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試卷(新版人教版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初語七上•第二單元測試

一、積累運用(35分)
1.根據(jù)原文默寫。(6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三軍可奪帥也, 。
(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其不善者而改之。
(4) ,把酒話桑麻。 (5)我寄愁心與明月, 。
(6) ,共話巴山夜雨時。
2.將下列成語補充完整。(3分)
寬( )大量 ( )立雞群 繁花似( ) 不求( )解 隨心所( ) 悲( )離( )
3.給帶點字注音或給音節(jié)注字:(3分)
感慨 綻放 花團錦簇 gān gà 須yú 鴉què無聲
4.修改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在錯別字下面劃一條橫線,然后在括號中改正)。(4分)
(1)想起剛才的所作所為,我侮恨莫及,兩眼浸滿了淚水。 ( )
(2)我一方面在最低年級停止不前,而另一方面卻能一字不漏地背誦麥考利的1200行史詩。( )
(3)既使她寫字的時候,我們也默默地看著她,連她握鉛筆的姿勢都急于摸仿。( )
5.。(4分)
(1)《再塑生命的人》節(jié)選自 。作者 , (國籍) , ,

(2)《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 ”,其中《論語》是由 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編寫的。
(3)魏巍在《我的老師》一文中,回憶了自己的小學老師 先生,全文選材典型,共選取七件小事共同反
映了師生深情,其中貫穿著的一條內(nèi)在感情線索是 。
6.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表達方式。(填序號)(4分)
A、記敘 B、 C、議論 D、抒情
(1)矮胖老師站在講臺上,雙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翹,胖臉上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 ( )
(2)造一個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師是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的人啊。 ( )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
(4)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師帶我到她的房間,給了我一個洋娃娃。 ( )
7.課文內(nèi)容理解。(4分)
(1)讀了《再塑生命的人》一文后,你覺得誰是“再塑生命的人”?為什么說她是“再塑生命的人”?
答:

