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預覽:
專題十七 說明文
1.(2018?浙江省義烏市)
我們身邊的輻射
①最近一段時間,因受日本9.0級大地震影響,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zhì)泄漏到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中。一時間“談核輻射而色變”,輻射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人們當下最為關(guān)心的話題。
②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與放射線照射的強度、時間和照射的人體部位有關(guān)。輻射是無色、無味、無聲,看不見和摸不著的,但可用儀器來探測和度量。度量輻射劑量的單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放射線不同劑量照射對人體的影響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線不同強度照射對人體的影響:
照射劑量
(單位:毫西弗)對人體的影響
小于100對人體沒有危害
100~500沒有疾病感覺,但可引起白細胞數(shù)量減少,患癌癥的可能性為 1/130
600~1000出現(xiàn)各種輻射疾病
2000~4500掉頭發(fā),血液發(fā)生嚴重病變,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內(nèi)死亡
③從上面列出的數(shù)據(jù)可見,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線輻射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實際上,人類是生活在放射環(huán)境中的,人類的生活一時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放射線。人所受的放射線包括天然放射線和人工放射線。天然放射線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宇宙射線、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線、人體內(nèi)部的放射性。宇宙、自然界能產(chǎn)生放射性的物質(zhì)不少,例如,太陽光等宇宙射線,人體內(nèi)的鉀-40,巖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質(zhì)。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機、看電視、坐飛機、抽煙也會產(chǎn)生放射線。具體說,人們攝入的空氣、食物、水中的輻射照射劑量每年約為0.25毫西弗,帶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飛機旅行2000千米約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煙每年的輻射照射劑量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輻射讓人驚慌,而平時就在我們身邊的一些輻射源卻很容易被忽視。實際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質(zhì)能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造成對機體的慢性損害。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質(zhì)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內(nèi)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質(zhì)的燃煤造成空氣污染,佩帶含有放射性物質(zhì)的異常光彩奪目的或廉價合成的首飾制品對人體也有嚴重的損害。在日常生活中,醫(yī)療輻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X線檢查都是有損受檢者健康的,受檢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輻射致癌的風險,接受的劑量越大,受輻射致癌的風險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覺得CT等檢查是無害的,可以隨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個月就做一次。事實上,這些檢查可能給病人帶來永久性的傷害。CT等檢查是利用X射線能穿透人體組織的原理進行檢查的,而X射線也是核輻射的一種。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指出,做一次心臟冠狀動脈CT檢查,放射線量相當于拍了幾百次X線胸片。根據(jù)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的研究結(jié)果估算,以一個1000萬左右人口的城市為例,每年大約會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線誘發(fā)癌癥、白血病或其他遺傳性疾病。
(選自《百科知識》2018年第4期,有改動)
11.放射線不同劑量照射對人體的影響不同。當照射劑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時,人體會受到怎樣的影響?(2分)
12.“天然放射線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宇宙射線、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線、人體內(nèi)部的放射性”一句中“主要”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13.請你從說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中畫線句子的作用。(3分)
14.讀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會采取哪些措施來防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至少寫出四種)(4分)
【答案】
11.掉頭發(fā),血液發(fā)生嚴重病變,一些人在2至6周內(nèi)死亡。(2分,意思對即給分)
12.不能刪除。“主要”一詞表明天然放射線大部分來自宇宙射線、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線、人體內(nèi)部的放射性三個方面,但不排除來自于別的方面的。若刪去,說明
天然放射線只來自這三個方面,與事實不符。(3分,意思對即給分)
13.畫線句運用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具體說明CT檢查給人帶來傷害,甚至可能是永久性傷害。(3分,說明方法2分,表達作用1分)
14.不佩帶異常光彩的或廉價合成的首飾,房屋裝修后不馬上入住,不在燃煤污染嚴重的地方停留,勸誡吸煙者戒煙,不隨便做CT檢查,少看電視,少用電腦等。
2.(2018?浙江寧波市)
“綠色”淺層地溫能
①你聽說過“淺層地溫能”嗎?它是蘊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圍內(nèi)巖土體、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熱能。淺層地溫能的來源以太陽輻射為主,還有一小部分來自地心熱量。
②我們的地球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巨大的熱庫,它的資源量非常豐富,其內(nèi)部的總熱能約為地球儲存的全部煤炭所蘊含能量的1.7億倍,具有經(jīng)濟價值的淺層地溫能大約是現(xiàn)在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45萬倍。據(jù)專家測算,我國地處北緯30°~42°的許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內(nèi),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淺層地溫能能量是目前國內(nèi)發(fā)電裝機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淺層地溫能能量也有2億千瓦。
③淺層地溫能是一種清潔無污染的能源。這種能源的開發(fā)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電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等氣體,對外界環(huán)境影響極小。由于淺層地溫能資源無處不在,人們可以就近利用,就地。ㄅ牛,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質(zhì)、水量不發(fā)生任何變化。與傳統(tǒng)能源相比,可節(jié)省大量運輸、傳輸和存放成本。
④可見,淺層地溫能具有眾多的優(yōu)點,開發(fā)利用淺層地溫能已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現(xiàn)在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利用這種比人類體溫還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員采用了“熱泵”原理。“熱泵”和“水泵”類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種利用管道將水從低位抽到高位的機械,只不過“熱泵”傳遞的是熱能。我們居住的室內(nèi)環(huán)境和地層土壤中的溫度一般情況下具有一定的溫差。冬季時,我們利用熱泵可以把地下的熱能“抽”出來,供給室內(nèi)采暖;夏季時,再把室內(nèi)的熱能“取”出來,排放到地下儲存起來。這樣,可以通過自然和人工等補給方式,保持地溫能量的動態(tài)平衡,使淺層地溫能得以長期循環(huán)利用。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水都是傳遞熱能的載體,被加熱后以便用來儲存熱量。由于電流只是用來傳熱,而不是用來產(chǎn)生熱,因此熱泵只需消耗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較多的能量,通常情況下熱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⑤淺層地溫能在過去一直被人們忽視,但隨著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機日漸凸現(xiàn),淺層地溫能的開發(fā)利用將會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
(根據(jù)《百科知識》等有關(guān)資料綜合編寫而成)
11.從文章內(nèi)容看,“淺層地溫能”有哪幾方面的優(yōu)點?請簡要列舉。(3分)
12.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
A.淺層地溫能的主要來源是太陽輻射。
B.地球內(nèi)部的總熱能約為地球儲存的全部煤炭所蘊含能量的1.7億倍。
C.我們居住的室內(nèi)環(huán)境和地層土壤中的溫度通常情況下具有一定的溫差。
D.熱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
13.文中第④段介紹“熱泵”時為什么要從“水泵”說起?(2分)
14.閱讀下面材料,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解決問題。(3分)
材料:據(jù)報道,上海世博會的世博軸安裝的空調(diào)系統(tǒng)與眾不同,它在世博軸樁基下面埋藏了700千米長的塑料管道。這些管道是“熱泵”的一部分。
問題:世博軸安裝的空調(diào)系統(tǒng)是如何利用淺層地溫能的?
