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大家因假期而和其他同學拉下差距,小編特地為大家準備了這篇九年級語文寒假作業(yè)文言文閱讀理解精編,希望你們能時刻記住自己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
現(xiàn)代文閱讀(共30分)
(一)閱讀《最美人瑞這樣走來》,完成第15-17題。(共15分)
最美人瑞這樣走來①
柳鳴九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東四頭條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就和楊絳先生做過鄰居,于是比起別人,我便多了一些熟悉與就近景仰的機會。按翰林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不成文的規(guī)矩,對她這樣的舊時代過來的海歸大家,作為小字輩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稱她季康先生。
②初見時,季康先生年過半百,精瘦嬌小,舉止文靜輕柔,但整個人極有精神,特別是兩道遒勁高挑而又急驟下折的彎眉,顯示出一種堅毅剛強的性格。和其夫君鍾書先生的不拘小節(jié)、有時穿著背心短褲就見客不同,她的衣著從來都整齊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見來訪者敲門的時候。
③在公眾場合,季康先生總是微笑著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在學習會以及其他重要的場合中,季康先生極少發(fā)言、表態(tài),實在不得不講幾句的時候,她總是把自己的語言壓縮到最少。當時我們想,楊老太這是在劉備種菜園子深藏不露吧。多年后看到她以點煩原則(即把譯文精簡到不可能再精簡的程度)翻譯《堂吉訶德》,才發(fā)現(xiàn),這不僅是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會尊重人。
④在我見到的大家名流中,錢、楊二位先生要算是最為平實,甚至最為謙遜的兩位。季康先生雖然有時穿得雍容華貴,神情態(tài)度卻平和得像鄰里阿姨,而不像某些女才人那樣,相識見面言必談學術文化,似乎不那樣就顯不出自己的身份與高雅。
⑤但這個看似低調(diào)謙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膽的時候,且這個時候出現(xiàn)得無比不合時宜。文革之初,他們被造反派揪出來,掛了牌子押上批斗會。可楊季康對天兵天將的推推搡搡公然進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視。這還了得!在批斗會上,那么多黨內(nèi)老資格的革命干部,哪個不是服服帖帖?于是盛怒之下的造反派對她狠加懲罰,給她剃了個陰陽頭。我第一次驚奇地感到季康先生性格中的凜然。要知道,牛棚里有不少從火線上轉業(yè)過來的老戰(zhàn)士,沒有一個敢于如此維護自己被踐踏了的尊嚴。
⑥文革后期,錢、楊二位先生尚未獲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處流轉。更多像我們這樣的小人物,也在苦等落實政策,精神備受煎熬。同是天涯淪落人,處境誰也不比誰強到哪兒去。說起來先生們在浩劫中失去的,遠比我們要多得多,但對于這群甚至未能為他們說句公道話的晚輩,他們以極高的涵養(yǎng)、含蓄內(nèi)斂且從不顯于言辭的方式予以理解、寬容和無私幫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額外開支經(jīng)濟上一時告急,楊先生得知后主動支援了我們幾百元錢。后來有一天,她的助手遞給我一個小紙包,里面有二十元人民幣,這是先生要我交給你們的,補貼你們的家用,要你們收下,什么道謝的話都不要講。那個時期,我與妻子朱虹兩人的工資加起來只有一百三四十元,承擔著撫養(yǎng)兩個孩子與贍養(yǎng)雙方父母的責任,由于業(yè)務斷了路,沒有半點稿費收入,生活的確相當清苦。先生雪中送炭,我們只好恭敬不如從命。沒有想到,到了第二個月,又有一個小紙包。然后,第三個月,第四個月