(2)理解回答:
A.“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句中“狡猾”一詞在用法上有什么特點,該如何理解?
答:
B.“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一句中,突然改換人稱,有什么表達效果?
答:
8.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發(fā)揮自己充分的作用。
B. 進入21世紀以后,教育問題越來越多受到社會的關注。
C.老師那和藹可親的笑臉和諄諄教導常常浮現(xiàn)在我眼前。
D.有沒有堅定的意志,是一個人在事業(yè)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9.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語句,順序最恰當?shù)氖恰?)(2分)
我一直認為,在這個世界上, 。
①最有價值的,是恬淡寧靜的心和豐富無悔的回憶。 ②最溫暖的,是純潔無暇的真摯感情。
③而所有這一切的擁有,都需要用善良、單純做底色。 ④最悅目的,是纖塵不染的青山綠水。
A.④②③①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10.根據(jù)提示,接著寫幾句話,使其構(gòu)成連貫的語段。(3分)
老師,一個多么神圣的職業(yè),培育出多少能工巧匠,造化出多少時代英才,澆灌出多少 ,描繪出多少 。老師的音容笑貌,鼓勵過我們毅然前行;老師的寬容大度,激勵著我們昂首闊
步; , 。我們感激你,親愛的老師!
二、理解(45分)
(一)《論語》,完成問題。(22分)
11、比較古今異義詞(4分)
古今異義詞古義今義
君子
兒女
可以
匹夫
12、一詞多義(3分)
可以為師 人不知而不慍 人不知而不慍
為 而 溫故而知新 知
為人謀 博學而篤志 溫故而知新
13、填空(5分)
(1)宕渠啤酒節(jié)開幕之際,主持人說: “孔子說過____ ______,______ _____!”對遠道而來的朋友,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和歡迎。
(2)當別人不理解自己時,我們應該不惱怒,保持應有的風范,正如論語中所說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曾子以為治學的人應該重視品德修養(yǎng)的句子_____ ___ ____ ___ ____ ____.
(5)寫出三個在《論語》出現(xiàn)現(xiàn)在還使用的成語 、 、
14、。(4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敝校叭钡囊馑际恰? )
A.數(shù)字,表示具體數(shù)量。 B.表示多數(shù) C.表示少數(shù)
(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敝,“必”的意思?……………………………………………………………………( )
A.必須 B.一定 C.必然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孔子是在告誡人們要珍惜 …………………………………( )
A.時間 B.逝者 C.河流
(4)“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中,“信”應取哪種解釋?……………………………………………………………( )
A.書信 B.相信 C.信實,真誠
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為:
(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為:
(3)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譯為:
(4)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 譯為:
(二)閱讀《王幾何》,回答問題。(13分)
從小學跨進初中校園,一切都是新鮮的,特別是幾何那門全新的功課。所以,我們初一上第一節(jié)幾何課時,大家睜圓了眼睛,認真而安靜地坐在教室里,心中充滿了好奇和渴望。
  幾何老師會是怎樣一個人呢?
  鈴聲一響,全班42雙黑眼睛一齊望向教室門。須臾,一個頭方耳大、矮胖結(jié)實的中年人夾著一本厚書和一個大圓規(guī)、一個大三角板擠進門,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講臺上。胖人能走這么快?全班同學大吃一驚,教室里更安靜了,靜得只聽見周圍深沉的呼吸。
  可是,一分鐘過去了,那矮胖老師一句話不說,像一尊笑面佛一樣,只是站在講臺上啞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說,他臉上的每一個器官,每一條皺紋,甚至每一根頭發(fā)都在微笑!
  矮胖老師足足又啞笑了兩分鐘。
  太神奇了,他該不是聾啞學校的老師吧?全班同學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彎腰,搖頭,擠眉,弄眼,一齊哄堂大笑!
  矮胖老師依然不說一句話,但卻漸漸收起了笑容,用黑板刷輕輕敲擊著講臺上的課桌,待全班同學安靜下來,他突然面向課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畫了一個籃球大的圓,緊接著,又反手畫了一個等邊三角形。
  那生動地站在黑板上的圓和等邊三角形又標準,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學都呆呆地想:用圓規(guī)和三角板畫,恐怕也不過如此吧?
  矮胖老師站在講臺上,雙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翹,胖臉上一副得意揚揚的表情。待全班42雙黑眼睛驚訝得每一雙都放大半公分后。他突然轉(zhuǎn)過身去,面向黑板,揮手寫下了排球大的三個字:王玉琳。
  “這就是我的大名!”他說,聲音出奇的洪亮。
  全班男女同學被他那金屬般的聲音鎮(zhèn)住了,大氣也不敢出,一個個睜大雙眼,屏息靜聽。
  “上幾屆的同學。承蒙他們的特別關愛,私下里給本老師取了個綽號!卑掷蠋熅従忁D(zhuǎn)過身去,揮手在黑板上優(yōu)雅地又寫了三個大字:王幾何。
  真是太幽默了,全班男生、女生哄堂大笑。
  王老師卻毫不理會滿教室的笑聲,繼續(xù)用他那金屬般的聲音說:“這就是那些老同學給我取的綽號。天啦,本人太喜歡這美妙的綽號了!可惜,從來沒有一個同學當面喊我王幾何……”
  老師在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綽號,并且希望大家以綽號相稱,在那些做什么事都嚴肅認真、呆板教條的年代,這樣的稀奇事,不是太離譜了么?但少年時代總是充滿了叛逆,越離譜的事大家越喜歡,于是全班同學興趣高漲。
  一個個洗耳恭聽這矮胖幽默的綽號叫“王幾何”的老師到底還要說些什么有趣的話。
  矮胖老師繼續(xù)用黑板刷輕敲課桌,以鎮(zhèn)住教室里的嘈雜聲!吧蠋讓糜械耐瑢W說:王老師你畫的那圓圈有啥了不起?我們也會畫!”
  胖得像彌勒佛一般的王老師,站在講臺上眉開眼笑:“現(xiàn)在,我就請同學們一個個上臺來,用不著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畫圓和三角形……”
  簡直要讓人笑破了肚子,幾何課竟變成了圖畫課!
  如此喜劇的事大家豈肯放過?轉(zhuǎn)眼間,只見男女同學輪番走上講臺。
  可是,大家哪里是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圓和畫三角形?笑得雙手發(fā)抖的同學們,一個個變得笨手笨腳,畫的全是雞蛋、鴨蛋、蘋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
  人人都笑得滿臉淚水,喉嚨發(fā)腫。
  幾十年后。我依然可以對天發(fā)誓:這是我這輩子笑得最得意忘形、最舒暢、最厲害的一次。
  幾何老師在同學們快樂得淚流滿面的大笑中結(jié)束了第一堂課。
  王老師下課前的結(jié)束語是:“請注意,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學我畫圓、畫三角形。我教了20多年中學幾何,是一個一輩子熱愛幾何教學的教書匠,我反手畫圓,只是向大家說明一個簡單樸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鐵杵可以磨成針!我要大家牢記的是一種熱愛知識和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
  奇怪的是,王老師說這番話時,竟第一次嚴肅得面無一絲笑容。一時間滿教室鴉雀無聲。
  同學們對王老師第一堂課的評價只有兩個字:痛快!
  這堂課的喜劇效果讓42個中學生一輩子銘記在心,讓42個少年永遠記住他們的中學時代:有一位業(yè)務水平極高、人人都盼望他上課的幽默風趣的老師,他的名字叫做王玉琳,綽號叫做王幾何。
王玉琳是父親馬仁海的毛根兒朋友。
16.結(jié)合語境,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1)一個個洗耳恭聽這矮胖幽默的綽號叫“王幾何”的老師到底還要說些什么有趣的話。
洗耳恭聽:
(2)這是我這輩子笑得最得意忘形、最舒暢、最厲害的一次。
得意忘形:
17.請用簡潔的話概括的主要內(nèi)容。

18.本文的是一節(jié)充滿笑聲的數(shù)學課,仔細閱讀課文,說說這節(jié)課上令人發(fā)笑的源頭有哪些?(2分)

19.王老師在課堂上展示的絕活是什么?他這樣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20.從人物描寫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達作用。(2分)
(1)矮胖老師站在講臺上,雙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翹,胖臉上一副得意揚揚的表情。

(2)大家彎腰,搖頭,擠眉,弄眼,一齊哄堂大笑!

