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寫(10分)
書法這顆閃耀著傳統(tǒng)文化光輝的明珠,在素質(zhì)教育的天宇中更加璀璨奪目。書法對于培
養(yǎng)人的心理品質(zhì)和審美能力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相信你有一手漂亮的書法,那就盡情地展示吧!
1.請把下面這段歌詞正確、規(guī)范地寫在方格里。(10分)
綦江是個好地方,青山綠水好風光,山連山來廠連廠,風吹稻花起波浪。綦江越來越興旺,城鄉(xiāng)舊貌換新裝,座座高樓連成片,高速公路通四方。(共64個字,含標點;68個空格。)
二、語文知識及運用(30分)
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歌聲是非常柔和的,與夜色蒼茫中的靜謐(mì)氣氛再適合不過了。
B.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據(jù)(jū)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C.當它戛(gá)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
D.對這一轉(zhuǎn)變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有一位長期以來鮮(xiǎn)為人知的科學家:鄧稼先。
3.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沾污 詰問 憂心忡忡 暗然失色
B.啜泣 狼籍 苦心孤詣 義憤填鷹
C.斑瀾 闊綽 長途跋涉 迫不急待
D.制裁 惻隱 根深蒂固 微不足道
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
B.畢業(yè)前夕,同學們歡聚一堂,載歌載舞各展風采,盡情地享受天倫之樂。
C.重慶的黑勢力團伙氣焰囂張銳不可當,但在我公安機關(guān)的嚴厲打擊下,被徹底粉碎。
D.《西游記》這部小說情節(jié)跌宕起伏,抑揚頓挫,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5.下列各項中作家、作品及相關(guān)信息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魯迅——《故鄉(xiāng)》——小說
B.蘇軾——《小石潭記》——北宋文學家
C.余光中——《鄉(xiāng)愁》——臺灣詩人
D.都德——《最后一課》——法國作家
6.下面語段中劃線處都有語病,請按要求修改。(4 分)
2019年5月18日,全國首屆農(nóng)村地區(qū)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jīng)驗交流會在綦江召開。①教育部領(lǐng)導、全國課改專家及學者光臨來到綦江,②考察我縣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③探尋農(nóng)村地區(qū)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zhì)量和促進教育公平的有效成果。④全國性的教育工作會議在我縣召開,這在歷史上的綦江還是第一次。綦江課改模式得到了與會領(lǐng)導、專家和學者的高度評價。
第①處詞語贅余,應刪去“ ”。
第②處成分殘缺,應在句末添加“ ”。
第③處搭配不當,應將“ ”改為“ ”。
第④處語序不當,應將“ ”與“ ”調(diào)換。
7.仿照畫線的句子,發(fā)揮想象續(xù)寫兩句。(4分)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沒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縷清風,為我送來芬芳;如寒夜里的一團火焰,為我送來溫暖。如 ,
;如 , 。我將帶著你的祝福,去搏擊人生的風雨,擁抱絢麗的彩虹。
8.綜合探究(10分)
綦江作為“中國農(nóng)民版畫之鄉(xiāng)”“中國西部齒輪城”“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先進地區(qū)”,注重外塑形象,內(nèi)強素質(zhì),加快了建設“五個綦江”的步伐。作為綦江人,我們?yōu)榧亦l(xiāng)的巨變感到無比自豪。
(1)請你從下面這則材料中提取一條主要信息。(3分)
2019年5月24日,綦江農(nóng)民版畫在上海世博會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展區(qū)展出時,受到各國游客的青睞,成了重慶館綦江展演周首日的焦點。不少游客對版畫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來自韓國的小伙子科爾現(xiàn)場拜農(nóng)民版畫家李方德為師。一番擺弄下來,顏料涂到了衣服和臉上,可小伙子滿不在乎,一邊欣賞自己的成果,一邊伸出大拇指,“good!very good!”贊個不停。世博會重慶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已經(jīng)把綦江農(nóng)民版畫確定為贈送世界各國各地場館和有關(guān)人士的禮品。
(2)在重慶館二樓的環(huán)形舞臺上,精彩的LED宣傳畫面展示了新興綦江的青春和活力。在深圳做汽車產(chǎn)業(yè)的郭先生一邊看一邊作記錄,當他了解到世博會新能源公交車配裝的是綦江低碳環(huán)保變速器時,對綦江齒輪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很想了解綦江的情況。
假如你是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邀請郭先生到綦江實地考察,你該怎么說?(4分)
(3)在創(chuàng)建“平安綦江”的過程中,交巡警加大了整治酒后駕駛力度。在此期間,某校準備開展“勸戒司機酒后駕車,安全寄語獻溫情”的活動。
請你為這次活動擬寫一條勸告司機不要酒后駕駛的宣傳標語。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不超過20個字。(3分)
得分 評卷人
三、古詩文積累與閱讀(25分)
(一)古詩文積累
9.默寫填空。(10分,每空l分)
(l) ,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
(2)大漠孤煙直, 。 (王維《使至塞上》)
(3) ,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4)長風破浪會有時, 。 (李白《行路難》)
(5)千嶂里, 。 (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6)己所不欲, 。 (《<論語>十則》)
(7)杜甫在《望岳》中表達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與豪氣的語句是“ , 。”
