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6.六國的人說。秦國的軍隊是“虎狼之師”。秦國的軍隊打仗,一個個眼睛都紅了,就像猛獸一樣,巴不得多砍幾個人頭。為什么秦國的士兵那么能打,就是有一個很強的刺激在鼓勵著他們。這個很強的刺激是指
A.承認私人土地所有權,生產者的勞動積極性提高
B.獎勵農耕政策的刺激,多生產糧食,可免除徭役
C.獎勵軍功政策的激勵,以獲取軍功,受賜到田宅
D.嚴明法令政策的影響,連坐法讓大家彼此監(jiān)督
17.觀察《瓦子說書圖》(王弘力畫),讀關于“瓦子”的詩“閑聽瓦內講評書,粉怪傳奇勝翻讀。打諢煙花皆悅眾,全憑利口譽京都!睂Σ牧现械摹巴咦印、“瓦內”認識,下列選項中錯誤的一項是
A.出現在繁華的都城
B.供人們娛樂的場所
C.市民買賣交易的店鋪
D.市民階層擴大的產物
18.有西方學者認為,“近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發(fā)明與發(fā) 現可能有一半源于中國!庇覉D所示,為歐洲資產階級鞏固政權和侵略擴張?zhí)峁┝酥匾獥l件的中國古代的發(fā)明是
A.造紙術 8.印刷術 C.指南針 D.火藥
19.《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內容中都涉及到的有
①開埠通商 ②開辦工廠 ③割占土地 ④巨額賠款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參加過辛亥革命的吳玉章說過:“從前皇帝自稱為天子,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可以打倒,別人一定把他看作瘋子。孫中山就曾經是一個被人家看作是瘋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擁護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背霈F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 B.帝國主義扶持袁世覬
C.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D.中國實現民主與科學
21.“百年喜讀樽前兆,萬里驚看海外文”;“其書羅列甚遠之國,指掌形勢可謂奇書”;“欲制夷患。必籌夷情,尤為有用之書”。這些評價針對的是
ABCD
22. 李德生上將回憶某次軍事行動時說:“從魯西南到大別山有千里之遙,我們在躍進路上要經過隴海路、黃泛區(qū)、沙河、渦河、淮河等重重障礙。我們的行動方向是絕對保密的,一開始敵人并沒有發(fā)覺我軍的戰(zhàn)略意圖!边@次軍事行動的指揮者是
A.周恩來、賀龍 B.李宗仁、彭德懷 C.林彪、羅榮桓 D.劉伯承、鄧小平
23.右圖顯示的是中國1958~1965年糧食產量的變化。 導致中國1958~1960年糧食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民公社化運費挫傷了農瑟生產積極性
②當時的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阻礙了農業(yè)發(fā)展
③全民大煉鋼鐵,造成農田荒廢生產衰退
③沉重的糧食稅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2003年10月15日9時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將中國第一名航天員送上太空。飛船經過繞地球14圈以后,于16日6點23分在內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安全著陸(見右圖)。關于這次航天飛行任務的順利完成的意義不正確的是
A.標志著我國突破和掌握了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
B.標志我國的核技術已經躍居世界前列
C.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開展載人活動的國家
D.完成和實現了中國載人般天工程第一步的計劃
25.“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該法則流行于古代的
A.西歐一些國家 B.阿拉伯國家 C.印度 D.日本
26.延續(xù)千年的拜占庭帝國之所以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滅亡,其主要原因有①帝國封閉保守,不肯吸收外族的先進文化成果②沒有重視教育,不發(fā)展科學技術③皇帝查士丁尼窮兵黷武④外族入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7.梁啟超在談到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時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哥倫布之后,有無數哥倫布;鄭和下西洋之后,竟無第二個鄭和。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航海技術遠比比中國先進 B.明朝的國力已遠遠落后西方國家
C自然經濟自給自足的特性決定的 D.中國人熱愛和平西方熱衷海外殖民
28.教會是西歐最頑固的封建精神堡壘,歷史上把教會統治的時代稱為“黑暗時代’。下列人物及其研究的成果或者卓越貢獻,給當時的西歐教會致命打擊的應是
A馬克思、恩格斯發(fā)表的《共產黨宣言》 B.達爾文出版的《物種起源》
C.牛頓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D.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
29.1956年ll月,蘇聯的一位鄉(xiāng)村女教師寫信給當時的最高首腦赫魯曉夫:‘我們的人民還沒有過上好日子……改善我們人民的物質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對這一問題的解決不 能拖延了。全國都感到糧食很緊張……!边@反映了當時的蘇聯
A.嚴重的經濟體制弊端影響農業(yè)發(fā)展 B.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下降
C.蘇聯當時世界經濟大國地位的喪失 D.蘇聯國民經濟開始負增長
30.有學者認為,“西方是經濟全球化最大的贏家,第三世界卻可悲地扮演著輸家的角色!睂Υ苏J識正確的應是①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國際社會的貧富分化②經濟區(qū)域化阻礙了全球 化的實現③經濟全球化加強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優(yōu)勢④發(fā)展中國家必須全面實現西方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三、非選擇題
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 (英國擁有)很大的、不斷擴展的市場……,英國還擁有更多的、可供工業(yè)革 命的資金用的流動資本,源源流入英國的商業(yè)利潤比流入其他任何國家的都多……由于行會較早瓦解,由于對傳統的條塊農田的圈占,英國獲得了充裕的流動勞動力……貧窮的農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當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則,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世界各地……這些工業(yè)所加
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qū)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本國消費,
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費。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材料三 南北戰(zhàn)爭后30年對美國來說,是勇于創(chuàng)新的時代,也是開始騰飛的時代。
……美國率先進入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1894年,美國工業(yè)產值已躍居世界首位。
請回答:
(1)材料一,工業(yè)革命首先在英國發(fā)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3分)
