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9年中考語文試題精選匯編:議論文閱讀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內(nèi)容預覽:

湖北省2019年中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議論文閱讀專題

咸寧卷

(二)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4~18題。(12分)

“文化快餐”不宜多吃

①當你走上街頭,麥當勞、肯德基類的高價快餐、經(jīng)濟小吃類的低價快餐會不時地映入你的眼簾。這些快餐著實給廣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歡迎。

②時下,這股快餐之風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內(nèi),人們把此類“快餐”稱為“文化快餐”。欣賞電視劇《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代替了對原著的閱讀;大部頭的中外名著的縮寫本就在身邊;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現(xiàn)成的譯文;學習古詩詞,只需熟讀其中的“名句”;說,可以顯文雅,寫,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實,去看看影視劇的戲說、演繹……諸類“文化快餐”很有市場,書店里名著縮寫本供不應求,影視VCD暢銷不衰。

③客觀地說,眼前社會,時間就是金錢,人們想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瀏覽名篇佳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來代替必要的閱讀,那就大可不必提倡。

④翻開文化史,那些劃時代的扛鼎之作,無不是藝術家們耗盡了畢生精力而著。試想:一部“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紅樓夢》,就能僅靠三十六集電視劇“一目了然”了嗎?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煙海,富似金庫,僅靠一家之言的譯文就能“明志”嗎?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歌,僅靠其中一兩句詩句就能把握詩的“靈秀”嗎?古人為了寫詩著文,“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二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后人豈能浮光掠影,“快”速瀏覽,淺嘗輒止?“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圇吞棗、食而不化、營養(yǎng)不良。

⑤某著名女演員在《火燒阿房宮》中扮演了鑄劍大師徐夫人,引起史學界一片嘩然。殊不知,徐夫人是戰(zhàn)國時期一位七尺須眉男兒。臺灣某女歌星得知《滿江紅》的詞作者是岳飛,喜不自禁,決定日后要找岳飛寫歌詞,令眾多歌迷大失所望。某省電視臺一女主持人聽到一嘉賓回答“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作者是“蘇東坡”時,忙糾正道“回答錯誤,正確答案應是‘蘇軾’”。

⑥如此常識性錯誤的笑話,不一而足,這說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書讀少了,就會捉襟見肘,貽笑大方。其實,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不久前,臺灣學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讀書主義”:自己再累也要讀書;工作再忙也要讀書;收入再少也要買書;住處再擠也要藏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這話應該是對我們每一個人說的。在知識經(jīng)濟發(fā)展突飛猛進的今天,文化素養(yǎng)要提高,必須靠讀書來“充電”。要擠出時間與書結緣,精讀深思,“探賾(zé)索隱,鉤深致遠”(《周易》),絕不能一味地憑借“文化快餐”去解“渴”充“饑”。“文化快餐”實在不宜多吃。

14、用原文句子作答:作者在本文反對的是 ;主張的是 。(2分)

15、“文化快餐”為什么不宜多吃?(2分)

16、第⑤段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作者在第④段連用四個反問句,若變成陳述句,其表達效果怎樣?(2分)

18、“國學熱”是今年兩會代表熱議的話題,溫家寶總理也在2019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記者招待會上提出“文化傳統(tǒng)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文化傳統(tǒng)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號召我們強化“國學”的學習,發(fā)揚祖國文化傳統(tǒng)。請結合溫總理的話,談談你對“新讀書主義”的看法。(40~50字,3分)

14、(2分,每點1分)以文化快餐的形式來代替必要的閱讀;與書結緣,精讀深思

15、(2分,每點1分)①會囫圇吞棗、食而不化、營養(yǎng)不良(或者:消化不了,吸收不了)②會犯常識性的錯誤,以致貽笑大方。

16、(3分)舉例論證(1分);通過列舉三位公眾人物的事例,論證了“書讀少了,就會捉襟見肘,貽笑大方”(或:“書讀少了,就會犯常識性的錯誤”)(2分)

17、(2分,每點1分)變成陳述句,則削弱了強烈的感情色彩和論辯的力量。

18、(3分)答案略。(給分原則:1、觀點明確、正確;2、闡述清晰、有力;3、語言簡潔、明了)

