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市2019年中考語文二模試卷(含解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江蘇南京市2018年中考語文二模試卷(含解析)
注意事項:
1.本試卷8頁,共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寫在答題紙上,不能寫在本試卷上,標“▲”處表示此處的答案應寫在答卷紙上。
一(27分)
1.用詩文原句填空。(10分)
(1) 蒹葭萋萋, ▲ 。 (《詩經•秦風》)
(2) 采菊東籬下, ▲ 。 (陶淵明《飲酒》)
(3) 窗含西嶺千秋雪, ▲ 。 (杜甫《絕句》)
(4) ▲ ,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
(5) ▲ ,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6) 不畏浮云遮望眼, ▲ 。 (王安石《登飛來峰》)
(7)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過零丁洋》)
(8) 報君黃金臺上意, ▲ 。 (李賀《雁門太守行》)
(9) 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以“ ▲ , ▲ ”展現(xiàn)了以身獻國,癡心不改的情懷。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4分)
(1) 醞釀 ▲ (2)鱗次櫛比 ▲ (3)深suì ▲ (4) 婦rú皆知 ▲
3.下列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牵海?▲ )(3分)
A.最近,日本右翼分子的舉動越來越囂張,首相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日本文部省也別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歷史教科書,掩蓋戰(zhàn)爭罪行。
B. 2018世界青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在南京舉行,市委領導擔心屆時會形成濟濟一堂的人流場面,要求交通部門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C. 2018年央視春晚,在現(xiàn)場數(shù)千觀眾和電視機前數(shù)億觀眾見證下,時間使者——小彩旗曼妙地旋轉了4個多小時,令人嘆為觀止。
D.莫言于201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著作《生死疲勞》是他長期文學積淀的總 結,是處心積慮反復修改的成果。
南京市教育局和《金陵晚報》正在開展“漢字南京”系列活動,邀請你參與。
材料一:關于“漢字南京”的說明
由市教育局主辦的“漢字南京”是一個旨在 “從漢字的角度解讀南京,以南京的文化詮釋漢字”的系列活動,含時事南京、成語南京、詩詞南京、名著南京、名勝南京、博覽南京六個專題。星期一到星期六,《金陵晚報》都會選擇一個專題,刊登一篇由說字、話詞、鏈接三個板塊組成的文章。

材料二:“漢字南京”樣稿
shū
書 法
【說字——書】
  書是個會意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 ,由 、 、 共同組成。 表示抓的意思, 像毛筆, 像硯臺。本義是用毛筆蘸著墨水寫字,后引申為字體、文字的意思,再引申為著作、信件、公文的意思。
【話詞——書法】
“書法”的意思是書寫藝術,多指用毛筆寫漢字的藝術。書法是中國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有篆書、隸書、行書、草書、楷書等不 同書體。它以筆墨紙硯為工具,以漢字為載體,講究點畫的形態(tài)、偏旁的搭配、全文的布局等內容。
【鏈接】
  南京歷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女書法家叫衛(wèi)夫人。她很小的時候就十分愛好書法 。曾拜大書法家鐘繇為師,勤學苦練,終有所成。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還是她的徒弟呢。
4. 結合材料(二),簡要概括“漢字南京”欄目各板塊的內容
(4分)
【說字】讓我們了解漢字的 ▲ 等知識。
【話詞】讓我們了解詞的 ▲ 。
【鏈接】讓我們了解這個詞背后有關南京的文化知識。
5. 右圖是【鏈接】中提到的衛(wèi)夫人的一幅書法作品《古名姬帖》。
下面各選項中的句子,均為古人對衛(wèi)夫人書法作品所作點評
的譯文,你認為其中適合用來點評這幅作品的一項是( )
(3分)
這幅草書作品一氣呵成,行筆瀟灑飄逸,就像天上的浮云
一樣,筆力矯健就像騰飛的龍一樣。
這幅作品中,字的形態(tài)十分奇特,非常豪邁,隨意而書,神
韻自然,且用筆豐滿、肥美、豪壯有力度,寬綽疏朗。
C.這幅作品,線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既像插花少女低頭的模
樣,又像登上高臺的女子對著水面欣賞自己的影子。
D.這幅作品點、直、弧筆畫粗細一致,起止都藏鋒,向左撇出的地方并不用撇,向右用捺
的地方也不出捺,一概是曲筆弧線結字形成很自然的橢圓形。
6.看了這期“漢字南京”后,小明同學覺得字不僅要寫正確,更要寫得美觀,可他的字寫得不好。請你在下面米字格中,用正楷字體,把他寫的內容抄一遍讓他模仿。(3分)


