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區(qū)大東流中學2019年九年級語文9月月考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內(nèi)容預覽:

初 三 月 考 語文試 題

一、選 擇。下 面各 題 均 有 四個選 項,其中只有一個符 合 題 意,將 選 出 答 案 字 母 項 填 在 答 題 紙上 相 應(yīng) 位 置。(共10分。每小題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懲罰(chéng) 膽怯(qiè) 稱心如意(chèng)

B.脂肪(zhī) 教誨(huì) 扣人心弦(xuán)

C.瞥見(piē) 犀利(xī) 隨聲附和(hè)

D.字帖(tiè) 氛圍(fēn) 安然無恙(yàn?)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奔弛 待遇 追溯 再接再厲

B.和諧 秘決 閑暇 煥然一新

C.干燥 蔓延 書籍 無精打采

D.婉約 吟誦 尊命 鴉雀無聲

3.下列句子中加點俗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A.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只有善于吸取失敗的教訓,才能獲得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

B.面對實力強勁的對手,第一次參加比賽的校足球隊毫不示弱,以一種“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比賽。

C.只有做到“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在學習過程中學到的能力才能夠內(nèi)化為自己的能力。

D.因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以大凡聰明的人總是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4.結(jié)合語境,填入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p>

十一屆全運會會徽構(gòu)思巧妙,設(shè)計新穎,以11個“競技人形”為主要構(gòu)成元素。整體結(jié)構(gòu)創(chuàng)意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字小篆中繁體“中華”的“?”字;造型語言借鑒中國民間吉祥飾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個運動人形的組合;整體圖形創(chuàng)意還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紋樣“同心結(jié)”的概念。這樣,。

A.團結(jié)和諧的理念、民族盛會的寓意、吉祥美好的祝福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會徽的設(shè)計之中

B.吉祥美好的祝福、民族盛會的寓意、團結(jié)和諧的理念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會徽的設(shè)計之中

C.民族盛會的寓意、吉祥美好的祝福、團結(jié)和諧的理念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會徽的設(shè)計之中

D.民族盛會的寓意、團結(jié)和諧的理念、吉祥美好的祝福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會徽的設(shè)計之中

5.下列作家、作品均為同一朝代的一項是

①《陋室銘》 ②《望岳》 ③《過零丁洋》 ④《行路難》

⑤王安石 ⑥王 維 ⑦陶淵明 ⑧蘇 軾

A.① ② ④ ⑥ B.③ ⑤ ⑥ ⑧

C.① ④ ⑥ ⑦ D.② ⑤ ⑦ ⑧

二、填 空 題(共13分)

6.默寫(11分)

① ,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② ,草色入簾青。 (劉禹錫《陋室銘》)

③金樽清酒斗十千, 。 (《行路難》)

④采菊東籬下, 。 (陶淵明《飲酒》)

⑤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天凈沙 秋思》)

⑥山河破碎風飄絮, 。 (文天祥《過零丁洋》)

⑦ ,弓如霹靂弦驚。(辛棄疾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⑧塞下秋來風景異, 。(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⑨轉(zhuǎn)朱閣, ,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 ?(蘇軾《水調(diào)歌頭》)

⑩蕩胸生層云, 。(杜甫《望岳》)

7.名著閱讀(2分)

《水滸傳》是我國一部杰出的英雄傳奇小說。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 ① 等108位梁山好漢的形象,講述了潯陽樓題反詩、 ② 等一個個生動傳神的故事。這些奇人奇事構(gòu)成了一個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世界。

三、綜合性學習(共6分)

新春伊始,我國西南部地區(qū)五省市即遭遇大范圍干旱。下面是幾則關(guān)于干旱的材料。認真閱讀分析材料,完成后面各題。

[材料一]