【答案】
11. ①資源量豐富 ②可就近利用,成本低 ③清潔無污染 ④可循環(huán)利用 (3分,每點1分,寫出其中三點即可)
12.D(3分)
13.以人們熟悉的事物通俗易懂地說明“熱泵”的工作原理。(2分,意思符合即可)
14.①世博軸樁基下面埋藏的管道是“熱泵”的一部分②使用“熱泵”傳遞淺層地溫能,實現(xiàn)冬暖夏涼的效果 ③通過管道中的水傳遞熱能,儲存熱量(3分,答出一點得2分,答出兩點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3.(2018?浙江省湖州市)
怪風揭秘 鄧萬祥
(1)風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但是,大自然也造出了許多怪風。
(2)有一句俗語:“清明前后刮鬼風”,這種所謂的“鬼風”能轉(zhuǎn)著圈跟著人走。世界上當然是沒有鬼的,這種風其實是一種塵卷風,它一旦遇到障礙物,便會改變前進的方向,在一個地方打轉(zhuǎn),有時它還挾帶著泥沙、紙屑旋轉(zhuǎn)上升。
(3)有一種叫“焚風”的風,最早是指氣流越過阿爾卑斯山后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山谷出現(xiàn)的一種風。它的特點是熱而干燥。實際上在世界其他地區(qū)也有焚風,如北美的落基山、中國新疆吐魯番盆地等。焚風主要是因為氣流受到山脈阻擋時沿著山坡上升而形成的。當受阻氣流上升到山脊附近后,變得干燥,然后在背風坡一側(cè)順坡下降,氣溫常有太幅度的升高,從而形成焚風。阿爾卑斯山脈在刮焚風的日子里,白天溫度可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氣會變得像盛夏一樣,不僅熱,而且十分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災,遇特定地形,還會引起局地風災,造成人員傷亡和經(jīng)濟損失。
(4)在怪風家族里,還有一種叫“布拉風”的風,這種風具有颶風力量而且無比寒冷。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可怕的風是由于陸地上空控制的冷空氣團和不斷上升的海上熱空氣之間的氣壓差而形成的。布拉風的風力可以達到12級,甚至更高,具有極強的摧毀力與破壞力。約2018年前,俄國黑海艦隊的四艘艦艇停在海岸邊,忽然刮來一陣枉風,卷起千層巨浪,剎那問船被凍成了一座冰山,最后全部沉沒。
(5)對人類危害最大的還得算臺風。它既大剛又大柔,一邊畫圈一邊大呼大嘯大躍進。臺
風是一種形成于熱帶海洋上的風暴。太陽的照射使海面上的空氣急劇變熱、上升,冷至氣從四面八方迅速趕攏來,熱空氣不斷上升,直到到達高空變?yōu)槔淇諝鉃橹埂_@些熱空氣冷凝后,立即變?yōu)楸┯,四面八方(jīng)_來的冷空氣夾著狂風暴雨形成了一個大漩渦,從而形成臺風。它對人類危害極大,有時會把大樹連根拔起,把房頂救掉,伴隨狂風而來的瓢潑大雨還會淹沒莊稼、中斷交通。海面上臺風的破壞力更是驚人,它掀起滔天巨浪,威脅著海上作業(yè)人員和海上航行船只的安全。翻一翻蒼茫歷史,可知1970年11月13日,臺風曾“叩問”孟加拉灣,颶風上岸潮高約6米,頃刻之間20多萬人成魚鱉,100多萬人無家可歸。
(6)如果臺風在空中產(chǎn)生帶有垂直轉(zhuǎn)軸的旋渦,就會形成龍卷風,這是一種強烈的小范圍旋風,其破壞力遠遠大于臺風。上海浦東地區(qū)就曾受到過龍卷風的襲擊,那場風把一只11萬噸重的儲油罐輕而易舉地拋到120米以外。
(7)怪風家族里的一些“微風”也具有一定的破壞力。一個晴朗的夏夜,一座70米高的鐵塔在一聲巨響中轟然倒塌了。當時除了陣陣微風外,沒有任何異常情況,人們不知道鐵塔為何而塌。后來,人們才發(fā)現(xiàn)當氣流貼著物體流動時,會形成一個個小旋渦,這旋渦會產(chǎn)生一種使物體左右搖擺的力,從而危及建筑物。建筑物的設計師們沒有注意到這種微風的破壞力,那座鐵塔就是被這微風吹倒的。
(8)怪風雖怪,但如果我們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風也可以為人類造福。比如,人們在經(jīng)常出現(xiàn)焚風的地方種植一些作物和果樹,便可利用焚風帶來的熱量來促進植物的生長,從而使當?shù)匾部煞N植一些原本要栽在南方的植物。同時,作物和水果的品質(zhì)也得到了改善。由此看來,只要我們能夠認識它們,就一定會找到興利避害的好辦法。
(選自《生命與災害》2018年第1期有刪改)
11.閱讀文章(3)—(5)段,請用短語完成填空。(3分)
作者都是從怪風名稱、 、 、 這四個方面對焚風、布拉風、臺風進行揭秘的。
12.根據(jù)文中第(3)段內(nèi)容,給“焚風”下一個定義。(不超過35個字)(2分)
13.結(jié)合語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4分)
①怪風雖怪,但如果我們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風也可以為人類造福。
②那場風把一只11萬噸重的儲油罐輕而易舉地拋到120米以外。
14.科學家們不斷探索,揭開了一個個自然之謎;仡櫮銓W過的課文,并結(jié)合上文說說科學家們的“揭秘”有何意義。(3分)
(幫幫你)可回憶:《化石吟》《大自然的語言》《旅鼠之迷》
【答案】
11. (共3分,各1分)怪風特點、形成原因、怪風危害(意思對即可)
12. (共2分)焚風是氣流受到山脈阻擋時沿著山坡上升而形成的熱而干燥的風。(答到“氣流受到山脈阻擋時沿著山坡上升而形成”,得1分;答到“熱而干燥”,得1分)
13. (共4分,各2分)
①“有些”是指“有一部分”的意思,從范圍上加以限制,說明不是所有的怪風都可以為人類造福,這體現(xiàn)了說明性語言的準確性。(圍繞“有些”進行分析1分;指出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分)
②“輕而易舉”形容做事很容易,在文中是指龍卷風把11萬噸重的儲油罐拋到120米以外很容易,突出了龍卷風威力之大.體現(xiàn)了語言的牛動形象。(突出龍卷風威力(危害)火.得1分;指出語言形象生動性1分)
14. (共3分)答題要點:①利用大自然,為人類造福;②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或減少大自然對人類的危害;③從大自然的規(guī)律中獲得啟示或警醒;④認識自然,豐富我們的科學知識;⑤激發(fā)后人探索大自然的欲望。(答出一點得1分,得出三電即可;言之成理也可)
4.(2018?浙江省金華、麗水市)閱讀下面一篇科技作品,完成14—17題。(10分)
DNA計算機
劉頌豪 等
①DNA計算機是一種生物形式的計算機。遺傳物質(zhì)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是一條雙螺旋“長鏈”,鏈上布滿了“珍珠”即核苷酸。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DNA分子通過這些“珍珠”的不同排列,能夠表達出生物體各種細胞擁有的大量基因物質(zhì)。數(shù)學家、生物學家、化學家以及計算機專家從中得到啟迪,正在合作研制未來的液體DNA電腦。它利用DNA能夠編碼信息的特點,先合成具有特定序列的DNA分子,使它們代表要求解的問題,然后通過與生物酶(在此相當于加、減、乘、除運算)的相互作用,使它們相互反應,形成各種組合,最后過濾掉非正確的組合而得到的編碼分子序列就是正確答案。
②由于DNA分子能同時進行大量的生化反應,所以DNA計算機在結(jié)構(gòu)上是超大規(guī)模并行的,這種“試管型”的計算方式,在理論上可處理傳統(tǒng)計算機的硅芯片和電流難以處理的問題,尤其是那些計算量隨計算規(guī)模成指數(shù)增長的問題。
③DNA計算機以核苷酸為內(nèi)存,且具有超大規(guī)模并行結(jié)構(gòu),所以DNA分子計算機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其驚人的存貯容量和運算速度。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儲1萬億億的二進制數(shù)據(jù)。十幾個小時的DNA計算,相當于所有電腦問世以來的總運算量。未來計算機的芯片和磁盤都用DNA溶液來代替,其強大的功能將令人驚訝。而且,DNA計算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只有電腦的十億分之一。
④DNA計算機誕生于1994年,發(fā)明人是萊昂那多?阿德萊曼(Leonard Adleman)。阿德萊曼用“試管” DNA計算機做實驗,測試出了DNA計算機的可行性。他的“試管計算機”在幾秒內(nèi)得出了結(jié)果,但他花去了數(shù)周時間去揀出那些正確的答案。
⑤傳統(tǒng)電子技術(shù)將在2020年后的某個時候達到物理極限。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的科學家在簡化和按比例放大這種技術(shù)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他們采取了不同于其他先驅(qū)者所進行的試管實驗的辦法,而是把DNA鏈固定到一塊鍍金的玻璃載片(一種DNA芯片)上。其他研究人員則希望把DNA計算技術(shù)送回到活細胞中。像科幻小說中描述的向大腦植入以DNA為基礎的人造智能芯片,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像現(xiàn)在接種疫苗一樣簡單。