二(43分)
(一)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7—12題。(16分)
【古詩閱讀】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7.皎白的月色、棲息的烏鴉、冰冷的露珠、濕潤的桂花營造了一種 ▲ 的環(huán)境氛圍,為下文抒發(fā)詩人的 ▲ 之情作鋪墊。(2分)
8.《全唐詩》中收錄了本首詩,其中最后一句中的“落”字寫為“在”字。請你結合語境,說說用“落”字為什么比用“在”字好。(2分)

【古文閱讀】
洵少年不學,生二十五年,始知讀書,從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厲行①,以古人自期。而視與己同列者,皆不勝己,則遂以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讀之,始覺其出言用意,與己大異。時復內顧,自思其才則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②。由是盡燒曩時所為文數(shù)百篇③,取《論語》《孟子》《韓子》及其他圣人、賢人之文,而兀然端坐④,終日以讀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觀于其外,而駭然以驚。及其久也,讀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當然者,然猶未敢自出其言也。時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試出而書之,已而再三讀之,渾渾⑤乎覺其來之易矣。然猶未敢以為是也。
——選自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
【注釋】①厲:砥礪,磨練 。 ②而已者:文言語助詞,無意義。③曩時:從前。 ④兀然 :一動不動,形容專心的樣子 ⑤渾渾:深厚的樣子
9.用“/”給下列句子標出兩處停頓(2分)
然 猶 未 敢 以 為 是 也
10.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4分)
(1)皆不勝己( ▲ ) (2)其后困益甚( ▲ )
(3)不遂止于是( ▲ )(4)不能自制( ▲ )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3分)
若人之言固當然者,然猶未敢自出其言也。

12. 伴隨長久的精讀博覽過程,蘇洵在寫作方面先后有了怎樣的良好變化?(3分)

(二)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3--17 題(15分)
墓 柳
王宗仁
那一年,“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將軍從日月山下湟源縣買了100棵楊柳樹,栽在了當時還沒有一棵樹的格爾木。兩大片,楊柳分栽。
第二年,這些小苗大都落地生根,一場春風吹過,枝頭的嫩芽就探頭探腦地拱了出來。戈壁灘變得翠翠地綠,好像畫家涂抹出的一幅生動的水彩畫。樹苗一天一個樣地生長著,給它喝一盆水它躥一節(jié)個頭,給它喂一把肥它添一片新葉;氖徚饲О倌甑耐恋匾坏┐∶鐑壕桶筒坏米屗灰归L成材!
望著這些可心的樹苗,將軍樂得咧著嘴爽笑,他當下就給兩片樹林分別命名為“望柳莊”和“成蔭樹”。有人問:“首長,這名字有啥講究?”他開懷一笑:“望柳成蔭嘛!”
好有雄心壯志,他要把整個戈壁灘都染綠!將軍的笑聲揉進了楊柳的軀體里,樹又躥高了一節(jié)。
畢竟它們是成長中的弱苗,很難與高原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對峙。有時殘雪壓在它們的枝上,有時暴風粗魯?shù)厮撼端鼈兊闹θ~,常年不息的飛沙把它們浸染得與沙地成為一色。有時,它們索性就被那氣勢洶洶的飛沙蓋住,淹沒了。好在,它們有一股不服輸?shù)木髣牛斊粕惩,又伸起了腰桿。
就在那年冬天,有幾棵柳樹只綠了短暫的生命,就像走累了的人,臥在了戈壁灘—— 它們死了。
有個不諳世事的小伙子從死去的柳枝上擰下柳葉作笛,吹出了流行在軍營里那首歌《真是樂死人》。慕生忠發(fā)現(xiàn)了,狠批那小子一頓:不管你怎么樂,老子我是要哭的。
在戈壁灘,樹和人的生命同樣寶貴。將軍對著三棵死去的柳樹,看了好久,說:“它總是為咱們格爾木人綠了一回,讓我們這些饑渴的眼睛和心得到了安慰。它是有功之臣,現(xiàn)在它死了,我們怎能不難受?不要把它隨便扔在什么地方,應該埋在戈壁灘上,還要舉行個葬禮。”
于是,戈壁灘上就多了一個土丘,埋葬著三棵柳樹。人們稱之為柳墓。
給柳樹舉行葬禮那天,十多個人圍著土丘默默站立,一個個低著腦袋,空氣像凝固了一樣嚴肅。將軍沒有來,據(jù)說他站在窗口默默凝望著土丘的方向……
戈壁灘上第一個醒來的人是執(zhí)著的人;第一棵死去的樹呢,有心人沒有遺忘它。
有人不斷地往那土丘上澆水,仿佛這些樹也像人一樣,躺在戈壁灘上會口干舌燥。澆點水,讓它們滋潤滋潤。也有人把上好的肥料遞給它們。水,潤澤它受傷的心;肥,烤熱它凍僵的脈搏。
誰是澆水施肥人?慕生忠。
誰也沒有想到的事發(fā)生了。這年夏天,土丘上冒出了一瓣嫩芽。那芽兒一天一個樣,由小變大,由少變多,由低變高。
啊,柳樹!這是從埋葬著三棵柳樹的墳墓上長出的柳,是一棵死而復生的柳,是將軍用愛心換來的柳!大家就把這棵柳樹稱為墓柳。
經過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活得更堅強也更瀟灑了。鐵青的葉子泛著剛氣,粗糙的枝干儲存著力量。大風刮來它不折腰,飛沙撲面它不后退,寒風獵獵它依然站立。死里逃生的戰(zhàn)士最珍惜生命,也最顯本色。它在用雙倍的翠綠,減去荒原的痛苦。它繼續(xù)著它的生命軌跡活著,藐視一切懦弱者地活著。
時間年年月月地消逝著。格爾木的樹種得越來越多,成行,成片,成林。它們和墓柳連在了一起,渾然一體。
現(xiàn)在人們早已經分不清哪棵是墓柳了。但是,許多人都記得這里曾經有一個墳丘, 墳丘上長著一棵柳樹,是一位將軍用堅忍的愛心換來的……
(文章有刪改)


