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初一歷史上學期期末模擬試題(岳麓版帶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考試時間35分鐘滿分50分)
一、單項選擇題(將正確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內)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標志著我國漫長的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的事件是
A.炎帝和黃帝部落聯(lián)合               B.大禹建立起夏朝
C.堯成為部落聯(lián)盟首領               D.原始農耕的出現(xiàn)
2.2010年5月8日,在上海世博園城市廣場舉行一場“河姆渡之約•余姚”專場 文藝演出。其間,通過表演,把最能體現(xiàn)余姚 文化內涵和人文形象的文藝節(jié)目搬上了上海世博會大舞臺。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的原始農作物是
A.粟      B.水稻       C.玉米      D.小麥
3.黃河和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它們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聰穎的中國人。6000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居民是                                                 
A.元謀人          B.半坡聚落      C.北京人       D.河姆渡聚落
4.下列哪項屬于歷史史實而非傳說?                                    
A.炎帝和黃帝     B.禪讓制         C.大禹治水     D.禹建立夏
5.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這一事件應是
A.公元前7世紀70年代         B.公元前7世紀30年代
C.公元前8世紀70年代                D.公元前8世紀30年代
6.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是
A.統(tǒng)治者缺乏治理國家的經驗  B.諸侯內亂不聽從中央領導
C.末代國君的統(tǒng)治昏庸殘暴   D.不注意與周邊國家的聯(lián)系
7.觀察下圖,你認為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青銅器是:

8.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志是
A.牛耕的推廣    B.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C.商業(yè)和城市的發(fā)展    D.鐵器時代的到來
9.《周禮》中“金有六齊(同劑):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的記載,是關于不同青銅器的鑄造配方,它最早可能出現(xiàn)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10.“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學生,他知道高柴愚鈍,曾參性子慢,子張好偏激,子路愛沖動,就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發(fā)揮他們的長處,克服不足!睂@句話最準確的認識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無類       C.因材施教      D.當仁不讓于
11.毛澤東有詩云:“勸君少罵秦始皇……百代猶行秦法政!鼻爻恼沃贫炔话
A.度量衡制度         B.中央集權制度     C.郡縣制度     D.皇帝制度
12.下列貨幣中,哪一種是秦朝統(tǒng)一后在全國統(tǒng)一使用的                  
 
 A               B                 C                     D
13.《史記》記載:漢武帝時,“公孫弘以《春秋》白衣(平民)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學士靡然鄉(xiāng)風矣”。該材料主要表明
A.漢武帝廣泛吸納人才              B.平民將相大量涌現(xiàn) 
C.儒家地位顯著提高                 D.學了儒學就可以做官 
14.假如你穿越時光,來到兩千多年前的秦王朝,你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有人閱讀小篆書寫的書籍        B.用圓形方孔銅錢買東西
C.很多青壯勞力被征去修筑長城    D.孩子們在朗誦《論語》
15.看了電視劇《大長今》,中醫(yī)女長今通過針灸技術給孕婦麻醉并施行開腹手術,對此你馬上會聯(lián)想到 “神醫(yī)”                                           
A.張仲景         B.蔡倫         C.酈道元     D.華佗
二、列舉題:
16.列舉:(5 分)
(1)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2)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3)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  ——
(4)法 家的代表人物——
(5)兵家的鼻祖 ——
三、材料解析題
17.下圖是古代著名中西陸上交通示意圖。請仔細觀察,完成后面的問題。(6分)
 
 

(1)這條通道在歷史上被我們稱之為                。當時東起中國的A  ___________  ,西至西亞和B      _____ 。對這條通道開通貢獻最大的是            。(4分)
(2)這條通道在當時發(fā)揮了什么重要作用?(2分)

18.(10分)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左傳》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材料二 “秦王掃六合(掃 六合:指統(tǒng)一中國),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李白《古風》
請回答:
(1) 根據材料一,西周實行怎樣的政治制度?從材料一看,被分封做諸侯的主要什么人?(3分)


(2)西周實行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舉出受封者必須承擔的義務兩個。(3分)

 

(3)材料二中所說的“諸侯盡西來”發(fā)生在哪一年?秦 朝統(tǒng)一全國后,對管理的地方不再推行西周的管 理制度,而是實行什么制度?(2分)

(4)西周和秦朝在管理地方上所實行的制度雖然不同,但在當時都起到了鞏固統(tǒng)一的作用,從中你得到了怎樣的認識?(2分)

19.讀圖說史(14分)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出現(xiàn)過多次變法改革,推動了中華民族的發(fā)展與進步,請觀察下面的 圖片,然后回答問題。
 
請回答:
(1)圖一A、B兩處的人物分別是誰?圖一中的辯論結束后,秦國開始了哪一重大活動?最終促成了哪一社會制度的確立?(6分)


(2)圖二中的姓氏改變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再舉出該事件中的兩項措施。上述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3)結合上面兩幅圖片和所學的歷史知識回答, 你從上述兩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啟示?(3分)
 
 
一、選擇
二、16孔子  老子 墨子 韓非   孫武
三、17.(1)絲綢之路;長安;歐洲;張騫。(2)①促進了中外(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②是聯(lián)系中外的紐帶和溝通東西方的橋梁。
 
19 .(1)A:秦孝公;(1分)B:商鞅;(1分)商鞅變法;(2分)封建制度。(2分)
 (2)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遷都洛陽、講漢話、穿漢服、與漢人通婚、用漢制、學漢禮、尊崇孔子等。(回答兩點即可,2分)促進了民族融合。(2分)
(3)變法改革推動了社會進步;變法改革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變法改革要 制定適 當?shù)牟呗浴#ū绢}為開放性題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yi/1200019.html

相關閱讀:2018年新教材七年級歷史上第2課原始農業(yè)與農耕聚落練習題3套(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