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初三化學一模試卷(有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門頭溝區(qū)2018年初三年級綜合練習(一)
化 學 試 卷                   2018.5
考生須知 1.本試卷共6頁,共25道小題,滿分45分。
2.請在試卷和答題卡上準確填寫學校名稱、姓名和準考證號。
3.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選擇題用2B鉛筆作答,其他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4.考試結束,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12分)
(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
1. 空氣成分中,體積分數(shù)約占21%的是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2.下列物質(zhì)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的是
A.木炭                   B.鐵絲                  C.蠟燭                 D.紅磷
3.為防止骨質(zhì)疏松,應補充的元素是     
A.鐵                           B.鋅                              C.鈣                             D.碳
4.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茶飲料                    B.蒸餾水                C.蘋果醋                       D.純牛奶
5.下列符號中,表示2個氫分子的是
A.H2                    B.2H C.2H2  D.2H2O
6.水果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你能聞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斷運動                 B.分子的質(zhì)量很小 
C.分子之間有間隔                 D.分子的體積很小
7.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zhì)的是
A.液氮用作冷凍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氣用于氣焊 D.濃硫酸用作干燥劑
8.下列物質(zhì)露置于空氣中,質(zhì)量會減少的是
A.濃硫酸     B.濃鹽酸 C.氫氧化鈉 D.氯化鈉
9.次氯酸鈉(NaClO)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價為
A.?2 B.?1 C.?1 D.?2
 
A.傾倒液體 B.加熱液體 C.點燃酒精燈 D.過濾
10.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11. 下列數(shù)據(jù)是一些物質(zhì)的pH,其中呈堿性的是     


(8~9)            (6~7)                      (3~4)                     (2~3)
A.牙膏 B.胡蘿卜 C.橘子 D.食醋
12.A和B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個A分子中含有4個原子     B.D的化學式為H2O
C.生成物C和D的質(zhì)量比為14:9  D.4種物質(zhì)中,屬于化合物的是A和D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33分)
生活現(xiàn)象解釋〗
13.(1分)醫(yī)療急救常用到氧氣,其原因是              。
14.(1分)右圖是大型成就展中的“碳足跡計算器模型”。倡導“低碳”生活,應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____。
A.外出隨手關燈        B.雙面使用紙張
C.騎自行車出行        D.丟棄未喝完的礦泉水瓶
15.(1分)向乳飲料中加入蔗糖(化學式為C12H22O11)可改變口感。蔗糖中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       。
16.(2分)水常用來配制各種溶液。
   (1)硝酸鉀溶液是常用的一種無土栽培的營養(yǎng)液。硝酸鉀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          。
   (2)10%的CaCl2溶液可作路面保濕劑。欲配制100 kg該路面保濕劑,需要水的質(zhì)量
是         kg。
17.(1分)“潔廁靈”的有效成分是稀鹽酸,若與“漂白水”混用,易產(chǎn)生一種有毒氣體單質(zhì);瘜W方程式為NaClO + 2HCl  ====  NaCl + X↑ + H2O,則X的化學式為        。
18.(2分)生活中的能量大部分來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燒;剂习、________和天然氣。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普閱讀理解〗
19. (5分)閱讀下面科普短文(本文由網(wǎng)絡文章改寫)。
松花蛋又稱皮蛋、變蛋、灰包蛋等,因剝開蛋殼后膠凍狀的蛋清中常有松針狀的結晶或花紋而得名,是一種我國傳統(tǒng)風味食品,口感鮮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獨到之處。中醫(yī)認為,松花蛋性涼,對牙痛、眼痛等疾病有一定療效。由于松花蛋會有一股堿澀味,在吃松花蛋的時候可以加入少量的姜醋汁。
松花蛋是用料泥包裹鴨蛋、雞蛋等加工而成。料泥是由生石灰、純堿、食鹽、紅茶、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原料與水按比例混合均勻制得。料泥制作過程中,通過一系列反應,產(chǎn)生的強堿(NaOH、KOH)經(jīng)蛋殼滲入到蛋清和蛋黃中,與其中的蛋白質(zhì)作用,致使蛋白質(zhì)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硫化氫氣體和氨氣。同時滲入的堿還會與蛋白質(zhì)分解出的氨基酸進一步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的鹽的晶體沉積在凝膠態(tài)的蛋清中,便出現(xiàn)了朵朵“松花”。而硫化氫氣體則與蛋清和蛋黃中的礦物質(zhì)作用生成各種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黃的顏色發(fā)生改變,蛋清呈特殊的茶褐色、蛋黃則呈墨綠色。下圖表示松花蛋腌制時間與其中蛋清和蛋黃的pH的變化關系。
 
