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第三單元自測題
一、積累
1.默寫一句關于青春的名言。
2.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 )
A.陰晦(huì) 嗤笑(chī) 鄙夷(bǐ) 惘然(ǎng)
B.愕然(è) 恣。╯uī) 拮據(jù)(jié) 潮汛(xǜn)
C.抽噎(yē) 腳踝(huái) 恐嚇(hè) 寒噤(jìn)
D.煞白(shà) 棱角(léng) 白嫩(nèn) 襤褸(lǔ)
3.下列詞語中有四個錯別字,請用橫線標出并依次改正在方格中。
竭斯底里 狼狽不堪 與日具增 斬釘截鐵
置之不理 莫明其妙 從容不迫 朝氣篷勃
4.學常識填空。
①《故鄉(xiāng)》選自小說集《 》,作者是 ,他的一部散集是《 》。
②《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 國的作家 ,他的作品還有《 》等。
5.積累關于“路”的名言。
①
②
6.名著閱讀。
A 相了相,走到樹前,把直裰脫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繳著,卻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將那綠楊樹帶根拔起,眾潑皮見了,一齊拜倒在地,只叫:“師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羅漢!身體無千萬斤氣力,如何拔得起!”
這段字出自古典名著《 》 ,段中A的姓名是 ;在名著中,這個人物的主要特征是 ;請你用簡潔的語句寫出關于A的另一個故事名稱
二、閱讀
(一)閱讀下面,回答后問題。
別踩疼了雪
我和女兒在焦急地等待著一場雪的降臨。
雪,只在女兒的童話和夢境里飄過。我一直這樣認為:沒有觸摸過雪花的女孩,永遠做不了高貴的公主。我領她到雪的故鄉(xiāng),就是讓她看看雪是怎樣把人間裝扮成宮殿,把人裝扮成天使的。帶女兒北方,就是為了讓她看雪。因為我無法為她描述雪的樣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見到它。
雪開始零星地飄起,我和女兒激動得手舞足蹈!它多美啊,輕盈、飄逸、純潔,讓人愛不釋手,讓人目不暇接。女兒伸開手掌。她馬上發(fā)現(xiàn),我們的手掌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無法承受我們的愛意,在手掌里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會兒,轉眼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但女兒并沒有收攏她的手掌,她依然執(zhí)著地積攢著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漸漸大了些,女兒小心翼翼地捧著她的雪花,她說要把它帶回去,在媽媽的墳墓旁邊堆一個大大的雪人。
女兒的話深深觸動了我。原,女兒一直嚷嚷著要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她的媽媽。
我不忍提醒她,我們永遠也無法將雪花運到南方去。我總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靈是最純潔的一片雪地,在他們心靈上經(jīng)過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臟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們的夢想。
女兒沒有見過她的媽媽,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媽媽便因為難產(chǎn)離開了我們。仿佛一切都有預感一樣,在妻子的日記里,我看到了她寫給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說:即使有一天她離開了人世,她的靈魂依然會纏繞在孩子的身邊,春天她就是早上的第一縷吻著孩子臉頰的陽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樹下的陰涼,秋天她就會變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時候她就會變成雪花……。
每當女兒問我她的媽媽在哪里的時候,我就會對她說,你媽媽離開這個世界了,但她愛我們。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綠陰,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這些都是你媽媽變的,她一刻都沒有離開我們。女兒記住了我的話。在春天,總是太陽剛一露頭就醒了,她說媽媽在喚她起床呢;在夏天,她總是習慣把書桌搬到那棵大樹底下去做作業(yè);在秋天,她總是趴在窗臺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顆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懷念著母親。
可是冬天,她找不到與母親的聯(lián)系了。因為南方?jīng)]有雪。這就是她要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雪花在天空舞蹈!天空陰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瑩得仿佛是天空。夜晚再黑,也壓不過雪的白。
第二天清晨,女兒輕輕推開門,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腳印。她對我說:“爸爸,順著我的腳印走,別踩疼了雪!蹦且豢,我看到全世界都是潔白的,包括人類的心靈。
7.“我”和女兒北方看雪的目的是否一樣?為什么?