⑧后來我還獲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從先生那里得到接濟的竟有十多個人,基本上都是處境倒霉、生活拮據(jù)的青年人或小人物。也就是說,兩位先生每月的工資,大部分都用于接濟施舍了,且持續(xù)了好幾年。從十年浩劫的煉獄里走出來,如此悲憫,如此退讓,如此寬厚慈祥,如此菩薩心腸,這是我在翰林院所見到的唯一一例。
⑨先生施恩于后輩,大部分無法用金錢計算。20世紀80年代初,國內(nèi)的學術氣氛充滿了斗爭的遺風。我訪法歸來寫的文章,結集為《巴黎對話錄》與《巴黎散記》兩書出版,因考慮到之前有前輩權威的橫眉冷對,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寫明拋磚引玉。當然,敬贈給錢、楊二位先生,抱的心態(tài)自然不同。很快,楊先生回信了,還是一貫的低調(diào)謙恭與幽默:假如你拋出一塊小磚,肯定會引來大堆的磚頭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磚就不敢出來了天氣酷熱,希望你和朱虹同志都多多保重楊絳八月十三日鍾書同候。
⑩先生過百歲大壽時,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門叨擾。當電話里聽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專此復謝,朱虹同志均此,還囑咐我們注意防暑時,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接到先生回信時的場景,內(nèi)心如夏天喝了冰水那樣舒心暢快只是多少也有幾分傷感,因為再不可能有鍾書同候了。
①人瑞:指年歲特別大的人。
(選自《最愛北京人》,有刪改)
15.本文作者記錄不同時期楊絳先生的若干往事,展現(xiàn)了先生的多個側面的特點,請閱讀③-⑨段,填寫下面表格。(4分)
時間 事件 楊絳先生的特點
文革之前 會場極少發(fā)言 ①
文革之初 ② 堅毅凜然
文革后期 接濟青年人 ③
20世紀80年代 ④ 謙和幽默
16.結合上下文內(nèi)容來看,第⑨段畫線的語句應如何理解?(4分)
答:
17.這篇文章在寫楊絳老人時,筆墨中充滿了深沉的情感。作者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請以第⑤段和第⑩段為例作簡要分析。(不超過150字)(7分)
答: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題。(共7分)
①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這樣描述荔枝,說荔枝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日五日色香味盡去矣。這樣看來,紅顏易逝似乎是荔枝的宿命了。
②為何荔枝的色香味會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變化呢?這還要從荔枝果實的結構說起。別看荔枝殼就像一身鎧甲,其實那是不折不扣的樣子貨。這身鎧甲不僅不能保護荔枝,還會帶來不少麻煩。荔枝外果皮上那些護心鏡模樣的裂片突起,不僅很薄,內(nèi)部組織之間還有很多空隙,很多寶貴的水分會從這些空隙跑出去,留下干巴巴的荔枝果實。
③不過,與干旱孤軍奮戰(zhàn),還不是荔枝所要面對最糟糕的問題。荔枝殼還含有多酚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這些酶會把很多無色的多酚類物質都加工成為黑色素,這就是會使荔枝顏色變深的褐變作用。這些酶的加工速度很快,一日而色變足以說明它們的工作效率。
④雖然荔枝在采摘一日之后,果肉還會保持相對良好的狀態(tài),但是用不了多久,它也會步果殼的后塵,而衰老的原因出在它自己身上。植物的果實(比如蘋果、梨等)同我們?nèi)祟愐粯,也需要喘氣呼吸,在這個過程中,果實內(nèi)的糖類物質會被逐漸消耗。只不過,這個過程進行得很緩慢,我們聽不見它們的喘氣聲罷了。
⑤不過,荔枝的呼吸強度可以達到蘋果或梨的4倍,不僅如此,從樹上摘下來的那一刻起,荔枝的呼吸作用還會不斷加強。其結果是果肉中的糖類物質被迅速消耗,維生素C也會迅速下降,同時還會產(chǎn)生一些氣味不佳的醇醛類物質。荔枝在采摘二三日之后香味盡失,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們大喘氣的結果。
