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生活在社區(qū)里
單元目標
1.從社區(qū)生活中體會社會的不同功能。
2.初步掌握并學會使用地圖的三要素。
3.了解不同類型的地圖,并能在具體情況下靈活使用各種地圖,養(yǎng)成學以致用的態(tài)度。
4.認識不同類型社區(qū)間的差異與聯系,初步形成區(qū)域差異、區(qū)域聯系的觀點。
5.依照不同社區(qū)的主要功能,對所在城市進行功能社區(qū)的劃分。
6.通過圖表的識別與閱讀,形成一定的從圖表中獲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7.通過對社區(qū)知識的了解,逐步形成關心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主人翁意識,邁出認識社會、關心社會的第一步。
8.通過參與社會調查,深入生活,形成從生活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第一 我的家在哪里
梳理知識:
1.社區(qū)
一個相對固定的區(qū)域,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區(qū)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關的利益和比較密切的交往,這樣一個社會生活的共同體,通常被稱為社區(qū)。
2.地圖的三要素
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表示方式有線段式、數字式等。
方 向:依據指向標或者經緯網可以判定方向。如果沒有這些,一般以“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確定方向。
圖例和注記:圖例是指所使用的全部地圖符號及說明;注記則是表示事物名稱的字和數字。圖例和注記可以幫助人們識別不同類型的信息。
3.常用的圖例
每幅地圖的圖例不盡相同,為了便于閱讀,常見的圖例有統一的規(guī)定。
4.社區(qū)的功能
社區(qū)具有政治、經濟、化和管理等功能。
5.對社區(qū)的認同感
對社區(qū)環(huán)境的逐漸適應并產生喜愛、依戀的感情可稱為對社區(qū)的認同感,它是影響社區(qū)的團結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解重點:
1.
2.地圖三要素
3.社區(qū)的多種功能
名稱舉 例
政治選舉與被選舉(如:選舉產生人民代表)
經濟用于購物的超市或便民服務商店
衛(wèi)中小學校、社區(qū)醫(yī)院
管理社區(qū)委員會(居委會、村委會)
討論難點:
題1.假如你是杜鵑或王朋,對照圖1—3,描述自己家的位置和周圍的環(huán)境。
[討論]:本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加深對地圖三要素的認識和理解。在讀圖過程中,要綜合運用“三要素”。切記,勿用“上邊”“左邊”“右邊”“下面”等詞語。
[解]:杜鵑——我家在明陽小區(qū)的西北角,我家的東邊是街心花園,南面是一幢居民樓,過了居民樓,再往南一些就是我的學校了。
王朋——我家在明陽小區(qū)街心花園的東南角。我家的東北角是打字復印社,打字復印社的西邊是明陽商場。我家的南邊是醫(yī)院,醫(yī)院的西邊是我上學的學校。
題2.畫一幅你家所在社區(qū)的平面圖,并指出你所在社區(qū)的多種功能在圖中是如何體現的。
[討論]:本題旨在讓學生學會使用地圖三要素,培養(yǎng)學生使用地圖語言的能力,并通過地圖加深對社區(qū)功能的了解。
[解]:略。
題3.在比例尺1:10 000 000的地圖上,量得AB兩地間圖上距離是4厘米,AB兩地的實際距離是多少?
[討論]:本題旨在幫助學生學會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之間的轉換,轉換的方法是 。要注意把求得的實際距離的長度單位厘米換算成千米(一般把小數點向左移動五位即可)。
[解]:
剖析考點:
例1.[1999年,湖南畢業(yè)考卷31題]
在比例尺為 的地圖上,量得A、B兩地之間的距離是8cm,A、B兩地的實地距離是____千米,將該圖比例尺用數字式表示應寫為____。
[討論]:首先要判斷出該比例尺表示的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0千米,然后再利用公式計算,注意用數字式表示時,單位要統一,即千米要化成厘米。
[解]:160千米;1:2 000 000。
精解名題:
本重點要求學生學會看地圖,因此題目大多以讀圖看圖題為主。
讀上圖,請回答:
(1)圖中的1位于
A城市中心區(qū) B工業(yè)、居民混合區(qū) C城市近郊區(qū)
(2)你認為在1、2兩處中,如要建一條繁華地商業(yè)街,應選哪一處?