⑥D(zhuǎn)NA分子計算機將是計算機發(fā)展的方向之一,F(xiàn)在已經(jīng)設計出了DNA邏輯門、DNA片段以及更多超前的東西,現(xiàn)在DNA計算機最大的問題是很難檢測其計算的結(jié)果。一旦這個問題得到解決,DNA計算機將會很快問世。但不要過早地期待它取代傳統(tǒng)計算機(塑料制品與硅片的結(jié)合)。大部分專家預言:比起用來運行文字處理程序和發(fā)送電子郵件,未來的DNA計算機的應用極可能集中在破譯密碼和繪制飛行航線方面。
14.文章主要介紹了DNA計算機的哪三方面內(nèi)容?(3分)
15.如果把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去掉,表達的意思有什么變化?(2分)
像科幻小說中描述的向大腦植入以DNA為基礎的人造智能芯片,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像現(xiàn)在接種疫苗一樣簡單。
17.閱讀鏈接材料,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分)
材料一:基因芯片(又稱DNA芯片、生物芯片)技術(shù),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逐步實施以及分子生物學相關(guān)學科的迅猛發(fā)展而產(chǎn)生。
材料二:基因芯片正以其可同時、快速、準確地檢測和分析數(shù)以千計基因組信息的本領(lǐng)而顯示出了巨大的威力;蛐酒夹g(shù)已經(jīng)或即將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人類基因研究和未來醫(yī)學臨床診斷以及進行司法鑒定、疾病檢測、藥物篩選等。
材料三:基因芯片技術(shù)仍然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技術(shù)成本昂貴,檢測靈敏度較低,分析范圍較窄等。
【答案】
14.文章介紹了DNA計算機的生物特性、優(yōu)點和發(fā)展。
15.去掉“也許”,“向大腦植入以DNA為基礎的人造智能芯片,像現(xiàn)在接種疫苗一樣簡單”就成為肯定,這與原文表“推測”不相符合。
16.DNA計算機比起普通計算機有著驚人的運算速度。十幾個小時的DNA計算,相當于所有電腦問世以來的總運算量。
17.第一點:DNA計算機或基因芯片技術(shù)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二點:DNA計算機或基因芯片技術(shù)的發(fā)展是迅猛的,并有著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5.(2018?浙江省舟山、嘉興市)
海洋垃圾(14分)
①日本“3?11”9級大地震引發(fā)強烈海嘯,導致大量的房屋、汽車和各種殘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個長約111公里的“垃圾島”。研究人員估計,這個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島”兩年內(nèi)會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國西岸。
②其實,在日本地震和海嘯導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經(jīng)漂浮著大量的海上垃圾。2019年,美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太平洋上漂浮著一個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島”,其面積有兩個得克薩斯州那么大。雖然后來有人認為其面積被過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卻是不爭的事實。
③海洋垃圾不僅影響海洋景觀,還可能威脅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會對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健康產(chǎn)生致命的影響,進而對海洋經(jīng)濟產(chǎn)生負面效應。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視,新加坡等發(fā)達國家正采取措施,嘗試處理這一問題。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處理海上垃圾的首選辦法是焚燒發(fā)電。不過海洋垃圾的焚燒發(fā)電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除了打撈、運輸、擱置脫水外,還會遇到二惡英的排放問題。由于塑料焚燒可產(chǎn)生大量的二惡英,會危及環(huán)境和生態(tài),需要有特別能控制二惡英排放的高級焚化爐。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個處理辦法是建造人工島嶼。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兩個離岸的小島實馬高和西康之間建造了1公里長的巖石長堤,并分出了11個相互連接的海灣單元;將單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層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將垃圾灰燼傾倒在這些單元里進行密封,以防止泄漏。至于垃圾中那些不能燃燒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此后,每個月都要對單元周圍的海水取樣檢測,到現(xiàn)在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單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況。每當一個單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時,就進行鋪沙種草,接著繼續(xù)埋置垃圾。如此反復,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最后在上面栽種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選自2018年4月20日《北京日報》,有刪改。作者張?zhí)锟保?/p>
【相關(guān)鏈接】
材料一 目前,我國垃圾堆存量已達60億噸,占用耕地5億平方米。全國660個主要城市中,有200個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以城市人口6億為例,如每人每年產(chǎn)生440公斤垃圾,年產(chǎn)生垃圾量為2.64億噸。
材料二 英國的垃圾填埋率為90%,意大利為74%,美國為67%,法國為45%,德國為46%。瑞士的垃圾焚燒率為74%,日本為72%,丹麥為70%。美國的廢紙利用率為60%,鐵罐頭盒回收率為25%,玻璃回收率為20%。
11.文章第①節(jié),從日本大地震產(chǎn)生的垃圾島寫起有何用意?(2分)
12.結(jié)合上下文,分別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部分的作用。(4分)
(1)到現(xiàn)在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單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況。
(2)太平洋上漂浮著一個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島”,其面積有兩個得克薩斯州那么大。
13.請用簡潔的語言說明第⑤節(jié)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島嶼的具體步驟。(限60字以內(nèi))(4分)
14.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和鏈接材料,就垃圾問題進行探究,寫出你的兩點發(fā)現(xiàn)。(4分)
【答案】
11.引出海洋垃圾的話題,激發(fā)閱讀興趣。
12.(1)“到目前為止”,限制了時間,準確地說明了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單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現(xiàn)象只是現(xiàn)在的運行狀況,并不表示以后一定不會發(fā)生。
(2)(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具體地介紹了“太平洋垃圾島”面積之大,海上漂浮的垃圾之多,使讀者對“太平洋垃圾島”的印象更直觀、更清晰。
13.建長堤,分單元;抽干海水,排放塑料膜;傾倒并密封垃圾;(定期檢測);反復地鋪沙種草掩埋垃圾;栽種植物。
14.參考示例:
(1)我國城市面臨嚴重的生活垃圾問題,加強環(huán)保教育刻不容緩;(2)海洋面臨著人類生活垃圾危險;(3)發(fā)達國家在處理垃圾問題方面有各自成熟的技術(shù)。
11.(2018?安徽。
微 藻一一可循環(huán)的“綠色油田”
