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九年級物理上第11章簡單機械和功單元綜合測試題(新版蘇科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第十一章:《簡單機械和功》
一、 填空題
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            和接觸面的             有關。如圖12-4所示的氣墊船利用壓縮氣體在接觸面間形成一層氣墊,從而使摩擦明顯         (選填:增大或減。。
2、爬桿是一項有益的體育運動,重500N的王力同學勻速向上爬時,桿對手的摩擦力大小為      N,方向    。為防止摩擦力太小而滑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3、如圖12-5所示,行李箱的下部裝有滾輪,其目的是:                     ;拉行李箱時拉出拉桿更省力,理由是:                                   。
4、如圖12-6所示,物體A重20N,滑輪重1N,繩重不計,彈簧秤示數(shù)為25N,則物體B的重為_________N。A對地面的壓力為       N
5、如圖12-7,水平傳送帶正將高郵“珠光”大米從車間運送到糧倉。重500N的一袋大米靜止放到傳送帶上,米袋先在傳送帶上滑動,稍后與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米袋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5 倍。米袋在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      N,方向向     ,隨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
6、如圖12-8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xiàn)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12-8甲、乙所示.
由圖象可知當t=1s時,物體處于        狀態(tài). t=5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N.
 
7、各式各樣的剪刀都是一對對的杠桿.如圖12-9所示,要剪開鐵皮,應該用      最合適,剪紙或布時,應該用     最合適.(選填對應的標號)
8、若有三種獨輪車如圖12-10所示,你認為     最適合,因為                          
二、選擇題
1、如圖所示,為水平儀放置于某桌面上時的情形,則該桌面:(   )
  A.右面高,左面低      B.左面高,右面低
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2、我國成功發(fā)射“神舟五號”之后,目前正在實施“嫦娥一號”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磁場,同一物體在月球和地球上所受的重力之比為1:6,假如你將來登上了月球,你可以做下列哪件事?
A.直接跟月球上的同伴對話                  B.輕易地舉起50kg的重物
C.做托里拆利實驗                          D.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3、關于自行車部件的設計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尾燈只是一種裝飾     B.車輪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紋是為了節(jié)省材料
  C.把套上做有凹凸花紋只是為了美觀   D.車軸上裝有滾動軸承是為了減小摩擦
4、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下列情況仍然存在的是(    )
A、萬馬奔騰   B、川流不息   C、五光十色   D、短斤少兩
5、用天平和彈簧秤分別在地球和月球上稱同一個物體,結果是(    )
A. 用天平稱的結果相同,用彈簧稱量得的結果不同
B. 用天平稱的結果不同,用彈簧秤稱量的結果相同
C. 用天平和彈簧秤稱量的結果都相同      
D. 用天平和彈簧稱量結果都不同
6、如圖12-12所示,是一種高檔辦公用椅。為了移動方便,在椅子腿下面安裝小輪子,安裝這些小輪子的作用是(     )
A.增大椅子的穩(wěn)度    B.變滑動為滾動
C.使椅子堅固耐用    D.起裝飾作用
7、用水平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未推動,這是因為(     )
      A.箱子的質量太大了         B.推力小于箱子與地面間的摩擦力
C.推力等于箱子與地面間的摩擦力       D.箱子的重力大于推力
8、物體從光滑的斜面滑下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受到的力有 (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重力和下滑力
9、用手握住酒瓶,使其口朝上底朝下豎直靜止在手中,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酒瓶能靜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對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酒瓶能靜止在手中,是由于酒瓶受到手對它的摩擦力的作用
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摩擦力也隨著增大
D.向酒瓶注水的過程中,即使手握瓶的力不變,瓶所受的摩擦力也將增大
10、分析下列各種摩擦:①走路時,鞋與地面之間的摩擦;②騎自行車時,車輪與軸之間的摩擦;③汽車行駛時,汽車與空氣之間的摩擦;④皮帶傳動中,皮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其中屬于有益摩擦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11、小紅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簡易吊車,她想通過自身的體驗來了解這種簡易吊車直立在地面上的支撐直桿所受的力;丶液,她找來一根細繩和一根塑料直尺,仿照簡易吊車的結構組成如圖12-13的三角支架,繩的一端繞在手指上,桿的一端頂在掌心,在A處掛一重物時,繩對手指以用桿對掌心均有作用力。對這兩個作用力的方向判斷完全正確的是(    )

