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預覽: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本大題含1~6小題,每小題2分,第7小題8分,共20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是
A、醞釀(niǎng) 確鑿(záo) 參差不齊(cān)
B、提防(tí) 憎惡(wù) 鍥而不舍(qiè)
C、蹣跚(pán) 教誨(huì) 無與倫比(lùn)
D、孕育(yùn) 畸形(qí) 孜孜不倦(zī)
答案C
2、下列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花枝招展 人跡罕至 不記其數(shù) 深惡痛絕
B、無精打采 千姿百態(tài) 異想天開 無人問津
C、發(fā)人深醒 天真無邪 再接再厲 斷章取義
D、繁花似錦 與日懼增 心曠神怡 川流不息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p>
A、張校長不辭辛勞,三顧茅廬去看望生病在家休養(yǎng)的楊老師。
B、媽媽列舉了許多因上網(wǎng)而荒廢學業(yè)的例子,語重心長地給我們講了沉迷于網(wǎng)絡的害處。
C、如果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D、學習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時向他人請教,做到不恥下問。
答案:A
4、在下列句子攢線上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1)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上眼,山 起來了,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2)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 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視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3)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 ,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4)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惟一的 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fā)出來的便是散。
A、清朗 直射 背影 秘密 B、朗潤 直射 身影 秘訣
C、清朗 斜射 身影 秘密 D、朗潤 斜射 背影 秘訣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玉樹地震,全國人民紛紛解囊相助,體現(xiàn)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tǒng)道德。
B、通過比賽,使同學們增進了友誼,鍛煉了身體。
C、2019年上海世博會的成功開幕,贏得了各國的贊譽。
D、當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自強不息的精神我被深深感動了。
6、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雪》、《藤野先生》都是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人物形象鮮明,栩栩如生,張飛就是其中之一。
C、蘇洵(父)、蘇軾、蘇轍“三父子”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都屬于“唐宋八大家”。
D、《我的叔叔于勒》選自短篇小說集《羊脂球》,作者是法國著名的小說家莫泊桑。
答案:D
7、根據(jù)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答案中有加字、漏字、錯別字,該空不得分)
(1) 學而不思罔 ,思而學則殆。(《論語》)
(2)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劉禹錫《陋室銘》)
(3)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4)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5)蘇軾在《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對遠方親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軾在《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對遠方親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但愿人長久 , 千里共嬋娟 。
(6)古詩詞中有不少關于送別的名句,請你寫出連續(xù)兩句。(課外內(nèi)均可)
示例: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涯若比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如汪倫送我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等
二、語文綜合運用(6分)
8、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兩題。
西南5。▍^(qū)、市)自去年11月以來,秋、冬、春三季連旱,災情從60年一遇不斷升級到80年、100年一遇,越來越嚴重的特大旱災給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國家防總、水利部積極協(xié)商國家有關部委加大對旱區(qū)抗旱資金的支持力度,用以幫助解決農(nóng)村人畜?水和農(nóng)田水利生產(chǎn)的困難。今年以來,共撥付中央應急綜合抗旱資金12.92億元,其中特大抗旱補助經(jīng)費1.55億元;提前下?lián)芪髂?。▍^(qū)、市)中央預算內(nèi)投資計劃經(jīng)費63.63億元,其中54.8億元用于解決農(nóng)村人畜飲水問題,3.09億元用于大中型水庫的除險加固,5.74億元用于小型農(nóng)田水利工程建設重點縣補助。
(1)請?zhí)崛∥亩沃饕畔,寫在空格?nèi)。不超過50字。(3分)
答:西南5。▍^(qū)、市)三季連旱,國家加大資金支持、幫助解決農(nóng)村人畜飲水和農(nóng)田水利生產(chǎn)的困難。
(2)云南“青年基金會”發(fā)起了“我為鄉(xiāng)親送瓶水”暨“愛心蓄水池”緊急募捐公益活動,希望募捐一些善款,讓鄉(xiāng)親們“久旱逢甘露”。請你代“青年基金會”擬一條“獻愛心”的募捐宣傳標語。(3分)
示例一:老天無情,人間有愛;伸出您的手,甘露潤人心。示例二:天災無情人有情,關愛善舉暖人心。(符合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三、閱讀(本大題含9~24小題,共44分)
(一)(3分)
9、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詩的首聯(lián),寫詩人“望”到的景象是:國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敗。(1分)
(2)后三聯(lián)寫詩人內(nèi)心感受,突出了詩人怎樣的渴望?
