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慶市中考化學模擬試題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N--14 O-16 Na-23 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一、(以下各題,只有一個符合要求的答案,每小題2分,共30分)
1.材料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下圖物品中用有機合成材料制造的是( 。
A.
羊毛衫B.
塑料盒C.
不銹鋼刀具D.
玻璃杯
2.在化學反應中一定發(fā)生變化的是 ( )
A.原子的種類 B.元素的種類 C.物質(zhì)的種類 D .分子的數(shù)量
3.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其用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熟石灰能和酸發(fā)生反應,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氮氣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可將氮氣充入食品包裝袋內(nèi)延長食品保質(zhì)期
C.“洗潔精”有乳化功能,可用“洗潔精”洗滌餐具上的油污
D.甲醛能使蛋白質(zhì)失去生理活性,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水產(chǎn)品防腐
4.在密閉容器內(nèi),幾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現(xiàn)測得反應前后容器內(nèi)所有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表,則該反應的類型為 ( )
物質(zhì)甲乙丙丁
反應前質(zhì)量1718344
反應后質(zhì)量00820
A 化合反應 B 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 復分解反應
5.常見的實驗只發(fā)生物理變化的是( )
A.活性炭吸附墨水中的色素 B.氫氣燃燒
C.無水硫酸銅檢驗水 D.稀硫酸除鐵銹
6.下列實驗或?qū)嶒灢僮髡_的是( 。
A.過氧化氫制氧氣B.高錳酸鉀制氧氣
C.刷洗試管D.稱量氫氧化鈉固體
7.下列是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關于這五種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們表示四種元素
B.④表示的粒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
C.②③⑤都是穩(wěn)定結構,都屬于陽離子
D.①表示的粒子為金屬原子
8.已知原子中:質(zhì)子數(shù)(Z)+中子數(shù)(N)=質(zhì)量數(shù)(A).表示元素X的質(zhì)子數(shù)與質(zhì)量數(shù)的符號為.據(jù)最新報道元素鈥(質(zhì)子數(shù)67,質(zhì)量數(shù)為166)可有效地治療肝癌.該元素原子核內(nèi)中子數(shù)與核外電子數(shù)之差是( 。
A.32B.67C.99D.166
9.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質(zhì)中所含少量雜質(zhì)的方法,其中錯誤的是( 。
A.物質(zhì):CO2;所含雜質(zhì):O2;除去雜質(zhì)的方法:通過灼熱的銅網(wǎng)
B.物質(zhì):KOH溶液;所含雜質(zhì):K2CO3;除去雜質(zhì)的方法:加入足量稀鹽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泡
C.物質(zhì):NaCl;所含雜質(zhì):CaCO3;除去雜質(zhì)的方法:溶解、過濾、蒸發(fā)
D.物質(zhì):H2;所含雜質(zhì):H2O;除去雜質(zhì)的方法:通過濃H2SO4
10.在生日宴會上,人們經(jīng)常會在許下美好的愿望后吹熄生日蠟燭,用嘴吹滅蠟燭的滅火原理是( )
A 降低蠟燭的著火點 B 消除可燃物 C 隔絕空氣 D 使燃著的燭心溫度降低
11.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
B.造成空氣污染的氣體主要有CO、CO2和SO2等
C.餅干在空氣中變軟是因為空氣中含有水蒸氣
D.工業(yè)上常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的方法制備氧氣
12.下列所示分別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質(zhì)檢驗的裝置圖,其中正確的是( 。
A.B.C.D.
