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九年級上冊化學1-3單元階段性測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j

環(huán)湖中學2013級化學第一次階段性考試試題
班級 姓名 學號
一、單項(本大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40分,)
1.從2012年9月15日開始,全球華人在世界各地爆發(fā)保釣游行示威活動,海內外華人,同仇敵愾,強烈譴責日本侵略行為,揭露其不改變侵略本質的真面目,向世界宣示釣魚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在下列示威活動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高呼口號:釣魚島,中國的!
B.高舉鮮艷的五星紅旗,齊唱國歌
C.焚燒像征日本軍國主義的畫像
D.極個別喪失理智的人違法打砸同胞的日系車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驗滿氧氣 B.傾倒液體 C.讀取液體體積 D.點燃酒精燈

3. 2012倫敦奧運會火炬的燃料為丙烷(C3H8)。下列關于丙烷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無色氣體 B.難溶于水
C.沸點為-42.1℃,易液化 D.易燃燒,與空氣與一定體積混合遇明火可能爆炸
4.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氧氣在低溫、高壓的條件下可以轉變?yōu)橐后w或固體
B. 氧氣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
C. 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是可燃物
D. 因為氧氣與氮氣的密度不同,所以工業(yè)上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制取氧氣
5.下列關于空氣成分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 B.餅干在空氣中變軟是因為空氣中含有水蒸氣
C.稀有氣體通電發(fā)光是化學變化 D.空氣中的氧氣主要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6.在下列變化中,既不屬于化合反應,也不屬于分解反應而是屬于氧化反應的是

A.硫+氧氣 二氧化硫 B.石蠟+氧氣 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 汞+氧氣 D.鎂+氧氣 氧化鎂
7.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中國釣魚島的海水 B.制氧氣的高錳酸鉀
C.湖光巖的清新空氣 D.吳川金九月餅
8.新修訂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增設了P2.5平均濃度限值,P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主要于直接排放的工業(yè)污染物和汽車尾氣等,是形成灰霾天氣的最大元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舉行“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
B.灰霾天出門戴N95專業(yè)口罩(過濾孔徑在0.1微米左右)
C.香煙煙霧顆粒的直徑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煙
D.鼓勵開私家車出行
9.下圖是兩種氣體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B.反應后生成了兩種新的物質
C.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可分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10.下列物質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時,現象描述不正確的是 (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放出濃烈的黑煙,放出熱量,生成黑色粉末
B.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濺,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D.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11. 對下列事實或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選項事實或現象解釋
A八月桂花,十里飄香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
B水銀溫度計里的水銀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改變而改變
C253石油氣可加壓裝入0.0243的鋼瓶中分子間是有間隔的
D炎熱的夏天自行車車胎容易爆裂分子質量很小,體積很小
12.下列有關分子、原子、離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中子構成的
C.分子的質量總比原子的質量大
D.分子、原子、離子都能直接構成物質
13. 近日據媒體報道,一些制藥企業(yè)的藥用膠囊中重金屬“鉻”含量嚴重超標!般t”在人體內蓄積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誘發(fā)基因突變。這里的“鉻”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離子 D、分子
14.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 ( )
A.質子數不同  B.中子數不同 C.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D.電子數不同
15.航天員專用的小分子團水具有飲用量少、在人體內儲留時間長、排放量少等特點。航天員一次飲用125L小分子團水,可維持人體6h正常需水量。下列關于小分子團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水分子的化學性質被改變了 B.小分子團水中水分子間沒有間隙
C.小分子團水中水分子停止了運動 D.小分子團水的部分物理性質與普通水有所不同
16.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離子是由原子得到電子或失去電子而形成的
B.元素的化學性質跟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目關系密切
C.一種粒子最外層電子數目為8,此粒子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
D.當原子失去或得到電子后,其性質發(fā)生了改變,但它所屬的元素種類不會改變
17. 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O2B.nO2C.CO2D.H2O2
18. 下列粒子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的是( )
A.碳原子 B.氧原子 C.碳原子和氧原子 D.二氧化碳分子
19.2012年4月15日,央視曝光河北一些企業(yè)生產的藥用膠囊里重金屬鉻(Cr)超標,即震驚全國的“毒膠囊”事件。已知鉻原子核內有24個質子,鉻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2。下列有關鉻元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鉻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4 B.鉻元素的原子序數是52
C.鉻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D.鉻原子呈電中性
20.下列化學符號中,既能表示一個原子,又能表示一種元素,還能表示一種物質的是( )
A.Cu B.O C.H2 D.C60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二、簡答題(化學反應字表達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29分)
21.(5分)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基本工具,請用化學符號或化學式:
碘元素 ;4個鐵原子 氦氣
鈉離子 氫氣
22、(5分)下圖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請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鈣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
(2)X= ;
(3)A、B、C、D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號);
(4)A粒子的化學性質與B、C、D中哪一種粒子的化學性質相似 (填序號);
23.(5分)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艱辛的努力,終于提出了現代元素周期表的雛形。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關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關問題