21.“同學們對王老師第一堂課的評價只有兩個字:痛快!”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你對“痛快”的理解。(1分)

22.綜合全文看,王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三)閱讀《小趙老師》,完成13—17題。(10分)
舉家遷往省城,兒子就讀于一所全封閉式管理的寄宿學校。
我和妻子是念著淚送兒子去這所學校報名的。兒子不足9歲,念3年級。當今父母愛心的泛濫讓孩子變得弱小蒼白卻又惟我獨尊,我們也未能免俗。
我們?nèi)绦淖尯⒆酉裥▲B一樣飛出我們愛的森林,也只是想讓孩子除了智商之外還健壯一些。
幾個星期下來,孩子果然變了;氐郊襾砭尤皇悄莻我曾渴慕已久的懂得禮儀謙讓、尊重他人、行為自理的圣童——果盤里那個最大的蘋果居然會由孩子送到客人手上,這讓我欣喜萬分地驚訝于教化的功能。
教化了我兒子的是小趙老師。
小趙老師是孩子的班主任,貌美年輕。我每到周末去接孩子時就要見到她。她充當我兒子每周五天的媽媽。我每次去領兒子時,她必有一番細心的叮嚀。有一次,她溫和地跟我說:“你兒子晚上睡覺有點兒磕牙,請你在家控制他亂吃零食,多多拜托!”說完,謙恭著把腰很深地彎下去,那情形讓我覺得兒子更像是她的兒子。我們一直擔心著兒子晚上睡覺著涼,兒子回家就告訴我們:小趙老師給他縫了個“寶寶背心”,晚上睡覺時就幫他穿在身上。小趙老師默默地做著這些的時候,我們都沒法兒見到,小趙老師由此在我們心里變重了。
后來,我才知道,小趙老師家在離省城千里之外的鄉(xiāng)下。小趙大學畢業(yè)應聘到這所學校,由于種種原因,她一直未能正式調(diào)入,也因為工作的忙碌與前程不定,一個青春年華的女孩尚未走近愛情,我分明看得到一個漂泊女孩心里的重負。于是,每每見到小趙綻放給孩子愛意盈盈的笑臉時,我就會從心底里萌生感動,并惋惜獨生子尚不懂這些,要不然,兒子會更愛他的“小趙老師”。
當命運不公、心靈負重時,尚能盡心敬業(yè),向?qū)W生付出全部的愛心,這或許便是教師與他人的區(qū)別所在了。
也因此,孩子或許最愛的只是他的“小趙老師”,而我卻在愛著“教師”這個廣義的稱號。
23、兒子進寄宿學校后為什么幾個星期下來,就會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你覺得兒子以前會是怎樣的一個人?(2分)

24、作者描寫小趙老師對學生的熱切關愛和嚴格要求是通過什么來表現(xiàn)的?試舉例說明。(2分)

25、本文從側(cè)面也寫了小趙老師對學生的關愛,請找出這些句子。(1分)

26、畫線句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2分)

27、你覺得小趙老師最大的特點是什么?(1分)

28、文中哪些段落突出了小趙老師的偉大,這種偉大的內(nèi)涵是什么?(2分)

參考答案:

1.略 2.A 3.B 4.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下,“我”的靈魂被喚醒,再次擁有“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是莎莉文老師讓“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師還救“我”懂得“什么是愛”,從這個意義上說,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 5.成理成文即可。 6.反映了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的現(xiàn)象。(意近即可) 7.小趙老師教化了他。以前不懂得禮儀謙讓,尊重他人,行為不能自理。 8、通過小趙老師的言行,例略。 9、“兒子回家……在身上”。 10、小趙老師畢業(yè)應聘到這所學!形醋呓鼝矍椤 11、對學生關懷備至。 12、六七兩自然段。不因生活的不如意影響工作,笑對生活,笑對學生,兢兢業(yè)業(yè),忠于職守,關愛學生,具有崇高的敬業(yè)精神和境界。(意近即可) 13.(1)家里本來就貧困,父親又失業(yè)了。(2)第二天。 14.表示省略。發(fā)生意外了吧。(言之有理即可) 15.恰當。因為它真實地刻畫出了當時父親的興奮之情。 16.父親是一個勤勞、善良、含辛茹苦而又在內(nèi)心燃燒著希望的形象。 17.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yi/13461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