13.在下列含氯元素的物質(zhì)中,按氯元素的化合價由高至低順序排列的是 ( )
①KClO3 ② HClO ③Cl2 ④ NaClO4 ⑤KCl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①②③⑤ C ④①③②⑤ D ①④②③⑤
14.某鋼樣品的含碳量為0.6%(雜質(zhì)元素不考慮),若碳元素主要以Fe2C和Fe3C的形式存在,則該鋼樣品中Fe2C和Fe3C的質(zhì)量分數(shù)(ω)范圍是( )
A.0.03%<ω<2%B.0.6%<ω<0.87%
C.2.48%<ω<3.6%D.6.2%<ω<9%
15.某學生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下列家庭小實驗不合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層水垢
B.用米湯檢驗食鹽中是否含碘酸鉀(KIO3)
C.用純堿(Na2CO3)溶液洗滌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燒并聞氣味的方法區(qū)別純棉織物和純羊毛織物
二、:(以下各題有1~2個符合要求的。錯選、多選不給分。每小題2分。共10 分)
16.下列實驗操作和處理方法可能會引發(fā)安全事故的是( )
①將水沿著燒杯內(nèi)壁緩慢加入濃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②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口不朝向任何人
③夜間廚房發(fā)生煤氣泄漏時,立即開燈檢查煤氣泄漏原因,并打開所有門窗通風
④用氫氣還原氧化銅時,先加熱氧化銅,再通入氫氣.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有等質(zhì)量的鎂和鋅,前者放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稀鹽酸中,后者放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稀硫酸中,產(chǎn)生氫氣的質(zhì)量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鋅一定沒有剩余
B.最終產(chǎn)生氫氣的質(zhì)量相等
C.消耗鎂的質(zhì)量與消耗鋅的質(zhì)量之比為1:1
D.消耗的稀鹽酸和稀硫酸質(zhì)量之比為73:98
18.同學們?yōu)樘骄坎煌饘俚幕顒有詮娙,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下列方案中實驗設計、現(xiàn)象、結論均正確的一組是( )
選項實驗設計現(xiàn) 象結論
(金屬的活動性)
①將鋁絲放放硫酸銅溶液無現(xiàn)象Cu>Al
②將鋁絲放入硫酸鎂溶液中鋁絲表面有固體析出Al>g
③分別將鋅粉與鐵絲放入相同濃度的稀鹽酸中鋅粉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比鐵絲快Zn>Fe
④分別將鐵絲與銅絲放入相同濃度的稀鹽酸中鐵絲表面產(chǎn)生氣泡,銅絲無現(xiàn)象 Fe>Cu
A.①B.②C.③D.④
19.下列裝置能達到對應實驗目的是( 。
A.B.
C.D.
A.加水后得到的液體中可能含有OH-
B.白色不溶物可能為g(OH)2或BaSO4
C.原固體中可能含有三種物質(zhì)
D.酸溶液不可能為稀硫酸
2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gCl2、NaOH、BaCl2、Na2SO4中的一種或多種組成.取少量該白色粉末于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足量水攪拌后,觀察到有白色不溶物存在;再向燒杯中滴加酸溶液.根據(jù)加酸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繪制如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
三、題:(將答案填在相應的位置。本題包括5小題,共31分。)
21.(3分)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用語(填元素符號或化學式);
①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的氯化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硝銨中的陰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最大的氣體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要正確認識和使用化學給我們帶來的豐富的物質(zhì).
(1)人們常用鐵鍋炒菜,是因為人體血液中需要鐵元素,人體缺乏它就會患病;
(2)近期在我國某一地區(qū)查獲“毒豆芽”,經(jīng)檢測,該豆芽中含有亞硝酸鈉、尿素、恩諾沙星.其中尿素屬于農(nóng)業(yè)中廣泛使用的______(選填“氮肥”、“磷肥”、“鉀肥”或“復合肥”),而亞硝酸鈉、恩諾沙星則對人體有害;
(3)饅頭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食品.但不法商販為了美觀和降低成本,一是添加了檸檬黃(PbCrO4)使饅頭著色而美觀,二是添加甜味素代替蔗糖而降低成本,二者均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上述中蔗糖屬于人體所需六大營養(yǎng)素中的______;檸檬黃中Pb的化合價為+2價,則Cr的化合價為______價.
23.(11分)水和溶液在生產(chǎn)生活中重要的作用.
(1)自來水廠常用的凈水方法有沉淀、_______吸附、消毒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來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水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我們必須愛護水資源.預防水污染的措施有________(寫一條即可).
