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順義區(qū)2019-2019學年度初三語文上冊期末試題及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內(nèi)容預覽:

北京順義區(qū)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初三期末考試

語 文 試 卷

2012.1

考 生 須 知1.本試卷共8頁,共六道大題,24道小題。滿分120分?荚嚂r間150分鐘。 2.在試卷和答題卡上認真填寫學校名稱、姓名和考試編號。 3.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4.在答題卡上,選擇題用2B鉛筆作答,其他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 5.考試結束,請將本試卷、答題卡和草稿紙一并交回。

一、選擇。下面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選出答案后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把對應題目的選項字母涂黑涂滿。(共12分,每小題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詰責(jié) 拮據(jù)(jū) 稱心如意(chèn?)

B.字帖(tiē) 刊載(zǎi) 情不自禁(jīn)

C.陰晦(huì) 漲紅(zhàn?) 孜孜不倦(zī)

D.傾斜(qǐn?) 干涸(hé) 迥然不同(jiǒn?)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我和母親都有些罔然,于是又提起閏土來。

B.我一直盯著父親,看他鄭重其是地帶著兩個女兒和女婿向那個衣衫襤褸的年老水手走去。

C.受人歡迎的秘決就是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

D.這次學校舉辦的公益講座,使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豁然開朗。

3.下列加點的成語或俗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他在學習上總是能夠因地制宜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

B.在永無止境的學海里,那些實力相對較弱的學子還是孜孜不倦地在遨游。

C.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我們松懈在最后關頭,今年的努力就會功虧一簣。

D.許多先天遺傳條件很好的的鴿子沒能成為戰(zhàn)績赫赫的賽鴿,真是應了“玉不琢不成器”那句老話。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水資源的嚴重短缺打破了人們曾經(jīng)認為的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B.為了防止校園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學校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

C.這樸素的話語多么深刻地蘊含著人生哲理!

D.家庭教育的實質(zhì)是愛的教育,父母愛孩子的方式?jīng)Q定著家庭教育的成功。

5.在下面語段橫線處填寫關聯(lián)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中學課程很多,你自然沒有許多時間去讀課外書。但是你試捫心自問:你每天真抽不出一點鐘或半點鐘的工夫么? ① 你每天能抽出半點鐘,那么你每天至少可以讀三四頁,每月可以讀一百頁,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讀四五本書了, ② 你在假期中每天斷不會只能讀三四頁呢。你能否在課外讀書, ③ 你有沒有時間的問題, ④ 你有沒有決心的問題。

A.①即使 ② 何況 ③ 是 ④還是 B.①如果 ②因為 ③是 ④還是

C.①如果 ②何況 ③不是 ④而是 D.①即使 ②因為 ③不是 ④而是

6.下列句子標點使用有錯誤的一項是

A.亞洲地域廣闊,跨寒、溫、熱三帶,又因各地地形和距離海洋遠近不同,氣候復雜多樣。

B.他站起來問:“老師,‘有條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C.這種非凡的靈感,往往產(chǎn)生于這樣的過程: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并對它反復推敲,逐漸落實。

D.我所說的是否與“禮記”“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究;但我確信“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答案:1C 2D 3A 4 B 5 C 6D

二、填空(共8分)

7. .默寫(5分)

(1)馬作的盧飛快, 。 (辛棄疾《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

(2) ,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3)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4)《曹劌論戰(zhàn)》中曹劌向莊公解釋可以追擊齊軍原因的兩句是: ,

答案:(1)弓如霹靂弦驚 (2)左牽黃,右擎蒼 (3)羌管悠悠霜滿地 (4)吾視其轍亂 望其旗靡

8. 名著閱讀(3分)

戰(zhàn)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著名的國別體史書,是漢代 ① 根據(jù)歷史文獻整理編輯而成,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策士謀臣們的言行。其中《唐雎不辱使命》記敘的是唐雎 面對不畏強暴,敢于斗爭,在外交上戰(zhàn)勝② 的故事。《鄒忌諷齊王納諫》講述了鄒忌以 ③ 的小事設喻,委婉進諫,使齊國強大的故事。

答案:①劉向 ②秦國 ③自己與徐公比美

三、綜合性學習(10分)

眼下,“微博”不但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而且, “微博風”悄悄刮進了校園,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每天忙著“織微博”,樂此不疲。對我們身邊的“微博”你了解多少呢?