答: 處。
(3)小明住在3處,他要到1處,請按比例尺估算,3到1的距離為 千米。
討論:(1)該重點考查運用圖例和注記讀圖的能力。
(2)在選擇繁華商業(yè)街時,應考慮到功能分區(qū)。
(3)先用尺量出3處到1處的距離,注意要量兩地中心之間的距離,再利用公式計算。
[解]:(1)A (2)1 (3)18千米
測試能力
一、知識大沖浪:請選擇最具科學性的一項
1.地圖上所使用的全部符號及說明被稱為( )
A.注記 B.圖例 C.方向 D.畫面
2.想一想:一般而言,地圖與實際地面相比較,都是( )
A.放大 B.縮小 C.相等 D.有放大也有縮小
3.在一張五百萬分之一的地圖上,下列比例尺表示正確的是( )
A1:5 000 000 B1/250 000
C1:50 000 D1:500
4.在1:2 500 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的距離為5厘米,那么兩地的實際距離是
A.125千米 B.100千米 C.50千米 D.150千米
二、想一想,你能得出最佳答案
5.在無指向標或經緯網的地圖上,一般采用上 下 左 右 的定向法。
6.比例尺是表示 距離比 距離縮小的程度。
7.除了線段式比例尺,還有 式比例尺。
三、大家說一說
8.讀圖回答:
(1)按地圖比例尺表示的方式,該比例尺屬 式;
(2)該比例尺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地面距離為 千米;
(3)把該比例尺用數字式表示,可寫成 。
9.我國東西之間距離約5000千米,南北之間的間隔約5500千米,假如給我們一張邊長為13厘米的白紙,畫上昨們的中國地圖,要求上下左右各留一厘米的空白,請問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應該是多少?
四、請你試一試
10.你知道下列常用圖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嗎?你能再舉出幾個知道的圖例嗎?相信你會很出色的。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我知道的圖例還有:
11.下圖為中國政區(qū)圖,你能在圖上找到你所在的省嗎?請把你所在的省在地圖上標出,可能的話把你的家鄉(xiāng)在你所在省的位置也標出。
12.進入新的一個學校,你一定結識了很多新的朋友,向他們介紹一下你所處社區(qū)(或鄉(xiāng)、村)好嗎?有必要的話,可以畫一張示意圖,然后再進行介紹。
13.2010年世博會將在上海舉行。學校組織了和上海一所中學同年級同學的“攜手奔進世博”活動。你要和其中的一位同學通過書信往交流活動感受,請寫出你家庭的通信地址。別忘了告訴朋友你的郵編哦。
14.“社區(qū)是我家,建好靠大家”,我們向別人介紹時往往會用“我們小區(qū)……”或“我們××村怎樣怎樣”的語句,那是我們對所處的社區(qū)有歸屬感,向同學介紹一下你居住的社區(qū)有什么特點好嗎?
五、放飛想象
15.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關注綠色生活、注重人、社會、自然協調發(fā)展的“綠色生態(tài)社區(qū)”漸漸走近了我們。相信經過若干年的建設和推廣,你與我心目中的“綠色生態(tài)社區(qū)”將一個個呈現在我們眼前。說說看,你心目中的“綠色生態(tài)社區(qū)”是怎么樣的?你現在所在的社區(qū)與你心目中的“綠色生態(tài)社區(qū)”還有哪些距離?你能給你所在社區(qū)的管理部門提點建議嗎?
