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二階段月考試題(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2013—2014學年度上學期第二次階段教學質量調研
七年級語文試卷
一、積累運用(共21分)
(一)積累(12分)
1.把下列語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漢字和加點字的注音依次寫在文后方格內。(2分)
他居然把亞里士多德的神圣juàn(▲)帙(▲)從書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繩索、錫塊、杠桿,圓形的、多角形的、平面的這樣那樣滑jī(▲)的玩意兒。…… “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模式,在我們頭腦中不知不覺地根深dì(▲)固。…… 恒星有各種各樣的,但是全都是灼(▲)熱的龐大的氣體球,全都是發(fā)光發(fā)熱的。

漢字注音

2、古詩文默寫(7分)
(1)____ _______ _;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2)天街小雨潤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3)___________________,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4)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
(5)任何人都擁有創(chuàng)造力,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6)風輕悄悄的, 。(朱自清《春》)
(7)善于復習舊的知識,孔子的方法是:“ !保ā丁凑撜Z〉八則》)
3.下列有關《男生賈里全傳》的選項不正確的是【 】。(3分)
A.賈里把查老師的教案藏起來,想讓查老師上課時出個洋相,結果,查老師不用教案也能把課講得完美無缺,這讓賈里看到了查老師的功力,并且相信能從查老師那兒學到東西。
B.魯智勝的爸爸老魯想請賈里幫魯智勝戒煙,于是賈里就在一支煙里隱入了一個抽去引火線的爆竹,讓香煙爆炸,將魯智勝得手指被?了兩個水泡,成功幫助他戒煙。
C.賈里給女生洪裳先后起了兩個綽號:“肥兒靈”“卡門”,查老師知道后,狠狠地訓了賈里一頓,說:“你的行為就像一個小丑!”后來,查老師誤聽說賈里推倒了洪裳的自行車,發(fā)火了,罵他“屢教不改”“小肚雞腸”“胸無大志”。
D.賈里也總有犯糊涂的時候。就拿競爭學生會主席這件事來說吧,就是因為魯智勝拿小籠包賄賂人,賈里賭氣投了邱士力?墒牵Z里事后才知道魯智勝的姐姐是同樣正直不阿的人!

(二)運用(9分)
4.下列語段有好幾處毛病,請用規(guī)定的符號直接在原文上修改。(不超過4 處)(3分)
換用號: 增補號: 刪除號: 調位號:

①當你饑渴難耐地在習題高山中攀登時,你是否渴望看到一泓甘甜的清泉?②當你精疲力竭地行進在作業(yè)鋪就的沙漠間時,你是否期待走進一方清涼的綠州?③當你寂寞孤獨地在參考資料筑起的圍城中迷罔時,你是否向往飛向一片自由的藍天?④琴就是這樣一泓清泉,棋就是這樣一方綠洲,書畫就是這樣一片藍天,⑤琴棋書畫這個古人為才子淑女的亭臺樓閣,⑥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亦應該進去暢游一番。

5.《北京市節(jié)約用水辦法》于2012年7月1日起實施。為了深入宣傳該“辦法”,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水意識,某校舉辦了“北京水資源”專題展覽。請分析下圖,提取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話概括北京水資源的現(xiàn)狀。(4分)

主要信息:①
現(xiàn)狀:②
6.京北地區(qū)大致覆蓋昌平、延慶、懷柔和密云四個區(qū)縣,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和生態(tài)屏障地,保障全市50%以上的城市工業(yè)和生活用水。請下面材料,概括以下兩縣治理河流流域、涵養(yǎng)京北水資源的兩個相同的措施。(2分)
【材料一】
延慶縣治理白河流域的主要措施有:圍繞白河主干河道,加強水土保持監(jiān)督執(zhí)法力度;營造水保林,發(fā)揮灌草植被的生態(tài)功能,以實現(xiàn)山區(qū)自然保水;規(guī)整河道,修建調蓄水量的橡膠壩、攔河閘等工程,以保護水資源。
【材料二】
密云縣治理石匣小流域的主要措施有:建設蓄水池、塘壩等小型蓄水工程,增加蓄水量;構建攔水、蓄水的三道防護體系,層層設防,節(jié)節(jié)攔蓄,以減少水土流失;推行清潔農業(yè),控制農藥、化肥的施用,以解決生態(tài)污染問題;營造適宜生長、具有保水保土功能的林草,以涵養(yǎng)水源。
相同的措施:
7.某同學在專題展覽的“留言薄”上題寫了寄語,他寫了上句,請你根據以上材料,續(xù)寫下句。(要求:與上句語意相關、句式相同、字數相等)(1分)
上句:水源告急,首都市民節(jié)約用水迫在眉睫;
下句:
二、理解(39分)
(一)閱讀課文《夏》的選段,回答8—11題(11分)
①好象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于沸騰一樣。山坡上的芊芊細草漸漸長成一片密密的厚發(fā),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長墻。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卻換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的長鳴;鸺t的太陽烘烤(照射)著一片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著,撲打著遠處的山,天上的云,撲打著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涌著一艘艘的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熱風浮動著,飄過田野,吹送著已熟透了的麥香。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夏天到了。
②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按繪畫的觀點,這大約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志著事物的終極。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獲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啟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8.用一句話概括這兩段文字的主要內容。(2分)
9.用三個四字短語概括第①段中的典型景物。(3分)