(2)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①_______________時,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相等;
②若固體甲中含有少量乙時可用_______________方法提純甲(填”蒸發(fā)結晶“或”冷卻結晶“);
③t2℃用等質(zhì)量的甲、乙兩種物質(zhì)配置甲、乙的飽和溶液需要水的質(zhì)量甲
_______________乙(填“>”“<”或“=”);
④配置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甲物質(zhì)溶液,以下操作中會導致所配置溶液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偏低的是____________
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shù)
B.配合的溶液向細口瓶轉(zhuǎn)移時濺出
C.固體甲中含有雜質(zhì).
⑤實驗室需要配制5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4%的氫氧化鈉溶液,所需固體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為______g,主要操作步驟是:計算、_________、溶解.在溶解過程中用玻璃棒攪拌,其作用是_________
(7分)某化學興趣小組學習酸、堿、鹽性質(zhì)后,通過實驗對堿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驗證和總結,如圖所示(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甲同學將酚酞試液滴入Ca(OH)2溶液中,觀察到溶液變紅,得出結論:Ca(OH)2溶液呈_________(填“酸性”、“堿性”或“中性”);
(2)乙同學將過量的稀鹽酸加入到甲同學所得溶液中,觀察到紅色褪去,此時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有_________(酸堿指示劑除外);
(3)丙同學根據(jù)反應③得出結論:實驗室存放堿溶液時需_________;
(4)丁同學將Na2CO3溶液加入Ca(OH)2溶液中,充分反應后,與乙同學所得溶液混合,靜置后發(fā)現(xiàn):上層為無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則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_________(酸堿指示劑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質(zhì)是_________;為驗證可能含有的溶質(zhì),應該補充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
(6分)某九年級化學活動小組同學設計了一個小游戲--物質(zhì)接龍即他們之間存在著順時針轉(zhuǎn)化的關系.
(1)A、B、C、D分別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四種物質(zhì),如圖1所示
若其中A能夠供給動植物呼吸,C能參與植物光合作用,且A、B、C、D都含有相同的某一種元素.則A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寫出D→A、A→B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學覺得這個游戲很有趣,于是設計了圖2的反應關系圖,其中E、G、、Q、R也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若E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00,Q是一種最常見的溶劑.則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方程式:
R→E:__________,E→G:__________,反應基本類型:__________
四、實驗題:將答案填在相應的位置。本題包括2小題,共19分。
26.(7分)下列兩組裝置圖都與我們學過的氣體的制取和性質(zhì)有關.
(1)根據(jù)如圖(A~E)所給的裝置,回答問題:
①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__________,收集裝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
②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驗滿方法是__________.
(2)在實驗室中,集氣瓶被稱做“萬能瓶”,用它可以組裝成各種用途的裝置,請仔細觀察下列(F~K)各個裝置的特點回答問題:
①實驗室若用F裝置收集氧氣,則氧氣應從口進入__________(填導管口符號).
②若要收集一定體積的二氧化碳氣體,應選用裝置__________.
③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時用該瓶收集較純凈的一氧化碳,應選用裝置__________.
27.(12分)金屬材料在國防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圖1為殲-15飛機在遼寧艦上起飛.
(1)鋁合金用于制造飛機的外殼,鋁合金材質(zhì)的主要優(yōu)點是_______
(2)改裝前的遼寧艦艦身銹跡斑斑,鋼鐵的銹蝕主要是鐵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結果.工業(yè)生
產(chǎn)中常用稀鹽酸除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避免輪船的鋼質(zhì)外殼被腐蝕,通常在輪船外殼上鑲嵌比鐵活動性強金屬.小明為探究鋅、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如圖2的兩個實驗:
①實驗一中,小明以“金屬表面產(chǎn)生氣泡的快慢”為標準來判斷鋅、鐵的活動性強弱,有同學認為不夠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實驗二中,若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象,可證明鐵的活動性強于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4)遼寧艦的建造耗費了大量的鋼材.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圖3所示裝置模擬煉鐵的化學原理,并測定赤鐵礦中氧化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裝置氣密性良好,反應完全且赤鐵礦中的雜質(zhì)不參加反應,稱重赤鐵礦樣品的質(zhì)量為wg).