孝感卷

(三)學術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識

羅志敏

①近年來,學術圈內(nèi)屢見不鮮的學術不端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也引發(fā)了人們對于學術不端治理機制的思考。其中,大家比較關注的是制度建設問題,這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如何培養(yǎng)學術人的自律意識,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②之所以要特別強調學術人的自律意識,是因為學術活動具有自身獨特的性質。學術活動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規(guī)律、探尋真理,學術的生命力主要在于自由思考、自主創(chuàng)新,這就決定了學術人的學術活動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有著許多規(guī)章制度無法規(guī)范也不應規(guī)范的地方。如果用細密繁多的條條框框把學術人究竟應該如何進行學術研究完全規(guī)定好,學術就難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一方面要讓學術人擁有足夠的自主性以促進學術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另一方面又要強調學術規(guī)范以防止學術不端行為。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于學術人要有比其他行業(yè)從業(yè)人員更強的自律意識,使自己的學術活動始終符合學術倫理。當前,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

③喚起學術人的羞恥意識。羞恥意識是個人將自我呈現(xiàn)在真善美面前、通過自我評價所形成的一種自律意識,是人之道德的最后防線和安身立命的基本法則。在中國,從孟子的“恥之于人大矣”到龔自珍的“以教之恥為先”;在西方,從古希臘德謨克利特的“對可恥行為的追悔是對生命的拯救”到馬克思的“羞恥本身已經(jīng)是一種革命”,中外文化都非常重視羞恥意識對人的行為的重要影響。學術人一旦有了羞恥意識,就會在其心靈深處形成最能激發(fā)學術良心的內(nèi)在道德力量,從而把自己的行為限定在“可以”“應當”的范圍之內(nèi)。朱熹的“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④形成學術人的敬畏意識。敬畏意識是個人對其心目中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崇敬與畏懼。它不同于一般的害怕、恐懼等心理活動,而是出于人的內(nèi)在情感需要。敬畏意識能夠警示和規(guī)范人的思想與行為?鬃诱J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康德敬畏頭上的燦爛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學術人的敬畏意識,應是基于對學術這一崇高事業(yè)產(chǎn)生景仰的基礎上對褻瀆學術的后果所產(chǎn)生的一種“畏懼”。它能警示和約束學術人的行為,促使其“自己為自己立法”。

⑤激發(fā)學術人的成就意識。成就意識是個人在羞恥意識、敬畏意識基礎上的一種積極心理轉向,是在自省過程中萌發(fā)出的一種主動、正向的道德力量。換言之,羞恥意識和敬畏意識都是一種“有所不為”的自律意識,而成就意識則是一種更積極的“有所為”的自律意識。對學術人來講,成就意識就是一種學術人克服自身“惡”后的趨“善”意愿,表現(xiàn)為一種學術信念和學術意志,最終成為其在學術道路上不斷上進、最終走向學術“至善”的內(nèi)在動力。在中外學術發(fā)展史上,一些學者之所以能夠在艱苦的條件下取得令世人仰慕的學術成果,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們具有一種成就意識,能以此來激勵自己努力攀登學術巔峰。

(選自《人民日報》2019年2月15日期)

17.文因時而作,本文主要是針對 的現(xiàn)象,提出了 的觀點。(2分)

18.下面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3分)

A.強調學術人的自律意識,是因為學術活動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不可能用細密繁多的條條框框完全規(guī)定好。

B.羞恥意識作為人之道德的最后防線和基本生存法則,可以限定學術人的行為,形成內(nèi)在的道德力量。

C.學術人的敬畏意識,既指對從事學術活動這一崇高事業(yè)產(chǎn)生的“敬重”,又指對褻瀆學術帶來的后果所產(chǎn)生的“畏懼”。

D.激發(fā)學術人的成就意識,表明學術人應當樹立一種不及條件優(yōu)劣,不急手段可否,努力取得學術成果的信念和意志。

19.從論證的角度,第③段引用孟子和龔自珍的話的作用是 ,引用朱熹的話的作用是 。(2分)

20.文中第③④段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3分)

21.讀了本文后,你獲得了什么啟示?聯(lián)系自身實際,就某一點坐簡述。(3分)

17.學術圈內(nèi)屢見不鮮的學術不端事件 學術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識。(2分,每空1分)

18.D(3分)

19.作論據(jù) 作結論 (2分,每空1分)

20.不能。(扣住兩者之間是層進關系,具體闡述即可。3分)

21.略。(能聯(lián)系自身實際談即可。3分)