9.請你閱讀下面材料,概括出微博信息傳遞的特點及作用。(4分)

【材料一】

微博,即微博客的簡稱,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以及各種客戶端組件個人社區(qū),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即時 ‘語錄體’發(fā)表或更新信息,并實現(xiàn)即時分享。微博快速的互動傳播方式,給網(wǎng)民們帶來了一場溝通方式的變革,并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上最重要的輿論場。任何人都可以在同一網(wǎng)站或者不同網(wǎng)站注冊開設一個或者多個微博(不需要實名認證,可自由選擇實名或昵稱命名微博),可以發(fā)布、收聽信息,還可以轉(zhuǎn)播感興趣的信息、參與評論、進行互動交流。

【材料二】

登錄微博后,你會發(fā)現(xiàn)堵車信息、求助信息以及情感信息等正在滾屏中流動,通過點擊“FOLLOW(跟隨)”鍵,就能持續(xù)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人或事件,并傳達給自己的關系群。“博客中國”創(chuàng)始人方興東說,這個FOLLOW功能,打破了博客原有的“點對點”交流模式,轉(zhuǎn)變成為個人面向網(wǎng)絡的即時廣播。每個人都可以通過“FOLLOW”形成自己的聽眾部落。

【材料三】

從2019年到2018年春節(jié),一條尋人照片在微博上已被全國網(wǎng)友轉(zhuǎn)發(fā)了6000多次。一位回鄉(xiāng)過春節(jié)的大學生,發(fā)現(xiàn)村里一個小男孩像極了那張在網(wǎng)上被瘋傳兩年多的尋人啟事,他迅速通過尋親網(wǎng)站傳遞消息。最后,在警方的協(xié)助下,被拐賣的孩子終于回到家中。截至2018年2月,通過微博打拐已有5名孩子被救出。

【材料四】

2019年8月8日凌晨,假期回家的一位大學生用手機在微博上發(fā)布了一條19字信息,成為最先向外界發(fā)布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的信息。2019年的日本地震以及我國云南的地震中,微博再次充當救生員。被困人員通過發(fā)微博來求救,救生員通過微博來及時傳送援救情況。

10.下面是記者調(diào)查中學生使用微博情況的材料,從中你發(fā)現(xiàn)中學生使用微博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請用一句話概括。(3分)

【材料一】

記者在新浪某個微博群上看到,這個微博群注冊有一百余名學生,每天都有上百條消息更新。內(nèi)容大多是學生身邊發(fā)生的事兒:上課吃零食、在同學背上貼字條、上課傳紙條、在課桌上刻字、背地給老師起外號等,另外也有一些對時事的觀點和看法。

【材料二】

一位母親為了鼓勵讀初中的女兒好好學習,答應她只要考試95分以上,就給她換部新手機,現(xiàn)在愿望是實現(xiàn)了,可是慢慢發(fā)現(xiàn)女兒現(xiàn)在機不離手,剛開始還以為女兒在發(fā)信息或者做作業(yè),后來才知道女兒是迷上了寫微博。吃飯也要拍桌上的菜發(fā)到微博上,就連睡覺前還要發(fā)條微博告別“粉絲”。如今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她的學習了

【材料三】

某中學一位班主任老師說,在他的班上有很大一部分是微博“發(fā)燒友”,其中有些“手機黨”更新微博內(nèi)容非?,還沒等放學,當天班上發(fā)生的新鮮事就被上傳到了網(wǎng)上。上課期間手機上網(wǎng)“織圍脖”也成了常有的現(xiàn)象。

11. 微博欣欣向榮之余,也亂象紛紛,如傳播謠言和虛假信息等。北京市首推微博實名制,即注冊微博需要真實身份信息,對北京市的這種做法你怎么看?請你發(fā)布一篇微博,談談你的看法及理由。(不超過50字)(3分)

答案:

9.特點:自由發(fā)布信息;互動交流信息;方便快捷;傳播面廣;答出1點0.5分;作用:便于了解各類信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分

10.沉溺于微博發(fā)送許多無意義的信息,影響學習。評分:本題3分

11.答案要點參考:①支持這種做法,采取“實名制”的方式,令言論更具可信性,更具真實性;②支持這種做法,微博實行實名制,是責任誠信的良好開端。③不支持這種做法,微博實行實名制,可能會導致一些人不敢說真話。 評分:內(nèi)容2分,語言表達1分

四、文言文閱讀(共10分)

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回答下列各題。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2.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

①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②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勞其筋骨 ④曾益其所不能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①所以動心忍性 翻譯:

②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翻譯:

14.閱讀第②段,用自己的話說說就“國”而言,“死于安樂”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

12. ①起,指被任用 ②這個 ③使……勞累 ④通“增加” 評分:每個1分

13. ① 以此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

② 內(nèi)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 評分:每句1分

14. 在國內(nèi)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 在國外沒有敵對國家的外患

評分:本題4分,每點2分

五、現(xiàn)代文閱讀(共31分)

(一) 閱讀《帶套袖的孫犁先生》,完成下列問題。(15分)

帶套袖的孫犁先生

鐵凝

①我產(chǎn)生要當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階段。為了驗證我成為作家的可能性,父親還領我拜會了《小兵張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師。記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師對我說:“在中國作家里你應該讀一讀孫犁。”我立即大言不慚地答曰:“孫犁的書我都讀過。”他又問:“你讀過《鐵木前傳》嗎?”我說:“我差不多可以背誦。”

②一九七九年,我從插隊的鄉(xiāng)村回到城市,在一家雜志社作小說編輯,業(yè)余也寫小說。秋天,百花文藝出版社準備為我出版第一本小說集,我被李克明、顧傳箐二位編輯熱情請去天津面談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韓映山囑我?guī)Х庑沤o孫犁先生。

③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個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終于走進了孫犁先生的“高墻大院”。這是一座早已失卻規(guī)矩和章法的大院,孫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詳細描述過它的衰敗經(jīng)過。如今各種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著,稍顯平整的一塊地,一戶人家還種了一小片黃豆。那天黃豆剛剛收過,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會神地撿豆子。我看到他的側面,已猜出那是誰?匆妬砣,他站起來,把手里的黃豆亮給我們,微笑著說:“別人收了豆子,剩下幾粒不要了。我撿起來,可以給花施肥。丟了怪可惜的。”

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溫厚,語調(diào)洪亮,夾雜著淡淡的鄉(xiāng)音。說話時眼睛很少朝你直視,你卻時時能感覺到他的關注或說觀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褲,當他騰出手來和我握手時,我發(fā)現(xiàn)他戴著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著他引我們進屋,高聲詢問我的寫作、工作情況。我很快就如釋重負。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會不茍言笑的,戴著套袖的作家給了我一種親近感。

⑤其后不久,我寫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說,篇幅卻不短,大約一萬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給省內(nèi)幾位老師看,不料有看過的長者好心勸我不要這樣寫了,說“路子”有問題。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膽將它寄給孫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報》的《文藝》增刊上發(fā)了出來,《小說月報》也很快作了轉(zhuǎn)載。

⑥我再次見到孫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著大風。他剛裁出一沓沓粉連紙,和保姆準備糊窗縫。見我進屋,孫犁先生迎過來第一句話就說:“鐵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見老?我這兩年老得特別快。”當時我說:“您是見老。”也許是門外的風、房間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縫用的粉連紙加強了我這種印象,但我說完很后悔,我不該迎合老人去證實他的衰老感。接著我便發(fā)現(xiàn),孫犁先生兩只襖袖上,仍舊套著一副干凈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著一種干練的活力,一種不愿停下手、時刻準備工作的情緒。這樣的狀態(tài),是不能被稱作衰老的。

⑦我第三次見到孫犁先生,是和幾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沒撿豆粒,也沒糊窗縫,他坐在寫字臺前,桌面攤開著紙和筆,大約是在寫作?匆娢覀儯⒖掏O鹿ぷ,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別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見了那副套袖。記得那天他很高興,隨便地和大家聊著天,并沒有摘去套袖的意思。這時我才意識到,戴套袖并不是孫犁先生的臨時“武裝”。

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贈我的幾函宣紙精印的華箋寄給孫犁先生時,收到他這樣的回信,他說:“同時收到你的來信和惠贈的華箋,我十分喜歡。”但又說:“我一向珍惜紙張,平日寫稿寫信,用紙亦極不講究。每遇好紙,筆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紙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見過習慣戴套袖的孫犁先生,或許我會猜測這是一個名作家的“矯情”,但是我見過的戴著套袖的孫犁,見過了他寫給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紙不是《天津日報》那種微黃且脆硬的稿紙就是郵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則永遠是印有紅色“天津日報”字樣的那種。

⑨我相信他對紙張有著和對棉布、對衣服同樣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勞動的尊嚴與德行、人生的質(zhì)樸和美麗。

(摘自《從夢想出發(fā)》,原文略有改動)

