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二單元綜合檢測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二單元 綜合檢測題
一、
1.最早通過實驗測定出空氣組成的科學家家是( )。
A.法國的拉瓦錫 B.英國的湯姆生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羅
2.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酒精揮發(fā) B.潮濕的衣服變干
C.海水曬鹽 D.火藥爆炸
3.下列物質(zhì)屬于氧化物的是( )。
A.空氣 B.氧氣 C.氧化鋁 D.高錳酸鉀
4.下列四種性質(zhì)中,有一種與其他三種有本質(zhì)區(qū)別,這種性質(zhì)是( )。
A.顏色 B.狀態(tài) C.硬度 D.可燃性
5.下列物質(zhì)屬于純凈物的是(。
A.五氧化二磷  B.醫(yī)用的生理鹽水
C.高錳酸鉀加熱制氧氣后的剩余物 D.雪碧飲料
6.下列有關氧氣性質(zhì)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的氣體
B.它能跟所有的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
C.在氧化反應中一般都有熱量放出
D.物質(zhì)跟氧氣的反應都能發(fā)光放熱
7.下列物質(zhì)在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集氣瓶底部應放少量水或細沙的是( )。
A.木炭 B.硫粉 C.鐵絲 D.紅磷
8.早期化學家為了認識空氣的本質(zhì),將一些物質(zhì)放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每次實驗都有約五分之一的空氣不知去向。有時化學家把這約五分之一的空氣稱為“有用空氣”,這種“有用空氣”是指( )。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9.下列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A.硫 + 氧氣 二氧化硫
B.高錳酸鉀 錳酸鉀 + 二氧化錳 + 氧氣
C.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
D.蠟燭 +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10.暫時存放一集氣瓶氧氣, 正確的方法是( )。
A.瓶口朝下,蓋上玻璃片 B.瓶口朝下,不要玻璃片
C.瓶口朝上,蓋上玻璃片 D.瓶口朝上,不要玻璃片
11.下列變化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
A.鐵生銹 B.釀酒 C.蠟燭燃燒 D.食物腐爛
二、題
12、按體積計算,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它大約占空氣體積的百分比是 ;含量居第二位的氣體是 ,它大約占空氣體積的百分比是 。
13、根據(jù)事實,寫出有關化學反應的字表達式及其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
(1)點燃鎂條作信號彈: 。
(2)燃燒紅磷制造煙幕彈: 。
(3)燃燒木炭: 。
(4)高錳酸鉀受熱: 。
三、實驗題
14.實驗室制取氧氣時,如果用排水法集氣時,當氣泡 放出時就可以收集。當停止反應時,如果先熄滅酒精燈,再把導管從水槽里撤出,造成的后果是 。如果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如何證明該瓶內(nèi)的氧氣已滿:
。如何證明一瓶無色氣體是氧氣: 。
15、已知在通常情況下,過氧化氫 二氯化錳 水 + 氧氣,且反應迅速。據(jù)此設計兩套用下圖所示儀器組裝成的制取和收集氧氣的裝置,并繪制出裝置圖。

(1)第1套:選用儀器(填選項): ;(排水法)
(2)第2套:選用儀器(填選項): 。(排空氣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43213.html

相關閱讀:初三化學第十單元酸和堿單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