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發(fā)展人民民主》導學案
(姓名)第 周 第 課時 編者:
課 題
第四單元 情系祖國
第9課 發(fā)展人民民主
第1框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分配
本課需 2 課時
本框為第1課時
為本學期第25課時
目標
知識與能力
⒈理解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
⒉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直接體現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
⒊了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職權。
⒋了解人民代表的產生和職責。
⒌了解我國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含義,認識到民族區(qū)域自治的意義。
⒍理解我國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事例思考和辯論,知道國家的性質;通過活動中情感體驗,體會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含義和意義。
情感、態(tài)度
與價值觀
感悟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重點
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民族區(qū)域自治。
教學難點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知識準備
一、預習活動
搜集我國人大制度、代表制度、選舉制度、民族政策的相關資料。
二、預習思考題
1、如何理解人民民主專政?
2、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什么?有哪些職權?
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如何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
5、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是如何產生的?人大代表有什么權利和職責?
6、我國為什么要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我國現階段是如何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
三、預習練習題
1、我國是 的社會主義國家。大力推進 的建設,確保 行使當家作主權利,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
2、 是我國的國家性質。其本質是 。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 政治制度,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
。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 ,包括 和 ,其中,
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4、 ,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5、堅持 ,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和實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
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基本方略。
學習內容
活動一:《憲法》學習
點撥:①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家性質:一方面對人民實行民主,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另一方面對敵對分子實行專政,切實維護人民的利益。
②人民民主專政本質上是人民當家作主。
活動二:情境再現
指導學生閱讀相關內容,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點撥: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而不是人民代表);但人民并不都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2)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其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3)人民與人民代表的關系:我國的人民代表由人民民主選舉產生,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和社會活動中聽取群眾意見,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
(4)、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于人民代表大會之間的關系: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等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同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同級人民代表大會監(jiān)督,以確保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5)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組織形式,直接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性質;
【體驗感悟】1、列舉人大代表行駛代表權利的兩則實例。
2、以小代表的身份,就學校教育工作或本地經濟、文化建設方面的具體問題提出一個議案。
點撥:我國的人民代表由人民民主選舉產生,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和社會活動中聽取群眾意見,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
徐州市、江蘇省、全國人大代表都是實行間接選舉;而新沂市、邳州市、豐縣、沛縣等的人大代表則實行直接選舉。
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并點撥:
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域制度、基層民主政治制度,積極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出示相關圖片,學生感受并談體會。
活動三:探究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出示圖片:民族自治區(qū)分布圖。
點撥: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含義。
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在國家統(tǒng)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設立自治機構,行使自治權。
點撥:①地位: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②國情: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都是國家的主人。
③意義: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少數民族行使民主權利;有利于發(fā)展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共同進步和繁榮。
出示圖片:西藏解放前后的變化圖片,播放視頻。
知識梳理
9、1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1、我國的國家性質——人民民主專政(國體)含義、本質要求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體)——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人民
(2)人大——其他國家機關(行政、審判、檢察機關)
(3)全國人大的職權
3、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含義、意義)
4、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內容及發(fā)展意義
達標檢測
一、達標檢測一
1.2011年2月2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第三次來到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訪談室,同海內外網友進行在線交流,聽取網友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溫家寶總理與普通老百姓在線交流,共談國事,說明( )
①在我國,人民平等地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 ②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苋嗣窨梢灾苯訁⑴c國家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于2011年3月5日-14日在北京舉行。商討決策國家重大事務。大會要審議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審議國家的一系列重要法律、發(fā)展綱要等。這表明(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的國家權力機關
C.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有對重大事項的決定權、監(jiān)督權
D.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才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機關
3.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期間,代表共提出很多件議案,代表們從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目標出發(fā),提出的議案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tài)文明建設各個領域。
這充分體現了人大代表( )
①代表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 ②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
③權力大、能力強,不受人民監(jiān)督 ④關注民生、反映民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屬于人民代表的權利的是( )
A、經常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
B、審議各項議案、表決各項決定、向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等
C、模范地遵守憲法和法律
D、接受選民或原選舉單位的監(jiān)督
5.對人民代表大會理解正確的是( )
A、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B 、人民代表大會只是我國的立法機關
C、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 D、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國家權力機關
6.“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我國憲法的這一規(guī)定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④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參加國家管理的唯一合法途徑(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為西藏現代化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證。下列關于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統(tǒng)一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區(qū)域自治 ③民族區(qū)域自治適合我國的國情 ④民族區(qū)域自治保證少數民族人民行使民主權利(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8.我國的國家性質是( )
A.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B.社會主義制度
C中華人民共和國 D.工農聯盟
9.2007年3月16 N上午10時,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物權法(草案)》、《企業(yè)所得 稅法(草案)》。這說明( )
A.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 B.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我國所有的法律法規(guī)
D.行使最高立法權,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職權
10.人民、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會的關系是( )
①廣大人民選出人民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②人民代表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
③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各項事務的權力
④人大代表人民選,選出代表為人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 )
A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
C、 堅持人民當家作主 D、堅持依法治國
二、達標檢測二
2008年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舉行。近3000名代表肩負著全國人民的重托,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審議批準了政府工作報告和“兩高”報告等重要文件。
⑴閱讀上述材料,說明我國實行的是什么樣的政治制度?在這一制度下,人民是怎樣實行當家作主權力的?
⑵如果你是一位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在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之前、之中、之后,你應該做些什么?