10. 劃線句中的加點詞能否用括號中的詞代替,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


11. 選文第①段開頭的兩個句子運用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何好處?(3分)



(二)閱讀下面一篇,完成12—16題。(16分)
和生命拉鉤
①那時我在醫(yī)院做闌尾炎手術,五歲的女兒像個小大人似的跑前跑后地照顧我,讓疼痛不知不覺地漸漸遠離了我。她就像一個小小的太陽,走到哪里,就在哪里點燃一個春天,那里就會春意盎然,鳥語花香。
②女兒的乖巧使得病房里的每個人都很喜歡她,尤其是鄰床的一個老太太,看來是個重病患者,行動很不方便,連說話都很吃力的樣子,可是每當看到我女兒的時候,她的一雙眼睛便閃著光亮,跟著她的身影不停地轉動。女兒也喜歡她,偷偷跟我說她像死去的奶奶。她常常爬到老人的床上去,纏著她講故事。老人的故事很好聽。但是很顯然,她很累,每講完一個故事,額頭上都會沁出一顆顆豆大的汗珠來。但每隔一會兒,她還會把女兒叫過去,接著給她講故事,她知道這是她唯一可以讓孩子坐到她床邊的辦法。在講過第5個故事之后,她咯血了。護士一邊批評她一邊給她按摩,她憨憨地笑著說:“俺只想跟孩子多說會兒話!
③醫(yī)生說她的病情非常嚴重,現(xiàn)在就是靠藥物來維持著。當初是一個好心人救了她,把她送到醫(yī)院來的,她靠拾荒為生,一個親人都沒有,拿不出錢來治病。醫(yī)院已經為她墊付了2000多元了,醫(yī)院召開了緊急會議,就是否繼續(xù)為老人提供無償治療展開討論,最后大多數人都認為那是一個“無底洞”,而醫(yī)院畢竟不是慈善機構,都同意給老人停藥。停藥就意味著宣判了她的死刑。在拔掉那些針管之前,幾個善良的醫(yī)生湊錢給她買了新衣服。在給她穿上新衣服的時候,護士們低聲和我們說,或許那是她的最后一個夜晚了。她也意識到屬于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她和護士說出了她的心愿。
④誰都沒有想到,她最后的心愿竟然是想摟摟我的女兒。連她自己都覺得這個要求是那樣“過分”,誰會和一個將死的人躺在一個被窩!當醫(yī)生向我們轉達了她的愿望的時候,我們甚至來不及思考就一口回絕了,女兒不明就里,大聲嚷嚷著要去,原因是可以聽奶奶講很多很多好聽的故事。我完全可以理解一個沒有親人的老人將死的時候那種孤寂,那是比死亡更可怕的黑暗,可是我不能,也不敢讓小小的女兒那么小就那么近距離地懂得死亡的含義。我叫家人把孩子領回家,孩子撅著嘴,很不情愿地跟著家人離開了。忽然,她像丟了什么東西似的又跑了回來。她來到老人床邊,在老人耳邊小聲嘀咕著什么,還神秘兮兮地把手伸進老人的被窩里。我們看到,老人微笑著向她點了點頭,仿佛她們之間已經達成了某種默契一樣。
⑤小小的太陽走掉了,病房里頓時變成了蕭瑟的秋天,處處彌散著衰敗和哀傷的味道。那個夜里,我很難入睡。我朝老人那里望過去,借著月光,我看到老人的身子不停地抖動著,但是沒有一聲痛苦的呻吟,我想她是在死亡的邊緣掙扎著吧,卻沒有一個人,沒有一雙手可以幫幫她。那個夜晚很平靜,沒有因為死亡臨近一個生命而感到驚懼,窗外的月光反而有些美麗,我不停地在想一個問題:女兒和老人偷偷地說了什么呢?
⑥第二天早晨,護士來給老人把脈,發(fā)現(xiàn)老人的脈搏跳動正常,老人還活著,而且呼吸還比前些天順暢了許多。第三天,老人說她有餓的感覺了。她喝了我的家人為她熬的雞湯。接下來的幾天里,老人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她能自己支撐著坐起來了。這在我們這個醫(yī)學落后的城市,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奇跡。
⑦一周后,女兒來了,她給老人帶來了一個毛茸茸的布娃娃,她說那個布娃娃就是她,讓奶奶晚上摟著睡覺,就像摟著她一樣。老人的眼睛又開始閃著光亮,跟著她的身影不停地轉動。女兒忽然“嚴肅”了起來,她握住老人的手,當著所有人的面,對我說:“爸爸,我又有奶奶了,我想讓奶奶回家去住!蔽冶贿@突如其來的“鄭重決定”弄了個措手不及。女兒說她離開醫(yī)院的那天,跟老人許下了一個諾言,她讓老人等著她再來。她要給她一個大布娃娃,還要認她做奶奶。“說話就要算數,我們還拉鉤了呢,”女兒怕我不同意,強調說:“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我使勁地點了點頭,眼里含滿淚水。為老人,也為我的女兒。
⑧院長聽說了女兒和老人拉鉤的故事之后,又一次召開了緊急會議,決定盡全力醫(yī)治老人的病!熬退闶菫榱艘粋孩子純真的心愿!蹦鞘窃洪L在會議上說的最后一句話。
⑨老人出院,住到了我們家。女兒終于如愿以償地睡到了老人的身邊,她又纏著老人講故事了,老人有些累,說明天給你講兩個,把今天的補上。“好,拉鉤!蔽矣致牭脚畠赫f:“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⑩夜里的時候,我過來給她們蓋被子,我看到那雙嫩嫩的胖乎乎的小手和那雙骨瘦如柴的蒼老的手握在了一起,像一幅攝影作品,極盡和諧之美。像這個世界某個地方正在完成的某種儀式,向我暗示著一種生命的真諦:生命需要愛來傳遞。愛,會讓生命生生不息。
(選自《格言(100期紀念增刊)》, 作者朱成玉。有改動)
12. 聯(lián)系全文說說標題“和生命拉鉤”指的是什么?(2分)


