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貞觀之 治”
知識點梳理:
1.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吸取隋亡的教訓,在政治、經(jīng)濟、民族關系和用人方面實行了一系列措施。
政治上:進一 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強中央集權;
經(jīng)濟上:繼續(xù)推行均田制,獎勵墾荒,輕徭薄賦;
民族關系上:堅決抵抗外族騷擾,加強國內(nèi)民族的友好聯(lián)系和經(jīng)濟文化交流;
用人方面:重用賢才,虛心納諫。
2. 因為推行這一系列措施,使得唐朝國家統(tǒng)一、政治清明,經(jīng)濟得到恢復了發(fā)展,由于唐太宗年號為“貞觀”,這段時期稱為“貞觀之治”。
3. 唐太宗在民族關系方面采取的措施,被尊稱為“天可汗”;他在經(jīng)濟方面采取的措施實質上反映了他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他重用的人才有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征等;因為他采取的種種措施,他被稱為是我國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貞觀之治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礎。
文成公主入藏
17世紀初,吐蕃首領松贊干布統(tǒng)一了青藏高原,他仰慕中原文化,幾次派使者到長安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他。
文成 公主入藏的意義:傳播 了中原先進的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科技文化,促進了吐蕃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密切了漢藏兩族的關系。
注: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朝時期吐蕃是獨立的政權,不是唐朝的一部分。
唐太宗 步輦圖
鞏固練習:
1. 小明將要參加學校組織的“話說唐太宗政績”的知識擂臺賽,他準備的下列史實中不正確的是( )
A.任用魏征等賢臣 B.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
C.輕徭薄賦,減輕農(nóng)民負擔 D.創(chuàng)立科舉制度
2. 唐太宗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庶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边@說明唐太宗( )
A.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大偉大 B.認識到節(jié)儉的重要性
C.認識到重視人才的必要性 D.認識到虛心納諫的好處
3. 想一想,促使唐太宗徐心納諫、輕徭薄賦的主要原因是( )
A.隋亡之鑒 B.有自知之明 C.愛民如子 D.想樹立威信
4. 吐蕃的最高統(tǒng)治者被稱為( )
A.可汗 B.贊普 C.單于 D.皇帝
5. 下列能為我們深入了解與全面評價唐太宗提供豐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獻是( )
A.《史記》 B.《貞觀政要》
C.《三國演義》 D.《本草綱目》
6. 下圖為位于青海的文成公主廟,下列關于她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 派文成 公主入吐蕃的是武則天 ② 文成公主 入吐蕃得最終目的 地是邏些
③ 當時的吐蕃贊普是松贊干布 ④ 文成公主入吐蕃加強了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關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唐太 宗產(chǎn)生這樣的認識,是因為
( )
A.感受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 B.魏征的直言敢諫
C.受到“三省六部”的牽制 D.《唐律疏議》等法令的威懾作用
8. 唐太宗善于用人納諫的根本目的是( )
A.做賢明君主 B.減少決策失誤 C.籠絡人才 D.維護統(tǒng)治
9. 成語“房謀杜斷”涉及唐太宗時期的兩位宰相,他們分別是誰( )
A.房玄齡、杜如晦 B.張玄素、魏征
C.房玄齡、杜甫 D.張玄素、杜如晦
10. 小龍在圖書館借了一本《貞觀政要》。在這本書中,他可以查閱到下列那位皇帝在位期間的“治世”史實( )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
11. 下列人物中為民族團結做出突出貢獻的是( )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鄭和 D.戚繼光
12. 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當時產(chǎn)生的影響,正確的是( )
A.有利于加強對邊疆少數(shù)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進了 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
C.使邊疆少數(shù)民族政權歸屬中央政府
D.形成了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融合的高潮
13. 小明假期去西部實地感受大開發(fā)的情況,順路觀看了位于大昭寺內(nèi)的文成公主像,這應該在下列哪個城市( )
A.成都 B.青海 C.蘭州 D.拉薩
14. “貞觀之治”為唐朝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列有關“貞觀之治”出現(xiàn)的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重視納諫 B.吸取隋亡教訓
C.輕徭薄賦 D.任用姚崇為相
15. 下列哪一項不是唐太宗對鞏固統(tǒng)治的認識( )
A.皇帝要勤于政務 B.皇帝要“戒奢從簡”
C.政府要減輕人民負擔 D.對不同意見要嚴厲壓制
16. 下面敘述有三處錯誤,請找出并加以改正。
回紇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帶。7世紀前期,杰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tǒng)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邏些。他幾次派人向唐朝求婚,唐中宗將金城公主嫁給他。唐與吐蕃的關系日益密切。
(1)錯誤: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2)錯誤: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3)錯誤: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他引用古人的話告誡太子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請回答:
(1)“他“是誰?
(2)這句話是在什么意思?
(3)他為什么要說這句話?
(4)有人說唐太宗的思想對于今天構建和諧社會仍然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你怎么看?
(5)有人說,唐太宗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請你用史實加以說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yi/1159279.html
相關閱讀:2018-2019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歷史期中試題(五四制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