荊州卷

議論文閱讀

做一個漢字傳人

①世界上有四大古文字,唯有漢字碩果僅存,至今不衰。其實漢字的發(fā)展并不是一帆風順,它曾面臨“拉丁化”的挑戰(zhàn),計算機的挑戰(zhàn)……不過事實告訴我們,承載著幾千年人類文明的漢字,是有著頑強的生命力的。但,當下,漢字依然面臨著挑戰(zhàn)。作為人類的智慧成果,漢字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敬重;作為文化傳承的工具,漢字也沒有得到精心的維護。在漢字教育和漢字運用方面,有不少問題是值得關注的。

②比如字理的模糊。和拼音文字不同,每一個方塊字都有著獨特的字理,研究字理成了一門學問,這就是“小學”,即文字學。我們的前輩文化人,幾乎都曾受到文字學的熏陶。陳獨秀曾在獄中編寫《小學識字讀本》;魯迅聽章太炎講解《說文解字》,寫過別具慧眼的《門外文談》;郭沫若更是甲骨文方面的研究專家?墒,今天的識字教育似乎無“理”可言,文字學早被驅逐出課堂,學生只知點橫撇捺,不知造字理據(jù)。所以才會有人經(jīng)常把“天翻地覆”寫成“天翻地復”,把“不脛而走”寫成“不徑而走”,把“草菅人命”寫成“草管人命”。

③又如讀音的紊亂。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準確的讀音,是掌握漢字的基本要求。有些人卻視讀音為兒戲,秀才識字讀半邊,古已有之,于今為烈。于是,“齲齒”成了“yǔ齒”,“瀕臨”成了“pín臨”。“說服”的“說”字,字典里注音為“shuō”,口語里讀音為“shuō”,卻被不少電視臺的主持人刻意改讀成“shuì”。

④再如形體的失范。漢字的字形有一個演變過程,到了漢代經(jīng)歷“隸變”以后基本成熟,從筆畫到結構,形成了社會共識。新中國建立以后,通過自覺的文字改革,書寫有了明確的規(guī)范要求,可這些規(guī)范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遵循。“世博會”的“博”左邊常被寫成“忄”了,“康師傅”的“康”下邊寫成了“水”。甚至電腦字庫里的有些字,一打出來就是錯的,比如“假”字的右上角誤成了“幾何”的“幾”,“肺”字的右半邊誤成了“城市”的“市”。當年鉛排時代,印刷廠的字模要經(jīng)過專家嚴格審核。如今電腦字庫各行其是,錯了也無人過問,出現(xiàn)了文化管理上的盲區(qū)。

⑤還有書寫的退化。世界上有近兩千種文字,唯有漢字形成了一門獨特的書寫藝術——書法。寫字,歷來是文化人的基本功?纯“五四”以來的作家手稿,哪一個不是寫得一手好字?“墨寶”,曾經(jīng)是一個十分流行的詞語。可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漢字書寫被邊緣化了。當年教育部長蔣南翔曾經(jīng)說過:“我最怕兩樣東西:一是北京售貨員的臉,二是中國大學生的字。”

⑥漢字,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漢字能有今天,是和一代又一代漢字傳人的努力分不開的。如今漢字的接力棒已經(jīng)到了我們手里,作為一個漢字的傳人,如何正視漢字的生存現(xiàn)狀,提高漢字的文化地位,讓漢字綻放出更為燦爛的花朵,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

(作者:秦光,有刪改)

14.(2分)說出本文的結構方式。

15.(2分)第2段舉陳獨秀、魯迅、郭沫若的事例,想表達什么樣的觀點?

16.(2分)讀第5段,說出劃線句子采用的兩種論證方法。

17.(2分)“撼祖國強盛,衛(wèi)京都泰安。”這是故宮博物院贈送給北京市公安局錦旗上的感謝語。上面有一個錯別字,請你指出并改正這個錯別字。故宮作為研究古文物和古文字的地方,竟然也寫錯別字。如果將這個事例放到文中,你認為放到第幾段最合適?

18.(2分)結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要做一個漢字的傳人,我們可以怎么做?