①由于石油資源的逐漸減少乃至最終枯竭,全世界將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因此,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尋找能夠替代石油產(chǎn)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種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們可能會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們“體內(nèi)”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然而,這兩種作物的培育周期較長,占用農(nóng)田較多,會產(chǎn)生“與人爭糧,與糧爭地”問題,從而導致“解決了能源危機,卻出現(xiàn)糧食危機”的尷尬結(jié)果。此時,微藻進入了科學家們的視線。
②微藻是一種古老的低等植物,廣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種類繁多。微藻可直接利用陽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簡單營養(yǎng)物質(zhì)快速生長,并在細胞內(nèi)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為生物柴油生產(chǎn)提供了新的油脂資源。
③與大豆、油菜和麻風樹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長周期短,從初生到可以制油僅需一個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幾個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產(chǎn)率高,單位面積產(chǎn)油量是大豆的數(shù)百倍,每公頃可年產(chǎn)幾萬升生物柴油。微藻還不會占用耕地,利用灘涂、鹽堿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區(qū)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規(guī)模地開發(fā)“微藻油田”,不會與農(nóng)作物爭地、爭水。
④微藻在培養(yǎng)過程中還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據(jù)計算,每培養(yǎng)1噸微藻,需要消耗約2噸二氧化碳。此外,微藻在光自養(yǎng)培養(yǎng)過程中可利用廢水中的氮、磷等營養(yǎng)成分,從而降低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因此,微藻還能用于凈化工廠排放的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⑤現(xiàn)在,我國已啟動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個973項目“微藻能源規(guī);苽涞目茖W基礎”。該項目有望在5年時間內(nèi)開發(fā)出一個“微藻資源庫”,提供適合在我國不同地方、不同氣候條件下生長的藻株。今后,各地在建設“徵藻油田”時,就可在資源庫中挑選合適的微藻品種。該項目還將深入研究微藻產(chǎn)品的機理,力爭提高微藻產(chǎn)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此外,該項目還將通過對光生物反應器、培養(yǎng)工藝、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細胞綜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試系統(tǒng),全面評估微藻產(chǎn)油的技術(shù)指標、經(jīng)濟指標和環(huán)境指標,大力推動我國微藻能源的產(chǎn)業(yè)化進程。
5.第②段除了指出微藻是古老的低等植物外,還介紹了微藻哪四個特點? (4分)
6.第③段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4分)
7.我國“微藻能源規(guī)模化制備的科學基礎”研究項目,要解決哪些問題7 (3分)
8.從全文看,為什么說微藻能源是“可循環(huán)”的、“綠色”的? (4分)
【答案】
12.(2018?貴州省銅仁地區(qū))閱讀《蘇州園林》節(jié)選,完成15—18題:
①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墒翘K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gòu)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愿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美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xiàn)了他們的愿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②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回避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么?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shù)畫,而園林是美術(shù)畫,美術(shù)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③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shù)而不僅是技術(shù);蛘呤侵貛n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yǎng)著金魚或各色的鯉魚,夏秋季節(jié)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15、選文第①段說明的對象是__________,說明對象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4分)
16、選文第①段中劃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在這里有什么作用?(4分)
17、所選文段采用的說明結(jié)構(gòu)是什么?第②段劃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6分)
18、第③段加點詞“往往”能否去掉?為什么?(3分)
【答案】
15、4分 蘇州園林(2分)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2分)
16、4分 排比(2分)一氣呵成,說明設計者和匠師們?yōu)檫_到其一致要求,是如何設計園林的。(2分)
17、6分 總分結(jié)構(gòu)。(2分)作比較(2分) 說明蘇州園林的建筑與其他建筑的區(qū)別:不講究對稱。(2分)
18、4分 不能去掉。“往往”指一般情況,特殊情況除外(2分)。用在這里說明并不是所有的河道都安排有橋梁,充分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真實性。
15.(2018?山東省東營市)
別惹烏鴉
陳 庚
有人認為鳥類的大腦根本沒有容量可以用于思考,但實驗證明,鳥類會思考,很有心計,也具有較強的記憶力。
英國劍橋大學的比較認知學教授妮可?克萊頓發(fā)現(xiàn)西叢鴉的鳥經(jīng)常會從學生的飯盒里盜取食物,還偷偷地藏起來。而且通常很快又回到這些藏匿點,重新轉(zhuǎn)移贓物。“它們做過賊,于是就疑心別的鳥也是賊”。更有趣的是它們藏匿食物時,如果當時有別的鳥在場,它會趁那些鳥不注意迅速藏好食物,或把嘴插進地里欺騙對方?梢,“聰明”很大程度上是在耍心眼的過程中鍛煉出來的,而最聰明的動物往往是社會性動物,它們要與生活在這個世界的其他動物、人類斗智并生存,競爭并發(fā)展,形成了適應環(huán)境需要的類似于社會中人的具有普遍性的習性和智力。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員做過一個實驗,在校園里捉了一些烏鴉,做上標記,加以稱量,再把它們放走。之后他們發(fā)現(xiàn),那些被放走的烏鴉在校園里一見到他們,就會沖著他們哇哇大叫,并用翅膀撲打他們。即便離開一段時間再回來,那些烏鴉仍然記得他們。所以,千萬別惹烏鴉。
不僅如此,人類對動物智力生活的研究表明,動物與人類分享智力的許多方面。
在塞內(nèi)加爾大草原上,黑猩猩用牙齒啃咬木棍制造出“飛鐮”捕殺小動物。瑞典動物園一只黑猩猩,每天早上收集籠子外的石頭,等吵鬧的游客到了,就拿它當武器攻擊他們。日本東京大學一只7歲
黑猩猩能在眨眼間識別并記憶電腦屏幕上閃過的數(shù)字的位置!稌r代》
雜志不久前有一期刊出一則封面故事,講一只倭黑猩猩,自出生起就被當成人類小孩一樣撫養(yǎng)長大,擁有384個單詞,具有語言理解能力。采訪時,他與記者邊喝咖啡邊聊天,顯示了迷人的風度。
然而。在制造工具方面,烏鴉比黑猩猩還復雜精細,比如南太平洋島上的烏鴉,最喜愛的蟲子生活在極窄的巖石縫里,它們便銜來一片尖尖的樹葉,再用它的嚙和爪子組成一個原始的鉤子,將美餐釣上來。
就長期記憶而言,一些鳥類更加驚人。北美星鴉能在方圓12平方英里數(shù)百個地點儲存3萬多顆種子,并且在285天之后仍然記得,迄今為止沒有任何靈長類動物可以與之媲美。
