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人教版附答案和解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七年級語文(上)(人教實驗版)(天津專用)第一單元檢測題
                       (90分鐘   100分)
一、(本大題共24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霎時(shà)   依偎(wèi)   嫩芽(nèn)   粼粼(lín lín)
B.癱瘓(tān)     憔悴(zú)      訣別(jué)     捶打(chuí)
C.怦怦(pēng)    臉頰(jiá)     逮住(dǎi)    攥著(zuàn)
D.匿笑(nì)      菡萏(hān)     ?斜(jí)      禱告(dǎo) 
2.下列各組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各得奇所  自做主張  形影不離    B.絮絮叨叨 喜出望外 水波粼粼 
C.翻來覆去 不可抗拒 流轉無力   D.熱情四溢 為富不仁  聞風喪膽 
3.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不準確的一項是(    )(2分)
A.他得罪了我,當我說要告訴老師時,他變得暴怒無常,開始向我求情。
B.我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想了這件事很多遍,但還是沒有想出其中的道理。
C.談起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孩子竟然說得頭頭是道,使在場的專家也驚嘆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卻成了英雄,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由于受陰雨天氣影響,使得部分地區(qū)的天文愛好者沒能欣賞到“金星凌日”的奇觀。
B.《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的實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車交通安全事故不再發(fā)生。
C.“網(wǎng)絡造詞”是當前經(jīng)濟發(fā)展時期的產(chǎn)物,但它能不能延續(xù)下去,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D.能否真正保護好著作權,關鍵在于全面樹立公眾的著作權保護意識。
5.下列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他看上去十七、八歲,一副瘦骨伶仃的樣子。
B.人的一生,總是在不停地嘗試,嘗試擁有,嘗試放棄;人的一生,又始終在不斷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C.“夠了,”船長說,“讓每個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奧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槍在嗎?”
D.閑聊之中,我忍不住問她,為什么還要回到這曾讓她傷心流淚的地方?她搖搖頭,無奈地笑了。
6.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4分)
(1)《詠雪》中對雪進行比喻的句子是“                                ”和“                 ”。
(2)《陳太丘與友期》中元方用來反駁友人的是:                             。
(3)《陳太丘與友期》中表明元方不肯原諒友人的句子是:                     。
7.文學常識填空。(2分)
(1)《詠雪》和《陳太丘與友期》都是                中的文章,該書是由南朝的       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2)《金色花》的作者是      (國別)的泰戈爾,在他的影響下        開始創(chuàng)作哲理小詩,后結集成《繁星》《春水》。
8.翻譯句子。(6分)
(1)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9.某班要舉辦一次“文學沙龍”活動,其中有個項目是“讀名著,對對子”,F(xiàn)在邀請你參加這個項目的活動。請你根據(jù)上聯(lián),完成下聯(lián)。(2分)
[參考人物] 孔明、悟空、武松、林黛玉……
上聯(lián):廢寢忘食香菱苦學詩
下聯(lián):                 
二、(本大題共36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10~12題。(9分)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眨∨c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尊君在不(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元方入門不顧(        )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12.通過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樣的一個孩子?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請談談你對元方這一行為的看法。(3分)
                                                                               
(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3~15題。(9分)
①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②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③后來發(fā)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于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愿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④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彼难垭S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拔易卟贿^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蹦赣H對我說。
⑤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13.“她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的意思是(    )(2分)
A.母親老了,她依賴長大了的“我”,就像小時候“我”依賴她一樣。
B.母親老了,沒有自己的主見,就像小時候“我”沒有自己的主見一樣。
C.生活的擔子已經(jīng)從母親肩上轉到了“我”的肩上,母親依賴“我”,就像小時候“我”依賴她一樣。
D.母親老了,只能聽從“我”的安排,就像小時候“我”只能聽從母親的安排一樣。
14.第③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語言、行動、心理、細節(jié))的描寫方法。文中畫線句子反映了人物________的品質(zhì),體現(xiàn)了_______                              _的家庭關系。(4分)
15.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話中加點的詞語?(3分)
                                                                                        
(三)閱讀史鐵生《秋天的懷念》,完成16~19題。(10分)