西南各省區(qū)市旱情

省區(qū)旱情級別旱災詳情經(jīng)濟損失

云南特大干旱,百年一遇全省就已經(jīng)有780萬人、486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秋冬播農(nóng)作物受災3000多萬畝,占已播種面積的87%因干旱全省農(nóng)業(yè)直接經(jīng)濟損失超過127.88億元

貴州特大干旱,80年一遇88個縣(市、區(qū))中84個不同程度受災;受災總?cè)丝?728萬人;557萬人、267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312.9萬人需口糧救濟因災直接經(jīng)濟損失28.77億元

廣西嚴重干旱13個市出現(xiàn)旱情,農(nóng)作物受旱面積1126.38萬畝,因旱導致218.12萬人、111.17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需要送水度日的人數(shù)為31.86萬人因干旱農(nóng)業(yè)直接經(jīng)濟損失15.1億元。

四川中旱截至3月16日,旱災造成四川省13個市州55個縣市區(qū)616萬人受災,131萬人飲水發(fā)生困難。直接經(jīng)濟損失13.8億元

重慶輕旱到中旱全市34個區(qū)縣出現(xiàn)旱情,農(nóng)作物受旱270萬畝,94萬人、42萬頭大牲畜因旱出現(xiàn)臨時飲水困難

[材料二]

干旱級別簡介

特大干旱(一級紅色預警):多區(qū)縣發(fā)生特大干旱,多縣級城市發(fā)生極度干旱

嚴重干旱(二級橙色預警):數(shù)區(qū)縣多個鄉(xiāng)鎮(zhèn)嚴重干旱,或一區(qū)縣發(fā)生特大干旱

中度干旱(三級黃色預警):多區(qū)縣發(fā)生較重干旱,或個別區(qū)縣發(fā)生嚴重干旱

輕度干旱(四級藍色預警):多區(qū)縣發(fā)生一般干旱,或個別區(qū)縣發(fā)生較重干旱

[材料三]

為了經(jīng)濟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態(tài)林,大力種植橡膠林和桉樹林。而這兩種速生豐產(chǎn)林都被形象地稱之為“抽水機”,涵水能力很差,大面積種植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此外,桉樹還是“霸王樹”,它生長了,其他物種會慢慢地退縮,最后造成桉樹林都是地表光禿禿的,生態(tài)遭受顛覆性的破壞。根據(jù)有關(guān)資料,云南橡膠林集中的西雙版納地區(qū),上世紀80年代后,有霧日減少了30天,現(xiàn)在更減少了60天,說明當?shù)貪駶櫠认陆,區(qū)域性氣候出現(xiàn)變化。而現(xiàn)在,云南橡膠林面積達300萬畝,桉樹林的規(guī)劃面積更達到3000萬畝。

8.閱讀以上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二題。

①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用簡要的文字概述兩則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答:

②材料三說明了什么問題?(2分)

答:

9. 地球的水資源是有限的,北京地區(qū)也是缺水地區(qū)。提倡節(jié)約用水,是指在不影響正常生產(chǎn)、生活和社會秩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怎樣節(jié)約用水呢?(2分)

答:

四、文言文閱讀(共9分)

閱讀《出師表》選段,完成第10-12小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櫍孕惺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10.解釋下列加點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性行淑均 ⑵漢室之隆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3分)

⑴志慮忠純

⑵裨補闕漏

⑶優(yōu)劣得所

12.文中回憶了先帝在世時“嘆息痛恨”的情形,說說作者這樣寫的意圖。(4分)

答:

五、現(xiàn)代文閱讀(共22分)

(一)閱讀《系在風箏線上的童年》,完成13--15題(8分)

系在風箏線上的童年

①時令正是仲春。大地掙脫了冬的糾纏,不覺之中已經(jīng)泛出幾分淡淡的鵝黃的綠意。仰望晴空,偶見數(shù)點風箏,裊裊娜娜地飄掛天際,使我驀然憶起“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正是放風箏的好時光。矚望那長長的輕輕抖動的風箏線,竟絲絲縷縷牽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鄉(xiāng)下,三月的剪剪輕風還殘留著冬的料峭。我們這些顛跑在蓊郁麥田里的孩子,摔打慣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冷的。何況又常把嬉笑系在風箏線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讓野氣的笑聲趕跑了。