(1)請畫出16號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 化學反應中該原子比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變成離子;
(2) 表示的是 (填離子符號);
(3)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學式,任意填寫一種);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的變化規(guī)律是__ _ _。
24.(6分)寫出下列化學變化的符號表達式
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_ _ _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有黑色固體生成的反應_ _ _
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應_ _ _
25.(8分)小雯同學發(fā)現家里有一瓶無標簽的無色液體,她為了探究它是何種物質,做了如下實驗:把此液體編號為A,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蕩,在常溫下就能迅速產生氣體B,且產生了液體D,而C的質量在反應前后沒有改變。她把B收集起,用帶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的集氣瓶中,木條劇烈燃燒。如把黃色粉末E點燃后放入盛B的集氣瓶中,能劇烈燃燒,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F。
(1)根據小雯的實驗,分析A、B、C、D、E、F分別是什么物質。寫出各物質的名稱(或化學式):
A 、B 、C 、D 、E 、F 。
(2)在橫線上寫出液體A加入黑色粉末C化學符號表達式)
_ _ _
三、實驗與探究題(化學反應字表達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28分)
26.下圖所示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和收集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發(fā)生裝置 (填字母序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試管口還要塞一團棉花,目的是_______ ____ 。
若收集一瓶氧氣,供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使用,最好選擇氣體收集裝置中的___________(填裝置序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裝置D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 。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當觀察到氣泡 時才開始收集,否則收集的氧氣不純。某同學收集完畢,先停止加熱再將導管移出水面,你預測這種操作可能會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 __ _。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若選用C做發(fā)生裝置,你認為選用C的優(yōu)點是 。
(3)欲使用裝置E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則氣體應從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裝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先將瓶中裝滿水,再將氣體從 (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在空氣中容易與氧氣發(fā)生反應,則收集一氧化氮氣體時應選用圖中裝置 (填字母序號)。
27.在實驗室里,常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加熱氯酸鉀或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氧氣的實驗室制法進行了探究。
(1)小明同學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取氧氣。制取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表達式為: 。
實驗前小明同學先向儀器A中加入水,然后將導氣管放入水槽中,并打開儀器A的活塞,觀察導氣管口是否有連續(xù)的氣泡出現。該實驗操作的目的是 。
(2)小紅同學通過互聯網得知:CuSO4溶液、動物某些臟器中含有的物質等能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
實驗證明,在過氧化氫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能顯著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CuSO4溶液主要含有三種粒子(H2O、Cu2+、SO42-),為了進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種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紅同學作了以下分析和設計。
①小紅同學認為最不可能的是H2O,他的理由是 。
②要說明另外的兩種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紅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完成了這次探究活動。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結論
a. 取一支試管加入5L5%過氧化氫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含SO42-)溶液幾乎沒有氣泡放出實驗證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
b. 另取一支試管加入5L5%過氧化氫溶液,然后加入2-3滴 溶液溶液中有大量氣泡放出

③如果確定CuSO4是催化劑,還必須通過實驗確定它在化學反應前后 。
28.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并作好標記。
②在帶橡皮塞和導管的燃燒匙內裝入足量的紅磷,將
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
伸入集氣瓶內, 塞緊橡皮塞。
③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 。
(2)步驟②集氣瓶中的現象是 ,其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2分);步驟③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是 。
(3)該實驗可推論出氮氣的性質: 。(任寫一條即可)
(4)若將紅磷換成炭粉,該實驗能否獲得成功?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3分)
29.已知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若A 原子的質量為4.5839×10-26kg,若A原子核內質子數比中子數少1個。求(1)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精確到整數)

(2)A原子的核外電子數




j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47038.html

相關閱讀:2013年九年級化學有關化學式與溶液的計算專題復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