略開始調整。蘇聯由于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其綜合實力得到了進一步地提高,于是,蘇聯開始確立了與美國共同主宰世界的戰(zhàn)略,因此,美國和蘇聯之間是又妥協又對抗。在這期間,最為重要的是,中蘇之間出現了較大的分歧,結盟關系不斷走向破裂。此時中國外交的目的是反對美國對中國的國家安全的威脅,另一個方面,也反對蘇聯對中國的國家安全的威脅。并且把這兩者當作中國外交的重中之重。因此,稱為“兩個拳頭打人”時期。
第三階段(70年代)??“一條線”、“一大片”
1969年蘇聯對中國領土珍寶島的入侵,導致了中國和蘇聯的關系跌到了谷底,蘇聯成為中國安全的最大威脅,同時,這件事也使得另一個超級大國美國看到了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兩個大國的不和,美國的戰(zhàn)略開始出現了調整,因此,在此種國際格局的大背景下,毛澤東同志提出了“一大片、一條線”的外交方針。“一條線”是指按照大致的緯度劃出一條連接從美國到日本、中國、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歐洲的一條戰(zhàn)略線,團結這條“線”的外面的國家(這就是一大片),共同抗衡野心最大的蘇聯。
第四階段(80年代以來)??“無敵國外交”: 由于美蘇兩國的“緩和”, 國際全球化的趨勢開始迅速發(fā)展,各國都開始改變自己的戰(zhàn)略,開始注重經濟的發(fā)展。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中國外交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反對任何國家侵犯別國、干涉別國內政,是新中國外交的基本準則。同時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合作,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2、美國為什么要千方百計破壞亞非會議?
美國想在亞洲推行霸權主義政策,而亞非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就是反帝的;美國害怕中國在亞洲擴大影響,試圖繼續(xù)扶蔣反共。
3、聯合國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由51個國家承諾通過國際合作和集體安全維護和平。今天,世界上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加入了聯合國。到2001年聯合國共有189個會員國。
4、聯合國有哪些機構?
(1)聯合國大會
(2)安全理事會:安理會有15個理事國,其中中國、法國、俄羅斯聯邦、英國和美國五國為常任理事國
(3)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4)托管理事會
(5)國際法院
(6)秘書處
【導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回顧前一學期的相關知識,得出結論“弱國無外交”。新中國建立以后,如何在外交上確立獨立自主的形象?請大家閱讀全文,根據金榜學案作讀書標記。
二、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學生根據第1頁“導入框”,討論回答:當時美國國務卿杜勒斯為什么不許美國代表與中國代表握手?那位史密斯實在抑制不住對周恩來的敬佩,采取什么舉動表示自己的心情?

(介紹:建國時,周恩來就被毛澤東任命為新中國的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他在外交戰(zhàn)線上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華和魅力,贏得了廣泛的尊敬,包括那些暫時處于敵對狀態(tài)下的人們。)
2、新中國剛建立時,奉行什么樣的外交政策?首先與中國建交的是哪個國家?
當時美國怎樣在外交上對付中國?
3、周恩來在哪年、什么情況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具體內容是什么?這些原則的意義是什么?

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
1、萬隆會議的主題是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難?在上述情況下,周恩來作出什么貢獻?
2、根據74頁“動腦筋”:周恩來為什么能夠改變萬隆會議的航向?
3、指導學生綜合71頁“導言框”和75頁“自由閱讀卡”有關日內瓦會議的材料,簡單介紹日內瓦會議的時間,內容,周恩來作出的貢獻

【本課小結】:
建國初期至20世紀50年代中國外交成就:
建國第一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達標檢測】:
1、課本第74頁“練一練”:
2、完成金榜學案[基礎自測]。
3、歸納周恩來在建國初期外交活動的主要貢獻:
①訪問印度、緬甸,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②參加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③出席日內瓦會議,進行積極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協議的簽定。
【布置作業(yè)】
記憶知識點
預習第16課《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16課《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導學案
【導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中美關系改善、中國外交事業(yè)重大發(fā)展的過程及其原因和表現,掌握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中日建交、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2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利用課本圖片和課外網絡等資源,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美關系出現轉機的原因,探索歸納指導學生用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總結中國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與現實比對,以史鑒今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個世紀70年代,出現了許多國家爭取與我國建交的熱潮,證明美國原先“遏制中國”而進行外交封鎖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國外交出現新局面,值得炎黃子孫引以為榮,開放觀念重視外交,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統一大業(yè)的進展,同時也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
【教學重點】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發(fā)表,中美關系改善,兩過逐漸走向“雙嬴”
【教學難點】中美關系改善和中國外交成就輝煌的原因
【知識鏈接】
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指的是1972年2月28日簽訂的《上海公報》、1979年1月1日簽訂的《中美建交公報》和由于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的問題在兩國談判建交的過程中沒有得到解決。雙方認識到這一問題將會嚴重妨礙中美關系的發(fā)展,因此在1982年8月17日簽訂的《八一七公報》。美國在三個聯合公報中均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是中美兩國關于兩國關系以及我國臺灣問題的重要歷史文件。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是中美關系健康發(fā)展的政治基礎。
【導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復習舊課,討論回答:周恩來在建國初期的外交活動有哪些主要貢獻?
(承上啟下:周恩來當時就為新中國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后來繼續(xù)作出很多貢獻,不僅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而且有助于聯合國處理國際關系中的棘手問題。1976年1月9日,周恩來的逝世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損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損失,所以聯合國大廈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盛贊周恩來:“他卓有成效地管理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自己卻沒有留下一個子女;他為中國巨大的國民經濟殫精竭慮,不知經手過多少錢財,卻沒有在外國銀行里給自己存人一分錢……” )
周恩來在最后的歲月里,帶病進行了哪些意義重大的外交活動?他所開創(chuàng)的新中國外交事業(yè)后來又有怎么樣的發(fā)展?請大家閱讀全文,根據金榜學案作讀書標記。
二、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中美關系正;
1、新中國剛成立時美國怎樣敵視新中國?

