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
人教版
學段
七年級
學科
語
節(jié)
第一單元第2
題名
《走一步,再走一步》
時
第二時
執(zhí)教教師單位
教師姓名
目標
知識目標 1. 學習運用各種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方法。 能力目標 1.深入探究人物,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聯(lián)系生活,感悟本,引導學生正視并積極克服生活中的困難。教學重點
1. 欣賞重點段落,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義,并領悟其中蘊含的生活哲理。 2. 深入探究人物,把握人物性格,進行創(chuàng)造性閱讀。教學難點
深入探究人 物,把握人物性格,進行創(chuàng)造性閱讀。教具
多媒體
時間
安排
1.導入(2分鐘) 2.一讀,感受“我”之形象。(10分鐘) 3.再讀,探究“中之最”(20分鐘) 4.延伸拓展,感悟“一步”之美。(8分鐘)后
小結(jié)
1、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滲透情感,積極實踐“大語”觀。 2、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和鍛煉,學習方法的指導。 3、問題設計緊湊,本有拓展,學生視野開闊。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教師既是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也要適時點撥,在人物的探究和主旨的掌握中我設計了多個讀、寫、說、品多個環(huán)節(jié),且緊扣中心、有梯度感,注重學生自我內(nèi)化情感的滲透,既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人物,對拓展學生思維,既面向全體學生,又發(fā)揮學生個性體驗。備注
時間靈活分配 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二時一、溫故導入,把握心理我被伙伴們拋棄在一座懸崖上的狹小石架上,進退兩難,盡管這座懸崖是有二十米高,盡管離崖頂還有三分之二的路程,然而在我看都是萬丈懸崖,“我”的感受是什么呢?媒體出示: 1、找出表現(xiàn)我感受的句段,讀一讀,揣摩“我”的心理感受(5分鐘)方法指導:抓住關鍵句段進行分析理解,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小組討論后明確:媒體出示: a.“我”極度恐懼、緊張、瘦弱 b.人物描寫方法多樣:心理、語言、神態(tài)、動作二、再讀,探究“中之最” “暮色茫茫,天上出現(xiàn)了星星,懸崖下面的大地越越暗”,我們不由得替膽小多病的我捏了一把汗,多了幾分擔心,這時,森林 里有道手電光照,這是一道勝利的光芒,心靈的安慰劑,正是這道光芒的到,讓我擺脫了險境。 1、朗讀脫險的經(jīng)歷16-22小節(jié)媒體出示:重點段落,反復感受方法指導:一讀16-22段二讀對話(師讀說明部分)三讀22-23小節(jié) 2、合作探究提問:每位同學說出中之最,可從人物的角度(父親、我)、寫作角度、內(nèi)容理解的角度探討。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適時點撥,提煉。明確: 1、媒體展示:最會愛孩子的父親,最明智教子有方父親,最智慧父 親。當孩子面對困難時,不抱不牽引孩子,而是讓孩子獲得一份經(jīng)驗和不怕任何困難的 勇氣毅力,體驗成就感;不訓斥不責備,也沒有命令, 而是不慌不忙,從容不迫,平和坦然地鼓勵孩子讓孩子變得自信、勇敢、堅強。教師小結(jié):培養(yǎng)兒童克服困難的精神,不僅需要樣學得理念,而且要正確的方法和手段。 2、最有收獲的我媒體出示:毫無信心——有了信心——信心大增—— 巨大成就感 哲學大師周國平告訴你“青春不能錯過的九事”之 一經(jīng)歷一次較大的挫折而不被打敗。是要不被打敗,你就會 變得比過去強大許多倍。不經(jīng)歷這么一回,你不會知道自己其實多么有力量。 3、最佳“對話描寫” 媒體出示: a、對 話形式最豐富。 b、 對話推動人物情感變化。 C、對話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暗含題目,主旨,暗扣內(nèi)容。三、延伸拓展 感悟“一步”之美讀詩寫詩 1、多媒體展示殘疾少年的詩歌,感受他的堅強與堅持,學生朗讀詩歌、練習寫詩。走一步,再走一步
吳強
(一)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
江河走一步是海洋。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將不一樣。
(二)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
寒冬再走一步就是春天,
挫折再走一步或許還是失敗,
失敗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三) 咫尺天涯路,
第一步往往很難邁出。
于是就沒了下一步,于是就沒了路……
(四)路盡天絕處,
不防嘗試再走一步,萬水千,
是于最初的那一步。教師小 結(jié):這一句句詩就是對中哲理的最好詮釋,也是我們內(nèi)心最真摯的感受,殘疾少年都能堅強地面對人生,我們又怎能放棄下一步呢?我們只 有一步一步走下去,我們的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寬暢!五、作業(yè)設計 1、從中其他人物角度改寫故事,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2、學了這篇,你受到怎樣的啟發(fā)?請選取合適角度寫篇讀后感。板書設計: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頓 .亨特
毫無信心——有了信心——信心大增——巨大成就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yi/39089.html
相關閱讀:《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