答:反對戰(zhàn)爭,渴望和平?释麘(zhàn)爭盡快結(jié)束,期盼親人團聚,國泰民安。(2分)
(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曹劌論戰(zhàn)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任選兩個作答,多選不加分)(2分)
(1)小惠未?,民弗從也 ?:通“遍”,普及,普通。
(2)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犧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等。
(3)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再:第二次。
(4)既克,公問其故 故:原因,緣故。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譯文: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
(2)彼竭我盈,故克之。
譯文:他們的士氣已盡,我們的士氣旺盛,所以戰(zhàn)勝了他們。
12、曹劌請見魯莊公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2分)
答: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13、曹劌認為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是什么?(2分)
答:取信于民。(或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14、第二段描寫曹劌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現(xiàn)他的什么特點?(2分)
答:深謀遠慮,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善于把握戰(zhàn)機。
(三)(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題。
讓“低碳”成為一種習慣
①隨著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低碳”之風撲面而來,一時間,“節(jié)能減排”、“低碳生活”成為當下的流行語。“低碳經(jīng)濟”、“低碳技術”、“低碳發(fā)展”等新概念、新政策在世界各國風起云涌。
②何謂“低碳生活”?顧名思義,就是生活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通過對居家、辦公、交通、出游等個人生活方式或者消費習慣的簡單改變,直接或間接地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最終達到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
③推行“低碳生活”,要從轉(zhuǎn)變理念做起。努力降低碳排放,實現(xiàn)低碳發(fā)展不僅是為拯救地球家園所做出的行動,也是為了使我國走上節(jié)能減排的新興工業(yè)化道路,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有限資源,提高利用率,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倡導“低碳生活”,是轉(zhuǎn)變發(fā)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xiàn)科學發(fā)展的應有之義,必須樹立與之相應的理念。要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開展專項宣傳活動,向公眾介紹日常生活中如何減少碳排放,讓“低碳”理念融入大家日常生活,并開展節(jié)水節(jié)電節(jié)氣活動,以實際行動為節(jié)能減排做貢獻。
④過“低碳生活”,要從小事做起。“低碳生活”與我們息息相關,涉及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據(jù)《生命時報》報道,少買一件衣服可減少二氧化碳2.5千克,少喝0.5千克酒,可減排二氧化碳1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裝修用木材,可減排二氧化碳64.3千克,少用1個塑料袋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少開一天車可減少98千克二氧化碳……就個人而言,過“低碳生活”,完全可以從改變一些生活細節(jié)入手,從點滴做起,積極實踐“低碳生活”,讓 “低碳”改變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成為一種時尚。
⑤倡導“低碳生活”,要強化責任意識。在生活中如何減少碳排放量,如何抑制全球變暖,我們承擔著共同的責任。為了將來能喝上干凈水、呼吸到新鮮空氣、吃上放心食物,每個人都應“責”字當頭。要把低碳工作、低碳生活作為一種正確的習慣培養(yǎng)起來,作為勤儉節(jié)約的重要內(nèi)容來發(fā)揚,從現(xiàn)在做起,從日常工作做起,杜絕長明燈、長流水;平時少乘車多走路,少坐電梯多爬樓;多用網(wǎng)絡辦公,少用打印機;開短會、講短話、行短文,改變那種高消耗、低效益等現(xiàn)象。總之,人人注意節(jié)能,事事講究減排,處處推崇環(huán)保,就能形成巨大的“低碳”力量。(李仁鋒 李正祥)
15、“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反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請根據(jù)文意解釋加點詞在句中的含義。(2分)
答:通過“節(jié)能減排”,降低環(huán)境污染,實現(xiàn)回歸自然的狀態(tài),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
16、文章第④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舉例子、列數(shù)據(jù)。用事實和數(shù)據(jù)佐證。增強文章的說服力,進一步說明“低碳生活”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17、關于怎樣過“低碳生活”,文章給出了哪三條建議?(用原文回答)(3分)
答:(1)推行“低碳生活”,要從轉(zhuǎn)變觀念做起。
(2)過“低碳生活”,要從小事做起。
(3)倡導“低碳生活”,要強化責任意識。
18、“節(jié)能減排”過“低碳生活”,你還能提出哪些好的建議?請簡要寫出三條。(3分)