14.總分總(或總分)

15.我們的前輩文化人,幾乎都曾受到文字學的熏陶。

16.舉例論證對比論證道理論證(或引用論證)(說出兩種即可)

17.“撼”改為“捍”;放在第2段最合適。18.①認真學習漢字的音、形、義、理;②規(guī)范使用漢字;③傳承漢字藝術;④做好宣傳普及工作。(意思相近,言及兩點即可)

襄陽卷

(四)閱讀議論文《決定成功的利器》,完成22-26題。(12分)

決定成功的利器

劉偉

①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煉好兩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zhèn),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馬到成功。

②有這樣一個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獻給他一張弓。他看了又看,試丁又試,認定是難得一見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個專門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這個工匠仔細看過之后,卻得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論:“這張弓雖然強,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問原因。工匠回答說:“一張弓的好壞,不單要看它是否射得遠,更要看它是否射得準。而能否射得準,關鍵取決于做弓用料的紋理是否好。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間,木頭的脈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這張弓雖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勢必不走正道,偏離目標,所以算不上一張好弓。”

④其實工匠的一番話,蘊含著豐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兩個標準,那就是一個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個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zhèn)湔卟攀钦嬲娜瞬拧?/p>

⑤一個人的德,好比一張弓的木心是否在恰當?shù)奈恢茫瑳Q定射箭的方向;一個人的才好比一張弓是否有力,決定箭射得遠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張完美的弓,既剛勁有力,射得遠,又箭無虛發(fā),射得準。有德無才的人就像一張有缺陷的弓,盡管木心在正中間,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沒后勁,射不遠,最終還是難以命中目標。無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張有危險的弓,盡管射得遠,但由于木料的紋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結果勢必偏離目標,甚至造成嚴重的危害。無德無才的人就像一張有害無益的弓,不僅木心不正,而且沒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⑥北宋偉大的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司馬光以德、才為依據(jù)將人分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類—— [甲] 謂之“圣人”; [乙] 謂之“愚人”; [丙] 謂之“君子”; [丁] 謂之“小人”。

⑦司馬光認為用人的原則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來用的話,那寧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

⑧由此可見德才對于成功的重要性,而兩者又以德為重,所以一個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過人的才能,更要有過人的德行。

——選自《小品文選刊》2019年第1期,有刪改

22.本文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么?(2分)

23.根據(jù)文意,將下面四組詞分別填入文中第⑥段[甲][乙][丙][丁]處(只填序號)。(2分)

①才德兼無 ②德勝才 ③才勝德 ④德才俱備

[甲]處應填: [乙]處應填:

[丙]處應填: [丁]處應填:

24.第⑤段劃線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5.第④段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去掉?為什么?(3分)

一個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zhèn)湔卟攀钦嬲娜瞬拧?/p>

26.本文語言富有哲理,給人啟迪。請從下列句子中找出你最受啟發(fā)的一句,談談你的理解。(2分)

句一:只有德才兼?zhèn),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馬到成功。

句二:有德無才的人就像一張有缺陷的弓,盡管木心在正中間,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沒后勁,射不遠,最終還是難以命中目標。

宜昌卷

四、領略魏晉之風度,向往自由之高貴(20分)

◆駱玉明

①魏晉風度是個不易捉摸的概念,因而也是個紛擾不已的話題。說簡單點,是這個時代的士人們在自覺地追求活得更漂亮些。

②所謂漂亮,顯然不僅僅指外在的儀表容顏,還有內(nèi)在的精神情韻,表現(xiàn)在行事中,第一: 。尤其是在突然而至的變故前惶然失措,這說明缺乏堅定的自我認同能力,而容易受到外在壓力的干擾,以致一擠則垮,尊嚴盡喪,于此當然說不上什么風度了。因此,彼時的輿論特別看重人在生死、榮辱等關口的表現(xiàn),把此境之下所流露出的從容不迫、鎮(zhèn)定自如視為優(yōu)雅和高貴之舉,稱之為“雅量”!妒勒f新語》這部“名士教科書”專列“雅量”一門,收羅了不少此類逸事。譬如嵇康安然彈琴,無視死亡的迫近;謝安接到淝水一役的捷報,默然無動于衷,都足以展現(xiàn)斯人的翩然風姿。唯有高貴才是美的,這是魏晉名士們的共識。

③所謂漂亮,第二點: 。美妙的生活姿態(tài)應該是自在、舒緩、閑適、雅致、隨心、任情,而不必刻意自我約束與激勵以趨附某種外在價值,盡管后者可能引人崇仰。這與東漢士人 氣節(jié)、 然諾、忽生死、 富貴、 大義、護綱常的作風顯然兩樣。人生除了道德,還有藝術,或許藝術更為重要。魏晉名士們把生活藝術化了,他們熱衷清談,但不為尋求理論的成果而是享受智慧的雋永精妙;他們耽玩山水,但不為排遣失意的落寞而是體驗情感的清雅高致……總之,唯有自然才是美的,這也是魏晉名士們的共識。

