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7區(qū)縣2019年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分類匯總名著題篇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一?疾榻y(tǒng)計:

詩經(jīng):西城、海淀、燕山

論語:石景山、通州、大興、房山

孟子:東城、朝陽、懷柔

戰(zhàn) 國策:門頭溝、平谷、密云

水滸傳:順義、延慶

朝花夕拾:昌平

綜合:豐臺(論語、孟子)

01東城

8.名著閱讀(3分)

儒家經(jīng)典《孟子》相傳 所作。它長于言辭,善于用例!渡趹n患,死于安樂》一文開頭一連列舉了六個歷史人物在逆境中成長的例子,是為了闡明 的觀點;《魚我所欲也》則用

的事例,論證了即使普通人也有“舍生取義”之心的看法。

答案:孟子及其門人 生于憂患 (乞人)不受嗟來之食(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02西城

8.名著閱讀(3分)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 ① 時期的詩歌305篇,故也稱“ ② ”,這些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蒹葭》屬于“風”“雅”“頌”中的“ ③ ”。

答案: 春秋 詩三百 風(國風)評分標準:共3分。共3空,每空1分,該空有錯不得分。

03朝陽

8.名著閱讀(3分)?

強調(diào)人的道德修養(yǎng)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告誡我們 要胸懷寬廣,寬恕待人; ① 認為人都有“本心”,道義尊嚴比生命更為重要,《 ② 》一文中的“舍生取義”和 ③ 的故事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答 案:①孟子 ②魚我所欲也 ③不受嗟來之食(行道之人和乞丐不接受施舍)(共3分。每空1分,有錯該空不得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271794.html

相關(guān)閱讀:馬塘鎮(zhèn)邱升中學2019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