13.梳理文中柳樹的命運及其與將軍的關聯(lián),用簡潔的語言完成下面填空。(2分)
(1)那年,將軍買了100棵楊柳,栽在無樹的格爾木。
(2)第二年春天, ▲
(3)冬天,三棵柳樹死了,在將軍的提議下被安葬。后來將軍堅持給柳墓?jié)菜┓省?br />(4)夏天, ▲
(5)多年以后,墓柳已與其它樹木連成一片難以辨認,但人們仍記得墓柳和將軍。
14.語言品味。(4分)
(1)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下面句子。(2分)
樹苗一天一個樣地生長著,給它喝一盆水它躥一節(jié)個頭,給它喂一把肥它添一片新葉。

(2)從人物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下面句子。(2分)
將軍沒有來,據(jù)說他站在窗口默默凝望著土丘的方向……

15. 結合語境,簡要分析畫線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16. 閱讀第十六段,概括一下:該段是從哪三個層次寫“經過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活得更堅強也更瀟灑了”的?(3分)

17.讀完全文,說說文章表達 了作者的哪些思想感情?(3分)

(三) 閱讀以下材料,完成18—21題(12分)
【材料一】
最近,上海舉 行的一項翻譯大賽爆出冷門:由于缺乏優(yōu)秀的譯文,大賽不僅一等獎空缺,還將二等獎頒給了一位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暢、優(yōu)美的中文表達”。相形之下,國內選手提交的相當多的作品言不達意,其中用詞不精當、標點符號誤用等小錯誤“更比比皆是”。
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絕非偶然,記者在調查時發(fā)現(xiàn),目前的中小學生,大多數(shù)都會把語文的學習一推再推,甚至根本不為學習語文留出時間。六年級的黨子怡同學說:“我周一到周五每天的課程幾乎是排滿的,好不容易盼來的周末也被媽媽替我報的數(shù)學提高班占用。別說安排時間專門學習語文了,連想歇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問題確實很嚴重,現(xiàn)在很多人不再會用“惻隱之心”,不懂“雖千萬人吾往矣”,不知道“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只會說“我看你可憐”、“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結婚”,甚至將列祖列宗寫成“劣祖劣宗”。一位四年級學生的一張字跡歪歪扭扭的請假條讓老師哭笑不得:“親愛的老師,我因感冒去看‘衣生’3KU,老師。”很明顯“衣生”確實嚇到了老師,“3KU”(THANK YOU)也讓老師摸不著頭腦,而經過多次糾正以后,他仍然認為自己是對的。
【材料二】
英文充其量是我們了解世界的一種工具而已,漢語才是我們真正的根。
-----余光中
語文是母語,母語是母親說的話。 每每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喜歡寫字,不喜歡漢語言文字,不喜歡千古傳誦至今的詩詞歌賦,茫然無知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就像看到黃河斷流一樣會凄然感慨,卻欲哭無淚。
-----楊啟亮
一個不懂得“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就不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遠。
-----雪?
我們需要提高英語的能力,是在提高我們使用這一個工具的能力。但是工具跟你的靈魂,你不能把它混為一談,你的靈魂還是你自己對于漢語的掌握的最深跟最高的境界,才是你的靈魂。 ----龍應臺
【材料三】
全球“漢語熱”與“留學中國熱”的深層次分析
近來,數(shù)家西方大通訊社和主流媒體從各自的角度發(fā)表長篇報道,聚焦全球范圍的漢語熱現(xiàn)象,掀起一波介紹漢語熱的熱潮。漢語熱已經超越了語言版圖,成為一種融合經濟與文化的“全球現(xiàn)象”。迄今為止,全球已有近百個國家,兩千多所大學開設了漢語課程,開漢語課的中小學更如雨后春筍,不計其數(shù)。中國教育部日前對外發(fā)布了近5年來外國赴華留學生年增兩成的消息。
“漢語熱”與“留學中國熱”產生的原因,首先是經濟層面的。十年前,外國人學漢語,也許大多是為去中國工作做實際準備;今天,他們學漢語,是看好中國經濟的高速持續(xù)發(fā)展,相信漢語作為強勢語言的未來地位,以期搭上全球范圍內的中國經濟發(fā)展 的快車。
其次,是文化的期待。中國經濟20多年來以GDP年平均增長10%的高速發(fā)展,堪稱奇跡。但須知:經濟奇跡的背后,必有文化的支撐。只有以漢語為工具,以對中國文化的理解為依托,才能在未來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中把握先機。
海外華僑華人新生代在這一輪搶占先機的熱潮中,自然有近水樓臺之利。但在與外國人的競爭中,能否先得月,還要看他們在文化上下的功夫如何。進一步加深對祖國的了解,補上文 化課,堪稱當務之急。
18.請給【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加個小標題(4分)。

19.閱讀【材料三】,請問第二段、第三段順序能否調換?請說明理由。(3分)

20.閱讀下面語句,回答問題。(2分)
海外華僑華人新生代在這一輪搶占先機的熱潮中,自然有近水樓臺之利。但在與外國人的競爭中,能否先得月,還要看他們在文化上下的功夫如何。
“近水樓臺”是指 ▲ ,“先得月”是指 ▲ 。
21.讀完上述材料,說說你對漢語學習的價值和意義有哪些認識?(3分)

三(50分)
22.作文
靜下心來看一樹花開,感受悅目美景;靜下心來聽一首歌曲,感受心的共鳴;靜下心來聞一本書香,感受古今哲思……靜下心來,你定會擁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請以“靜下心來”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2)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