很多人在平時生活中都非常喜歡吃皮蛋瘦肉粥、涼拌松花蛋,專家提醒這種食物少吃無妨,卻不能過多食用。其一,松花蛋腌制過程中蛋白質(zhì)分解、變質(zhì),導致營養(yǎng)價值遭到了一定的破壞。其二,市售松花蛋還可能含鉛(國家規(guī)定松花蛋中鉛含量需小于0.5 mg/kg)。微量鉛很容易被兒童吸收,導致鉛中毒。其三,剝開皮的松花蛋1至2小時內(nèi)一定要吃完,若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非常容易感染沙門氏桿菌,沙門氏桿菌會快速繁
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
(1)食用松花蛋時加入少量姜醋汁可以除去松花蛋中        味。
(2)料泥制作過程中會生成強堿NaOH和KOH,鉀元素來自于原料中的        。
請寫出Na2CO3與Ca(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依據(jù)松花蛋腌制時間與其中蛋清和蛋黃pH的變化關系判斷,當?shù)扒搴偷包SpH均達到9以上時,松花蛋至少腌制的天數(shù)為        (填字母序號,下同)。
     A.2天        B.6天       C.12天       D.32天
(4)下列關于松花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松花蛋特殊顏色的形成與硫化氫氣體有關
B.松花蛋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成人可以多吃
    C.市售松花蛋可能含有少量的鉛,兒童不宜食用
    D.剝開皮的松花蛋隔夜放置后依然可以放心食用
〖生產(chǎn)實際分析〗
20.(4分)尿素[CO(NH2)2]是一種常用化肥。下圖為利用天然氣制尿素的主要流程。
(1)設備Ⅰ內(nèi)發(fā)生的變化是________(填“物理變化”或者“化學變化”)。
(2)設備Ⅱ中發(fā)生的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
(3)設備Ⅲ中產(chǎn)生并分離出CO2和H2兩種物質(zhì),依據(jù)流程圖判斷進入設備Ⅳ的是H2,理由是________。
(4)設備Ⅴ中發(fā)生反應:2NH3+CO2                     CO(NH2)2+H2O,若生產(chǎn)60 t尿素,
需要NH3的質(zhì)量為_______t。
〖基本實驗及原理分析〗
21.(3分)請從21-A或21-B兩題中任選1個作答,若兩題均作答,按21-A計分。
                    A                         B                        C                        D                       E
21-A 21-B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選取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3)D中試管a中產(chǎn)生的氣為    。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取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                。
(3)E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22.(2分)右圖為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裝置
(1)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2)紅磷熄滅,裝置冷卻到室溫后,打開止水夾,觀察到
的現(xiàn)象是        。
23.(2分)用下圖所示裝置,分別對燃燒條件進行研究。

內(nèi)容 研究燃燒條件
步驟 ①打開彈簧夾,通入一段時間N2,關閉彈簧夾,加熱木炭。
②停止加熱,冷卻后打開彈簧夾,通入O2。
 ③加熱木炭。   ④停止通O2、熄滅酒精燈。

(1)木炭充分燃燒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步驟②的目的是             。