①雙腿癱瘓以后,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奥犝f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彼偸沁@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錘打這兩條可怕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么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jīng)到了那步田地,后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②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刷刷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彼俱驳哪樕犀F(xiàn)出央求般的神色!笆裁磿r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jīng)讓她喜出望外了!昂冒,就明天!蔽艺f。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薄鞍パ,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準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guī)闳ケ焙?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④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jīng)病成那樣?粗嗆囘h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⑤鄰居的小伙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戳司栈。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16.第一段中“母親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睂@句話的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母親充分體諒兒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兒子發(fā)脾氣時悄悄躲出去,讓兒子徹底發(fā)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擔心兒子做出“傻事”,偷偷地聽著兒子的動靜。
B.母親非常疼愛兒子,看見兒子痛苦時的舉動,母親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傷心,但又怕兒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關注著兒子的動靜。
C.母親了解兒子的倔強性格,可是面對兒子癱瘓的雙腿,卻又無可奈何,每當兒子折磨自己時,為了不傷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去,等著兒子恢復平靜的心態(tài)。
D.母親理解兒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兒子“暴怒無!钡钠,就悄悄躲出去,等著兒子恢復平靜的心態(tài)。
17.對第5段中“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說明了母親的病很危險        B.揭示了母親不幸的命運
  C.側面表現(xiàn)了崇高的母愛        D.揭示了母親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18.簡要分析文中;兩處景物描寫的作用。(4分)
①窗外的樹葉“刷刷啦啦”地飄落。
②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①                                                                       
②                                                                       
19.這篇小說的主旨是                                              。(2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20~24題。(18分)
我的暖,一寸長
葛 閃
①這是個身著工作服,滿身油漆和泥土,滿面灰塵,約莫40歲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著車窗,朝我彎彎腰,靦腆地笑著,給我遞了根香煙。
③看我接了煙,他大喜過望,慌忙從兜里摸出打火機幫我點上,咧開大嘴一笑,說:“大哥,您是幾天來第一個接俺煙的呢!
④我一聽,有點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說:“俺這煙差,你們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個接俺煙的人,俺激動哩。您絕對是一個瞧得起俺們鄉(xiāng)下人的好人!
⑥“有事嗎?”我笑笑,為這個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這樣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點頭,“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車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輕輕皺了皺眉,不是我小氣不讓他搭車,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實在是讓我心有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俺哪兒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會兒就行。今兒不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還是今兒這個時間!
⑩說完,他那布滿血絲的大眼睛,充滿著乞求。
⑪我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頭,說:“行!”我話音剛落,還沒來得及問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連向我說了幾個謝謝便離開了。臨走前,還特意向我的前車牌望了一眼。
⑫第二天,他準時到了學校門口?次以,他一臉興奮,輕輕坐上了副駕駛座位,和我聊了起來。
⑬還沒聊五分鐘,放學的孩子們便沖出了校門。他透過玻璃,緊張地看著人流。過了一陣,他飛快地推開車門,站在車旁大喊著。不一會兒,一個小男孩跑到他的面前,他讓小男孩喊了我一聲“叔叔好”,然后還介紹說我是他在城里剛認識的朋友。他遞了根香煙給我,便帶著孩子匆匆離開了。臨走的時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滿了感激。
⑭我實在不明白,他為什么只坐這么一小會兒。直到三天后,在學校門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訴了我答案。
⑮原來,孩子剛進城讀書,因為農(nóng)村和城里的生活習慣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學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理因此出現(xiàn)了陰影。
⑯“其實俺明白,大多數(shù)城里人也像您一樣,待俺們?nèi)缬H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暫時還不能理解!彼πφf,“俺上次坐您的車看著孩子向我跑來,然后我就告訴孩子,您和我是順路的,常免費載著我一起來學校!”
⑰他搓著手,又憨憨地補充道:“別的家長給自己孩子的溫暖那么長!”他張開雙臂,比畫了一段很長的距離,然后又接著說,“俺不中用,俺只能給孩子這么點的暖!”說完,他用手指比畫了一個大約一寸的長度。
⑱“一寸長的暖!”這形象的比畫瞬間擊中了我的靈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樸實,又被它的深沉!