六、登陸辯論臺
16.美好的社區(qū)生活的維護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無私奉獻,“志愿者”就是活躍在我們每一個社區(qū)的無私奉獻者,只求付出,不求回報,他們?yōu)樯鐓^(qū)的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但長沙市岳麓區(qū)望月湖社區(qū)卻對志愿者服務進行了一項改革,以協會制度形式規(guī)范和保障志愿服務者可以獲得社會志愿服務回報。通俗地說,也就是志愿服務者可以將自己所做的好事儲存,日后在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可以獲得其他志愿者的服務 。這一做法迅速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應。對于“做好事可以儲蓄”,有人贊同,有人反對。請談談你的觀點,并請說明理由。
第二 多種多樣的社區(qū)
梳理知識:
1.不同類型的社區(qū)
按功能分:工業(yè)區(qū)、大學區(qū)、高科技園區(qū)、生活區(qū)、教區(qū)、農場等
按自然形成的因素分:城市社區(qū)、農村社區(qū)(鄉(xiāng)村社區(qū))
按行政管理范圍分:街道、鄉(xiāng)、鎮(zhèn)、縣、市等
2.不同類型社區(qū)具有不同的特點;一個人可以同時生活在不同的社區(qū)中
3.區(qū)域往的必要性
不同社區(qū)之間存在差異,需要通過往互通有無,優(yōu)勢互補。
表解重點:
1.社區(qū)的差異
2.不同社區(qū)特色各異 區(qū)域之間
不同的地理區(qū)域
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 通過交往
不同的人環(huán)境
……
3.城市社區(qū)與農村社區(qū)的交往
電器、藥品、農藥、化肥、技術、農業(yè)機械
棉花、木材、牛奶、花生、蔬菜、水果
討論難點
題1.讀圖1—9,并把它與圖1—3比較,找出它們的不同點。
[討論]:本題旨在讓學生通過讀圖與比較,發(fā)現不同種類的地圖及多種多樣的社區(q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地理事物之間的差異,并對其進行語言概括的能力。
[解]:圖1—9是地形平面圖,圖1—3是一般平面圖;
圖1—9反映的是一個農村社區(qū),圖1—3反映的是一個城市社區(qū);
圖1—9中的管理機構是村民委員會,圖1—3中的管理機構是居委會;
……
題2.分析北京市不同社區(qū)的主要特征,并根據各自的特點分別給它們命名。
[討論]:本題旨在加強學生對城市這個大社區(qū)中各具特色的小社區(qū)的認識。
[解]:A:高新技術產業(yè)區(qū)C:工業(yè)區(qū)D:生活區(qū)
題3.本地區(qū)應在哪些方面加強與外地的合作?
[討論]:本題旨在加強學生對區(qū)域差異與聯系的認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了解家鄉(xiāng)、關心家鄉(xiāng)的主人翁意識。
[解]:根據當地情況具體分析。
精解名題:
本內容綜合性較高,故出題一般以綜合性的開放式問答題為主。
材料:遼中南地區(qū)——我國最大的重工業(yè)基地;滬寧杭地區(qū)——以輕工業(yè)為主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區(qū)域往的必要性。
提示:遼中南地區(qū)和滬寧杭地區(qū)在工業(yè)結構上有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使區(qū)域往成為必要,通過相互往,互通有無,促進雙方的共同發(fā)展。
測試能力:
一、填一填,看誰的答案最準確
1.圍繞人的不同社會活動形成的區(qū)域,被稱為 社區(qū),常見的有: 區(qū)、 大學區(qū)、 區(qū)、 區(qū)等等。
2.社區(qū)的差異主要包括它們 不同和 各異。
3.你知道嗎,我國有許多著名的特色社區(qū),請你各列舉一個。
大學區(qū) 工業(yè)區(qū) 科技園區(qū)
二、選一選,請選擇最具科學性的一項
4.農村社區(qū)和城市社區(qū)屬于 形成的社會生活區(qū)域,被稱為 社區(qū)。
A.自然、自然社區(qū) B.人為、人為社區(qū)
C.行政、行政社區(qū) D.規(guī)劃、功能社區(qū)
5.一般說,平原需要從區(qū)調入 。
A.糧食 B.棉花 C.林木產品 D.電器
三、請你說一說
6.農村是我國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可以為城市發(fā)展提供許多必需的物資。請列舉出三項。
7.任何一個國家再地大物博,也不可能應有盡有,所以與其他國家與地區(qū)互通有無,是加速本國與本地區(qū)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你知道我國有哪些需要進口的物資嗎?
你知道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對外出口的商品嗎?
四、請你試一試
8.請你調查:你的家鄉(xiāng)有哪些特產?這些特產已銷售到哪些地區(qū)?
9.請當參謀:某地要建一個商業(yè)中心,你認為應該具備什么條的地點比較合適?