③人們都說,男孩子手笨,女孩子手巧。可是不是吹,我們男孩子雖未能繡出花團錦簇的衣冠,卻從手中飛出過巧奪天工的風箏。嗨,做風箏可不像女孩子學針線,有的是時間,有的是專人指教。我們男孩子可整天像賊攆一般忙的腳不沾地。常常趁放學之后的間隙,三五個湊在一處無人知曉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為家里的大人是不讓我們擺弄風箏的。

④我們偷偷找來竹篾,要那種綠皮的,有韌性的,猶如女孩子繡花挑線一般仔細。把竹子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彎成弓似的和轱轆似的幾何形狀,拼在一起,悉心用細繩子細線系好,就變成了形態(tài)各異的風箏骨架。然后,幾顆小腦袋抵在一處,唧唧喳喳商量一陣,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筆在糊好的桑皮紙上勾勒一通,便給他們穿上了斑斕的衣衫,完全可以與女孩子織成的錦繡相媲美。然后用大團大團的作放線,一頭兒系在風箏上,一頭兒纏在一個線拐子上。這些線來的可不容易呢,是我們這些“男子漢”低三下四、求爺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連串喊上十聲“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風箏而勾得酸了的頭,開始放吧。喝!風箏!全是風箏!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動的風箏,從遼闊的麥田里,迤邐的大道旁,瀲滟的堤塘邊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歡聲笑語吹著,騰騰的熱氣捧著,悠悠飛向空中,去親吻白云。好似爭艷的奇葩,掛彩的氣球。我們的心醉了。

⑥更叫絕的要數(shù)晚上。皓月高懸中天,大地一片靜謐。夜色朦朧。我們幾個小伙伴偷偷溜出來一嘰咕,便帶了心愛的風箏到村頭田邊--但不去有墳塋的地方,雖說不怕,可終究有些煞風景。風箏紙是涂了閃金光的東西,還要想法把一段蠟頭或一捻沾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飛時一點燃便像飛機尾翼上的信號燈一樣閃爍。這通常極難放。因野外有風,蠟燭又不頂風,所以總是熄滅。但是,偶有成功的時候,那風箏放起來就別有情趣, “信號燈”明滅閃爍,隨風箏飄飄灑灑,也把一顆顆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癡。

⑦風箏也有賭氣的時候。有時候明明飛起來了,卻偏偏任你如何擺布它總要往地上栽。這時的小伙伴們絕不會張飛似的環(huán)眼圓睜,一腳踏翻它的。大家總是小心翼翼地檢查一番,找出毛病,對癥下藥。隨著歡呼聲,風箏重又飄然升起。放到得意處,猛不防風箏也會斷線,搖頭晃腦地越飄越遠。我們拉著斷了的風箏線,不勝惋惜……

⑧韶光如流。雖說童年已經(jīng)悄然離去,可風箏的這根若有若無的線,卻每每牽著我的童年,使我常常撿回那逐漸遠去的記憶。

⑨啊,我的鵝黃色的童年!

(選文有刪改)

13.本文回憶童年生活,主要圍繞風箏回憶了小時候 ① 、 ② 兩件事。(2分)

答:① ②

14.第⑤段語言生動形象,描寫了放風箏熱鬧歡樂的情景,閱讀此段,填空。(2分)

答:此段分別從風箏的數(shù)量 ① 、 ② 、人們的心理四方面描寫了放風箏熱鬧歡樂的情景。

15.第⑦段文字中,有許多句子寫的傳神精妙。試選取一句進行賞析。(字數(shù)100字以內(nèi))(4分)

答:

(二)閱讀《霜葉紅于二月花》,完成16--18題(7分)

霜葉紅于二月花

①為什么樹葉會變顏色呢?原來葉子里有許多色素,色素發(fā)生了變化,有的消失了,有的顯露出來,有的重新形成。

②葉子里最普遍而又最重要的色素是葉綠素。它能吸收太陽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有機物質(zhì),供給植物本身以及動物的食料,這就是光合作用。葉綠素常見的有兩種:葉綠素A,顏色較深,近乎藍色;葉綠素B,顏色較淺,近乎黃綠。它們的構(gòu)造大致相同,與人身上的血色素很相似,全是卟啉類化合物,只是葉綠素含鎂而不是含鐵。

③與葉綠素同時存在的還有葉黃素與胡蘿卜素,它們的顏色是黃的或橙黃的,有很多種類,化學結(jié)構(gòu)與維生素A相近,也是卟啉類物質(zhì)。

④以上幾種色素,不是每個細胞都有,也不是平均散布在細胞里,而是與一些蛋白質(zhì)及脂肪聚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個小顆粒,叫葉綠粒。這些色素是不能溶解在水里的,所以用水洗不出來,但是可以用甲醇、丙酮等溶劑提取。提出來的溶液是綠的,因為葉綠素顏色重,把別的色素掩蓋住了。如果把這種溶液層析,也就是使它通過充滿淀粉的管子,再用溶劑沖洗,由于它們被吸附的程度不同,就可以分開幾個色素的層次。

⑤比較起來,葉綠素是不穩(wěn)固的,它經(jīng)常在破壞,經(jīng)常在形成。當光線很強而溫度很低的時候,破壞強烈,形成停滯,葉綠素就要逐漸消失,而葉黃素和胡蘿卜素就顯露出來了。到了秋天,很多的葉子變黃,就是這個道理。

⑥至于葉子變紅,那是由于另外一類色素,叫花青素。它們的化學結(jié)構(gòu)與以上的完全不同,而是多酚類化合物的配糖體。它們能溶于水,在細胞中分散在胞液里,很容易洗出來。在酸性的溶液里是紅色的,遇到堿變成藍色。一般花瓣里的色素,都是這一類,在葉子里則少見。有時幼芽或嫩葉有這種色素,長大以后便消失了,或被葉綠素掩蓋起來。到了秋天,很多植物的葉子,會大量制造這類色素,那是葉綠素已經(jīng)消失了,所以葉子會變成鮮紅的顏色,常見的如槭樹、烏桕等。

⑦花青素形成的過程還不十分清楚。但是與葉子中的含糖量有關(guān)系。天氣冷時,葉子里貯藏的物質(zhì)會轉(zhuǎn)變成糖,糖分多了就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如果我們在一根樹枝的下部切去一圈樹皮使糖分不流到樹干,而在葉子里累積起來,就可以促進這個枝條上的葉子變紅。有時葉子感染病菌或被蟲子咬傷也有同樣情況。一般上部年幼的葉子比下邊老葉先變色,有時葉脈先變色,有時葉肉先變色,都可能與糖分有關(guān)。此外,強光、低溫、干旱都有影響,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所以特別在山上,天晴氣爽,秋天驟冷,夜里有霜的地方,樹葉也特別來的鮮艷,古人的詩描寫“霜葉紅于二月花”就是這個道理。紀教育網(wǎng)]

(選文有改動)

16.葉子中的色素有哪幾種?(2分)

答:

17.第⑦段中加點的“可能”體現(xiàn)了說明文的什么特征?簡要進行分析。(2分)

答:

18.結(jié)合文段內(nèi)容對下面材料給出解釋。(3分)

【材料連接】

秋天到了,人們喜歡到北京的香山、蘇州的天平山或南京的棲霞山去觀賞紅葉。本來蔥郁的樹林,脫掉了綠色的衣裳,換上黃、紅、赭等鮮艷顏色的新裝。

答:

(三)閱讀《不 以 人 蔽 己,不 以 己 蔽 人》,完成19--21題(7分)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

①“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主張以存疑的態(tài)度來對待他人的意見和學術(shù)觀點,同時又主張客觀看待自己的意見和學術(shù)觀點,反對獨斷專行。“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對于從事科學研究的人來說尤為重要。

②不以人蔽己,可以解疑解蔽,推動認識的前進。魯迅說:“沒有沖破一切傳統(tǒng)思想和手法的闖將,中國是不會有真的新文藝的。”文藝如此,科學亦然。普朗克教授雖然提出了量子力學假設(shè),但因為這一發(fā)現(xiàn)破壞了他一直虔誠奉為權(quán)威的牛頓的完美理論,所以他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設(shè),物理學理論因此停滯了幾十年。而25歲的愛因斯坦不以人蔽己,他贊賞普朗克的假設(shè)并向縱深探索研究,提出了光量子理論,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chǔ)。隨后他又銳意打破了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論,創(chuàng)立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事實上,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因受種種條件的限制,往往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程度的表面性與片面性。誰也不可能“一眼望穿天下事,一書寫盡天下理”。如果對別人的觀點理論全盤接受,也許就會被錯誤見解蒙蔽頭腦而一錯再錯了。所以,只有具有不以人蔽己的精神,才能去鑒別前人認識的對錯,才能在實踐中去認真考察,不斷思考,從而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建樹。

③不以己蔽人,可以解放思想,讓許多后進者創(chuàng)造出比前人更高的成就來。羅蒙洛索夫在德國留學時,指出老師沃爾夫的一個論點有錯,沃爾夫這位歐洲著名科學家,在自己學生的真知灼見面前,欣然認錯,并鼓勵他寫成論文在校刊上發(fā)表。應(yīng)該說,羅蒙諾索夫后來之所以能夠在化學、物理學、天文學等許多領(lǐng)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被人稱為“俄羅斯科學之父”,這與他在前進道路上遇到了像沃爾夫這樣不以己蔽人的前輩有關(guān)。正是在這些“不以己蔽人”的學者名家的引導下,更多的人才能推陳出新,獲得了比前人更高的成就。

④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能夠做到不以人蔽己,敢于否定別人的錯誤認識,固然不容易,但是要想做到不以己蔽人,勇于否定自己的錯誤見解,就顯得更加困難些。值得慶幸的是,大多數(shù)科學家,不僅具有“不以人蔽己”的勇氣,而且具有“不以己蔽人”的胸懷,科學因此而發(fā)展,社會因此而進步。

⑤科學的昌明,社會的進步,需要大力發(fā)揚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的精神。

19.選文點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1分)

答:

20.第(3)段中羅蒙洛索夫的事例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1.讀罷本文,你得到了怎樣的啟示?請簡要作答。(3分)

答:

第Ⅱ卷(60分)

說明1.第Ⅱ卷為作文。認真審題,完成作文;書寫時字跡要工整,卷面要整潔。 2.在答題紙上按要求作答。

六、作文(60分)

題目:“總有一種記憶值得珍藏”

人生是一次遠航。起錨時的林林總總,那岸上的斑駁,那港灣的紛雜,深深烙進你的心底。當你在漫無邊際的海上漂浮,從心底蕩起的思緒便來慰勞你的寂寞;當你在翻騰咆哮的浪谷間爭斗,從心底迸發(fā)的潛力便來支撐你的肌骨。人生歷程像一本本日歷,不同時間段折合成冊。初中畢業(yè)在即的你,在裝訂你的這段歷程時會梳理出怎樣的冊頁呢?請以“總 有 一種 記 憶 值 得 珍 藏”為題完成作文。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②字數(shù)600-1000之間。

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184826.html

相關(guān)閱讀:鄂教版初三語文上冊事事關(guān)心家庭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