2019年中考模擬試卷(二)
語文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
一(27分)
1.(10分)(1) 白露未? (2)悠然見南山(3) 門泊東吳萬里船 (4)長風破浪會有時 (5) 天街小雨潤如酥(6)自緣身在最高層(7)山河破碎風飄絮(8)提攜玉龍為君死
(9)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每空1分,有錯、漏、添、倒一處,該空不得分)
2.(4分)(1) niàng(2)zhì(3)邃(4)孺(每空1分)
3.(3分)C
4.(4分)字的構成、演變、意義等知識;詞的意思和相關知識。(答對一空得2分)
5.(3分)C
6.(3分)正確1分,工整1分,美觀1分。
二(43分)
(一)(16分)
7.(2分)冷寂(凄清、冷 清等) 思鄉(xiāng)(懷人)
8. (2分)“落”字使人仿佛使人看到:人們舉頭望月所產生的秋思,隨著明月的清輝,綿綿不盡地灑向人間。(意近即可,1分)與“在”字相比,畫面感更強?更形象生動?有動感?給人更豐富的聯(lián)想?更耐人尋味。(1分)
9.(2分) 然 ? 猶 未 敢? 以 為 是 也(每處1分)
10.(3分)(1)超過(2)更加 (3)這(4)控制(每小題1分)
11.(3)好像人家的話本來就該是這樣的,然而,我還是不敢寫出自己想說的話。(加點處為得分點)
12.(3分)讀久了,胸中豁然,卻“未敢自出其言”;言語積累越多,“不能自制”而寫;再后來,“渾渾乎覺其來之易矣”。(意對即可,可用自己的話說,一點1分。)
〖參考譯文〗
我蘇洵年輕時不學習,活到二十五歲,才知道要讀書,和有學問的人一起交往學習。年齡既已老大了,卻又不去刻意嚴厲付諸行動,期望自己效仿古人,但看到和自己同列的等輩,又都不如自己,于是覺得自己可以了。后來困惑得更加嚴重,就拿古人的文章來讀,開始覺得古人所發(fā)言論,與自己的有很大的不同。常常反省自己,自覺一己之才能,又好像還不僅僅只是這些。于是把舊時所寫的文章幾百篇悉數(shù)燒掉,而拿起《論語》《孟子》、韓愈以及其他圣人賢士的文章,正襟危坐,整天都閱讀它們,花了有七八年時間。剛開始,讀進去只覺惶惶然,廣博地觀覽于其外,則又害怕得驚叫起來。時間長了,讀得也更精細了,胸中豁然開朗似的明白了,好像人家的話本來就該是這樣的。但我還是不敢提筆也這樣寫。時間更久了,胸中想說的話更多了,不能克制自己,便試著把它們寫出來。以后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讀它們,只覺得文思泉涌,好像寫出來是很容易的,然而還不敢自以為是啊。
(二)(15分 )
13.(2分)(2)柳苗發(fā)芽、生長,將軍為兩片樹林命名。 (4)柳墓上長出新柳,這是將軍的愛心換來的。
14.(4分)(1)用夸張、擬人手法(1分),寫出了柳苗在春天蓬勃生長的情景,表現(xiàn)了它們旺盛的生命力(1分)。
(2)運用神態(tài)、動作描寫(1分),表現(xiàn)了將軍對柳樹之死的難過和不舍(1分)。