15.作者寫了三次見到孫犁先生,孫犁先生都是帶著套袖,孫犁先生是在什么情況下帶套袖?分別帶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感覺?閱讀完文章以后,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情 況作者的感覺

第一次撿豆粒時帶著套袖①

第二次② ③

第三次④ 戴套袖并不是孫犁先生的臨時“武裝”

16.文章第⑧段作者敘述與孫犁先生書信往來的內(nèi)容,似乎與孫犁先生的套袖無關,這一段內(nèi)容可否刪去?為什么?(4分)

17.作者是怎樣把孫犁先生刻畫得生動感人的?請就你感觸最深的一點,談談你的看法。字數(shù)在150字以內(nèi)。(7分)

答案:

15.①親切 ②準備糊窗縫時帶著套袖 ③干練、有活力、時刻準備工作 ④寫作時帶著套袖

評分:共4分,每小題1分

16.不能刪去,作者與孫犁先生書信往來中,孫犁先生談了對紙張的珍惜,這是通過另一個生活細節(jié)來體現(xiàn)孫犁先生對勞動的珍惜,生活質(zhì)樸勤儉。表現(xiàn)了孫犁先生珍重勞動的尊嚴與德行、人生的質(zhì)樸和美麗。

評分:本題4分,兩個要點,每點2分。

17. 示例一

截取孫犁先生生活中帶套袖的典型細節(jié),作者借助“套袖”帶套袖這一細節(jié),刻畫孫犁先生親切熱情、質(zhì)樸勤儉、激情活力、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等人格魅力的優(yōu)秀品質(zhì)。

示例二

動作描寫“看見”“站起”“亮”“微笑”等動詞的運用,生動逼真地讓孫犁的質(zhì)樸熱情躍然紙上;人物的語言描寫體現(xiàn)了口語化的風格,自然真切地讓孫犁的親切樸實呼之欲出。另外,寫帶套袖的大作家孫犁,撿豆粒、糊窗縫等行為,都是他尊重勞動的體現(xiàn),也是他質(zhì)樸美麗人生的寫照。勞動是讓人尊重的行為,一個人對待勞動的態(tài)度,反映了一個人的德行。

評分:本題7分,方法2分,分析3分,語言2分。

(二)閱讀《低碳的誤區(qū)》,完成下列各題。(7分)

低碳的誤區(qū)

王彥佳

現(xiàn)在我們大多有個共識,要應對氣候變化,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策略是“低碳發(fā)展”。我們天天在說“低碳”,要投資低碳項目、采用低碳技術,最重要的是確定這一項目或技術是否真為“低碳”。

以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chǎn)線為例,它就很難說是否是低碳技術。整個太陽能發(fā)電的產(chǎn)業(yè)鏈,它的運作過程如何呢?首先把沙子經(jīng)過礦熱爐,由氧化硅生產(chǎn)出工業(yè)硅,然后再得到晶片,這個過程需要電力的投入,屬于原料生產(chǎn)階段。隨后把電池組件運到一個地方安裝起來,建成太陽能發(fā)電站,這是設備生產(chǎn)階段。最后到了發(fā)電階段,就是運行這個電站發(fā)出電。

這樣一個過程,真正發(fā)電之前的工作都是消耗能源的排放產(chǎn)業(yè),只有到了最后一步才有可能做到低碳。而前面工業(yè)硅的生產(chǎn)屬于高耗能行業(yè),它的產(chǎn)值能耗一般來說是高于當?shù)氐钠骄档,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chǎn)線不是一個低碳產(chǎn)業(yè)。如果排除工業(yè)硅的生產(chǎn),只提光伏電池的組裝,可能降低碳排放,但是整個過程都需要電,耗電量非常大。

再來看看我們比較熟悉、目前國家也在大力扶持的純電動汽車。它的簡單使用過程大家都知道,先發(fā)電,然后通過電網(wǎng)把電輸?shù)匠潆娬。最近也有新型純電動汽車可以直接在家充電,但是無論哪種形式,都是要充電后才能上路。上路后,純電動汽車的優(yōu)勢顯現(xiàn)了出來,就是行駛過程中零排放。

與傳統(tǒng)的汽油汽車相比,純電動汽車就是把汽車移動性的分散排放轉(zhuǎn)化為電廠靜態(tài)的集中排放。比起汽油汽車在大街上邊行駛邊排氣,純電動汽車的排氣自然要容易控制得多。但是是否因此就能判定它屬于低碳技術呢?

