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莊子》高效復習訓練及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5 《莊子》故事兩則

一、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子知之乎?夫??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二、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練習檢測

一、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①莊子來,欲代子相 ②于是鴟得腐鼠 ③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④安知魚之樂 ⑤請循其本

二、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②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三、選擇題

1.下列句子中“與”的意思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

A.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呼爾而與之 C.吾誰與歸 D.吾與徐公孰美

四、問答題

1.莊子是 家的代表人物,《莊子》一書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例如 、 。

2.莊子在文中將自己比作 的“鴆?”,將惠子比作醉心利祿猜忌君子的“鴟”,把“腐鼠”比作 ,巧借鴆?的故事辛辣地譏諷了惠子。

3、文意理解:

(1)、在《惠子相梁》中,莊子用什么比喻自己?這說明莊子是個怎樣的人?

(2)、讀了《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你認為莊子與惠子的辯論,誰勝出?為什么?

4.莊子堅持認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境?(2分)

參考答案

一、①做宰相 ②在這時 ③京城 ④怎么 ⑤追溯 始

二、①現(xiàn)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嚇我吧?

②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肯定的!

三、1.B

四、1.道 游刃有余 望洋興嘆(螳臂當車 涸轍之鮒 朝三暮四 沉魚落雁 相濡以沫 等)

2.志向高潔 功名利祿

3、(1)、莊子自喻為“??”,這說明莊子是個志向高潔、淡泊利祿、厭惡功名的人。

(2)、示例:a、莊子勝出,因為莊子是以自己的心境去觀賞事物的美,并且巧妙地偷換概念 (把“安知”故意曲解為“從哪里知道”“如何知道”),他解了惠子的發(fā)難。

b、惠子勝出,因為惠子對事物的認識是求實的,并且論辯邏輯嚴密,逼得莊子只能詭辯了。(開放題,兩種觀點均可。)

4.在自由活潑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悅。(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261348.html

相關閱讀:河北省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