15.(3分)內容上:寫將軍不忘記、不放棄柳樹(1分);結構上:承接上文將軍凝望柳墓(1分),引出下文將軍給柳墓?jié)菜┓剩?分)。
16. (3分)它充滿剛氣和力量的外形;它在風沙打擊下頑強挺立;贊美它頑強生存的精神。(一點1分)
17. (3分)對“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將軍綠化荒原的執(zhí)著、堅忍精神的崇敬和贊美;對高原惡劣環(huán)境中柳樹頑強生命力的崇敬 和贊美;對自然界生命的尊重、珍惜。(一點1分,答出兩點給滿分)
(三)(12分)
18.(4分)【材料一】學生漢語學習狀況堪憂【材料二】名人談漢語學習的重要性(意近即可,每小題2分)。
19.(3分)不能。因為(1)第二段闡述的是 “漢語熱”與“留學中國熱”的原因是經濟層面的,第三段闡述的是 “漢語熱”與“留學中國熱”的原因是介紹文化層面的,這是按照由淺入深的邏輯順序來寫的;(2)這樣安排也和上文“成為一種融合經濟與文化的‘全球現(xiàn)象’”相照應(答出一點得2分,答出兩點得3分)。
20.(2分)“近水樓臺”是指海外華僑華人新生代因為生在華僑華人家庭,與祖國文化有比其他國家青年更多的接觸和熏陶;“先得月”是指“以對中國文化的理解為依托,在未來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中把握(搶占)先機”。(意近即可,一點1分)
21.(3分)1.要重視漢語學習,能夠用漢語正確、流暢、優(yōu)美地表達。2.漢語是母語,在文化傳承中起著重要的作用。3.學習漢語也是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意近即可,一點1分)
三(50分)
(—)從內容、表達、結構三方面評定作文類別
項 目

卷 類內 容表 達結 構
一類卷(50-43分)

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思想健康,感情真摯,觀點正確。文體規(guī)范。
語言通暢。
無病句。結構完整。
條理清楚,
分段恰當。
二類卷(42-35分)中心明確,內容具體,觀點正確。文體規(guī)范。
語言通順。
病句少(1-2句)。結構較完整。
條理較清楚,
能夠分段。
三類卷(34-27分)中心較明確,內容較具體,觀點基本正確。文體基本規(guī)范。
語言尚通順。
病句多(3-4句)。結構基本完整。
條理尚清楚,
分段不恰當。
四類卷(26-18分)中心不明確,內容不具體 ,觀點有偏差。文體不夠規(guī)范。
語言不通順。
病句多(5-6句)。結構不完整。
條理不清楚。
五類卷(17分以下)
文不對題,觀點不正確。文體不合規(guī)范。
語言極不通順。
病句很多(7句以上)。不成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189678.html

相關閱讀:2019年北京中考一模語文解密預測試題及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