2、20世紀70年代,中美兩國改善關系,發(fā)生了那幾件大事?
3、思考回答書81頁動腦筋。

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指導學生看《五星紅旗在聯合國總部升起》、《毛澤東和周恩來會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從中提取有效信息,討論回答: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時候、什么會議上得到恢復?中國主要得到了哪些國家的支持?

2、閱讀86頁《喬的笑》,你對這件大事有什么感想?這件大事引發(fā)什么熱潮?
中日哪年建交?

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1、看上!禔PEC領導人合影》以及《江澤民宣讀<領導人宣言>》等圖片討論回答:“APEC”是什么意思?這次會議的時間是?主題是?上海APEC會議取得什么成果?此次會議有什么意義?

2、后來又成立了第一個由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叫作什么?哪幾個國家簽署了協議?

3、讀自由閱讀卡,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間,地點,意義分別是什么?

【本課小結】
1、中國20世紀70年代外交成就:
2、新時期外交成就:

【達標檢測】
1完成課本84頁“練一練”:
2完成金榜學案[基礎自測]。
【布置作業(yè)】
記憶知識點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16課《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導學案
出品人:劉楊 米曉振 審核: 課型:新授課 使用時間:
【導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中美關系改善、中國外交事業(yè)重大發(fā)展的過程及其原因和表現,掌握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中日建交、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2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利用課本圖片和課外網絡等資源,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美關系出現轉機的原因,探索歸納指導學生用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總結中國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與現實比對,以史鑒今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個世紀70年代,出現了許多國家爭取與我國建交的熱潮,證明美國原先“遏制中國”而進行外交封鎖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國外交出現新局面,值得炎黃子孫引以為榮,開放觀念重視外交,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統一大業(yè)的進展,同時也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
【教學重點】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發(fā)表,中美關系改善,兩國逐漸走向“雙嬴”
【教學難點】中美關系改善和中國外交成就輝煌的原因
【知識鏈接】
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指的是1972年2月28日簽訂的《上海公報》、1979年1月1日簽訂的《中美建交公報》和由于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的問題在兩國談判建交的過程中沒有得到解決。雙方認識到這一問題將會嚴重妨礙中美關系的發(fā)展,因此在1982年8月17日簽訂的《八一七公報》。美國在三個聯合公報中均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是中美兩國關于兩國關系以及我國臺灣問題的重要歷史文件。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是中美關系健康發(fā)展的政治基礎。
【導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復習舊課,討論回答:周恩來在建國初期的外交活動有哪些主要貢獻?
(承上啟下:周恩來當時就為新中國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后來繼續(xù)作出很多貢獻,不僅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而且有助于聯合國處理國際關系中的棘手問題。1976年1月9日,周恩來的逝世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損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損失,所以聯合國大廈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盛贊周恩來:“他卓有成效地管理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自己卻沒有留下一個子女;他為中國巨大的國民經濟殫精竭慮,不知經手過多少錢財,卻沒有在外國銀行里給自己存人一分錢……” )
周恩來在最后的歲月里,帶病進行了哪些意義重大的外交活動?他所開創(chuàng)的新中國外交事業(yè)后來又有怎么樣的發(fā)展?請大家閱讀全文,根據金榜學案作讀書標記。
二、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中美關系正;
1、新中國剛成立時美國怎樣敵視新中國?

2、20世紀70年代,中美兩國改善關系,發(fā)生了那幾件大事?
3、思考回答書81頁動腦筋。

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指導學生看《五星紅旗在聯合國總部升起》、《毛澤東和周恩來會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從中提取有效信息,討論回答: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時候、什么會議上得到恢復?中國主要得到了哪些國家的支持?

2、閱讀86頁《喬的笑》,你對這件大事有什么感想?這件大事引發(fā)什么熱潮?
中日哪年建交?

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1、看上!禔PEC領導人合影》以及《江澤民宣讀<領導人宣言>》等圖片討論回答:“APEC”是什么意思?這次會議的時間是?主題是?上海APEC會議取得什么成果?此次會議有什么意義?

2、后來又成立了第一個由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叫作什么?哪幾個國家簽署了協議?

3、讀自由閱讀卡,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間,地點,意義分別是什么?

【本課小結】
1、中國20世紀70年代外交成就:
2、新時期外交成就:

【達標檢測】
1完成課本84頁“練一練”:
2完成金榜學案[基礎自測]。
【布置作業(yè)】
記憶知識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er/7989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