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一.(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下列過程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西瓜榨成汁 C.冰雪融化成水 D.甜菜逐漸長大
2.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可樂飲料 B.部分結(jié)冰的水 C.潔凈的空氣 D.高鐵醬油
3.下列圖示的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4.在用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實驗中,不需要的儀器是
A.導氣管 B.試 管 c.集氣瓶 D酒精燈
5.實驗過程中要注意安全。下列實驗操作安全的是
A.為了節(jié)約藥品,將用剩的藥品放回原試劑瓶
B.用手觸摸剛加熱過的試管
C熄滅酒精燈,待冷卻后,再向酒精燈中加酒精
D.在實驗室里用品嘗味道的方法鑒別某些物質(zhì)
6.實驗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為驗證該粉末是否為鐵粉。小明將磁鐵放在黑色粉末上方,發(fā)現(xiàn)有黑 色粉末被吸起。就“將磁鐵放在黑色粉末上方”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假設 B實驗 C.觀察 D.做出結(jié)論
7.鑒別出:空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瓶氣體,最簡單的方法是
A分別將燃著木條分別伸入瓶中B.分別將帶火星木條伸入瓶中
C.分別加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 D.觀察它們的顏色
8.氧氣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zhì)。以下有關氧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A.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產(chǎn)生的火焰為淡藍色
B.魚、蝦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氣易溶于水
C.氧氣具有可燃性
D.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屬于分解反應
9.下列有關空氣中各種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質(zhì)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越低,空氣質(zhì)量越差
B.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常用于食品防腐
C.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不能與任何物質(zhì)反應
D.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含量增多會引起 溫室效應,屬于空氣污染物
10.下列實驗現(xiàn)象中,描述正確的是
A.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霧
B.水通電分解時,正極氣體體積是負極氣體體積的2倍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
D.硫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二氧化硫
11.2011年世界水日,我國 的宣傳主題是“嚴格管理水資,推進水利新跨越”,水資的保護和合理使用已受封人們的普遍關注。下列用水行為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①將工業(yè)冷卻水進行循環(huán)利用 ②用未經(jīng)處理的工業(yè)污水灌溉農(nóng)田
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澆花、沖廁所 ④用噴淋節(jié)水龍頭代替用水較多的舊式龍頭
⑤用大量的水沖洗汽車代替人工擦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2;科學家發(fā)現(xiàn)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動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據(jù)此推斷,當一種元素的原子經(jīng)過放射變化后,結(jié)果變成了另一種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A.質(zhì)子 B.中子 C.電子 D.該原子的原子核
13.氨水是一種化學 肥料。打開貯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聞到一股強烈的氨昧。從微觀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組成氨水的元素種類發(fā)生改變 B.分子在不斷運動
C.氨分子由靜止變?yōu)檫\動 D.氨分子的體積變大了
14.與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關系最密切的是
A.質(zhì)子數(shù), B.中子數(shù) C.電子數(shù) D、最外層電子數(shù)
15.下圖表示的是氣體分子的示意圖,圖中“●”、“o”分別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新 標第 一網(wǎng)
16.下列化學用語與所表述的意義不相符的是
A. ——氮氣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價 B.2H——2個氫元素
C.2H20——2個水分 子 D.CuO——氧化銅
17.飲用水用CI2消毒會促使一些致癌物質(zhì)生成。為消除隱患,現(xiàn)在已經(jīng)采用高效安全的CIO2消毒殺菌。下列對CIO2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CIO2中含有氧氣
B.C1O2是一種氧化物
C.C1O2是由氯元素、氧元素組成
D.一個CIO2分子由一個氯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
18.氫氟酸(HF)對玻璃有腐蝕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種精美圖案,也可用在玻璃儀器上標注刻度及字。氫氟酸與玻璃發(fā)生的反應可以表示為:SiO2+4HF=X↑ +2H2O,關于物質(zhì)X的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能含有氫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x是一種氧化物
19.化學變化中一定發(fā)生改變的是
A.原子的種類 B.元素的種類 C.原子的個數(shù) D.物質(zhì)的種類
20.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檢查如圖所示裝置的氣密性。當緩慢向左推動活塞時,如果裝置氣密性良好,則能觀察到
A.注射器內(nèi)有液體
B.長頸漏斗下端管口產(chǎn)生氣泡
C.長頸漏斗內(nèi)液面上升
D.瓶中液面明顯上升
二、題(12小題,共54分)
21.(4分)請按要求用相應的化學符號。
氮元素四氧化三鐵3個銅原子4個鈉離子
22.(4分)實驗操作不當會導致實驗失敗。請你找出每個實驗失誤的主要原因,將其填在相應的空格中。(填一種原因即可)
(1)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水槽中的水變成紅色 。
(2)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試管炸裂
(3)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未觀察到鐵絲燃燒的現(xiàn)象
(4)將渾濁的河水過濾后,濾液依然是渾濁的
23.(4分)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l:在標準狀況下,臭氧是淡藍色氣體,其化學式為O3。復印機在工作時,會因高壓放電產(chǎn)生一定濃度的臭氧。長期吸入大量臭氧會引起咳嗽等不適癥狀,還可能誘發(fā)中毒性肺氣腫。
