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魚我所欲也教學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模式”學教案

課 題

魚我所欲也

授課時間

授課時:2

自學課:1

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擴充文言詞匯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

能力目標

1.強化朗讀訓練、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2.把握古人運用具體事例、正反對比或比喻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觀點。
德育目標

引導學生正確選擇,摒棄一己之私利,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個大寫的人。

學習重難點

1. 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2. 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

3.教學難點

4.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內(nèi)涵,辨析“失其本心”與“舍生取義”的關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學案)

教學過程設計(教案)

自學:

一.學生自讀課文參考注釋,理解文意,有不懂之處勾畫出來,準備質(zhì)疑。

二.自學檢測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故患有所不辟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點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

呼爾而與之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萬鐘于我何加焉

3.翻譯下列句子。

①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②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④ 此之謂失其本心。

三請學生概括本文大意

導入:

人生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在關鍵時刻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呢?相信孟子會給我們提供幫助的

二.自學展示:

1.通假字

2.字詞解釋

3.句子翻譯

4.對照注釋,掃除語音障礙。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兩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評點。

可以從讀音準確、節(jié)奏分明、重音清晰、流暢自然等方面評價。

1. 請學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確:人在進行選擇時,應以義為重;人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三、質(zhì)疑解疑,你問我答

學生提出翻譯中的疑難問題、請同學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1.生問師答

對學生不能解答的問題,教師酌情給予點撥。

四、朗讀訓練,體會語言特色,初背課文

1. 學生齊讀課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韻美。

2. 學生背誦成組的排比句、對偶句。

3. 教師出示背誦練習。幫助學生背誦。

4. 學生齊背課文。

五.總結(jié):孟子以自己的行為實踐著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著民族的大義。面對散發(fā)著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義,這是怎樣的崇高與豁達,這是怎樣的氣魄與壯志;這是男兒舍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讓我們高吟《魚我所欲也》,譜寫生命的壯麗篇章。

布置作業(yè)

1. 背誦課文。

2. 理清本文的論證思路,畫出全文結(jié)構(gòu)提綱。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理清課文的論證思路,掌握論證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鑒賞本文的說理藝術;品味《孟》散文的語言特色;古今對讀,品評孟子的思想價值,欣賞其人格魅力。

一.自學展示:

1.師生齊背課文

2.鑒賞孟子散文的說理藝術

二.質(zhì)疑點撥:

(1).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提問:本文的論點是什么?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边@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提問:論點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學生討論:明確:

本文首先提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要“舍生取義”,這是全章的論點。然后說明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都有“欲生而不為茍得,惡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惡之心”;又從反面來說,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會不顧禮義,什么事都做得出來。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違背“義”的原則。

(2)這種“羞惡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賢者才不會喪失。為什么有些人會喪失呢?是因為他們?yōu)槲镉巍@缬腥瞬皇场班祦碇场,這說明他有羞惡之心,可后來卻不辯禮義而接受萬鐘之祿,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惡之心喪失了?梢,要做到“舍生取義”,就必須使自己的羞惡之心不為物欲所蔽。

(3)從上述內(nèi)容的進展層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邏輯推理十分嚴密;從魚與熊掌的比方、不吃嗟來之食和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之祿的對照,可以看出作者設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對比、排比的修辭方法,加強了說理的邏輯性。
三.討論交流:難點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學生自由質(zhì)疑,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解疑釋疑。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①“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么?這與“舍生取義”有何聯(lián)系?

②本文分兩段,結(jié)構(gòu)上不夠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請問我的這種看法對嗎?

師生討論。明確:①“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chǎn)生于“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舍生取義。

這位同學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來說,賢者舍生取義,行道之人、乞者以義為先,講的都是“本心”賦予人的極大力量,屬正面論證;“不辯禮義”接受“萬鐘”的故事講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恥,屬于反面論證。所以,“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乞人不屑也”應歸入第一段。

四.總結(jié):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義”是因為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鐘”,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朱熹說:“此章言羞惡之心,人所固有,或能決死生于危迫之際,而不免計豐約于宴安之時,是以君子不可頃刻不省察于斯焉!(《四書章句集注》)這段概括主旨的話是比較恰當?shù)摹?br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73479.html

相關閱讀: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