10.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烏魯木齊是我國西部邊陲一座美麗的城市,你認為它們之間可能有哪些東西需要互通有無的?請畫出一個簡明的示意圖。
11.任選字、地圖、照片中的一種形式描繪兩個不同類型的社區(qū)。
五、放飛想象
12.目前,網絡上提出了一種“虛擬社區(qū)”,即由那些志趣相投的人結成的群體,他們并沒有居住在一起,只是由于某一方面的共同特征而集結起,不是在具體的物質空間。如娛樂社區(qū)、網友社區(qū)、新生代社區(qū)(青年人社區(qū))等。你怎么看待這一新生事物?他與我們傳統的社區(qū)有什么區(qū)別?
綜合探究一 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梳理知識
1.大比例尺→范圍小→內容詳細
小比例尺→范圍大→內容簡單
2.地圖的不同種類
按比例尺大小分:大比例尺地圖、中比例尺地圖、小比例尺地圖
按作用分:旅游圖、政區(qū)圖、交通圖、歷史變遷圖、礦產資分布圖、地形圖
3.地圖的多種作用
地名、路線查詢;基于地圖的分析和處理,如政府決策、市政建設;信息查詢
4.等高線地形圖的識別
圖上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地勢平坦(緩坡)
圖上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勢陡峭(陡坡)
圖上等高線向高處凸出——谷;圖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脊
圖上等高線重疊處——懸崖
表解重點
1.不同類型的地圖;如:
2.用途不同,地圖的選擇不同
用途可選擇的地圖舉例
旅游交通旅游圖
登等高線地形圖
規(guī)劃市政地圖
出差政區(qū)圖、交通圖
商業(yè)特產分布圖
剖析考點:
1.[1999,馬鞍會考卷,一、5]
下列四種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100000 B、1:500000
C、
[討論]做此題時首先要把四個分母的單位統一起,都換算成千米或厘米,然后比較它們的大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解] A
2.[1999,馬鞍會考卷,二、32、雙選題]
若圖幅大小不變,地圖比例尺越大,則
A、地圖所包括的范圍就越大 B、所表示的內容就越詳細
C、地圖所包括的范圍就越小 D、所表示的內容就越簡略
[解] B、C
3、[1999年湖南省初中畢業(yè)考試地理卷]
從長沙乘火車到昆明參觀世界博覽會,按最近的方法,要經過的鐵路干線是京廣線、____線、____線。
[解] 湘黔線、貴昆線
精選名題:
讀下圖,完成1—2題:
1.請你用字描述下圖的比例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圖,市規(guī)劃局在××學校(天津路200號)的__________方;市規(guī)劃局的王先生要到我們學校,請你告訴他一條到我們學校的最近的路線(描述中請使用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段路線大約長_______米。
測試能力:
一、知識大沖浪:請選擇最具科學性的一項
1.下列四種地圖中,屬于用小比例尺地圖的是( )
A工程用圖 B城市交通圖
C本上用的世界地圖 D軍用地圖
2.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五十萬分之一 B.1:1 500 000
C.1:3 500 000 D.三百萬分之一
3.班級要舉行一次登比賽,小王受命選擇一條最合適的路線,他應該使用( )
A政區(qū)圖 B旅游圖 C交通圖 D地形圖
4.林琳想知道浙江有哪些鄰近的省份,她最好選擇( )
A世界政區(qū)圖 B中國地形圖 C杭州旅游圖 D中國政區(qū)圖
二、讀圖說圖
5.讀圖回答:
(1)看圖分析甲、乙兩幅“北京市圖”
其中比例尺大的一幅是 圖,
表示區(qū)域范圍較大的一幅是 圖,
地理事物表示較詳細的一幅是 圖。
如果有兩個地點的實際距離為6.4千米,則在乙圖上應為 厘米。
(2)如果小林從天津到北京上學,他什么情況下使用甲圖,什么情況下使用乙圖?