(選自葛閃新浪網(wǎng)博客,有刪改)
20.文中的“他”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第①段使用了人物描寫的哪種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
您是幾天來第一個接俺煙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情節(jié)安排上最大的特點是設置懸念,試舉一例并說說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一寸長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請結合全文說說你對“一寸長的暖”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題共40分)
25.請以“只是因為        ”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從“那本書”“那條路”“那個人”三個短語中任選一個,填在橫線上,將題目補充完整;②文體自選,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
 

七年級語文(上)(人教實驗版)(天津專用)第一單元檢測題
參考答案
1.C[A.依偎(wēi) ; B.憔悴(cuì);D.菡萏(hàn)、?斜(qī)。]
2.A(A.“奇”錯,應為“其”,意為“自己的”。)
3.A(正確運用詞語,必須要結合具體語境,在本題中,“暴怒無!迸c“開始向我求情”不符,可換為“焦躁不安”。)
4.C(A.缺少主語,去掉“使得”;B.否定詞誤用,導致語義改變,將“不再”改為“的”;D.主謂搭配不當,去掉“能否”。) 
5.A(“十七八歲”是鄰近兩個數(shù)字連用,表示大概年齡。既然是概數(shù),便不能加頓號。因為概數(shù)無須停頓,一加頓號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這不符合表述原意。)
6.(1)撒鹽空中差可擬 未若柳絮因風起
(2)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3)元方入門不顧
7.(1)《世說新語》  劉義慶  (2) 印度   冰心
8.(1)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論詩文。 (注意“兒女”是古今異義詞,在句中指子侄輩的人。)(2)他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保ㄗ⒁狻拔慈簟笔恰氨炔簧稀钡囊馑。)
9.示例:傷春悲秋黛玉淚葬花  神機妙算孔明巧借風  披荊斬棘悟空勤開路  赤手空拳武松勇伏虎  (對聯(lián)要求上下兩句字數(shù)相等、結構相同、意義相關、運用對偶等,本題中可根據(jù)人物的性格特點,選用合適的詞語與上聯(lián)對稱。)
10.(1)“不”通“否”,句末語氣詞,表詢問  (2)才  (3)丟下、舍棄 (4)回頭
看(解釋詞語,要注意文言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的區(qū)別。)
11.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父親,就是無禮。  (翻譯時以直譯
為主,對句中的關鍵詞要一一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句子的語氣和語序。)
12.陳元方是一個聰明機智、誠實守信、待人有禮貌、能言善辯的小孩?腿藷o禮在先是事實,元方年僅七歲,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對,維護父親的尊嚴,已屬不易,不應對其要求過高。(聯(lián)系選文,結合實際分析概括即可。)
13.C(這是有深層次含義的句子,說明生活的重擔已經(jīng)轉到了“我”的肩上,不能僅從字面上理解。)
14.心理  尊老愛幼  親密和諧 (分析此填空,要結合上下文來考慮。)
15.“整個世界”是指:一個是老人,代表著業(yè)已過去的時代和世界;一個是孩子,代表著剛剛開始的時代和未來的世界。背著這整個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肩負著承前啟后的重大責任。這帶有象征性的句子,深化了全文中心,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這是帶有象征性的句子,理解此句要多注意其象征意義。) 
16.A(母親躲出去,是讓兒子徹底發(fā)泄心中的痛苦,是十分體諒兒子的痛苦心情,因而A項是正確的)
17.D(揭示了母親堅韌、頑強的性格正是經(jīng)歷過千辛萬苦的磨煉才形成的。)
18.(1)以動襯靜,突出“我”孤獨、痛苦、無望的心情。(2)寫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壯、深沉的氛圍,突出了“我”的心理從痛苦、無望轉向明朗、堅強的變化。(景物描寫是指對日月山川、樹木花草、季節(jié)氣象等自然景物的描寫。景物描寫在記敘文中的主要作用有: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此處描寫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襯托了“我”的心理從痛苦、無望轉向明朗、堅強的變化。)
19.本文塑造了一位忍著肝病的巨大痛苦,幫助雙腿癱瘓的兒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氣的母親的形象,歌頌了母愛的崇高偉大。(歸納主旨,可采用文章描寫了……,表現(xiàn)了……歌頌了……的形式。)
20.為了消除孩子的心理陰影,“他”請求坐一次“我”的車,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意對即可)(文章第②~⑬段,主要寫中年男子請求坐一次“我”的車,至于坐車的原因在第⑮段中交代出來:“一些同學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理因此出現(xiàn)了陰影!)