④所謂漂亮,還有第三點: 。適度的詼諧不但可以化解因生活的過于嚴肅所造成的拘謹、沉悶和尷尬,還可調度起沉酣中的想象力去呼應學識以作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散發(fā)生命的活力!妒勒f新語》中記載有許多名士相互調侃機辯的事跡,這構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對諧趣的欣賞實質上是對生活情趣的推崇,這樣的人顯然有風度。唯有生趣才是美的,這同樣是魏晉名士們的共識。

⑤高貴、自然、生趣這些構成了魏晉風度的內(nèi)涵,它最終指向的是名士們對自由境界的向往。

(節(jié)選自《魏晉風度二十講?序言》)

相關鏈接:

【甲詩】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乙文】

王濟卒,年四十六,及其將葬,時賢無不畢至。孫楚雅敬濟,而后來,哭之甚悲,賓客莫不垂涕?蕻,向靈床曰:“卿常好我作驢鳴,我為卿作之。”體似聲真,賓客皆笑。楚顧曰:“諸君不死,而令王濟死乎!”

《晉書?王渾傳附子濟傳》

【丙文】

桓公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jù驚懼,慌張),問謝曰:“當作何計?”謝神意不變,謂文度(王坦之的字)曰:“晉祚(zuò皇命)存亡,在此一行。”相與俱前,王之恐狀,轉見于色。謝之寬容,愈表于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笐勂鋾邕h,乃趨解兵。王、謝舊齊名,于此始判優(yōu)劣。

《晉書?謝安傳》

25.細讀全文,選取恰當?shù)亩陶Z給這篇文章命題。(限7個字)(2分)

26.下邊三句話分別是從文章②③④段的段首抽取出來的中心句,請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請將它們分別還原到恰當?shù)奈恢。?分)

A.不可太乏趣。 B.不可太緊張。 C.不可太窘迫。

27.請你根據(jù)第②段內(nèi)容提示,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什么叫“雅量”。(2分)

28.請將下邊句子中空缺的動詞各歸原位。(2分)

備選動詞:A.講 B.慕 C.輕 D.重句子:這與東漢士人 氣節(jié)、 然諾、忽生死、 富貴、 大義、護綱常的作風顯然兩樣。

29.右邊“相關鏈接”中的三段詩文與左邊文段中“士人們自覺的追求活得漂亮”的三個分論點有對應關系,請分別指明這種對應關系。(3分)

【甲詩】與第 段對應,【乙文】與第 段對應,【丙文】與第段對應。

30.細讀【甲詩】,并結合陶淵明的人生追求,說說加點“愿”字的言內(nèi)之義和言外之義。(2分)

言內(nèi)之義是:

言外之義是:

31.請在【乙文】中找出與“時賢無不畢至”句式特點完全相同的另一句話。(2分)

句子:

32.請你分別用一個四字詞語來描述謝安、王坦之赴宴路上的不同神色。(2分)

33.積累鏈接:戰(zhàn)國雄辯之士,魏晉清談名流,漢唐詞賦大家……都曾在各自的時代獨領風騷,正如清朝趙翼在《論詩》中所說的: , 。(2分)

【注】因命題需要,本試卷所選文段均有刪改,特此說明。

四、領略魏晉之風度,向往自由之高貴(20分)

25.(2分)魏晉風度的內(nèi)涵

26.(3分)C B A

27.(2分)所謂“雅量”,是人在生死、榮辱等關口所表現(xiàn)和流露出的從容不迫、鎮(zhèn)定自如;蛉嗽谏、榮辱等關口所表現(xiàn)和流露出的優(yōu)雅和高貴。

28.(2分)講 重 輕 慕

29.(3分)

【甲詩】與第 ③ 段對應;

【乙文】與第 ④ 段對應;

【丙文】與第 ② 段對應。

30.(2分)言內(nèi)之義是希望自己所種的豆子來年能夠獲得豐收。(1分)

言外之義是希望自己回歸自然,追求平等的人生理想能夠得于實現(xiàn)。(1分)

(說明:意近即可)

31.(2分)賓客莫不垂涕。

32.(2分)示例:

謝 安:神意不變 貌愈寬容

鎮(zhèn)定自若 臨危不懼

王坦之:驚恐不安 神色慌張

張皇失措 膽戰(zhàn)心驚

33.(2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說明:錯一字扣1分)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san/1165477.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2019年中考語文仿真模擬試題及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