(8)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中表現(xiàn)送別友人后依依不舍和無限悵惘之情的句子是“ ,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題。(15分)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3分)
①朝服衣冠( ) ②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
③客之美我者( )
11.下列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①鄒忌修八尺有余 ②乃重修岳陽樓
B.①時時而間進 ②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C.①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D.①王之蔽甚矣 ②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12.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2)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1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2分)
文章第一自然段寫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贊美而沾沾自喜,而是從中悟出
的道理。第二自然段寫鄒忌以 方法委婉進諫。第三自然段寫齊王納諫及其結(jié)果。
14.對文中的鄒忌和齊威王,你更欣賞誰?請簡述理由。(3分)
四、現(xiàn)代文閱讀(35 分)
得分 評卷人
(一)閱讀下面選文,完成文后15—19題。(19分)
三袋米的故事
①兒子剛上小學時,父親去世了,母親沒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那時村里沒通電,兒子每晚在油燈下書聲朗朗、寫寫畫畫,【A】母親拿著針線,輕輕地、細細地將母愛密密縫進兒子的衣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B】當一張張獎狀覆蓋了兩面斑駁陸離的土墻時,兒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長。望著高出自己半頭的兒子,母親眼角的皺紋張滿了笑意。
②當滿山的樹木泛出秋意時,兒子考上了縣一中。母親卻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干不了農(nóng)活,有時連飯都吃不飽。那時的一中,學生每月都得帶30斤米交給食堂,對于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③沒多久,母親一瘸一拐地挪進學校食堂,氣喘吁吁地從肩上卸下一袋米。負責掌秤登記的熊師傅打開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頭就鎖緊了,說:“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總喜歡占點小便宜。你看看,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細米、粗米,簡直把我們食堂當雜米桶了。”這位母親臊紅了臉,連聲說對不起。熊師傅見狀,沒再說什么,收了。
④又一個月初,這位母親背著一袋米走進食堂。熊師傅照例開袋,眉頭又鎖緊,還是雜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沒給這位母親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頓地對她說:“不管什么米,我們都收。但品種要分開,千萬不能混在一起,否則沒法煮,煮出的飯也是夾生的。下次還這樣,我就不收了。”母親不敢吱聲,低著頭一瘸一拐地離開了食堂。
⑤第三個月初,母親又來了,熊師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幾乎失去理智的語氣,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說你這個做媽的,怎么頑固不化呀?咋還是雜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來的,就怎樣背回去!”
⑥母親似乎早有預料,兩行熱淚順著凹陷無神的眼眶涌出:“大師傅,我跟您實說了吧,這米是我討……討飯得來的啊!”熊師傅大吃一驚,眼睛瞪得溜圓,半晌說不出話來。
⑦母親坐在地上,挽起褲腿,露出一雙腫大的僵硬的變形的腿。母親抹了一把淚,說:“我得了晚期風濕病,連走路都困難,更甭說種田了。兒子懂事,要退學幫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學校……”
⑧校長知道了這件事,不動聲色,以特困生的名義減免了兒子三年的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后,兒子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yè)生那天,縣一中鑼鼓喧天,校長特意將這位母親的兒子請上主席臺,此生納悶:考了高分的同學有好幾個,為什么單單請我上臺呢?更令人奇怪的是,臺上還堆著三只鼓囊囊的麻布袋。此時,熊師傅上臺講了母親討米供兒上學的故事,臺下鴉雀無聲。校長指著三只麻布袋,情緒激動地說:“這就是故事中的母親討得的三袋米,這是世上用金錢買不到的糧食。下面有請這位偉大的母親上臺。”
⑨兒子疑惑地往下看,只見熊師傅扶著母親正一步一步往前走。我們不知兒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給他的那份震撼絕不亞于驚濤駭浪。于是,人間最溫情的一幕上演了,母子倆對視著,母親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綹兒花白的頭發(fā)散亂地搭在額前,兒子猛撲上前,摟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選自文章閱讀網(wǎng),有刪改。)
1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這個故事表現(xiàn)了什么主題?(4分)
16.本文語言優(yōu)美、清新自然。請你從第①自然段畫線的【A】【B】兩處中任選一處加以品析。(3分)
答:我選( )處:
17.第⑧自然段:校長為什么說這三袋米是世上用金錢買不到的糧食?(4分)
18.第⑨自然段:“我們不知兒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給他的那份震撼絕不亞于驚濤駭浪。”請你發(fā)揮合理的想象寫出兒子當時的“那份震撼”。(4分)
19.“父愛如山,母愛如水。”請你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談談對父(母)愛的感受。要求情感真摯,不少于50字。(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165514.html
相關(guān)閱讀:上海同濟大學附中中考語文模擬試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