13.請你結合第②段老人的內容,簡要分析老人的心理,并說說這一段內容在全文的作用。(2分)


14.閱讀下面兩個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加點詞語的作用。(4分)
(1)我使勁地點了點頭,眼里含滿淚水。為老人,也為我的女兒。


(2)女兒終于如愿以償地睡到了老人的身邊。


15.兩次寫到醫(yī)院對老人的醫(yī)治問題召開緊急會議,作出了不同的決定。請你概括出醫(yī)院作出的決定及每次的原因。(4分)
(1)第一次:
(2)第二次:
16.的結尾說,“……向我暗示著一種生命的真諦:生命需要愛來傳遞。愛,會讓生命生生不息”,請聯(lián)系的內容與生活體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感悟。(4分)


(三)閱讀甲乙兩文,完成17—21題。(12分)
【甲】錢氏據兩浙時,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兩三級,錢帥登之,患其塔動。匠師云:“未布瓦,上輕,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無可奈何,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苯硯熑缙溲,塔遂定。蓋釘板上下彌束,六幕相聯(lián)如?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動。人皆伏其精練。
【乙】陜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澗中,水遂橫流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縣患之。雷簡夫為縣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
——《梵天寺木塔》、《雷簡夫移巨石》,選自《夢溪筆談》
17.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①患其塔動 ( ) ②貽以金釵( )
③人皆伏其精練( ) ④雷簡夫為縣令( )
⑤水遂橫流為害( )
1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4分)
①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

②水患遂息也。
19.“皓笑曰”中的“笑”透露了喻皓當時怎樣的心理活動?(2分)
答:

20.讀了《雷簡夫移巨石》的故事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2分)

三、
21.請以“ 的滋味(成功、愛……)”為題目,寫一篇。(40分)
要求:①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詞語,將題目補充完整。②要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③文體不限,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書寫要正確、規(guī)范、美觀。