⑥除了本身體質的大缺陷,荔枝還有個不利于美容養(yǎng)顏的壞毛病,那就是釋放乙烯。乙烯和我們常吃的香蕉有著不解之緣。為了便于運輸,蕉農(nóng)一般會在成熟前把青色的香蕉采收下來,等送到目的地之后,只要用乙烯一噴,在很短時間內(nèi)青色的果實就會變成看起來黃澄澄的大香蕉了,這可能是北方吃到的香蕉總是淡而無味的一個原因。
⑦但乙烯不僅可以把青果催熟,而且可以把熟果催敗。荔枝的危險之處正在于此,它們不但會釋放乙烯,而且會越放越多。直到把自己催得人老珠黃,流水變味,釋放量才會下降,可一切為時已晚。
⑧總之,種種自身缺陷注定荔枝在脫離大樹之后,不用多久就會香消玉殞。
(有刪改)
18.結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作者為什么說荔枝殼是不折不扣的樣子貨。(3分)
答:
19.閱讀下面的文字,借助文章中的相關知識,說說材料中的方法可以使荔枝保鮮的原因。(4分)
【材料】唐朝的楊貴妃愛吃荔枝,皇帝曾派人從四川派馬疾馳到長安,只為把荔枝送給她吃。為了博得貴妃那難得的一笑,眾多能工巧匠都得開動腦筋來使荔枝保鮮。據(jù)蔡襄的《荔枝譜》記載,在竹林里砍下一棵大竹子,鑿開一個洞做成竹筒,把鮮紅色的荔枝放在水分充足的竹筒里頭,然后用泥或蠟密封。這樣一來,荔枝能保藏到次年的冬天,依然保持著新鮮和美味。
答:
(三)閱讀《談敬畏》,完成第20-22題。(共8分)
談敬畏
①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德國哲學家康德則稱自己愈思考愈覺神奇,內(nèi)心也愈充滿敬畏。兩位先哲并非先天膽怯,更非后天無知,而恰恰是超越常人的智慧,讓他們更多了一份敬畏之心。所謂敬畏,與一般的畏懼不同,它帶著幾分特別的敬重。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感知萬物的神圣,才能有內(nèi)心的莊嚴與自知。
②我們首先應敬畏自然。試看我們最偉大的發(fā)明、最精密的制造,一擺在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面前,即顯得拙劣。而人類移山填海式的壯舉,初看熱鬧非凡,當越出大自然的容忍限度,必然遭到加倍的懲罰。敬畏自然,就是認清大自然的威力,正視大自然的神圣。
③我們還應敬畏生命。每條生命都是神圣的,每個人之于他們的家庭、友人和團隊,都是難以割舍的存在。埃及二戰(zhàn)盟軍陣亡將士墓碑上有一句話:對于世界,你只是一個士兵;對于家庭,你是整個世界! 。
④我們同樣需敬畏規(guī)律,敬畏法則。人力即使再強悍,也無力對抗規(guī)律,我們可以高喊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chǎn),可現(xiàn)實只給出合乎規(guī)律的答案。如果說規(guī)律非人力所創(chuàng),應該敬畏,那么,法則完全由人制定,是否無需敬畏呢?華盛頓作了很好的回答,他將就任美國總統(tǒng)比作像走向刑場的囚犯,因為戴上了比普通公民更重的法律枷鎖。法律、規(guī)則作為人們共同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一經(jīng)確立,就具有不被逾越、不被變通、不被潛規(guī)則左右的神圣性。
⑤很顯然,世間需敬畏的東西還很多。比如,敬畏歷史,敬畏先賢,敬畏百姓,敬畏科學,敬畏正義。對它們心存敬畏,不是由于受金剛怒目、鐵棒皮鞭的恐嚇,更多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莊嚴。
⑥沒有敬畏之心,這個社會將變得肆無忌憚,也勢必進入為所欲為的惡性循環(huán);只有心存敬畏,人們才能更加充滿理性、良知與責任感。呼喚敬畏,其實就是要人們【甲】、【乙】、【丙】。
20.本文的中心論點是怎樣提出的?(3分)
答:
21.根據(jù)第③段內(nèi)容,在段末橫線處續(xù)寫一句話。(2分)
答:
22.將下面三句話的序號分別填入第⑥段中的【甲】【乙】【丙】處。(3分)
①懂得人文關懷②認識自身渺、垠w現(xiàn)內(nèi)心自律
【甲】處應填 【乙】處應填 【丙】處應填
由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這篇九年級語文寒假作業(yè)文言文閱讀理解精編就到這里了,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141206.html
相關閱讀:順河中心學校2018-2019學年度九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