24.(3分)化學小組的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如下實驗,實驗前K1、K2、K3均為關閉狀態(tài)。
  內(nèi)容
步驟 實驗步驟
實驗1 B、C中分別盛有無色酚酞試液,打開K1,從分液漏斗中加入濃氨水,關閉K1,然后打開K2、K3。
實驗2 A中盛滿CO2,B中盛有氫氧化鈣溶液,C中盛有稀鹽酸。
①打開K1,從分液漏斗慢慢放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關閉K1。
         ②一段時間后打開K2,觀察到有A中有沉淀產(chǎn)生時,迅速關閉K2。
               ③再打開K3,觀察到A中有氣泡產(chǎn)生。

 

(1)實驗1中,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
(2)實驗2中,步驟①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實驗2中,請解釋步驟③產(chǎn)生氣泡的原因為                    。

〖科學探究〗
25.(6分)如右圖的加熱袋常用于野外加熱食物。加熱袋中的固體粉末含鎂粉、鐵粉和氯化鈉,使用時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產(chǎn)生大量熱。實驗小組針對放熱過程中的反應原理展開探究。
【查閱資料】
常溫下鎂粉能與水發(fā)生置換反應,且放熱。

【進行實驗】
同學們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模擬實驗:分別取不同成分的固體粉末放入甲中,通過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 mL水,讀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溫度,實驗記錄如下表:
(實驗時的室溫為22.8℃)
實驗序號 A B C D E F
固體成分 Mg Fe Mg+Fe Mg+NaCl Fe+NaCl Mg+Fe+NaCl
乙中現(xiàn)象 少量肥皂泡,難以點燃        少量肥皂泡,難以點燃 較多肥皂泡,點燃有爆鳴聲 無肥皂泡 大量肥皂泡,點燃有爆鳴聲
混合物溫度 23.1℃ 22.8℃ 23.1℃ 24.2℃ 22.8℃ 27.2℃
【解釋與結論】
(1)實驗B,乙中現(xiàn)象為               。
(2)實驗A證明了鎂粉與水能反應,完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2H2O=    +H2  。
(3)使鎂粉與水迅速反應并放熱的最佳方法是向鎂粉中加入             。
【反思改進】
(4)同學們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升高的溫度沒有達到食品加熱袋的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           。
(5)同學們根據(jù)實驗結果進一步猜測,實驗F中的反應結束后,甲中剩余固體混合物中仍然含有鐵粉,檢驗其鐵粉存在的的實驗方案為:取少量固體混合物                   。
(6)從上述實驗初步得出“NaCl溶于水沒有熱量的變化”的結論,依據(jù)的兩個實驗是(填實驗序號)              。2018年門頭溝區(qū)初三一?荚
化學答案及評分參考                           2018.5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C B C A C B C D A C
二、非選擇題(共13道小題,每空1分,共33分)
13.(1分)氧氣供給呼吸
14.(1分)D
15.(1分) 1:8  
16. (2分)(1)硝酸鉀    (2)90
17. (1分)Cl2
18.(2分)石油        CH4 + 2O2點燃CO2 + 2H2O
19.(5分)
(1)堿澀味   (2)草木灰(或K2CO3)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B        (4)AC
20. (4分)(1)物理變化    (2)置換反應    (3)產(chǎn)物是NH3,反應物有氮氣,另一反應物應含氫元素(或其它含有元素守恒意思的表述)   (4)34
21.(3分)
21-A:(1)B    (2)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3)  O2
21-B:(1)A   (2)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3)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
22.(2分)(1)4P+5O2 點燃   2P2O5
(2)燒杯中的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且瓶中液面上升約到刻度1處
23.(2分)(1)C+O2 點燃  CO2  (2)研究燃燒溫度需要達到著火點
24.(3分)(1)B、C中的無色酚酞依次變紅    (2)2NaOH+CO2 == Na2CO3+H2O
(3)A中壓強減小,C中稀鹽酸沿導管進入A中,與碳酸鹽發(fā)生反應。
25. (6分)(1) 無肥皂泡    (2)Mg(OH)2     (3)鐵粉  食鹽    (4)沒有保溫措施,熱量散失
      (5)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變淺綠色,證明有鐵粉   (6)B  E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109411.html

相關閱讀:2018年北京市房山區(qū)初三化學一模試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