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
1.教學目的:
⒈通過對故宮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⒉掌握文中以空間為順序的寫作特點。
⒊方位詞語的準確性。
二、教學重難點:
掌握并運用空間順序。
三、教學手段:
計算機輔助軟件、電視、視頻投影儀等。
四、教學設想:
⒈利用故宮平面圖配合相關景物圖像,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游覽路線。
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教學,給予學生直觀、生動的形象。
⒊教師講解與導練結合,當堂完成一定量的練習,結合另一解說詞《解州關帝廟》鞏固所學空間順序的有關知識。
五、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⒈導入新課:
①同學們,先動動腦筋猜這個謎語,謎面是“以前的殿堂”,打一個地名,是哪里?(謎底:故宮)
②簡介故宮:
故宮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xiàn)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即1406年),歷時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925年改名為故宮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chǎn)”。
今天,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紹故宮博物院這龐大的建筑群的?
⒉顯示主菜單:
課前準備 教師明確:這篇課文共講兩課時,本
空間順序 節(jié)課為第一課時,主要學習本文的說
太 和 殿 明順序,即空間順序;第二課時集中
總結全文 講皇權的中心-太和殿。
⒊課前準備:
①要把握課文,先要解決生字詞,翻開課本164頁,學生齊讀一遍生字詞。教師顯示生字詞的讀音。
矗立(chù) 鰲頭(áo) 湛藍(zhàn) 琉璃(liú)
殿檐(yán) 藻井(zǎo) 蟠龍(pán) 中軸線(zhóu)
金鑾殿(luán) 擊磬(qìng) 檀木(tán) 攢(cuán)
乾清宮(qián) 坤寧宮(kūn) 肅穆(mù) 奏報(zòu)
慈禧(xǐ) 額枋(fāng) 妃嬪(pín) 翊坤宮(yì)
(屏幕顯示。每個生字詞都配有錄音,只要用鼠標在相應位置一按即可)
提示:要求學生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字的讀音:
軸、磬、攢、禧、嬪
②本文是一篇事物說明文,說明對象是故宮博物院。記得在學習《中國石拱橋》時,曾明確:說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宮博物院的哪些特征來寫?請迅速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答案:規(guī)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tǒng)一。)
③故宮宮城呈長方形,占地72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間。屏幕上顯示一張建筑物名稱的故宮平面圖(即“理解?分析”練習一)。請同學們邊聽錄音(節(jié)選),邊填寫此圖。
(屏幕上隨錄音次第出現(xiàn)九幅建筑物的圖像。)
教師巡堂檢查學生完成情況,強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的位置。
既然大家對故宮建筑群有了大概的理解,下面我們看看作者如何有條理地介紹這建筑群。
⒋空間順序:
①屏幕顯示故宮平面圖(附有圖示),依據(jù)作者的行蹤路線,師生共同完成相應建筑物的介紹。
(屏幕上以紅色箭頭逐步顯現(xiàn)作者行蹤。選取古箏彈奏曲《漢宮秋月》作為背景音樂。)
⑴教師從鳥瞰圖(屏幕顯示)開始,介紹作者由天安門-端門-午門的路線,扼要說明午門、金水橋和太和門廣場。
(依次出現(xiàn)故宮鳥瞰圖、午門、金水橋和太和門廣場、銅獅。)
⑵指定一位學生依次介紹“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依次出現(xiàn)太和殿外景和內景、中和殿、保和殿。)
⑶教師簡介乾清門前小廣場,強調前朝和后廷的劃分。
(出現(xiàn)乾清門、前朝鳥瞰圖。)
⑷請一位學生依次介紹“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依次出現(xiàn)乾清宮外景和內景、交泰殿外景、坤寧宮內景。)
⑸教師講述東西六宮,著重點應放在養(yǎng)心殿和儲秀宮。
(依次出現(xiàn)養(yǎng)心殿內景之正間、東暖閣、儲秀宮內景二幅。)
⑹選出一位學生介紹御花園。
(依次出現(xiàn)御景亭、欽安殿。)
⑺教師介紹順貞門、神武門及景山回望。
(依次出現(xiàn)順貞門夜景、神武門。)
⑻小結:故宮如此宏偉的建筑群確實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我們定要珍愛和保護這文化瑰寶。
從故宮平面圖中觀察作者的行蹤路線,試歸納一下本文的說明順序有何特點。
②思考練習一:
為了清楚地說明故宮的特征,課文按照__順序組織材料,由_入_,沿著故宮的中軸線,從_到_,以__帶__地說明,井然有序。
(答案:空間;外,內;南,北;中間,兩邊)
③思考練習二:
作者運用哪些詞語交代參觀路線和寫出各主要建筑物的位置關系:
⑴交代作者行蹤變化的詞語:
(答案:“從…往里,沿著…穿過…到…”;“走進…”;“進了…就到…”;“從…出…就到…”等等。)
⑵方位詞語:
(答案:“北面”,“中心”,“中軸線上”,“后面”;“往北”等等。)
④思考練習三:
解說詞《解州關帝廟》(詳見附錄一),請列出作者的游覽路線及所使用的方位語言。
要求學生用十五分鐘時間解說詞并完成習題,包括填寫“解州關帝廟”平面圖中相關建筑物的名稱。教師巡堂檢查。
明確:
⑴路線:
石牌坊→東廟門→正廟前院→午門→崇寧寶殿→花園(麟經(jīng)閣;印樓、刀樓)→桃園結義園
⑵方位語言:
Ⅰ交代作者行蹤變化的詞語:
(“緊挨…,進入…,就到了…”;“穿過…就是…”;“過了…就到了…”等等)
Ⅱ方位詞語:
(“南面”;“北面”;“東邊”;“兩邊”;“后面”;“周圍”;“左右兩邊”;“前”;“南邊”等等)
⑶填好平面圖(詳見附錄二)
(可利用視頻投影儀顯示學生作業(yè),教師現(xiàn)場作適當指導。)
⒌課堂總結:
本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了作者運用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的方法。介紹建筑物,首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此外,還弄清三方面內容:
①作者參觀所走的路線;
②介紹作者行蹤變化的詞語;
③交待各建筑物位置的方位詞語。
⒍作業(y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san/59108.html
相關閱讀: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