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貓洞》教學設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大小貓洞》設計
一、設計說明
《大小貓洞》是現(xiàn)代著名學者金克木的一篇。它通過兩個具體的事例說明生活中的許多故事、傳說雖不可信,經不起推敲,但如果我們從另外的角度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蘊涵著深刻的道理。
二、目標
1.學習作者多角度的思維方式。
2.學會多方面搜集論據論證自己的觀點。
3.體會本語言生動的特點及其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走近作者
1.導入新:《空城計》大家比較熟悉,但這個故事可信嗎?因為司馬懿帶領幾萬大軍,居然不敢攻擊一個小小的縣城,這讓人不可思議。但這個故事又真實地反映了軍事上的虛實關系,從這個角度看,這個故事又是有意義的。今天學習的《大小貓洞》就闡述了多角度看問題的觀點。
(二)閱讀全,思考問題
1.回憶以前所學的議論知識,回答教師的提問。
(1)本的兩個故事蘊涵了怎樣的道理?
(2)作者行的思路是怎樣的?
(3)由大小貓洞談到大小城門,再到廟的大門及“狀元橋”,作者究竟要告訴讀者什么?談談你的看法。
(4)請同學用自己的話說出本的整體構思。
(5)請寫出本的論證過程。
(6)本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1.講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看自己能不能從中發(fā)現(xiàn)新的道理。
2.結合生活實際,寫一篇300字的小,談談你對“中國歷實行的是楚國式,不是齊國式”的認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51738.html

相關閱讀:《公輸》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