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語文一模試卷(南京白下區(qū))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M
2014/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階段學業(yè)質(zhì)量監(jiān)測試卷
九年級語文
注意事項:
1.本試卷6頁,共120分,其中書寫分4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卷上。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墨水筆書寫。
一(24分)
1.用課文原句填空。(10分)
(1)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 。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 ▲ ,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其五)》)
(3)長風破浪會有時, ▲ 。 (李白《行路難(其一)》)
(4) ▲ ,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最是一年春好處, ▲ 。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6) ▲ ,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7)人有悲歡離合, ▲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
(8) ▲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9)?辱于奴隸人之手, ▲ 。 (韓愈《馬說》)
(10)野芳發(fā)而幽香, ▲ 。 (歐陽修《醉翁亭記》)
2.下列加點字讀音兩兩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猝然——鞠躬盡瘁 追溯——肅然起敬
B.和煦——養(yǎng)精蓄銳 懈怠——渾身解數(shù)
C.默契——鍥而不舍 鴻儒——婦孺皆知
D.汲取——一拍即合 驀然——日暮途窮
3.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2分)
A.荒謬 惟妙惟肖 物竟天擇
B.匿名 無動于中 吹毛求疵
C.廣袤 有例可援 孤陋寡聞
D.簫瑟 眾目睽睽 盛氣凌人
4.下列關(guān)于名著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水滸》塑造人物形象,被贊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zhì)”。如“花和尚”魯智深嫉惡如仇、“青面獸”楊志粗魯豪爽等。
B.孫悟空向如意真仙討要落胎泉水,如意真仙執(zhí)意不給悟空取水,這主要是因為此前孫悟空請觀音收服紅孩兒而埋下了宿怨。
C.“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鈕子,背著手,往最密的人叢中撞去!边@句話表現(xiàn)出托爾斯泰對王公貴族的蔑視。
D.慧?國沒有金錢、沒有軍隊和警察,官員分為“高跟黨”和“低跟黨”,他們用比賽繩技的方式來選拔官員。
初三(6)班開展了以“告別舌尖上的浪費”為主題的活動,搜集了一些,請你參與,并完成5—7題。
連日來,市教育局正在全市各中小學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主題活動,向全市各中小學生發(fā)出倡議,樹立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讓節(jié)約從餐桌開始,從“光盤”開始,從“打包”開始。要求孩子們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盤中的最后一葉菜,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jié)約糧食的行動中來。
市教育局有關(guān)負責人介紹,之所以讓“光盤行動”走進校園,是為進一步推進養(yǎng)成教育的深入實施,提高全市中小學學生文明素質(zhì),引導廣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素養(yǎng)和行為習慣。下一步,(A)各中小學還將組建“文明餐桌光盤行動”志愿者,(B)設(shè)立共青團、紅領(lǐng)巾文明用餐、節(jié)約用餐監(jiān)督崗,(C)督促就餐學生節(jié)約用餐、文明用餐,讓“光盤行動”成為廣大中小學生的自覺行動。
5.給上則新聞擬一個標題。(不超過20字,2分)

6.中畫線處有一句有語病,找出來并改正。(2分)
我選( ▲ )

7. 簡要評析右側(cè)圖案中公益廣告的創(chuàng)意;同時也請你在“光盤”上擬寫一則不超過15字的公益廣告,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方法。(3分)
評析: ▲
擬寫廣告: ▲
二(42分)
(一)閱讀下面古詩文, 完成8—13題。(15分)
【古詩閱讀】
上元夜①
[唐]崔液
玉漏銀壺②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注釋]①上元夜:指舊歷正月十五夜,又稱元宵節(jié)。②玉漏銀壺:計時的器具,古代以漏壺之法計時。
8.詩中“ ▲ ”一詞表現(xiàn)了元宵之夜游人希望盡興游玩的心理。(1分)
9.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詩歌后兩句所表現(xiàn)的情景。(2分)

【古文閱讀】
冷泉亭記
[唐] 白居易
東南山水,余杭郡①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冷泉亭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尋,廣不累丈,而撮②奇得要,地搜勝概,物無遁形。
春之日,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導和納粹,暢人血氣。夏之夜,吾愛其泉??③,風泠泠,可以蠲煩析酲④,起人心情。山樹為蓋,巖石為屏,云從棟生,水與階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臥而狎之者,可垂釣于枕上。矧⑤又潺?⑥潔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潛利陰益,可勝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靈隱也。
(選自中華書局《白居易集》)
[注釋]①余杭郡:杭州。②撮,聚集。③??:水流停滯而聚積。④蠲(juān)煩析酲(chén?):消除煩悶、解除困乏。⑤矧(shěn):況且。⑥潺?(yuán):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10.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4分)
(1)起人心情( ▲ ) (2)山樹為蓋( ▲ )
(3)可濯足于床下( ▲ ) (4)可勝言哉( ▲ )
11.下列語句中加點虛詞“而”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例句: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
A.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記》)
B.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隆中對》)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D.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就郡言,靈隱寺為尤。