21.外貌描寫(肖像描寫)。作用:①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②暗示了他工作的艱辛;③暗示了“幾天來”他被拒絕的原因;④為后面“我”的“皺眉”“猶豫”做了鋪墊。(外貌描寫即對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飾、打扮等的描寫!吧碇ぷ鞣,滿身油漆和泥土,滿面灰塵”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農(nóng)民工;正因為“滿身油漆和泥土”才被拒絕坐車;也說明他工作非常艱辛,顧不上洗刷干凈就來接孩子;他的這種臟兮兮的樣子也讓“我”“皺眉”“猶豫”過。)
22.“幾天來”說明中年男子為此努力了好些次,表現(xiàn)出中年男子的艱辛努力和堅持,以及父愛的執(zhí)著深沉。(中年男子希望借助有錢有權的朋友來抬高自己的地位,以保護孩子的自尊,消除孩子的心理陰影,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幾天來”他一直在尋找這樣的“朋友”,再難也要堅持,也要盡力而為。) 
23.(懸念舉例)他為什么無緣無故給“我”香煙?他為什么對“我”油嘴滑舌?他為什么要坐“我”的車,而且只坐一會兒?為什么他的孩子出來他就“飛快地推開車門,站在車旁大喊著”?(作用)利用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情節(jié)有波瀾。(設置懸念的方法有三種:一、倒敘法,就是先寫事件的結果,再寫事件的起因和經(jīng)過。如他為何要無緣無故給“我”香煙?為何要坐“我”的車,而且只坐一會兒等。二、誤會法,就是不正確的判斷。如 “我”認為他“油嘴滑舌”。三、欲揚先抑法,想褒揚某個人物,卻不從褒揚處落筆,而是從相反的貶抑處落筆。如文章開頭對他的臟亂的外貌描寫是為了后面贊揚他是一個優(yōu)秀的父親。)
24.這個父親認為自己為消除孩子心理陰影而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給孩子的愛是很少的。但是他想出辦法,不惜委屈自己,來消除孩子的心理陰影,這樣的父愛是深沉的,是偉大的。(意合即可)(“溫暖”是抽象名詞,此處用“一寸”來加以修飾,是為了更加形象具體地突出父親給孩子的愛太少,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父愛的偉大與無奈。)
25.思路點撥:
    這是一道半命題作文,題目本身拓展了同學們的寫作空間,給了我們多種選擇的可能。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思考,從“那本書”“那條路”“那個人”三個短語中任選一個填空,然后寫作。而哪一本書、哪一條路、哪一個人,以及與其相關的任何一點,都可以成為寫作內(nèi)容。對哪種生活體驗更深刻,就可以選擇寫哪種生活體驗。比如,“那本書”是寫書中的內(nèi)容,還是寫獲得書的過程?“那條路”是寫現(xiàn)實中的路,還是寫求學之路、理想之路?“那個人”是寫熟悉的,還是寫陌生的?都可由我們自主選擇。這個題目也為我們提供了多樣的寫作文體。既可以捕捉生活的細節(jié)寫人記事,也可以觀察生活寫景狀物,還可以闡發(fā)自己對生活的思考?蓪懹洈⑽、議論文,也可寫散文、小說。比如寫“只是因為那條路”,如果寫路上的故事,也可以寫成記敘文;如果寫那條路引發(fā)自己的思考,還可以寫成議論文;如果寫路上的風景,則可以寫成抒情散文。
    例文:                    
只是因為那個人
我未曾行過許多地方的橋,未曾看過許多形狀的云,也未曾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在我最好的年齡里遇到了那么一個人。
她叫娟兒,一個讓你內(nèi)心感到溫暖的女孩兒。我遇到她的時候,是我最消沉的時候。那個時候,早晨和傍晚我會一個人跑到河灘聽不認識的鳥兒發(fā)出“唧唧”的聲音。白色或者褐色的鳥群,和著它們的鳴唱,在群山之中環(huán)繞,在環(huán)繞之中遼遠。只有在那一刻,與自然萬物合一,我才感覺到自己的內(nèi)心是舒坦的。娟兒是那個把我從自我封閉的世界里拉回到現(xiàn)實的人,并且告訴我,現(xiàn)世的生活需要我們勇敢面對。
第一次見到娟兒,會有一種郊寒島瘦的感覺,內(nèi)心會覺得她是一個楚楚可憐之人。你不語,她便也不說,只是在沉默中用恬靜的微笑來面對彼此。久而久之,這種微笑化為我們之間的隱語,漸漸地我們開始活躍起來了。
雀躍在山花爛漫之時,帶著一顆出走的心一起行走在江南的水邊。江南的水,溫潤細膩,于曼妙的流淌之中,流出一抹繾綣的笑意。我告訴娟兒,我討厭不厭其煩的考試,討厭沒有自我的生活,討厭固執(zhí)己見的大人。所有裹縛在我身上的枷鎖,我統(tǒng)統(tǒng)拋出來了,像一個頑童憤怒地盯著戲弄自己的玩伴。一旁的娟兒只是淺淺地一笑,說了一句:其實帶著鐐銬可以跳出最好的自己,只是你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勇于面對當下的困難。此后的日子便是日復一日的復習,她幫我輔導數(shù)學,我?guī)退薷挠⒄Z作文。我們彼此聊著各自的未來,在星星未曾發(fā)光的日子里,我們溫暖著彼此的內(nèi)心。
只是因為娟兒的出現(xiàn),我明白了生活是需要勇氣的。旁人的生活無法言說,做好自己便是最好的。我和娟兒,一直篤信江南的水最溫柔,而我總覺得她便是那水,溫潤了我的心。
    點評:小作者以奇妙的構思、豐富的想象力向我們揭示了一段心路歷程。小作者描寫語言活潑,對話符合人物特點。整篇文章結構合理,用語生動,引人入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yi/253389.html

相關閱讀:2015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期終考試語文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