烏鴉的智商令人嘆為觀止。在英國,一只禿鼻鴉用冒煙的雪茄屁股把藏在它們翅膀下的蟲子給熏了出來。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幾千年后,在劍橋大學的實驗室里變成了現(xiàn)實:事先沒有做任何訓練, 一只禿鼻鴉氣定神閑的挑了一塊石頭扔掉瓶子里,大小重量都恰到好處。我們不得不說它們具備一些基本的物理常識。在日本,烏鴉們發(fā)明了一種絕妙的吃果仁的辦法:把堅果丟到車道上后飛到一邊等汽車開過,等紅燈亮時,他們在飛到馬路中央安全的銜走那些被車碾碎了的果仁。
或許這并不奇怪,202019年克萊頓纖細比較了烏鴉與黑猩猩的大腦,并得出結(jié)論:兩者大腦與身體比例相當,智力上足以比肩。
可見,人類與動物的界限并沒有那么清晰,那些只屬于人類的智力或情感特征,動物也有。
人類能理解黑猩猩的智力,畢竟我們有大部分的基因是一樣的,一樣擁有前額葉皮層(這一區(qū)域一直被認為是智力產(chǎn)生的生物學基礎),只不過小一點。即使海豚、大象、溝、老鼠這些不哺乳類動物展現(xiàn)出不同尋常的認知能力時,人們也不至于太驚訝,畢竟他們的大腦與人類有相似之處。但鳥類的大腦卻是一種與人類完全不同的叢狀結(jié)構(gòu),沒有人類那種層層疊疊的大腦皮質(zhì),卻有這樣高的智力,其中深藏奧秘。2.8億年前,鳥類與猿類的進化就已經(jīng)分道揚鑣,兩者的大腦結(jié)構(gòu)完全不同,卻各自獨立進化出了相似的高級認知能力。比如使用工具、想想他者思維的能力等。這推翻了傳統(tǒng)的智力進化論—智力進化的終極是人類的大腦皮層。生命之樹上,智力的構(gòu)建單位很可能是一樣的,只不過在不同的枝干上長出了不同的形狀。
今天人類統(tǒng)治地球也許只是一次進化的偶然,我們可以做另一種假想:我們有可能生活在一個由烏鴉統(tǒng)治的星球里,而人類知識鳥類主人的聰明玩偶。
16.從文中看,動物與人類分享智力的哪些方面?(4分)
17.“生命之樹上,智力的構(gòu)建單位很可能是一樣的,只不過在不同的枝干上長出了不同的形狀。“這個結(jié)論是怎樣推導出來的?試作簡要敘述。(4分)
18.舉例說明本文所運用的一種主要說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19.在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探索精神方面,你從本文中獲得了怎樣的感悟?(3分)
【答案】
16.答案:會制造工具,長期記憶能力強,具有語言理解能力,具有高智商。
評分:答對一個方面得1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17.答案:黑猩猩和人類有著大部分相同的基因,海豚等哺乳動物的大腦與人類有相似之處,因此,傳統(tǒng)的智力進化論認為:“智力進化的終極是人類的大腦皮層。”但是鳥類的大腦是一種與人類完全不同的叢裝結(jié)構(gòu),卻進化出高級認知能力。由此推翻了傳統(tǒng)智力進化論,進而推導出“生命之樹上,智力的構(gòu)建單位很可能是一樣的,只不過在不同的枝干上長出了不同的形狀”這一新的論斷。
評分:語意正確,語言連貫,推導過程清晰,4分。意思對即可。
18.答案:示例一:舉例子,舉出烏鴉偷藏食物、被捕捉做實驗對實驗人員的報復的事例,既具體生動,饒有趣味,又能有力地突出烏鴉社會性動物的特征。
示例二:作比較,將烏鴉與猩猩在制造工具、記憶力、智商等方面作比較,一方面突出了烏鴉等鳥類所具有的高級認知能力水平,另一方面為進化理論的創(chuàng)新提供前提。
評分:答出一種說明方法即可,舉例1分,作用2分。共3分。
19.答案:科學研究和科學探索①需要長期細致地觀察、大量反復地實驗,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聯(lián)想、科學的比較、縝密的分析,③需要具有掙脫傳統(tǒng)思想束縛的創(chuàng)新精神。
評分:答對一種寫法得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16.(2018?山東省濟寧市)
子貢的語言藝術(shù)
高廣永
1子貢喜歡揚人之善。有一次跟孔子在一起閑談眾弟子的學習情況,師徒有這樣一段對話:
2“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3意思就是:你跟顏回相比誰更優(yōu)秀呢?子貢就回答:我端木賜哪里敢跟顏回比呢?顏回聽說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事,而我只能推知兩件事情罷了?鬃诱f:是不如他,我贊同你說的,不如他。從這一段對話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子貢的品格,不矜功更不矯情,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卻把別人的成績說得極高,其實在這種謙遜的情況下不會使自己變得渺小,反而會讓你的形象高大起來。
4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于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5叔孫武叔詆毀孔子的為人和學問。這話傳到了子貢的耳朵里,子貢便對叔孫武叔說:“這樣做是沒有用的!仲尼是毀謗不了的。別人的賢德好比是個小土丘,還可超越過去,仲尼的賢德好比太陽和月亮,是無法超越的。雖然有人要自絕于日月,對日月又有什么損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這段話不僅表現(xiàn)了子貢對老師孔子的仰慕和尊敬之情,更體現(xiàn)了子貢高超的語言藝術(shù)。只有寥寥數(shù)言便讓孔子的形象如日中天,有誰能再用別的比喻超過孔子的高度呢?
6還有一次,弟子們認為孔子有學問有境界,可就是不愿出來做官做事,不愿為天下所用,所以就公推子貢來勸說老師孔子。子貢與孔子有了這樣一段對話:
7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8子貢見到孔子并沒有直接勸說孔子應該以天下蒼生為念,一類的官話套話,那樣也許一句話就讓老師給堵了回去,子貢先是跟孔子打起了比方,他說:這里有一塊精美的玉,是把它藏在柜子里呢,還是讓那些識貨的商人把它賣了呢?孔子就回答說,要賣,要把它賣了啊。我是等待著那些識貨的人來,等到那些真正認得美玉的人來買啊。這是很重要的?鬃硬⒉皇遣辉敢獬鰜頌樘煜伦鍪拢堑却龝r機。要用,但是要有選擇地用。古代人用玉比喻君子,君子的品格像玉一樣溫潤華美。這種贊美會讓所有的人都笑逐顏開的,想來孔子也是不能免俗的。一句話就能讓老夫子開心不已,這水平也許只有子貢有吧。先把您老人家的耳朵給理順了,心情自然就會大好,再跟您說點什么,也不會招致一頓猛烈的回擊了,對話的雙方把自己的意思都表達出來,而且還都能開開心心,這正是子貢所具有的高超的談話藝術(shù)。
15.從全文來看,作者認為“子貢的語言藝術(shù)”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3分)
16.為了說明“子貢的語言藝術(shù)”,作者列舉了三個事例來進行說明,請你簡要概括這三件事并說明還各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6分)
17.子貢除了具有高超的語言藝術(shù)外,他的品格也令人稱道。從文中來看,他有怎樣的可貴品格?(4分)
18.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際的工具。讀罷此文你有怎樣的啟示?(3分)
【答案】
15.能言善辯;含蓄委婉;富有哲理(3分)
16.子貢喜歡揚人之善。作比較。孫叔武叔毀仲尼(孫叔武叔詆毀孔子的為人和學問)。打比方。子貢勸孔子做官做事。打比方。(6分)
17.謙遜、不矜功、不矯情,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把別人的成績說得很高;敢于直言,勇于擔當,仰慕和尊敬老師。(4分)
18.例:子貢高超的語言藝術(shù),成就了諸多大事。我們生活中一句得體的話,給人無限溫暖;一句惡語,讓人心痛不已。用心學好語言不僅能架起人與人之間交際的橋梁,還會讓我們的生活快樂無比。(3分)
17.(2018?山東省聊城市)
神奇的人體“天網(wǎng)”
①前不 久,德國科學家在觀察人體免疫系統(tǒng)對付細菌的過程中意外發(fā)現(xiàn),在那些被人體滅菌勇士白血球殺死的細菌周圍,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絲體物質(zhì)。起初,他們以為這是顯微鏡的鏡片不干凈導致的觀察錯覺。但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絲狀體物總是在細菌進入人體后,很快就出現(xiàn)在細菌周圍。它們相互纏繞,構(gòu)成了網(wǎng)。這些網(wǎng)就像蜘蛛網(wǎng)那樣,能夠迅速把細菌橫七豎八地粘在上面,從而將細菌擒拿。隨后,這些網(wǎng)就密切配合人體白細胞里的其他物質(zhì),把被擒拿的細菌毒殺或者吞吃掉。
②更為奇特的是,這種由絲狀體物質(zhì)構(gòu)成的網(wǎng)還能對人體內(nèi)健康的細胞起到保護作用。實驗發(fā)現(xiàn),在對付病毒的戰(zhàn)斗中,有一種細胞分泌出來的蛋白酶在同細菌作戰(zhàn)的時候,有時候會傷及無辜,給人體健康細胞造成傷害。為了避免或減少這種傷害事件的發(fā)生,這個網(wǎng)憑借自身的粘性,主動把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幫助它們認準來犯之敵,同時避免誤傷健康細胞。
③最讓人感動的是,這些由絲狀體物質(zhì)編成的網(wǎng),在發(fā)揮完殺敵和護體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
④那么,人體內(nèi)的“天網(wǎng)”是誰拋出的?它是由什么物質(zhì)編織的?