(2)云從棟生,水與階平。

13.文章第一段中突出體現(xiàn)“最余杭而甲靈隱”具體內(nèi)容的語句是“ ▲ ”;第二段中畫波浪線句子則是通過 ▲ 手法表現(xiàn)這一點的。(2分)
(二)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4—18題。(15分)
回家
龍應(yīng)臺
①三個兄弟,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這回擺下了所有手邊的事情,在清明節(jié)帶媽媽回鄉(xiāng)①。紅?(kàn)火車站大廳里,人潮涌動;我們準備搭九廣鐵路北上。就在這川流不息的滾滾紅塵里,媽媽突然停住了腳。
②她皺著眉頭說:“這,是什么地方?”
③哥哥原來就一路牽著她的手,這時不得不停下來,說:“這是香港。我們要去搭火車!
④媽媽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認得這里,”她說,“我要回家!
⑤我在一旁小聲提醒哥哥:“快走,火車要開了,而且還要過海關(guān)!
⑥弟弟這時一大步跨前,對媽媽說:“這就是帶你回家的路,沒有錯?熳甙桑蝗荒慊夭涣思伊。”
⑦媽媽也不看他,眼睛盯著磨石地面,半妥協(xié)、半威脅地回答:“好,那就馬上帶我回家!彼_步走了。從后面看她,身軀那樣瘦弱,背有點兒駝,手被兩個兒子兩邊牽著,她的步履細碎,一小步接著一小步往前走。
⑧陪她在鄉(xiāng)下②散步的時候,看見她踩著碎步????低頭走路,我說:“媽,不要像老鼠一樣走路,來,馬路很平,我牽你手,不會跌倒的。試試看把腳步打開,你看──”我把腳伸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勢,“你看,腳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彼娴陌涯_跨大出去,但是沒走幾步,又????低頭走起碎 步來。
⑨從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嗎?從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嗎?弟弟在電話里解釋:“腦的萎縮,或者用藥,都會造成對空間的不確定感!
⑩散步散到太陽落到了大武山后頭,粉紅色的云霞乍時噴涌上天,在油畫似的黃昏光彩里我們回到她的臥房。她在臥房里四處張望,倉皇地說:“這,是什么地方?”我指著墻上一整排學士照、博士照,說:“都是你兒女的照片,那當然是你家嘍!
?她走近墻邊,抬頭看照片,從左到右一張一張看過去。半晌,回過頭來看著我,眼里說不出是悲傷還是空洞 。
?還沒開燈,她就立在那白墻邊,像一個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說:“……不認得了!贝笪渖缴献詈笠坏牢⒐,越過渺茫從窗簾的縫里射進來,剛好映出了她灰白的頭發(fā)。
?火車滑開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沒打招呼就按下了電影膠卷“快速倒帶”,不知是 快速倒往過去還是快速轉(zhuǎn)向未來,只見它一幕一幕從眼前飛快逝去。
?因為是晚班車,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頭假寐,陷入沉靜,讓火車往前行駛的轟隆巨響決定了一切。媽媽手抓著前座的椅背,顫巍巍站了起來。她看看前方,轉(zhuǎn)過身來又看往后方。她看向車廂兩側(cè)窗外,布簾都已拉上。她緊緊抓著椅背,維持身體的平衡,然后,她開始往前走。我緊跟著亦步亦趨,一只手搭著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卻見她用力地撥開我的手,轉(zhuǎn)身說:“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滿了淚光,聲音凄惻。
?我把她抱進懷里,把她的頭按在我胸口,緊緊地擁抱她,也許我身體的暖度可以讓她稍稍安心。我在她耳邊說:“這班火車就是要帶你回家的,只是還沒到,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
?弟弟踱了過來,我們默默對望;是的,我們都知道了: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政編碼、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里正傳來煎魚的??香氣、丈夫正從她身后捂著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專送拿印章來”……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注釋] ①鄉(xiāng):指浙江淳安。②鄉(xiāng)下:指臺灣大武山一帶。
(選自《目送》,有刪減)
14.文章寫了一件什么樣的事?請用自己的話予以概括。(2分)

15.文章第⑧到?段作者寫自己陪媽媽在大武山鄉(xiāng)下散步的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3分)

16.賞析下面的句子。(3分)
卻見她用力地撥開我的手,轉(zhuǎn)身說:“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滿了淚光,聲音凄惻。