6.讀下圖,試著回答下面問題:
(1)上圖我們可以把它命名為 ( )
A旅游圖 B資分布圖
C歷史圖 D等高線地形圖
(2)A點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__,B點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__,A、B之間的相對高度是__________。(圖上海拔高度單位:米)
(3)坡AB、CD、EF中最陡的是_______,最平緩的是_______。
單元小結:
通過本單元的,從知識與能力上看,學生初步從他們在社區(qū)生活的感性認識中體會了社會的不同功能,認識了按不同標準劃分的不同種類的社區(qū),并能依照不同社區(qū)的主要功能,對所在城市進行功能社區(qū)的劃分;初步掌握并學會使用地圖的三要素,如學會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術語描述一個地點的具體位置,根據常見圖例迅速準確地認識圖上的地理事物,計算圖上某兩地之間的實地距離,根據需要選擇比例尺適當的地圖;了解了不同類型的地圖,并能在具體情況下靈活使用各種地圖;認識了不同類型社區(qū)間的差異與聯系,初步形成區(qū)域差異、區(qū)域聯系的觀點;通過圖表的識別與閱讀,形成一定的從圖表中獲取、分析信息的能力;通過參與社會調查,深入生活,形成從生活中獲取知識的能力。從情感上看,通過對社區(qū)知識的了解,逐步形成關心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主人翁意識,邁出了認識社會、關心社會的第一步。
單元能力驗收A卷
一、誰對誰錯,請你當裁判。你認為對的,請打“√”,你認為錯的,請打“×”。(10×2=20分)
1.一般說,不同的社區(qū),所處的位置與環(huán)境有所不同。( )
2.社會被分為大小完全相同的多個社區(qū)。( )
3.地圖上的比例尺不同,表述的內容詳細程度不同。( )
4.確定地圖方向的一般定向法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
5.人們在一個社區(qū)中生活,并由此產生的對社區(qū)喜愛和依戀的感情,被稱為對社區(qū)的認同感。( )
6.街道、鄉(xiāng)、鎮(zhèn)、縣、市等屬于自然形成的社會生活區(qū)域。( )
7.目前,我國的城市社區(qū)和農村社區(qū)差異極小。( )
8.區(qū)域之間相對獨立,沒有任何往。( )
9.分層設色地形圖是地形圖中的一種。( )
10.旅游圖一定是小比例尺地圖。( )
二、知識擂臺,根據題意選出最具科學性的選項。(10×3=30分)
11.下列不是構成一個社區(qū)必須具備的要素的是( )
A.一定的區(qū)域 B.一定數量的人口
C.某些共同的看法 D.一定數量的工廠
12.比例尺 的含義是( )
A.圖中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0米
B.圖中1米代表實地距離1000米
C.圖中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米
D.圖中1米代表實地距離1米
13.“1:500 000”這種表示比例尺的方法,被稱為( )
A.線段式比例尺 B.數字式比例尺
C.字式比例尺 D.圖畫式比例尺
14.下列常用的圖例與注記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
A . 國界 B.○ 首都
C . 沙漠 D . 沼澤
15.下列四種地圖中,屬于大比例尺地圖的是( )
A.本上的中國交通圖 B.旅游者用的西湖旅游景點分布圖
C.本上的世界地圖 D.本上的中國政區(qū)圖
16.在地圖上用說明地理事物的字和數字叫( )
A.方向 B.比例尺 C.注記 D.圖例
17.下列四幅圖幅大小相同的政區(qū)圖,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
A.中國政區(qū)圖 B.浙江省政區(qū)圖
C.世界政區(qū)圖 D.亞洲政區(qū)圖
18.在同一幅地形圖上,陡坡處等高線間隔( )
A.較密 B.較疏 C.較大 D.較遠
19.如果王林同學準備外出旅游,你最可能向他推薦( )
A.礦產資分布圖 B.土地利用圖
C.交通旅游圖 D.等高線地形圖
20.下列社區(qū)中圍繞人的不同社會活動形成的是( )
A.工業(yè)區(qū) B.農村 C.街道 D.鄉(xiāng)鎮(zhèn)
三、大家談一談(50分)
21.閱讀下面字,完成問題:
我的家鄉(xiāng)在東海之濱,是一個有著50多平方千米,住著1.4萬多勤勞善良人民的地方。為了使家鄉(xiāng)更美好,生活更幸福,他們每天都辛勤地勞動著。這里有公路與外界相連,有學校為我們提供學習場所。這里三面環(huán),一面臨海,上樹木蔥郁,果樹成行;海里水產資豐富。這里分布著大大小小12個行政村,人們都遵守法律法規(guī)。鄉(xiāng)政府領導著12個行政村的村委會,帶領全鄉(xiāng)人民朝著現代化的新農村而闊步前進。
(1)什么是社區(qū)?它可進行怎樣的分類?