⑤科學家對中性粒細胞已經(jīng)了解得比較透徹了,知道它們是人體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員: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約有白血球5000-10000個,這其中,中性粒細胞就占了55%-70%。他們也知道,中性粒細胞具有追蹤病菌和吞噬,毒殺細菌的能力,是人體內(nèi)抵御病毒最出色的勇士。但中性粒細胞究竟與“天網(wǎng)”有沒有關(guān)系,還是個未知數(shù)。
⑥在電子顯微鏡下,德國科學家對一群中性粒細胞進行了 追蹤觀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中性粒細胞在有細菌的環(huán)境里,會馬上被喚醒并向細菌圍攏。當它們靠近細菌后,先前沒有出現(xiàn)的“天 網(wǎng)”不久便悄然出現(xiàn)了,但在沒有細菌出現(xiàn)的環(huán)境里,則只有中性粒細胞在自由活動,唯獨不見“天網(wǎng)”的蹤影。那么,“天網(wǎng)”究竟是中性粒細胞拋出的呢,還是細菌拋出的呢?“天網(wǎng)”到底是由什么物質(zhì)編織的呢 ?
⑦德國科學家通過細致觀察和辨認,最后揭開了謎底。原來,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細胞在發(fā)現(xiàn)細菌入侵的敵情后,會馬上奔赴疆場,與細菌拼殺。這些投入到疆場的中性粒細 胞注定要成為烈士,因為它們就像是過河的小卒,從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們的壽命只有幾個小時。這些投入疆場的勇士,在與細菌拼殺到筋疲力盡的時候,便自行“剖腹”解體,從體內(nèi)拋出絲狀體物質(zhì)。眾多勇士的絲狀體物質(zhì)纏繞在一起,就構(gòu)成了細菌難逃的“天網(wǎng)”。讓人驚訝的是,構(gòu)成“天網(wǎng)”的絲狀體物質(zhì),恰恰就是隱藏在中性粒細胞內(nèi)部的DNA!
⑧DNA竟然會在危機時刻挺身而出,織“網(wǎng)”殺敵-這可是長久以來有關(guān)DNA的從未有過的重大發(fā)現(xiàn)!
⑨人體內(nèi)由DNA編織的“天網(wǎng)”被發(fā)現(xiàn)后,這種奇特現(xiàn)象立即觸發(fā)了許多醫(yī)學家的聯(lián)想和靈感。他們發(fā)現(xiàn),過去許多非常難解的醫(yī)學迷案,現(xiàn)在看來可能與人體“天網(wǎng)”有關(guān)。
11.讀①②段,概括什么是人體“天網(wǎng)”?人體“天網(wǎng)”的作用如何?(4分)
12.人體“天網(wǎng)”是怎樣形成的?(3分)
13.第⑤段中,“比較”“大約”“勇士”各自的作用如何?(3分)
14.人體“天網(wǎng)”有哪些“神奇”之處?(4分)
【答案】11.在人體內(nèi)細菌周圍,由一絲絲狀物質(zhì)互相纏繞而構(gòu)成的“網(wǎng)”,叫人體“天網(wǎng)”,它能擒拿細菌并將細菌毒殺或吞吃掉,對人體內(nèi)健康細胞起架護作用。
12 .人體內(nèi)中性粒細胞在與細菌拼殺到筋疲力盡時,自行“剖腹”解體,從體內(nèi)拋出的絲狀物質(zhì)——DNA纏繞在一起,便構(gòu)成了細菌難逃的人體“天網(wǎng)”。
13.“比較”,準確地說明了科學家對中性粒細胞了解的程度。
“大約”,準確地說明了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白血球大致的個數(shù)。
“勇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中性粒細胞在人體內(nèi)抵御病菌過程中,發(fā)揮的追蹤病菌,吞噬,杜莎病菌的作用。
14.人體“天網(wǎng)”總在細菌進入人體后迅速出現(xiàn)在細菌周圍;它能擒拿、毒殺、吞吃細菌;它對人體內(nèi)健康細胞起保護作用;它殺敵護體后神秘消失;它的絲狀物質(zhì)是中性粒細胞內(nèi)部的DNA。
18.(2018?四川省廣安市)
自給自足的人體生物能發(fā)電
①隨著煤炭、石油等資源的日趨枯竭,環(huán)境惡化日趨嚴重,一些科學家為了開發(fā)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課題轉(zhuǎn)向人類自身的生物能這一領(lǐng)域,利用人體生物能發(fā)電現(xiàn)已初見成效。
②人體中存在著一些化學物質(zhì),它們之間在發(fā)生反應時會產(chǎn)生化學能量。像新陳代謝過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應就有能量釋放出來。若稍加利用,這種能量就可以轉(zhuǎn)化為電能。根據(jù)這一原理,科學家開始了人體生物電池的研究。
③據(jù)專家介紹,人體生物電池的電極是由兩根長2厘米、直徑約1/7000納米的碳纖維制成,在每根碳纖維的外層還涂有一種聚合物,此外還有一種作為催化劑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將碳纖維與葡萄糖氧化酶連接成一個電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則是用來加速葡萄糖與氧分子的化學反應。這種人體生物電池在37℃、pH為7.2的環(huán)境下工作,這很接近人體血液的溫度和酸堿度。它產(chǎn)生的動力可以驅(qū)動一個監(jiān)控糖尿病的小型傳感器。
④人體生物能發(fā)電還有其他形式。當一個人坐著或站立時,就會持續(xù)產(chǎn)生重力勢能。此時,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轉(zhuǎn)換器就能將這種能轉(zhuǎn)換成電能。美國有一家公司將發(fā)電裝置埋在行人擁擠的公共場所,外面是一排踏板。當行人從踏板上走過時,體重壓在踏板上,使與踏板相連的搖桿向另一個方向運動,從而帶動中心軸旋轉(zhuǎn),啟動與之相連的發(fā)電機。
⑤除此以外,人體生物能中的熱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發(fā)大量的熱能,而且是通過輻射傳播出去。一般一個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晝夜所散發(fā)的熱量約為2500千卡。利用人體的熱能制成的溫差電池,可以將人體的熱能轉(zhuǎn)換成電能。這種溫差電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電源的作用,給助聽器、袖珍電視機、微型發(fā)電機等供電,可謂是自己發(fā)電自己使用。
⑥人體能源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沒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會為我們的社會節(jié)約更多的能源,希望這種新型的能源會越來越多地造福于人類。
19.用“‖”在下面段落番號間劃分這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0.選文介紹了利用人體生物能發(fā)電的形式依次是 ,, 。(3分)
21.研制人體生物電池依據(jù)的科學原理是什么?(3分)
22.第④段使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23.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去掉,為什么?(3分)
據(jù)專家介紹,人體生物電池的電極是由兩根長2厘米、直徑約1/7000納米的碳纖維制成,在每根碳纖維的外層還涂有一種作為催化劑的葡萄糖氧化酶。
【答案】19. ① ‖ ② ③ ④ ⑤ ‖ ⑥
評分說明:每劃對一處得1分,共2分。
20.利用化學能發(fā)電、利用重力勢能發(fā)電、利用熱能發(fā)電。
評分說明:依次答對一點得1分,共3分。
21.人體中存在著一些化學物質(zhì),它們之間在發(fā)生反應時會產(chǎn)生化學能量,若稍加利用就可以轉(zhuǎn)化為電能。(2分)
22.舉例子(1分) 通過列舉美國一家公司將發(fā)電裝置埋在行人擁擠的公共場所發(fā)電的例子,具體地說明了采用特制的重力轉(zhuǎn)換器就能將重力勢能轉(zhuǎn)換成電能。(2分)
23.不能去掉(1分),“據(jù)專家介紹”增強了對人體生物電池電極說明的權(quán)威性和科學性,更具有說服力,去掉后,就不能體現(xiàn)其權(quán)威性,所以不能去掉。(2分)
19.(2018?重慶)
揭開害羞之謎
李君印
①當絕大多數(shù)人都和諧地融于社會交往中時,害羞者似乎就成了異類。研究表明,大概有10%的幼兒“生來害羞”。這些兒童在與不熟悉的人或環(huán)境接觸時,顯得不同尋常的謹慎和緘默。