8.媽媽寫給女兒的一封充滿詩意的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9.簡要概括女兒在冬天以外的三個季節(jié)里以怎樣的方式懷念母親。
10.從全看,雪有著怎樣的特點?以“別踩疼了雪”為標題有什么用意?
11.本的語言非常精彩而又耐人尋味。試選擇一處進行賞析。
(二)閱讀下面,回答后問題。
系在風箏線上的童年
①時令正是仲春。大地掙脫了冬的糾纏,不覺之中已經(jīng)泛出幾分淡淡的鵝黃的綠意。仰望晴空,偶見數(shù)點風箏,裊裊娜娜地飄掛天際,使我驀然憶起“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正是放風箏的好時光。矚望那長長的輕輕抖動的風箏線,竟絲絲縷縷牽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鄉(xiāng)下,三月的剪剪輕風還殘留著冬的料峭。我們這些顛跑在蓊郁麥田里的孩子,摔打慣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冷的。何況又常把嬉笑系在風箏線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讓野氣的笑聲趕跑了。
③人們都說,男孩子手笨,女孩子手巧。可是不是吹,我們男孩子雖未能繡出花團錦簇的衣冠,卻從手中飛出過巧奪天工的風箏。嗨,做風箏可不像女孩子學針線,有的是時間,有的是專人指教。我們男孩子可整天像賊攆一般忙的腳不沾地。常常趁放學之后的間隙,三五個湊在一處無人知曉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為家里的大人是不讓我們擺弄風箏的。
④我們偷偷找竹篾,要那種綠皮的,有韌性的,猶如女孩子繡花挑線一般仔細。把竹子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彎成弓似的和轱轆似的幾何形狀,拼在一起,悉心用細繩子細線系好,就變成了形態(tài)各異的風箏骨架。然后,幾顆小腦袋抵在一處,唧唧喳喳商量一陣,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筆在糊好的桑皮紙上勾勒一通,便給他們穿上了斑斕的衣衫,完全可以與女孩子織成的錦繡相媲美。然后用大團大團的作放線,一頭兒系在風箏上,一頭兒纏在一個線拐子上。這些線的可不容易呢,是我們這些“男子漢”低三下四、求爺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連串喊上十聲“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風箏而勾得酸了的頭,開始放吧。喝!風箏!全是風箏!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動的風箏,從遼闊的麥田里,迤邐的大道旁,瀲滟的堤塘邊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歡聲笑語吹著,騰騰的熱氣捧著,悠悠飛向空中,去親吻白云。好似爭艷的奇葩,掛彩的氣球。我們的心醉了。
⑥更叫絕的要數(shù)晚上。皓月高懸中天,大地一片靜謐。夜色朦朧。我們幾個小伙伴偷偷溜出一嘰咕,便帶了心愛的風箏到村頭田邊——但不去有墳塋的地方,雖說不怕, 可終究有些煞風景。風箏紙是涂了閃金光的東西,還要想法把一段蠟頭或一捻沾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飛時一點燃便像飛機尾翼上的信號燈一樣閃爍。這通常極難放。因野外有風,蠟燭又不頂風,所以總是熄滅。但是,偶有成功的時候,那風箏放起就別有情趣, “信號燈”明滅閃爍,隨風箏飄飄灑灑,也把一顆顆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癡。
⑦風箏也有賭氣的時候。有時候明明飛起了,卻偏偏任你如何擺布它總要往地上栽。這時的小伙伴們絕不會張飛似的環(huán)眼圓睜,一腳踏翻它的。大家總是小心翼翼地檢查一番,找出毛病,對癥下藥。隨著歡呼聲,風箏重又飄然升起。放到得意處,猛不防風箏也會斷線,搖頭晃腦地越飄越遠。我們拉著斷了的風箏線,不勝惋惜……
⑧韶光如流。雖說童年已經(jīng)悄然離去,可風箏的這根若有若無的線,卻每每牽著我的童年,使我常常撿回那逐漸遠去的記憶。
⑨啊,我的鵝黃色的童年!
