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的成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j.Co M
2.1《空氣的成分》學案
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識目標: 1、掌握空氣的成分及體積分數(shù),加深對純凈物和混合物的理解。
2、掌握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和方法等,學會從混合氣體中除去某種氣體進而測定其含量的方法
3、了解原始大氣的成分及空氣的發(fā)現(xiàn)史。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進行定量實驗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空氣成分的探究,了解臭氧層被破壞的原因,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2.觀察銅絲與氧氣反應的現(xiàn)象,從中獲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
3.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家嚴謹求實、大膽質疑的科學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索欲,進一步發(fā)展學習興趣的興趣。
重、難點:
重點:空氣的組成測定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合作交流法、閱讀了解法
難點: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定
教法: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問題探究來設計教學,始終貫穿"設置主題──分析思考──實驗探究──總結交流"的教學流程,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具和媒體教師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酒精燈、注射器、玻璃管(內有銅絲)、火柴
教學過程
一.揭示目標:
通過課前制作好的投影展示學習目標,使學生在上課開始就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同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在以后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里主動地圍繞目標探索、追求。
二.導入新課:
用謎語引入本節(jié)主題:有一種物質你摸不到、看不著、也抓不住,但是我們卻時刻離不開它。請問這種物質是什么呢?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學習本節(jié)的興趣
三.自學指導:5分鐘
同學們屏住呼吸30秒,談談你的感受。
【提出問題】:空氣總是在我們身邊
① 你了解空氣嗎?②你了解空氣的成分嗎?③你還想知道空氣的哪些知識?
請閱讀課本內容,明確本節(jié)要解決的問題:
① 了解原始大氣的成分及演變過程
② 了解空氣成分的發(fā)現(xiàn)史[來
③ 掌握空氣的成分及其體積分數(shù)
④ 掌握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方法等。
四.展示反饋:15分鐘
出示空氣質量相關數(shù)據(jù),引入臭氧層被破壞的相關知識。
引導學生分析拉瓦錫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特點、反應原理、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tài)、反應中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
觀看多媒體并積極思考問題 (信息提示:寫出銅、磷、碳、硫、石蠟、鎂在空氣中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小組活動:在學生明白拉瓦錫做氧氣含量實驗原理的基礎上能夠理解本節(jié)實驗原理,從而進行知識的遷移。小組討論,然后小組間交流,得出正確結論
【提出問題】 反應物可以選擇哪些物質?反應原理是什么?師生共同分析本節(jié)所用實驗裝置特點。
【師生共同分析】實驗步驟,對于學生回答不全的地方教師要給予補充。
信息提示:1. 將裝有細銅絲的玻璃管(5ml)與裝有25 ml空氣的注射器連接好(共30ml)
2. 給裝有銅絲的玻璃管進行加熱同時交替緩慢地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
3. 觀察實驗現(xiàn)象。待氣體體積不再減少時,停止加熱(約5分鐘)
4. 將氣體全部推到一只注射器中,冷卻后再讀出注射器內剩余氣體的體積,則剩余氣體的總體積還要加上玻璃管的5mL
【教師指導交流】找不同的小組同學交流所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以及所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引導學生得出正確實驗結論。
五.點撥升華:10分鐘
【反思】為什么各組減少的氣體體積各不相同?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有哪些?
【創(chuàng)新】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圖及實驗過程
【能進行知識遷移】我們掌握了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原理,你能不能測出空氣中氮氣的含量?
【學生談感想】請學生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不斷進行反思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不使學生僅僅拘限于課本中的實驗,而是讓學生的思維發(fā)散開,讓學生站在一個更高的位置從本質上來認識這個實驗。

課堂反饋測試:
空氣的組成:①法國化學家 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 和 組成的結論。
②空氣的成分( 分數(shù)): 占78%, 占21%, 占0.94%,
0.03%, 占0.03%。
③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實驗原理:
實驗步驟:⑴
⑵ ⑶
實驗現(xiàn)象:⑴ ⑵
實驗結論:
注意:(1)可用來反應的物質必須是只與氧氣反應且沒有氣體生成的物質(如紅磷、銅絲)。
(2)所用來反應的物質必須足量,容器的氣密性良好,不漏氣。
思考:(1)為什么要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
(2)為什么銅絲要彎成團狀?
(3)在實驗中,如果兩位同學的實驗結果差別較大,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a. b. c. d. 。

初三化學【當堂訓練】[來
化學老師寄語:不要等待機會,
而要創(chuàng)造機會。 班級 姓名
1.空氣中按體積計算,含量最多的氣體 ( )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2.在100mL空氣里氧氣的體積大約是 ( )
(A)78mL (B)78% (C)21mL (D)21%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空氣是由幾種元素混合而成的
B、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分數(shù)為21%
C、空氣是由幾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
D、空氣中各成分的含量不會發(fā)生變化
4.已知氧氣的密度大于氮氣。如果不考慮空氣中除氮氣和氧氣外的其他氣體,則可推知氧氣在空氣中的質量分數(shù)為( )
A、等于21% B、大于21% C、小于21% D、無法判斷
5、通過燃燒除去密閉容器中的氧氣,且不生成其他氣體,可選用的物質是( )
A、白磷B、蠟燭C、木炭D、硫
6.下列物質燃燒時,能產(chǎn)生大量白煙的物質是( )
A.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 D.硫在空氣中燃燒
7.1775年, 國化學家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組成;最后,他得出了
的結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57530.html

相關閱讀:我們周圍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