示例:(1)保護環(huán)境資源(由政府部門采取強硬措施,關閉污染嚴重的企業(yè)等);(2)出門購物,自己帶環(huán)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3)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4)盡量少看電視,多看書,既可省電,還可以增長知識;(5)娛樂休閑,多做體育運動,盡量不玩網(wǎng)絡游戲。(符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四)(18分)
詩意的生活
俞敏洪
①詩幾乎可以表達人類生活的所有情感。人類離不開詩,也從來沒有離開過詩。其實每一個人心中都為詩留著一片圣地,只不過隨著歲月的流逝,瑣碎的生活用厚厚的塵埃把我們心中的這塊圣地封閉了起來,而遠離詩歌的我們變得日漸庸俗,我們似乎忘了生活中還有詩歌存在。但在我們心底深處,詩歌這片圣地卻永遠不會消失,只要一有機會,它就像花樹遇到春風一樣,一夜之間就能夠開出燦爛的花朵來。一個人只要心中懷有詩意,就已經(jīng)達到了詩的境界;而一個人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詩意的生活。詩意的生活是一種感覺,是一種把現(xiàn)實生活中瑣碎的情感升華為美好情感的過程。只要我們愿意,詩意總是可以找到的。
②什么是詩意的生活呢?在學校里,如果除了每天在教室里聽課、在圖書館看書之外,除了匆匆穿行于宿舍、食堂、教室三點一線之外,你也有過躺在草坪上看白云飄過的時候,也有過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池塘邊發(fā)呆的時候,也有過在黑夜里被教室的燈光所感動的時候,也有過春天看枯草泛綠、秋天嘆秋風落葉的時候,也有過枕靠在床上捧著自己心愛的書舍不得放下的時候,那你就已經(jīng)有了詩意的生活。在工作中或生活中,除了朝九晚五奔波忙碌之外,你也有過在書桌上放一盆綠色植物并細心養(yǎng)護的時候,那你也已經(jīng)有了詩意的生活。詩意的生活不是刻意去尋找的,而是這樣一種能力--身處瑣碎的日常事務卻不被日常事務所淹沒,總能在不經(jīng)意間抬頭看一看天空,想一想遠方,做一做白日夢。很多人陷入世俗事務的糾葛中,就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跳進水中一樣,除了痛苦的掙扎和絕望什么都沒有。而懂得詩意生活的人就像一個會游泳的人,在水中能夠悠然自得,既能夠和水相融,也能夠體會到搏擊大海、劈波斬浪的快感。那些懂得詩意生活的人總能夠從平凡的日子中找到美好,找到讓自己心靈獲得營養(yǎng)的詩意瞬間。
④詩意的生活也意味著我們要為自己留出一些空白。“留白天地寬”,就像一幅畫得太滿的畫不會給觀賞者留下想象的空間一樣,充塞著各種世俗事務的生活也不會給人留下太多的詩意空間。我們需要留白的空間和時間才能活得更加從容,才能釋放種種壓力達到內(nèi)心安寧的平衡,而只有內(nèi)心安寧的人才會擁有欣賞世界上美好事物的眼睛,才能進入詩意的生活狀態(tài)!妒ソ(jīng)》描述上帝在一開始創(chuàng)造世界的時候就是工作六天休息一天,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做到了工作五天休息兩天,表面上看比上帝還會生活,其實不然。我們常常用這兩天的時間更加拼命地學習或工作,拼命地聯(lián)絡或應酬來構(gòu)建所謂的社會關系,往往疲憊之感比工作的五天還甚。還記得小時候很喜歡星期天,因為一到星期天我們就可以在原野上追逐蝴蝶,奔跑撒歡。而現(xiàn)在的孩子害怕周末,因為周末一到,家長安排的無數(shù)課外學習和補習在等著他們,他們根本沒有時間享受童年。孩子從小的生活就沒有了詩意,長大后除了成為工作狂或厭世者,很難成為一個從容生活、有詩意的人。
④因此,請從這一刻開始,暫時放下手中的學習和工作,關掉電腦和手機,閉上眼睛,調(diào)整呼吸,把腦子里令人煩惱的世俗事務驅(qū)逐出去。然后,再睜開眼看一眼窗外的天空,想象一下城市之外的大地,那里鮮花正在盛開,河水正在奔流,百鳥正在歌唱,每一株草、每一棵樹都在等待著你,等你去尋找一種詩意的生活……
(文章有刪改)
19、第①段中畫線句采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它”指代什么?(3分)
答案:比喻(1分),詩歌這片圣地。(2分)
20、閱讀第①段,請解釋“詩意的生活”的含義。(3分)
答案:詩意的生活是一種感覺(1分),是一種把現(xiàn)實生活中瑣碎的情感升華為美好情感的過程。(2分)
21、結(jié)合文章談談你對第②段中“懂得詩意生活的人就像一個會游泳的人,在水中能夠悠然自得,既能夠和水相融,也能夠體會到搏擊大海,劈波斬浪的快感”一句的理解。(3分)
答題要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懂得詩意生活的人能夠從平凡的工作、生活、學習中發(fā)現(xiàn)美、享受美,讓自己的心靈獲得營養(yǎng),從而感受生命的充實和快樂。(意思對即可)
22、第③段中作者認為:生活要“留白天地寬”。請談談你的理解。(2分)
答案:充塞著各種世俗事務的生活壓力太大,生活有留白的空間和時間才能活得更加從容;生活有留白的空間和時間,才能釋放種種壓力達到內(nèi)心安寧的平衡。(答出其中一條即可)
23、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案:總結(jié)全文,呼吁人們快快從世俗事務中解脫出來,回歸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尋找詩意的生活,再次呼應標題。(總結(jié)全文1分,呼應標題1分,結(jié)合文意分析1分)
24、閱讀這篇文章后,你一定有所感情。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感想。(不少于80字)(4分)
示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名、被利或被無聊之事(如迷戀游戲、迷戀網(wǎng)絡、忙碌應酬)消磨了許許多多的美好時光。因此,我們不能被世俗事務的煩瑣生活所困擾,要給自己留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在生活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享受美,讓我們詩意的生活、充實我們美好的人生。(能聯(lián)系實際談出感受,且言之成理即可)
四、寫作(50分)
25、請以“期盼 ”或 為期盼“為題,把題目補充完整后寫一篇作文。
要求:1、除詩歌外,不限文體。
2、不少于600字。
3、作文中不能出現(xiàn)考生所在地地名、學校校名及真實姓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233292.html
相關閱讀:初中九年級語文寒假作業(yè)之綜合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