②人們一般認為,害羞就是一個人性格內(nèi)向造成的。但是科學家通過行為研究、大腦掃描甚至是基因測試,逐漸了解到,害羞是一種復雜的狀態(tài)。
③為了尋找害羞的原因,心理學家招募了一批小學生。讓小學生們先回答調(diào)查問卷,然后根據(jù)他們的害羞程度分了小組。之后,又向孩子們展示了一系列的圖畫,上面畫的是表示高興、生氣和沒有任何表情的臉,要求小學生識別這些臉。結(jié)果顯示,害羞程度高的小學生,一直不能順利地解讀表示生氣的臉。
④當研究者用腦電圖掃描的方式記錄小學生的大腦活動時,他們又發(fā)現(xiàn)在那些羞怯指數(shù)較高的孩子的大腦中,掌管人情世故的皮層活動能力較弱,而負責焦慮及警惕情緒的扁桃體部分則頗為活動。所以,在參加社交活動時,一般的孩子能根據(jù)別人的面部表情變化做出相應的反饋;而那些害羞的孩子很可能不懂其他人的面部表情,無法做出相應的反饋,當他們面對難以辨識的表情時,就會變得很警惕,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害羞。
⑤害羞孩子的大腦是如何被塑造成這樣的呢?心理學家接著收集了這些小學生們的唾液樣本,對其進行DNA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害羞的孩子的基因中與大腦化學物質(zhì)5-羥色胺有關(guān)的基因有一兩個比別人更短,使得他們大腦內(nèi)5-羥色胺濃度過低,導致他們交往不暢,最終產(chǎn)生一系列精神和心理上的問題,比如焦慮,驚恐,最嚴重的就是抑郁情緒,而這樣的人通常比較害羞。因此,由于基因的差別,有些人生來就害羞。
⑥心理學家曾對一批具有羞怯性格傾向的2歲兒童進行了長達20年的跟蹤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那些最初有羞怯傾向的人,雖然有2/3的人長大后仍是這種性格,但仍有1/3的人通過努力克服了這種害羞性格,變得開朗起來。也就是說,
⑦人們通常認為,害羞會影響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害羞更容易患上焦慮癥、抑郁癥。但是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害羞的小孩,更能強烈地體驗積極的情緒,比如成就感,這能幫助他們走向成功。另外,由于害羞的孩子交往空間相對狹小,他們會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同時,他們涉及暴力犯罪或團伙犯罪的幾率也更低。
(選自《百科新說》2019年第11期,有刪節(jié))
18.請根據(jù)文中探究害羞原因的過程,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4分)
(1)大腦掃描:掌管人情世故的大腦皮層活動較弱,負責焦慮及警惕情緒的扁桃體活躍→ →警惕→害羞
(2)基因分析:基因差異→ →焦慮、驚恐、抑郁→害羞
19.填寫在第⑥段橫線上的句子,下列選項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有害羞基因的人,一部分在成長的過程中,害羞的性格自然就會發(fā)生改變。
B.有害羞基因的人,一部分依靠后天的努力,是能改變羞怯性格的。
C.有害羞基因的人,少數(shù)雖然年齡增大,但害羞的性格不會發(fā)生改變。
D.有害羞基因的人,多數(shù)能克服害羞傾向,長大之后變得開朗起來。
20.請從語言的準確性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作用。(4分)
(1)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害羞的孩子的基因中與大腦化學物質(zhì)5-羥色胺有關(guān)的基因有一兩個比別人更短。
答:
(2)由于害羞的孩子交往空間相對狹小,他們會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
答:
21.指出第④段中劃線句子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說明方法: 作用:
22.第①段中寫到:“害羞者似乎就成了異類。”他們真的是異類嗎?為什么?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談談你的看法。(4分)
答:
【答案】
20.(2019?貴州省安順市)閱讀下面選文《自給自足的人體生物能發(fā)電》,完成15——19 題。(14 分)
① 隨著煤炭、石油等資源日趨枯竭,環(huán)境惡化日趨嚴重,一些科學家為了開發(fā)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課題轉(zhuǎn)向人類自身的生物能這一領(lǐng)域,利用人體生物能發(fā)電現(xiàn)已初見成效
② 人體中存在著一些化學物質(zhì),它們之間在發(fā)生反應時會產(chǎn)生化學能量。像新陳代謝過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應就有能量釋放出來若稍加利用,這種能量就可以轉(zhuǎn)化為電能根據(jù)這一原理,科學家開始了人體生物電池的研究。
③ 據(jù)專家介紹,人體生物電池的電極是由兩根長2 厘米、直徑約1 / 7000納米的碳纖維制成,在每根碳纖維的外層還涂有一種聚合物,此外還有一種作為催化劑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將碳纖維與葡萄糖氧化酶連接成一個電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則是用來加速葡萄糖與氧分子的化學反應。這種人體生物電池在37℃ 、pH為7.2 的環(huán)境下工作,這很接近人體血液的溫度和酸堿度它產(chǎn)生的動力可以驅(qū)動一個監(jiān)控糖尿病的小型傳感器。
④ 人體生物能發(fā)電還有其它形式。當一個人坐著或站立時,就會持續(xù)產(chǎn)生重力勢能。此時,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轉(zhuǎn)換器就能將這種能轉(zhuǎn)換成電能。美國有一家公司將發(fā)電裝置埋在行人擁擠的公共場所,外面是一排踏板。當行人從板上走過時,體重壓在板上,使與踏板相連的搖桿向另一個方向運動,從而帶動中心軸旋轉(zhuǎn),使與之相連的發(fā)電機啟動。
⑤ 除此以外,人體生物能中的熱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發(fā)大量的熱能,而且是通過輻射傳播出去。一般一個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晝夜所散發(fā)的熱量約為2500千卡利用人體的熱能制成的溫差電池,可以將人體的熱能轉(zhuǎn)換成電能。這種溫差電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電源的作用,給助聽器、袖珍電視機、微型發(fā)電機等供電,可謂是自己發(fā)電自己使用。
⑥ 人體能源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沒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會為我們的社會節(jié)約更多的能源,希望這種新型的能源會越來越多地造福于人類。(選自《能源科學的奧秘》有改動)
15 、選文介紹了哪幾種利用人體生物能發(fā)電的形式?( 3 分)
答:
16 、研制人體生物電池依據(jù)的科學原理是什么?( 3 分)
答:
17 、選文第③ 段加點字“約”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
18 、選文第④ 段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
19 、請從“節(jié)約能源”的角度,擬一則富有文采的宣傳用語。(2 分)
答:
【答案】
15、利用化學能發(fā)電:利用重力勢能發(fā)電;利用熱能發(fā)電。
16、人體中存在著一些化學物質(zhì),它們之間在發(fā)生反應時會產(chǎn)生化學能量,若稍加利用,這種能量就可以轉(zhuǎn)化為電能。
17、“約”宇表示估計,數(shù)目不確定(具體答更好),體現(xiàn)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18、舉例說明方法;具體說明采用特制的重力轉(zhuǎn)換器就能將重力勢能轉(zhuǎn)換成電能。
19、示例:水龍頭旁的宣傳用語:請不要讓我傷心流淚!
