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人類明的開端
第1 人類的形成
預習學案
設問導讀
1.目前,大多數(shù)人類學家認為,現(xiàn)代人類從________ 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發(fā)展而。南方古猿屬于“ ”。
2.人類在距今 年形成,人與動物的本質區(qū)別是 。
3.中國人類學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為” 、 、
和 四個階段。
4.世界上的人類分為三大主要人種。即我們通常所說的 、 和
。人種的差異是不同的 等眾多因素長期影響的結果。
5.人類最初經歷的社會是 。隨著 和 的進步,出現(xiàn)了氏族,兩個或幾個氏族又組成 。
6.在原始氏族社會中,人類先后經歷了 氏族和 氏族兩個階段。
7.在 氏族社會里,由于 的緣故,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婦女在采集和家務勞動中舉足輕重,在社會中占 地位。
8.在 氏族社會里,男子在經濟中占 地位,婚姻關系相對 ,
人們開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關鍵信息
1.非洲 正在形成中的人
2. 三四百萬 制造和使用工具
3.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4. 黃種 白種 黑種 自然地理環(huán)境
5. 原始社會 生產力 社會 部落
6. 母系 父系
7. 母系 群婚 主導
8.父系 主導 穩(wěn)定
研學設計
學習要點
一、人類的出現(xiàn)
1. 人類的出現(xiàn)
(1) 時間:距今約三四百萬年
( (2)發(fā)現(xiàn): 20世紀70年代,美國和法國科學家在非洲埃塞俄比亞發(fā)現(xiàn)了約三百萬年前一具年輕女性遺骨化石,取名“露西”,歸類為南方古猿。
(3)根據: 直立行走是古猿向人進化過程中的第一步,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qū)別。
2.人類的進化
猿類→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3.主要人種
世界上的人類分為三大人種,即黃種、白種和黑種人。人種的差異是不同自然地理環(huán)境等眾多因素長期影響的結果。
二、氏族社會
1.母系氏族
婦女地位:在采集和家務勞動中起主要作用,是在社會中占主導地位。
婚姻制度:是群婚,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財產分配:財產公有,生產和分配都以集體為基礎。
2.父系氏族
男子地位:從事農業(yè)、畜牧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活動,男子在經濟活動中占主導地位。
婚姻制度:婚姻關系相對穩(wěn)定,人們開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財產分配:父系氏族初期財產公有,末期出現(xiàn)了私有財產。
3.氏族解體
(1)基本原因:生產力發(fā)展,出現(xiàn)了家庭私有財產。
(2)階級產生:
最早的奴隸主:家族長和氏族首領;
最早的奴隸:戰(zhàn)俘。
(3)階級社會出現(xiàn):第一個階級社會---奴隸
學法點撥
【透析1】人是從哪里的?人類的起問題是一個即陌生又古老的話題。自古以,東西方都有人類起的種種傳說:西方有“上帝造人”說,埃及有“哈努姆造人”說,中國有“女媧摶土造人”說等,F(xiàn)在又有“外星人”說和“海洋生成”說等等。傳說不可信,新的說法又證據不足,現(xiàn)在人類學家仍然相信科學的進化論,認為人是由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發(fā)展而的。有的學者提出人類起于亞洲,但從亞洲發(fā)現(xiàn)的古人類化石的時間看,都比非洲晚,因此,目前大多數(shù)的人類學家認為人類起于非洲南方古猿(真理是發(fā)展的,隨著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人類的起可能有新的說法)。
【透析2】古猿是怎樣進化成人的?十九世紀初,法國學者拉馬克在《動物哲學》中第一次提出人類起于類人猿的科學假說,但沒有作出系統(tǒng)的論證。十九世紀晚期,英國學者達爾在揭示進化規(guī)律之后指出人類是從一種古猿進化而的。但沒有回答古猿怎樣演變成人,以及人與動物的本質區(qū)別等重大問題。1876年 恩格斯指出古猿轉變成人的決定因素是勞動,勞動和制造工具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qū)別。近百年的人類化石發(fā)現(xiàn)和研究證明了達爾和恩格斯理論的正確性。
【透析3】掌握三大人種:黃種、白種和黑種人。識記早期猿人的代表:坦桑尼亞奧都威峽谷“能人;晚期猿人代表:印尼爪哇人、中國元謀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代表:德國尼安德特人、中國丁村人;晚期智人代表:法國克羅馬農人、中國頂洞人。
【透析4】我們在此必須明確在各人種之間,自然體質特征上雖有一定區(qū)別,但無明顯界限,而且具有逐漸過渡的現(xiàn)象。這充分說明全世界各人種在生物學上同屬一個物種,并具有共同的祖先。人種屬于自然范疇,絕無優(yōu)劣之分。
【透析5】知道母系氏族與父系氏族社會形成的原因及特點:首先,我們必須明確氏族社會先后經歷了兩個階段——母系氏族階段和父系氏族階段。其次,要掌握在這兩個不同發(fā)展階段的有關情況。主要是氏族社會時期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在母系氏族社會里,以采集和家務勞動為主,婦女是生產和生活的組織者;在父系氏族社會里,生產活動以農業(yè)、畜牧業(yè)和手工業(yè)為主,男子是生產和生活的組織者。母系氏族與父系氏族社會中婦女和男子的不同地位是由于當時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決定的。
【透析6】氏族社會是怎樣解體的?可利用圖示去理解:
【透析7】利用下表明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不同點。
歷史階段生產力水平男女地位
母系氏族采集、漁獵為主,農、牧、手工業(yè)大分工婦女在社會中占主導地位
父系氏族農業(yè)、畜牧業(yè)、手工業(yè)發(fā)展,商品生產出現(xiàn)男子開始支配社會
【透析8】在此要搞清國家與氏族主要區(qū)別:氏族是按血緣關系順其自然組成的,國家是按地域關系通過政府、軍隊、監(jiān)獄等機構組成的。
探索研究
研究主題
一、探索題
1.下面是兩種古人類頭像復原圖,讀后請回答:
(1)寫出兩種古人類的名稱。
(2)分別屬于哪一進化階段?中國發(fā)現(xiàn)哪些古人類與此相當?
(3)說說他們的生活狀況。
2.通過上網或查找圖書資料,完成下列人類進化表:
進化階段進化時間進化特點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3.做游戲:找一枚硬幣,約幾個同伴玩一玩。請輪流拋硬幣,當圖案在上面時你只能走一格,數(shù)字在上面時你可以進兩格。比比看誰先走過這漫長的進化之路。
二、學科綜合題
4.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人種又稱種族,是有著共同的起,在體質形態(tài)上具有某些共同遺傳特征的人群。這些特征包括頭部、五官、發(fā)色發(fā)型、膚色、眼色眼型、身高及其比例等。根據這些特征,一般把人類分為三個基本人種,他們是蒙古人種、尼格羅人種和歐羅巴人種,或者稱作黃種人、黑種人和白種人。另外,還有棕色人種和混血人種等。
(1)說說世界三大人種的分布地區(qū)及其體質特征。
(2)列舉三大人種的知名人物。
(3)如果黑種人想讓自己的后代變成白種人,能實現(xiàn)嗎?請你從生物學的角度加以解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47640.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上冊全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