(選有刪改)
12.本回憶童年生活,主要圍繞風箏回憶了小時候 ① 、 ② 兩件事。
①
②
13.閱讀第⑤段,看看生動有趣的場面是怎樣通過語言體現(xiàn)的。
答:
14.第⑦段字中,有許多句子寫的傳神精妙。試選取一句進行賞析。(字數(shù)100字以內(nèi))
(三)閱讀下面,回答后問題。
拔掉那顆蛀牙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尷尬。姐姐比她漂亮。因為想要兒子,父母堅持要生,結果生下她,還是女兒。后,又生了弟弟,弟弟顯然是最得寵愛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閨女是要嫁出去的,對這個家無關緊要,能養(yǎng)著就不錯了!
③姐姐不吭氣。她卻嚷:“憑什么?要不就別生我!”結果挨了打。
④那時,她就發(fā)誓,她要報復所有人,她要讓他們知道她的厲害。三個孩子中,她的學習是最好的,因為,沒有別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學習。小小的心,長滿了恨,恨是一顆芽,日日夜夜地“茁壯”成長。
⑤她沉默寡言,經(jīng)常一個人抱著書,把自己關在屋里。即使看書,母親也要嚷,不要費電了。于是,她去鄰居的窗下,借著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個堅強的女孩兒,堅強到不會掉眼淚。全鎮(zhèn)只有一個考上縣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讓她去讀,讀高中要住校,僅吃飯一個月就要花好幾十塊。她說:“我不吃學校的飯,我自己帶飯,帶幾個饅頭,可以吃一個星期!
⑥終于去讀了,竟然覺得無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帶夠一周吃的饅頭。冬天還好,饅頭不餿。夏天,有時饅頭餿了,她舍不得扔,還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廁所,可她從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終是全年級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績下,她是市狀元,去北大讀書,整個縣城都轟動了。所有人都說,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饅頭,照樣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幾份工,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錢。而且,她冰冷的內(nèi)心拒絕溫暖,怕別人算計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給了書本,又以學校最好的托福成績考到美國公費留學。整個縣城又轟動了——這是那個小城中第一個到外國留學的呀?墒,她沒有回家去,沒有給父母撐那個虛榮的面子,F(xiàn)在,她是自己的了,與他們毫無關系。
⑩去美國之后,她還是一個人,無人交流,內(nèi)心一片空白。沒有親情的感覺,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醫(yī)生,醫(yī)生說,你太自閉,而且內(nèi)心充滿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樂。你應該學會去愛,只有愛,才能拔掉那顆蝕了你心靈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嗎?有這么嚴重嗎?一向是別人對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絕和家人聯(lián)系。半夜,她第一次撥通了家里的電話。母親居然沒有聽出她的聲音。叫了一聲“媽”之后,母親哭了,哀號著,哭著罵著,叫著父親的名字:“二妞電話了,二妞電話了——”父親搶過電話,叫著:“妞妞,妞妞……”再也說不出話。再接著,姐姐和弟弟都跑了過。聲音哽咽著,好像她恩賜了他們什么。放了電話,她發(fā)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發(fā)呆。她決定回國。
⑿是一剎那間決定的——回國!多少年沒有回家了!她帶著大包小包——每個家人的禮物,下了飛機,直接乘出租車回老家。一進門才發(fā)現(xiàn):家,破舊了。兩顆老棗樹還在,正在開花,有淡淡的芬芳。愛發(fā)脾氣的母親老了,正在樹下?lián)窬虏,滿頭白發(fā);喜歡打人的父親在臟兮兮的椅子上躺著。父母抬頭看到她的時候,眼神里都是慌亂的,伸開兩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說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氣了,與多年前那個瘦瘦黑黑的小丫頭判若兩人!甚至,母親撲過后,站在她面前,沒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長時間,她終于叫了一聲“媽!”。母親哭著,抹著眼淚。她以為自己足夠堅強,以為不會再流眼淚了,但當父親過抱住她說:“孩子,回啦!”她的眼淚,到底還是泉涌般出了。
⒁她把帶回的錢分給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養(yǎng)老,姐姐能買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開個超市,這下,也有資金了。做完這些后,她突然覺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顆恨的蛀牙,原可以如此快樂。
(選自《小小說選刊》2008年第8期,有刪改)
15.聯(lián)系全說說標題《拔掉那顆蛀牙》有何深刻含義?
