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教學感悟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一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進入七年級以后,隨著數學學習的不斷深入,難度、廣度、深度大大加大,又有五花八門的方法、技巧的靈活運用,再加上幾次考試的不理想,頓令有的學生一下子悲觀起來。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智力,認為自己和一些優(yōu)秀的同學沒法比,自己不是學習的料。慢慢地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其實,這些學生只是因為自控能力低,懶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因此,為了增強他們自信心,提高學習的效率,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如下的看法。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其“尊其師,信其道”。

  學生剛入初中時,由于環(huán)境和教學的對象變了,往往對老師采取一種琢磨的態(tài)度,因此,教師要以火一般的熱情去溫暖學生的心田,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加強與學生感情的交流,增進與學生的友誼,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作學生的知心朋友,使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信任感、友好感、親近感。和諧的師生關系,能產生情感期待效應,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期待,感受到教師對學生深切的愛,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總之,要熱愛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要善用自己的眼神、語調、表達對學生的愛,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只要我們教師把情感灌注在教學內容中,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情感,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接受教師所教的數學學科,達到“尊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二、挖掘教學內容的“娛樂性”,提高其學習興趣。

  七年級數學教材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已有體現,教材中的“讀一讀”,“想一想”,“做一做”,實習作業(yè)等正是試圖增強數學娛樂性,使枯燥的數學變得更有趣,變得學生好容易理解了,這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但其所占比例極小。教師可在不沖擊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學內容的娛樂性。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具有娛樂性的素材。初中學生已有較大的活動空間和思維空間,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已拓展到許多方面。教師在教學素材的選取、數學情景的假設和數學模式的建立上要多花功夫,使其更具有娛樂性。

  例如:講述幾何第一節(jié)課時,讓學生注意他們周圍生活中的圖形:觀察黑板面是平面,還是曲面;學生玩的籃球、足球的表面是平面還是曲面。通過觀察激起學生想學“幾何”的積極性。又如:為了讓學生理解“商品利潤/商品進價=商品利潤率”這個抽象又陌生的公式,教師可以采取先讓學生作社會調查,然后討論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比單純地講概念容易使學生接受,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三、適時鼓勵賞識他們,增強其自信心。

  進入中學以后,隨著數學學習的不斷深入,解題的難度加大,再加上幾次考試的不理想,頓令有的學生一下子悲觀起來,缺乏學習信心。針對同學的這種狀況,要讓哪些缺乏學習信心學生隨時可聽到“你真行!”“你講得真棒!”“大膽些,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等鼓勵賞識的教學評價語。再適時不妨舉幾個成功的例子,在不斷鼓勵和引導下,學生就會逐漸消除自悲心理,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煥發(fā)斗志,最終實現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可喜轉變。特別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培育學生的成就感,從簡單處入手,從細微處入手,平時提問題,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漸進,分層要求,把握好難度、梯度,要敢于讓學生取得好成績,使之能產生一種成功的感覺,一有進步就要不失時機地加以表揚,鼓勵他們,消除他們對數學的恐懼感,培養(yǎng)信心。另外,對考試,作業(yè)中的失誤,不能責怪、諷刺,而要耐心地幫他們分析錯誤的原因,找到知識上的缺陷,然后用類似問題對他們重新測試,從而增強自信心。

  四、處理好中小學教學內容的銜接,提高其學習效率。

  小學生主要是學習具體的數,而到了初一接觸到的是用字母表示數,建立了代數概念,研究的是有理式的運算,這種由“數”到“式”的過渡,是學生在認知上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飛躍。如何使學生適應?在具體的教學中,一方面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好用字母表示數和表示數量關系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挖掘中、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本身的內在聯系。如,對整數與整式、分數與分式、有理數與有理式、等式與方程、方程與不等式等等,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并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區(qū)別,在知識間架起銜接的橋梁,從而搞好知識間的過渡。提高其學習效率。

  五、重視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學習,為其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基。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用不著教”,這句話既道出了教學的目的,又道出了學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獲取知識,去尋求發(fā)展。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生全面、主動、和諧地發(fā)展為中心。這就要求教師合理運用學習策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對待問題敢想、敢問、敢說、敢做,讓他們在數學王國里自由地探索,主動獲取知識、體會到數學的實用價值。教師如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主發(fā)展呢?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課堂教學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單純以教師的講代替學生的親身體驗與感悟,要真正使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數學知識,注重培養(yǎng)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會學習與合作交流的能力,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數學的主人,為其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基。

  綜上所述,學生的學習過程經歷了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其間成功與失敗交織,作為起始年級教師一定要正確對待、認真分析,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其“尊其師,信其道”;適時鼓勵賞識他們,增強其自信心;處理好中小學教學內容的銜接,提高其學習的效率;重視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學習,為其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奠基。

  論文中心,作者:吳英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yi/252869.html

相關閱讀:初一新生家長 再忙都要做好這5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