(2)材料二中,英國為了“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和掠奪原料,發(fā)動了鴉片戰(zhàn)爭并通過中英《南京條約》獲取了哪些權利?(2分)
(3)材料三認為,美國充分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機遇,實現了經濟的騰飛。請列舉 美國在這次科技革命中的兩項重大發(fā)明。(2分)
(4)技革命對人類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1分)
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6分)
材科二 一幢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認為這個政府不能永遠保持半奴隸半自由的狀態(tài)。我不期望聯邦解體??我不期望這座房子倒塌??但我確實期望它停止分裂。
??美國總統林肯的演講詞
材料三 菲律賓總統辦公室發(fā)言人陳顯達稱:菲外交部希望中方重新考慮菲方的提議,將此事交由國際法庭解決。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劉為民已多次表示,菲方應切實尊重中國主權,不要采取使事態(tài)擴大化、復雜化的行動,使黃巖島海域盡快恢復和平安寧秩序。
??2O12年5月1日中國網絡電視臺
請回答:
(1)材料一展示清初統治者在對外關系上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分別寫出這些措施的作用。(2分)
(2)材料二中林肯所說的“裂開的房子”指的是什么?“半奴隸半自由的狀態(tài)”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2分)
(3)林肯以戰(zhàn)爭的方式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對美國歷史的發(fā)展有何歷史意義?(1分)
(4)材料三是說中國和菲律賓黃巖島對峙事件。我們應如何理性看待這一事件(1分)
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 有歷史學家在對世界近代史進行整體化和多視角思考后,可以將20世紀一百年的歷史劃分為三個發(fā)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從20世紀初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這是“戰(zhàn)爭、危機和革命”的年代。第二個階段是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至20世紀70年代初,這是“A”的年代。第三個階段是從20世紀70年代初至21世紀的今天,這是“B”的年代。
材料二 反映不同時期中國外交的幾幅圖片資料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概括A、B兩個階段世界格局的特點。(2分)
(2)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材料二所示新中國外交活動及其所起到的作用。(6分)
34.勇于探索和敢于創(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永恒的主題,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保障。以下是鄧小平同志述的三則材料,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8分)
材料一 “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赡芰袑幍乃悸繁容^好……,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二 “所有別人的東西都可以參考,但也只是參考。世界上的問題不可能都用一個模式解決。中國有中國自己的模式!
材料三 “改革開放子要大膽一些……不要像小腳女人一樣。”“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是說列寧實施了什么政策?概述該政策的主要內容。后來僵化的“蘇聯模式”指的是什么?(3分)
(2)材料二表達了鄧小平怎樣的思想?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十年,我們曾成功仿效了蘇聯的很多做法,但也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請就“創(chuàng)新”舉一例加以說明。(2分)
(3)據材料三,該論述在當時有何現實意義?(1分)
(4)寫出鄧小平在完成祖國統一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的創(chuàng)新成就。(2分)
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第二次模擬考試
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本大題其l 5小題,每小穎2分,其30分。
題目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CDDCADABABCBAD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31題8分,32題6分,33題8分,34題8分,共30
分。
31.(1)市場、資金和勞動力。(每點l分,共3分)(2)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中國征收英商貨物進出口關稅應由兩國協商。(2分)(3)汽車、電話、
飛機、電燈等。(每點l分,共2分)(4)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分。只要符合題意、言
之有理即可給1分)
32.(1)臺灣府的設置,鞏固了清朝對東南邊疆的統治;雅克薩之戰(zhàn),打敗了沙俄侵略軍,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大片地區(qū)是中國的領土。(2分)(2)“裂開的房子"是指內戰(zhàn)前南北對峙的美國;“半奴隸半自由的狀態(tài)"是指當時美國北方的民主制度和南方的奴隸制度(或美國南北兩種不同的經濟制度)。(2分)(3)掃清了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障礙,為美國經濟迅速超過英、法等國創(chuàng)造條件。(1分)(4)這是中國正常的維護海權行動;堅持通過外交協商解決當前事態(tài);維護國家主權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皆可得1分)
33.(1)A:“冷戰(zhàn)、霸權、競爭與崛起”B:“爭取和平與發(fā)展和改革”(2分。其他類似概括,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2)圖一外交活動:1955年中國代表團參加萬隆會議。(1分)作用:“求同存異”的方針被與會國家所接受,促進會議的圓滿成功。(1分)圖二外交活動: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1分)作用:結束了中美敵對狀態(tài),
中美開始走向關系正;。(1分)圖三外交活動:新世紀,中國全方位外交,真正全面走
向世界。(1分)作用:中國積極實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政策,推進共同繁榮與發(fā)展。(1分)
34.(1)新經濟政策。(1分)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fā)展商品經濟。(1分)斯大林模
式。(1分)(2)實事求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分) “創(chuàng)新”是指全國人民代表
大會的召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1分)(3)鄧小平的南方談話,極大地解放
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發(fā)展。(1分)(4)“一國兩制"、建設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60991.html
相關閱讀:2014中考歷史鴉片戰(zhàn)爭專題二輪復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