16.請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主人公的成長歷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內(nèi)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字數(shù)在10字以內(nèi))
17.聯(lián)系上下,體味中畫線句子的含義,回答括號內(nèi)的問題。
(1)她恨全家人。(她具體“恨”什么?開篇獨句成段,有何作用?)
(2)小小的心,長滿了恨,恨是一顆芽,日日夜夜地“茁壯”成長。(“茁壯”為何加引號?有什么深刻含義?)
18.第⑾自然段“她”打電話回時,家人對她的反應可不可以刪去?為什么?
19.選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說,并有一定的警示意義,試結合全作簡析。
三、寫作
20.花朵綻放絢麗,回報陽光的普照;草木舒展青春,回報雨露的滋潤;桃李以滿園芬芳,回報園丁的培養(yǎng);兒女以寸草之心,回報父母的恩澤……
請以“回報”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參考答案
1.要求書寫工整、美觀、無誤2.C 3. 歇 俱 名 蓬 4.①吶喊 魯迅 朝花夕拾 ② 法 莫泊桑 項鏈 5.略 6.《水滸》或《水滸傳》 魯智深 見義勇為或嫉惡如仇 故事事例:拳打鎮(zhèn)關西 、火燒瓦官寺、 大鬧野豬林、大鬧桃花村 、二龍落草等 7.不一樣!拔摇笔菫榱藵M足女兒的渴望,讓她親身感受一下“我”無法描述的雪;女兒則是為了媽媽,因為冬天南方無雪,她無法以自己的方式懷念母親。8.對孩子的無限關愛之情。9.春天,太陽一露頭就起床;夏天,把書桌搬到大樹底下做作業(yè);秋天,托腮凝望天上的云。10.輕盈、飄逸、純潔、美麗。標題引用孩子的話,告訴人們:雪地如同孩子純潔的心靈,負載著他們的美夢;千萬不要弄臟這潔白的世界,踩疼他們的夢想。11.如:“夜晚再黑,也壓不過雪的白。”本意是說環(huán)境再黑也掩不住雪的潔白,喻指即便人世間再復雜、再混濁,也敵不過人們心靈的純潔、美好。
12.①做風箏;②放風箏;
13.本段字,抓住風箏的數(shù)量多、造型各異等特點展開具體的描寫,同時,以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相映襯,將放風箏的場面寫得生動有趣,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14.示例:“放到得意處,猛不防風箏也會斷線,搖頭晃腦的越飄越遠!边@句話活靈 活現(xiàn)的再現(xiàn)了放風箏時的情景。特別是“搖頭晃腦”一詞,將風箏擬人化,讓人仿佛看見失去控制的風箏在高空中飛舞的樣子,又能感覺到小伙伴們由放飛的得意到失意的無奈與惋惜。
15.“蛀牙”比喻她對父母對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閉、沉默寡言、性格畸形發(fā)展。警示人們無論在什么時候,對什么人,都要“愛”,才能健康快樂,因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16.不設統(tǒng)一答案。示例:拼命讀書(孤獨求讀),疏遠親情(充滿仇恨或畸形抗爭)(意思接近即可);醫(yī)生指點,喚醒親情(重溫親情)(意思接近即可)
17.(1)①恨父母重男輕女、不讓看書、不讓讀高中;恨姐姐不吭氣。(意思接近即可) ②作用:放在開頭給人一種奇峰突起的感覺,給人懸念感,激發(fā)閱讀興趣,也為后寫親情回歸埋下伏筆。(意思接近即可)
(2)褒義貶用,表明了作者的態(tài)度,表達一種否定意思;這種成長是一種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長。(意思接近即可)
18.不可以刪去,因為家人的反應讓她感受到親情,重新審視親情,(或告訴我們親情是醫(yī)治傷口的一劑良藥);是她情感變化的關鍵。若刪去,的故事情節(jié)顯得不連貫,并且削弱了的感染力。(意思接近即可)
19.通過寫“她”對家人由恨而愛的經(jīng)歷,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關愛會產(chǎn)生畸形心理的現(xiàn)狀。(或當我們在成長中受到創(chuàng)傷,應學會反思、審視、求助,走出心靈的陰影,走向健康的生活。)告誡我們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意思接近即可)
20.按照第一單元作評分標準進行評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41582.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試卷(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