的滋味
第二次階段教學質量調研
七年級語文試卷參考答案
一、積累運用(21分)
(一)積累(12分)
1.卷、稽、蒂、zhì、zhuó(錯兩個扣1分,錯一個不扣分,共2分)
2.學而不思則罔;草色遙看近卻無;稻花香里說豐年;晴空一鶴排云上;首先要堅信這一點;草軟綿綿的;溫故而知新(一句1分,有錯別字不得分,共7分)
3.D(因為魯智勝拿“巧克力”賄賂人,賈里賭氣投了“足球隊長”的票。)(3分)
(二)運用(9分)
4.(1)第②句中“行進”調換至“沙漠間”后;“綠州”改為“綠洲”;(2)第③句中的罔”改為“惘”;(3)第⑤句“描寫”改為“構筑”或“構建”等動詞;(4)第句缺少主語,在“亦”前面加“我們”。(3分。改對1處得1分,得滿3分為止。其他改法,只要合理也可)
5.答案示例:
①北京市人均水資源量遠遠低于國際人均極度缺水標準,甚至還低于國際人均危及人類生存的災難性標準。
②北京水資源極度匱乏。(每點2分。)
6.答案示例:①種植保土保水植物 ②重視水利工程的 建設(每點1分)
7.答案示例一:措施得力,京北地區(qū)涵養(yǎng)水源功在千秋。
答案示例二:辦法多樣,郊區(qū)兩縣保護水源造福京城。(字數相等,句式相同,意思符合即可得分)
二、閱讀理解(39分)
(一)課內閱讀理解(11分)
8.寫出了夏天的熱烈的特點。(寫到“熱烈”即可得分。)
9.太陽烘烤、麥浪翻滾、熱風浮動。(1分一個。)
10.用烘烤寫出太陽的溫度特別高 ,扣住夏季太陽的特征來寫,突出夏熱烈的特點;是指一般的光線射在物體上,不能表現(xiàn)溫度的高。(寫出兩個詞的區(qū)別得1分,寫出“烘烤”的好處得1分,扣到“熱烈”得1分。)
11.用一鍋水逐漸沸騰的比喻形象地寫出了春到夏的過程,還通過對春天和夏天景物的對比表現(xiàn)夏天的特點,這些變化都是天氣的熱帶來的。(比喻1分,作用2分。)
(二)課外閱讀理解(16分)
12.女兒與身患重病的老人拉鉤許下諾言:讓老人等她回來,并送老人布娃娃、認老人做奶奶。這讓老人在醫(yī)院停藥后病情不可思議地好轉,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大意對即可,答出“拉鉤”的具體內容得1分,答出“生命的奇跡”具體內容得1分。)
13.⑴老人身患重病,但看到女兒時眼睛便閃著光亮,為女兒講故事沁出大汗并咯血。這些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老人內心的孤苦,寫出了老人對親情和愛的渴求。⑵這一段的內容為后文寫老人最后的心愿、與女兒拉鉤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等內容作鋪墊。(大意對即可,答出前一點得1分,答出后一點得1分,不結合文中內容分析扣1分。)
14. ⑴“使勁”點頭,“滿含”淚水,這兩個詞語充分表現(xiàn)了“我”被女兒的舉動與老人的心愿而感動,并與前面寫“我”拒絕老人的心愿的內容形成對比,寫出了“我”因自私而愧疚的心理。(2分,要點中答出“感動”與“愧疚”即可分別得1分。)
⑵“如愿以償”說明了女兒對老人的愛是純潔、真誠、無私的,從一開始就有這個愿望,呼應了前文內容。(2分,大意對即可。)
15.⑴第一次:決定停止為老人提供無償治療,因為老人的病是個“無底洞”,醫(yī)院難以負擔;(2分,寫出大意即可)
⑵第二次:決定全力醫(yī)治老人的病,因為被女兒與老人拉鉤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被女兒純真的心愿所感動。(2分,寫出大意即可。)
16.答案示例:愛是一個生命對另外一個生命親近、相伴的渴望,是靈魂的融合,會產生無窮的力量。文中女孩對老人愛的諾言,使老人有力量與病魔作斗爭,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汶川大地震中無數中華兒女對災區(qū)人民貼心的援助,給了他們生的信念與希望,愛在中國傳遞,汶川在廢墟中崛起。(評分說明:本題是開放性的,能聯(lián)系內容談,言之有理可得2分;能聯(lián)系生活寫出體驗可得2分;共4分。如果句子表達優(yōu)美,感悟獨特,或聯(lián)系事例貼切感人可額外加1分。)
(三)文言文閱讀(12分)
17.①嫌、擔心 ②贈給 ③同“服”佩服 ④做、擔任⑤災害(錯一個不扣分,每個詞1分,共4分)
18.①(匠師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見喻皓的妻子。 ②洪水于是就平息了。(共4分,每題2分。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19.一方面透露出他對匠師無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對解決“塔動”問題的胸有成竹。(每點12分,共2分)
20.《雷簡夫移巨石》故事的啟示:
①要達到目的,不一定直接對目標動手硬碰硬,可以迂回行事。例如古代的圍魏救趙。
②去干每一件事,都要善于動腦,這樣再難的問題也能通過運用知識來解決!(答出一點意對即可,2分。其它回答,言之有理也可。)
三、(40分)
21.一類卷36—40分; 二類卷31—35分; 三類卷26—30分; 四類卷25分以下(慎打)。
建議切入分為31分;書寫工整,清楚美觀加1-2分;書寫潦草,有污跡,扣1-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yi/12932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