21.(2019?湖北省武漢市)
天空的表情
《詩經(jīng)》里說:《詩經(jīng)》里說:“??①在東,崇朝其雨”,意思是說若東方見虹,立刻就要下雨。實際上我們見到虹的時候,天空中已在下雨,因為虹是由于太陽光照射到雨點上,由雨點反射到我們的眼簾而成的。虹作弧形,紅色在外,向內(nèi)有橙、黃、綠、紫等色。虹的中心在地平線下,所以平時我們所看到的不過一個小半圓。虹的顏色捉摸不定,時常更變。雨點直徑若在一公厘②以上,那紅、黃、藍、綠各色俱備,雨點直徑若在一公厘以下,就不見紅色,若在十分之一公厘,則虹即無光彩而作白色了。
和虹相類的現(xiàn)象在天空中還有暈。暈有大小兩種,都以太陽或月亮為中心。大的暈是由于高云所成,云中的水點已結(jié)成冰。小的暈又名光環(huán),是低云所成。古人有“月暈而風”之語,暈無論大小,都是風暴將臨的預兆。太陽旁的暈,不但比月暈多,而且顏色亦更美麗,不過因陽光刺目,普通人不注意罷了。暈也有紅、黃、青、綠各色,大的暈青色在外,紅色在內(nèi),小的暈則相反。
日月云霞的顏色,往往可以預告未來的天氣。宋代范成大詩“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里”是有道理的。為什么同一現(xiàn)象早晚得到不同的結(jié)果?從氣象學上可以這樣解釋,在日中的時候,對流很盛,空中濕氣易于凝結(jié)成云,到太陽落山的時候,若是空中濕氣很重,云層一定很厚,不能見霞。晚上見霞,乃是空中濕氣不多的表現(xiàn),所以主晴。晚上地面因輻射而冷卻,不應有對流,但成霧,霧是不會有色彩的。若是早上有霞,那就表示晚間發(fā)生對流,是將下雨的征兆了。
云的高低、方向和厚薄都可以為天氣晴雨的預兆。在范成大的《吳船錄》內(nèi)有“廬山帶帽,平地安灶。廬山緊腰,平地造橋”,這諺語是很準確的。凡山嶺的區(qū)域,云慢慢上升就是天晴的預兆,若是慢慢地下降,就是將下雨的預兆。夏天中午以前,若是滿天是如堡壘般很厚的積雨云,則當日下午即有雷雨。蘇東坡詩“今日江頭天色惡,炮車云起風欲作”,但大塊白色的積云,若不十分濃厚,雖滿布天空,亦不降雨。所以俗諺叫“樓梯天,曬破磚”,蓋滿天都是積云的時候,雖是一樣高低,但看來總覺得近者高而遠者低,形似樓梯,這是久晴的預兆。云行之方向亦可覘風雨,俗諺說“云行東,馬車通;云行西,馬濺泥”,這也是很靈驗的。但以天的顏色和一處的風云來做預告的根據(jù)總嫌不足,要預告精確,必得多設氣象臺,各處用無線電聯(lián)絡起來,每天制圖才能有效。
(選自《竺可楨全集》第二卷,有刪改。)
【注釋】①??:音當?shù)豥ìdōng,虹。②公厘:毫米的舊稱。
5.下面對全文內(nèi)容概括準確的一項是( )
A.從虹的顏色、形狀可推知天氣情況。
B.天空呈現(xiàn)出的各種現(xiàn)象與天氣的關(guān)系。
C.暈的大小、顏色都可以預報天氣。
D.云呈現(xiàn)的高低、方向、厚薄與天氣的關(guān)系。
6.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虹是由于太陽光照射到雨點上,由雨點反射到我們的眼簾而形成的。
B.日月云霞的顏色,往往可以預告未來的天氣。
C.暈有大小之分,大暈是低云所成,小暈是高云所成。
D.云向東移,預示著晴天;云向西移,預示著陰雨天。
7.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判斷下面情境中四個人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早上,媽媽說:“孩子,上學時帶上雨傘,昨晚我看見月暈了,可能會下雨。”
B.在陽臺上,爸爸看見天邊的晚霞,對媽媽說:“快要下雨了,我們就不到公園散步了。”
C.一群游客登上廬山,看見云慢慢上升,像戴了一頂帽子似的。其中一位高興地說:“明天也許是好天氣,我們可以好好欣賞廬山的風景了!”
D.體育中考前兩天,班主任看見滿天都是積云,像樓梯似的,于是對同學們說:“我估計,體育中考那天不會下雨。”
【答案】5.B6.C7.B
22.(2019?廣東。
被妖魔化的沙塵暴
李栓科
①剛剛掠過我國及日本的沙塵暴,所到之處,飛沙走石、黃沙彌漫。一時間輿情沸騰。
②然而,人類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阻擋沙塵暴的發(fā)生。
③沙塵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幾千萬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擋了來自印度洋濕潤的西南季風,在中亞和我國的西北地區(qū)形成了大范圍的干旱和荒漠區(qū),這一區(qū)域又正處在西風帶上。這些是沙塵暴形成的根本原因,與人類的活動無關(guān)。但人類發(fā)展過程中的過度放牧、開墾種植和砍伐森林,使許多土地裸露,確實增加了沙塵暴的強度和頻次。
④沙塵暴作為一種自然現(xiàn)象,是地球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許多自然現(xiàn)象相互關(guān)聯(lián)、互為因果。假如我們消滅了沙塵暴及其源頭的沙漠干旱地區(qū),也就消滅了地球上的多種自然生態(tài),絕滅了適應干旱氣候的一切物種,并會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統(tǒng)的更加可怕的反饋和報復,甚至引發(fā)我們難以想象的災難。
⑤沙塵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見,但并非有害無利。
⑥首先,沙塵暴塑造了近百萬平方公里的黃土高原。正是黃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們的先民擇此生根繁衍。沙塵暴還使荒蕪死寂的諸多海島身披沃土,從夏威夷群島、日本列島到我國的廟島群島,無一不是沙塵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塵暴所遷移的沙塵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一些地區(qū)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塵暴向亞馬遜盆地輸入的沙塵量就有約1300萬噸,相當于該地區(qū)每年每公頃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塵暴能有效地緩
解酸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158745.html
相關(guān)閱讀:大豐市2018-2019年學年度九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