①裝置A中生成鐵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裝置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②要測定該赤鐵礦樣品中氧化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將答案填在相應的位置,本題包括2小題,共10分)
28.(4分)已知燒杯中裝有200g硫酸和硫酸鋅混合溶液,其中含硫酸鋅12.1g.向燒杯中逐漸加入鋅粒,放出氣體質(zhì)量與加入鋅粒質(zhì)量的關系如圖所示.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請計算:
(1)=_________(2)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
(6分)
燒杯中裝有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已知該溶液中含H2SO4的質(zhì)量為9.8g。某同學為測定該混合溶液中硫酸銅的質(zhì)量,向燒杯中逐漸加入10%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質(zhì)量記錄如下:
(1)得到沉淀的總質(zhì)量為 g,該混合溶液中硫酸銅的質(zhì)量為 g。
(2)參加反應的NaOH溶液的總質(zhì)量是多少克?(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3)畫出在該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質(zhì)量與生成沉淀質(zhì)量變化關系的曲線。
2014年大慶市中考化學模擬試題一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臺題意。每小題2分,共30分)
1.B 2.C 3.D 4.A 5.A 6.A 7.A 8.A 9.B 10.D 11.B 12.D 13.B 14.D 15.B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16.B 17.BD l8.D 19.C 20.AC
三、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31分)21.(本題共3分,每空l分) ①Al2Cl3 ②NO3- ③N2
22.(本題共4分,每空l分) 缺鐵性貧血 ,氮肥,糖類,+6
23.(本題共11分,除指定空外,其余每空l分)過濾;煮沸;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再排放,t1℃,冷卻結晶,<,AC,稱量,2克,(引流與攪拌共2分,答對一個紿1分,多答錯答不給分)
24.(本題共7分,每空l分)堿性, CaCl2、HCl,密封保存,CaCl2、NaCl,NaOH,向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如果變紅,說明含有氫氧化鈉,如果不變色,說明沒有氫氧化鈉。解析:(1)酚酞試液遇堿變紅色,將酚酞試液滴入Ca(OH)2溶液中,觀察到溶液變紅,說明Ca(OH)2溶液呈堿性;(2)鹽酸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所以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zhì)含有氯化鈣,因為鹽酸過量,所以溶質(zhì)中還含有氯化氫;(3)由于堿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zhì),所以要密封保存;(4)Na2CO3溶液加入Ca(OH)2溶液中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再與乙同學所得溶液混合時,鹽酸先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再與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二氧化碳,由于最后溶液中含有碳酸鈣沉淀,所以鹽酸可能沒有與碳酸鈣反應,可能將氫氧化鈉反應完了,也可能沒把鹽酸反應完;所以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CaCl2、NaCl;可能含有的溶質(zhì)是NaOH;由于氯化鈣、氯化鈉都是顯中性,所以檢驗是否含有氫氧化鈉,向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即可,向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如果變紅,說明含有氫氧化鈉,如果不變色,說明沒有氫氧化鈉.
25.(本題共6分,每空l分)O2, 分解反應.
四、實驗置(本題包括2小題,共l9分)26.(本題共7分,每空l分)A,C,B,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b,K,H
27.(本題共12分)強度大,質(zhì)量輕,氧氣,水,F(xiàn)e2O3+6HCl?2FeCl3+3H2O,選取的酸的種類不同,鐵絲表面出現(xiàn)紅色物質(zhì),F(xiàn)e+CuSO4?FeSO4+Cu,2NaOH+CO2?Na2CO3+H2O,反應后裝置A中藥品的質(zhì)量,測出反應前后裝置B增加的質(zhì)量(2分)
五、:(本題包括2小題,共l0分)
28.(本題共4分,每空2分)(1)32.5g;(2)24.5%
29.
(1)9.8;16.0
(2)解:設與硫酸反應的NaOH的質(zhì)量為x ,與CuSO4反應的NaOH的質(zhì)量為y。
H2SO4+ 2NaOH=Na2SO4 + 2H2O CuSO4 + 2NaOH =Cu(OH)2↓+ Na2SO4
98 80 80 98
9.8g x y 9.8g
x = 8g y =8g
故參加反應的NaOH溶液的質(zhì)量共為
答:整個過程中參加反應的NaOH溶液的總質(zhì)量是160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14356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