反思
與
總結
九年級思想品德導學提綱
(姓名)第 周 第 課時 編者:
課 題
第四單元 情系祖國
第9課 發(fā)展人們民主
第2框 廣泛的民主權利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分配
本課需 2 課時
本節(jié)課為第 2課時
為本學期第26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我國公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權利
2.知道公民對待民主政治權利應有的態(tài)度
3.懂得公民珍惜民主權利、參與國家和社會管理的重要意義。
4.理解正確行使民主政治權利的基本要求
5.能運用相關知識分析生活中公民行使民主政治權利的一些實例。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比感悟了解公民的民主政治權利,視頻展現行使政治權利的實例,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明確今后的行動目標。
情感、態(tài)度
與價值觀
增強公民意識,關心祖國建設,參與社會生活,珍惜民主權利。
教學重點
依法正確行使政治權利
教學難點
依法正確行使政治權利
知識準備
一、預習活動
搜集有關公民政治權利的案例、圖片、新聞。
二、預習思考題
1、我國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民主政治權利?有哪些特點?
2、我國公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民主權利?
三、預習練習題
1.國家保障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人民民主是 、 民主。
2. 和 是公民行使國家權力,參與國家管理的一項最基本的政治權利。
3.我國公民享有對人民代表、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進行 的權利。
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 、
、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5. 權利與義務是相統(tǒng)一的, 是履行義務的前提,義務是享有權利的
。
學習內容
一、預習檢測:1、我國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權利是 。
2、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權利有 。
3、權利與義務關系是 。
4、怎樣正確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
二、探究交流
在我國,國家保障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人民民主是廣泛的、真實的民主。每個公民必須珍惜和正確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
■了解民主政治權利
●法律法規(guī):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想一想:現實生活中,這種“選民證”
你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說一說:它的用途?
●知識鏈接:
◆外出務工人員作為我國公民,可以享有哪些民主權利?
◆我們初中生能否參加人大代表的選舉?為什么?
●時代前沿:
2008年底,重慶市大足縣龍水鎮(zhèn)龍東村、西一村、明光村、平橋村、玉龍鎮(zhèn)三教村等村民反映:大足縣工業(yè)園區(qū)采取“少批多占”違法圈地,違法侵占農用地,暴力強拆,打傷拆遷村民數人。記者驅車前往重慶市大足縣龍水鎮(zhèn)對村民所反映的問題展開了調查。調查發(fā)現重慶市大足縣龍水鎮(zhèn)確實動用了社會上不明身份的人員、警察和政府相關人員采取強制性拆遷,工業(yè)開發(fā)區(qū)存在“少批多占”、“以臨時占用代替征用”等行為。
理性思考:根據教材相關知識,面對村民的權利被侵犯,如果你家的農用地被侵占:
1、你的選擇是什么?并說明理由。
2、按照你的選擇,具體你會怎么做?
我們已經知道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有哪些,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行使這些政治權利和自由呢。
■珍惜民主政治權利
●明理歸納:
◆權利不是庇護傘。公民在行使權利和自由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權利是履行義務的前提,義務是享有權利的基礎。
◆珍惜、正確行使民主政治權利
1、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民主政治權利。
2、在享有權利的同時,要履行維護國家、社會、集體利益的義務。
3、在行使權利時,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活學活用:
運用所學知識,從學習、日常生活實際出發(fā),談談如何增強公民意識,
行使民主權利?(思路提示)
1、可以就班級和學校的民主管理提出建議。
2、就自己所在的社區(qū)的民主建設提出自己的想法。
知識梳理
9、2廣泛的民主權利
1、公民享有的民主權利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言論、出版、結社、集會、游行、示威
(3)監(jiān)督權
2、積極行使權利,認真履行義務
(1)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2)怎樣正確行使民主政治權利?
達標檢測
一、達標檢測一
1、自習課上,王某大聲朗讀課文,同學制止他時,他說:“讀書是我的權利和自由,我想怎么讀就怎么讀。”下列不能反駁其觀點的是()
A、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
B、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集體的利益
C、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能為所欲為
D、公民在行使權利時,必須得到他人的許可
2、中學生享有使用計算機網絡的權利,同時必須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和其他有關網絡的規(guī)定。這表明()
A、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
B、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由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
C、公民先享有權利,后履行義務
D、權利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義務是國家規(guī)定的
3、我國許多省市級報紙都設有“讀者來信”欄目,刊登讀者對政府部門工作的意見和看法,這為保證公民行使()提供了重要渠道。
A、言論自由的權利B、文化教育的權利
C、出版的權利D、批評、建議的權利
4、我國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權利是()
A、選舉權和被選舉權B、人身自由權利
C、生命健康權利D、受教育權利
二、達標檢測二_
1、2007年,蘇州全市11個縣級市、區(qū)和61個鎮(zhèn)完成了人大換屆投票選舉工作。據統(tǒng)計,在這次人大換屆選舉中,全市共有選民5358684人,其中有5191541人參加了投票,參選率為96.88%。據此回答
(1)我國的人大代表 ①都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②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③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 ④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材料說明了:
A.我國人民的主人翁意識增強,珍視法律賦予的政治權利
B.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生活不斷擴大
C.我國公民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表達和宣傳自己的思想見解
D.公民正確行使了自己的民主政治權利
2、有人認為: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享有言論、出版、結社、集會、游行、示威的自由。因此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與法律無關。
請你運用所學的知識,對上述觀點進行分析。
反思
與
總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7879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