17.結(jié)合語 境,寫出對加點詞語的理解。(4分)
(1)火車滑開了,窗 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沒打招呼就按下了電影膠卷“快速倒帶”,不知是快速倒往過去還是快速轉(zhuǎn)向未來,只見它一幕一幕從眼前飛快逝去。
(2)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18.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第①段寫“三個兄弟,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間接反映了媽媽年事已高。
B.第?段畫線句運用環(huán)境描寫映襯了年老生病的媽媽 凄涼的情形。
C.第?段寫“我”把媽媽“抱進懷里”的一系列動作,寫出了“我”對媽媽的憐愛。
D.第?段運用白描的手法,以一組生動畫面具體描繪出媽媽要回到的那段時光。
(三)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9—22題。(12分)
七夕乞巧
蓋國梁
①隨著牛郎織女神話傳說的 深人人心,牛郎和織女廣泛地受到人們的同情和尊敬。因為織女心靈手巧,是個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間時,曾把超群的織錦繡花技術(shù)傳授給大家。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國許多地方的婦女在這一天要舉行別致的活動。少女少婦們趁著織女和牛郎相會團圓、心情愉快的時候,祭祀她,向她乞求靈巧,請求幫助她們提高女紅(?ōn?)技藝。因此,人們又把七月初七稱為“女兒節(jié)”“姑娘節(jié)”或“乞巧節(jié)”。
②古代對“乞巧”這一活動很重視,節(jié)前要張燈結(jié)彩,搭乞巧樓,陳設(shè)瓜果,婦女兒童,皆著新衣。這種乞巧習俗,在漢代已初見端倪。到魏晉南北朝時,乞巧習俗已極為普遍。那時,有一種一端有七個針孔的特制“七巧針”,婦女們用彩線來回穿過它的針孔,誰穿得快就表明誰心靈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到唐時,乞巧習俗更為盛行。崔顥的《七夕》詩:“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毙蜗蟮孛枋隽颂拼L安七夕節(jié)穿針乞巧的風俗。
③乞巧活動形式很多。還有一種是“卜巧”!堕_元天寶遺事》還記載:唐玄宗與妃子于是日良宵,在華清宮歌舞會宴。宴后讓宮女們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飾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結(jié)網(wǎng),以 結(jié)網(wǎng)疏密、網(wǎng)形周正與否來確定是否得巧。如果蛛網(wǎng)結(jié)得周密,就算乞的巧多。
④乞巧風俗至宋代最盛,上至宮廷,下至庶民,無不爭相供迎。宋人錢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詩:“欲聞天語猶嫌遠,更結(jié)三層乞巧樓!薄稓q時雜記》說,宋代東京汴梁潘樓等處出現(xiàn)民間乞巧市,專賣乞巧物,從七月初一起就熱鬧非凡,王公貴戚多搭建乞巧樓,庶民百姓則用竹木或麻稈編結(jié)乞巧棚。這些描述使我們可以想見當時之盛況。
⑤元 明清沿襲唐宋舊俗,據(jù)《帝京景物略》記載,乞巧形式不斷出新,花樣愈來愈多。除穿針乞巧、卜巧外,更流行“丟巧針”的游戲。方法是在七月七日這天上午,拿一盆水曝曬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的一層膜后,此時把平 日縫衣或繡花的針投入盆中,針便會浮在水面上。丟針的婦女便全神貫注地看水底的針影,如果成云物花朵之影,或細直如針形者,便是“乞得巧”,因為這些影子表示織女賜給她一根靈巧的繡花針,可以織繡出美麗的圖案;如果水底針影粗如槌,或彎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丟針的婦女是個“拙婦”,因為織女給她的是一根石杵!搬樐芨∷边@個有趣而不可思議的活動,在 明人劉侗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顧祿的《清嘉錄》、讓廉的《春明歲時瑣記》等書里,都有較詳盡的記載。
⑥七夕的活動中還有一種叫“看巧云”。據(jù)說,這一天天上的云彩會幻化出各種奇特的形狀,有的像仙山樓閣,有的像獅熊虎豹,有的像仙童玉女。少女們仰望觀賞,隨意指點,馳騁想象,以自己能看到的巧云形狀占卜命運。其實,這本是天空自然現(xiàn)象的常景,但在七夕這天看來卻別有意義。
⑦乞巧,能否使人心靈手巧?當然不會!扒伞笔瞧虿粊淼摹K自捳f:“三天不動手生,三天不念口生!薄笆质鞛槊睢薄扒祉嵶詠怼保@ 里貫穿這“生熟”兩字。世上只有“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巧”是從熟中來的。
(選文有刪改)
19.文章圍繞“七夕乞巧”主要寫了哪三部分內(nèi)容?(每空10個字以內(nèi))(3分)
(1) ▲ ;(2) ▲ ;(3) ▲
20.說說第②段、第④段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3分)
崔顥的《七夕》詩:“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宋人錢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詩:“欲聞天語猶嫌遠,更結(jié)三層乞巧樓!

21.辨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3分)
(1)據(jù)《帝京景物略》記載,乞巧形式不斷出新,花樣愈來愈多。
(2)據(jù)說,這一天天上的云彩會幻化出各種奇特的形狀,有的……

2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 文章開頭用牛郎織女神話傳說,增添了閱讀的趣味。
B.從第②至⑤段主要是按時間順序說明,條理比較清晰。
C.第⑦段運用大量俗語,文章語言風格與其民俗內(nèi)容相得益彰。
D.唐代皇宮也熱衷卜巧,這說明唐代乞巧習俗比其他朝代更為盛行。
三(50分)
23.請以“有意思的節(jié)日”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50分)
書寫(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69543.html

相關(guān)閱讀:廣東省2019年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