(2)以上材料說明構成社區(qū)的要素有哪些?
(3)社區(qū)有哪些功能?請結合你的了解分別舉1—2個例子。
(4)讀了上面的材料后,你認為這是農村社區(qū)還是城市社區(qū)?為什么?
22.我們的社會在不斷地發(fā)展,我們的社區(qū)也在不斷地發(fā)展。請你做一次社會調查,并完成以下要求:
(1)用字、照片或故事等方式描述你所在社區(qū)的“昨天與今天”。
(2)合理想象,描述你所在社區(qū)的“明天”。
(3)你能找出昨天、今天與明天不同的原因嗎?把你認為可能的原因寫在下面。
單元能力驗收B卷(綜合能力測試卷)
一、誰對誰錯,請你當裁判。你認為對的,請打“√”,你認為錯的,請打“×”。(10×2=20分)
1.所有地圖都通過指向標表示方向。( )
2.比例尺表示的是實地距離比圖上距離縮小的程度。( )
3.任何地圖上的圖例都是相同的。( )
4.在圖上注明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能使人一目了然。( )
5.對社區(qū)的認同感,能促進社區(qū)的團結和發(fā)展。( )
6.社區(qū)差別不僅表現為城鄉(xiāng)差異。( )
7.不同的地理區(qū)域,雖然其自然和人環(huán)境不同,但對社會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卻相同。( )
8.一個人可以生活在不同的社區(qū)中。( )
9.不同的地圖有不同的作用。( )
10.表示的區(qū)域范圍越大,內容就越簡單,比例尺就越大。( )
二、知識擂臺,根據題意選出最具科學性的選項。(10×3=30分)
11假若需要你畫出一幅你所在社區(qū)的地圖,你可能用上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圖例④注記(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下面四幅圖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13.右圖中的桃園小
學位于該圖的( )
A西北角 B東部
C北部 D東南角
14.“社區(qū)超市”主要體現了社
區(qū)的( )
A經濟功能 B政治功能
C化功能 D管理功能
15.你知道中關村嗎?假如要你為它定位,你會把它主要定位為①生活區(qū)②科技社區(qū)③農村社區(qū)④城市社區(qū)(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右邊圖片表示的是( )
A農村社區(qū) B城市社區(qū)
C工業(yè)區(qū) D大學區(qū)
17.上題中你所判斷的社區(qū)類型
屬于( )
A按社區(qū)規(guī)模劃分的生活區(qū)域
B按自然形成劃分的生活區(qū)域 C按社區(qū)功能劃分的生活區(qū)域
D按行政管理范圍劃分的生活區(qū)域
讀右圖,回答18—19小題:
18.“西氣東輸”工程起點
和終點分別是( )
A甘肅,江蘇 B新疆,上海
C新疆,江蘇 D甘肅,上海
19.該工程的興建主要說明了區(qū)
域之間存在( )
A 化聯系 B信息聯系
C 經濟聯系 D政治聯系
20.如果要從麓修一條公路到頂,
最好的選擇是( )
①緩坡 ②懸崖 ③谷 ④陡坡
A ① B② C ③ D④
三、大家談一談(25×2=50分)
21.3.
讀圖,回答問題:
(1)以上社區(qū)設施在你所在的社區(qū)哪些有,哪些沒有?
(2)你認為你所在的社區(qū)還需添置哪些設施?
除了社區(qū)設施,構成一個社區(qū)還有哪些要素?
22.“我家在社區(qū),社區(qū)是我家”。請結合日常見聞回答下列問題:
(1)社區(qū)活動是社區(qū)生活的一部分,你所在的社區(qū)曾經舉行過哪些活動?
(2)請任選上述活動中的一項,試著闡述它的意義。
(3)你認為你所在的社區(qū)還可以開展些什么活動?理由是什么?
(4)請選擇你認為應該開展的活動中的一項,為它寫一句公益廣告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yi/48466.html
相關閱讀:第三節(jié) 地球的運動(第一課時)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