12、如圖12-14所示,質量可忽略的杠桿上所標的每一格長度都是相等的,O為支點,杠桿兩邊所掛的每一個鉤碼均相同,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下列情況下,杠桿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A.兩邊都減少一個鉤碼    B.兩邊的鉤碼下各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
  C.芹邊鉤碼向右移一格,右邊鉤碼同時向左移一格
D.右邊鉤碼下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左邊鉤碼同時向左移一格
13、下列工具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
A .瓶蓋起子B .定滑輪C .天平D .鑷子
(三)作圖題
1、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會自動立起來。請在圖12-15中畫出此“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并畫出重力相對于O點的力臂。(黑點表示“不倒翁”的重心)
2、利用圖中的滑輪組,用200N向下的拉力將重為800N的物體勻速提升到高處(繩、滑輪的自重及摩擦不計),請畫出滑輪組上繩的繞法。
3、圖9所示,小明用100N的力推墻壁,請畫出該力的示意圖
(四)實驗探究:
1、小明同學喜歡動手用簡易器材探究物理問題。某天,他用一塊較長的木板N與木塊M及彈簧測力計,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的關系。先將長木板N平放,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M在N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甲,此時木塊M所受滑動摩擦力為f甲;然后再將N支起,仍然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M沿N斜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此時木塊M所受滑動摩擦力為f乙。請你判斷這兩種情況下,木塊M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關系是: 
A.f甲 > f乙         B.f甲 < f乙      
C.f甲  = f乙         D.f甲  ≤f乙
2、某同學在研究輕質彈簧的長度隨拉力變化的關系時,進行了如圖12-19所示的實驗. 已知每個鉤碼重為0.5N,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
(1)請將觀察到的數(shù)據(jù)填入實驗記錄表中.
(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坐標格內做出彈簧長度L隨拉力F變化的關系圖像.
(3)此實驗中彈簧長度L與拉力F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表

3、淮安小明和小華合作做“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時,小明先調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認為這樣做的好處是 ________ .(2)小華將四個重力均為0.5N的鉤碼掛在杠桿左端后,又將彈簧測力計鉤在杠桿A處的細線上(如圖12-20所示).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最小,則小華應沿 _________ 方向拉彈簧測力計.在此情況下,小華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4.2N.小明和小華對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后得到的結論是: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動力×動力臂 = 阻力×阻力臂.你認為他們這樣就得出結論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 ;
簡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簡述題
如圖12-21所示,用撬棒撬起大石頭,向上、向下用力都可以,哪一種方式更省力?請你具體說明原因。


   (五)計算題
假期里,小蘭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了一個家庭游戲活動。活動要求是:家庭成員中的任意兩名成員分別站在如圖12-22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
    (1)若小蘭和爸爸的體重分別為400N和800N,小蘭站在距離中央支點2m的一側,爸爸應站在距離支點多遠處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
(2)若小蘭和爸爸已經成功地站在了木板上,現(xiàn)在他們同時開始勻速相向行走,小蘭的速度是0.5m/s,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壞?

答案
一、 填空題
1、壓力   粗糙程度    減小
2、500    向上   握緊竿或在手上擦防猾粉
3、減小摩擦   以輪為支點的省力杠桿
4、12     8
5、250    右    0
6、靜止    2
7、b       a
8、b    獨輪車構成省力杠桿
二、 選擇題
1、B  2、B  3、D  4、C  5、A  6、B  7、C  8、A  9、D  10、D  11、C  12、D  13、A
三、 作圖題(略)
四、 實驗探究
1、 A、
2、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鉤碼對彈簧的拉力F/N 0 0.5 1.0 1.5 2.0
彈簧的長度L/cm 2.5 3.0 3.5 4.0 4
結論:拉力越大,彈簧的長度越長。
(1) 消除杠桿的自身重力對轉動的影響,同時容易測得力臂。
(2) 豎直向上
(3) 不合理,應當進行多次測量,拿多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才能得出結論。
五、 以B點為支點, ,以D點支點, ,由于 大于 ,所以向上用力最省力。
六、 計算題
(1)1米     (2)0.25m/s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203173.html

相關閱讀:中考物理第二部分專題突破(一)第2課時力學(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