要判斷這一點,其實就是要了解純電動汽車的供電問題。如果電力全部來自于無碳或者低碳電源發(fā)出的電,它的每千瓦小時的電量排放非常低,那么毫無疑問純電動汽車有利于降低排放,是低碳技術。但是從我國現(xiàn)有技術及以煤為主的發(fā)電燃料結構來看,情況并非如此。我們做過分析,得到的答案是目前我國純電動汽車發(fā)電端的排放,實際上高于汽油汽車。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低碳減排有時是直接的,有時是間接的,節(jié)電就是間接低碳減排。有些低碳項目從理論上看無排放,但是消耗電力,屬于間接排放。同時,有時候直觀判斷一個項目是否低碳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誤判,比如某些低碳園區(qū)的發(fā)展,消耗的能源反而更多。所以確定一個項目是否低碳要從整個產(chǎn)業(yè)鏈來看,這是個很復雜的過程。

(本文作者為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教授)

18.本文作者通過對“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chǎn)線”和“ 純電動汽車”能耗的分析,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事理?(2分)

19.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5分)

【材料】

2019年4月,由臺灣臺達電子集團捐建的綿陽市某小學正式落成啟用?紤]到綿陽地區(qū)的氣候特點,設計方采用了夏季以通風、隔熱、遮陽、隔潮為主,冬季以集熱、保濕、通風為主的太陽能建筑設計。

學校的每間教室里有大大小小共計24塊玻璃。教室、辦公和宿舍等主要建筑的屋頂部分設置了熱緩沖層。宿舍樓頂還設置了種植屋面。學校多棟建筑的首層房間地面下還設置了架空層,使之與地面形成空氣流動層,有效防止地面濕氣進入室內(nèi),以達到隔潮作用。該校校長說:“在同等條件下,我們學校的夏季室內(nèi)溫度跟采用傳統(tǒng)建筑技術的學校比要低2度-3度,一年可節(jié)約運行費用數(shù)萬元。”

你認為這種設計方案是真正的低碳嗎?結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你的理由。

答案:

18. 低碳減排有時是直接的,有時是間接的,確定一個項目是否低碳要從整個產(chǎn)業(yè)鏈來看。

評分:本題2分,兩個要點,每點1分

19.要點:這種設計方案是真正的低碳。利用玻璃集熱、樓頂隔熱設計或種植屋面,地面下設計架空層等等,這些設計都是直接利用太陽熱能或自然通風、隔潮隔熱,沒有間接消耗能源,所以沒有直接的碳排放,是真正的低碳設計。

評分:本題5分,內(nèi)容3分,語言2分

(三)閱讀梁啟超先生的《敬業(yè)與樂業(yè)》選段,完成下列各題。(8分)

敬業(yè)與樂業(yè)(節(jié)選)

第二要樂業(yè)。“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不苦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nèi)ベ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鐘起到咽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來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過于無業(yè)游民,終日閑游浪蕩,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擺在哪里才好。他們的日子真難過。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yè)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嗎?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這不是專門自己替自己開玩笑嗎?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為什么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yè),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變化、進展的狀態(tài),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yè)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力量加增。第三,職業(yè)性質(zhì),常常要和同業(yè)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樂。第四,專心做一職業(yè)時,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煩惱?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鬃幼允錾,說道:“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20.節(jié)選的這段文字中,作者提出了一個什么觀點?(2分)

21.作者認為“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那么,怎么做才能讓職業(yè)有趣味?(4分)

22.選段的結尾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案:

20.要樂業(yè),以業(yè)為樂(要樂業(yè)) 評分:本題2分

21.①投身到職業(yè)之中,看職業(yè)的變化、進展的狀態(tài) ②刻苦工作(奮斗) ③在競爭中獲勝

④專心做一職業(yè),杜絕許多游思與妄想 評分:本題4分,每點1分

22.引用孔子的話,將“知之者”“好之者”“樂之者”三者進行比較,從中告訴人們只有“樂業(yè)”(或“以業(yè)為樂”)才能在自己的職業(yè)中領略出樂趣,生活才有價值。 評分:本題2分

六、作文(共50分)

23.題目:這也是一種美麗

要求:

(1)將題目補充完整并抄寫在答題卡上。

( 2)不限文體(詩歌除外)。

(3)字數(shù)在600-1000之間。

(4)作文中不要出現(xiàn)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236253.html

相關閱讀:(寒假大竄聯(lián))語文初三年級寒假作業(y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