資料2:臭氧有強氧化性,可將其應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殺菌和消毒。
(1)請根據(jù)資料總結(jié)臭氧的性質(zhì):
①臭氧的 物理性質(zhì): ②臭氧的化學性質(zhì): ;
(2)磷在臭氧 中燃燒與在氧氣中燃燒的產(chǎn)物相同。請寫出磷在臭氧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4.(3分)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相關知識回答:
(1)分子與原子的根本區(qū)別是: ;
(2)將50l水與50l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l,原因是一
(3)氧氣與氫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同,其原因是
25.(7分)實驗室中,利用下列裝置可以制取某些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向氣體發(fā)生裝置內(nèi)加入藥品前,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
(2)實驗室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用E裝置收集氧氣時,若收集到的氧氣不純,可能原因是 (寫一點即可)。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且可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常用塊狀的大理石與稀鹽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你認為制取二氧化碳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是 。
6.(5分)水是生命之,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護水資。
(1)天然水中含有許多雜質(zhì),實驗室常用過濾的方法除去水中懸浮的 雜質(zhì),過濾用到的儀器除帶鐵圈的鐵架臺、燒杯外,還需要的儀器有 。
(2)實驗室里,常用 檢驗硬水和軟水。生活中,常見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若水中含有少量色素,可用 將其除去(填一種物質(zhì)即可)。
(3)能得到純凈水的操作是 。
2 7.(5分)右圖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請根據(jù)你所了解的知識填空:
(1)A為 極,B管中產(chǎn)生的氣體是 ;
(2)通過實驗現(xiàn)象,可得出水由 組成;
(3)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28.(5分)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結(jié)構示意圖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請 利用下表所給信息和有關粒子結(jié)構示意圖,根據(jù)相關要求填空。
(1)由圖表可知:硫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
(2)粒子④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 ,該元素為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3)粒子③在化學反應中易_ _ :(填“得”或“失”)電子。粒子①與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29.(5分)單氟磷酸鈉(Na2PO3F)易溶于水,有殺菌作用,防齲齒效果好,是牙膏行業(yè)常用的活性添加劑。牙膏中單氟磷酸鈉的含量若達到0.76%,就可使齲齒減少17%~38%。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Na-23;P-31;O-16;F-19)
(1)牙膏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單氟磷酸鈉中F為-1價,則其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 ;
(3)單氟磷酸鈉中鈉元素與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
30.(5分)質(zhì)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學中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請利用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蠟燭在空氣中充分燃燒時,產(chǎn)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則蠟燭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用
元素符號填空),理由是 。
(2)將ag氯酸鉀與bg二氧化錳充分混合、加熱,待完全反應后,稱得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cg。由以上信息可知:生成物中氯化鉀的質(zhì)量為 g,氧氣的質(zhì)量為 g。
31.(4分)某化學興趣小組將教材中‘‘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見圖I)進行了大膽改進,用圖Ⅱ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試管的容積為45L、注射器的針筒潤滑性非常好,不考慮摩擦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請你對比分析下面圖I.圖Ⅱ所示的實驗,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按圖I所示裝置進行實驗。紅磷在瓶內(nèi)燃燒時,如果止水夾未夾緊,會導致測定結(jié)果 (填“偏小”、“不變”或“偏大”)。若將紅磷換成木炭,實驗不能達到目的,原因是 。
(2)按圖Ⅱ?qū)嶒炑b置進行實驗。點燃紅磷前活塞在20l刻度處。待紅磷與氧氣充分反應,且裝置完全冷卻后,注射器的活塞將停留在 l刻度處(結(jié)果取整數(shù))。
(3)對照圖I實驗,你認為圖Ⅱ?qū)嶒灥膬?yōu)點是 。
32.(5分)為了探究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小華用一定質(zhì)量的二氧化錳與氯酸鉀進行實驗。下表是二氧化錳的用量與一定質(zhì)量的氯酸鉀制取氧氣時,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與反應速率關系的實驗數(shù)據(jù):
二氧化錳與氯酸鉀的質(zhì)量比1/401/201/101/51/31/22/32/11/1
生成1L氧氣所需要的時間(s)1247950547593106153240
(1)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可知二氧化錳與氯酸鉀的質(zhì)量比為 時,反應速率最快;
(2)二氧化錳的用量過少時產(chǎn)生氧 氣的速率很慢,原因是 ;
(3)收集氧氣的方法有 兩種。為準確判斷生成1L氧氣所需的時間,應該用 收集氧氣;
(4)右圖是化學中“有名”的多功能裝置,有如下用途:
①可以用于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收集氧氣時,應從 (填“a”或“b”,下同)。
端通入氧氣。
②可以用檢驗某種氣體。檢驗二氧化碳時,可先在瓶中裝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從 端通人二氧化碳氣體。
三、(1小題,共6分)
33.(6分)利用右圖裝置能制取氧氣并測定所收集氣體的體積。
(1)小華同學在錐形瓶中加入適量二氧化錳,再加入含有0.68g過氧化氫的溶液。待充分反應后,求 生成氧氣的質(zhì)量。
(2)若用右圖所示裝置收集300l氧氣,應選用 l(填“l(fā)0”或“100"或"500")量筒。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O-16;n-55)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41891.html
相關閱讀:初三化學第十單元酸和堿單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