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練習使用顯微鏡
目標
①說明顯微鏡的構(gòu)造和作用。
②能獨立使用顯微鏡,觀察到清晰的圖像。
③認同顯微鏡的規(guī)范操作方法,愛護顯微鏡。
重點和難點
重點: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學生獨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難點:規(guī)范使用顯微鏡,并觀察到物象(要求學生用左眼注視目鏡內(nèi)圖像的同時,右眼睜開)。
前準備
教師:準備顯微鏡,并逐個檢查(準備兩個不同倍數(shù)的目鏡);四種標本(寫有“e”字的玻片;動植物玻片標本),擦鏡紙,紗布;
學生:對照本彩圖,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閱讀后的顯微鏡發(fā)展史。
過程
走進新單元①讀第二單元開篇語,明確細胞是生物體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奧妙,就必須要了解細胞。指導學生看書中35頁圖,提問、朗讀,引出主題。
導入新教師根據(jù)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導入的策略和方法
講授新 思考得出,要了解細胞,必須借助顯微鏡。 提示圖中細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取鏡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鏡。迅速看書,動手取鏡和安放。
指導學生看書37頁:取鏡和安放。
強調(diào)安放目鏡時,手指不要觸摸鏡頭,對學生進行愛護顯微鏡的教育。引導學生說出顯微鏡的發(fā)明、發(fā)展過程。提問:我們現(xiàn)在用的是什么顯微鏡?
1.顯微鏡的構(gòu)造
學生兩人一組,看書對照實物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
回答教師指示部分的名稱。
引言:今天我們一起認識顯微鏡,并爭取達到人人會使用顯微鏡。指導學生學會通過看書認識顯微鏡。
隨機叫學號,進行抽測。
2.顯微鏡的使用
對光
(1)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睜。
(3)轉(zhuǎn)動反光鏡,看到明亮的視野。
觀察:
(1)標本放在載物臺上,壓住,正對通光孔。
(2)鏡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標本。
(3)左眼注視目鏡,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有迫切動手觀察的欲望。
帶著強烈的好奇心,邊看書邊操作顯微鏡進行觀察。
情況不一,部分同學沒看到物像!
思考回答:放大倍數(shù)越大,看到細胞越大,個數(shù)越少;放大倍數(shù)越小,看到細胞越小,個數(shù)越多。
歸納: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
認真觀看
動手觀察,注意規(guī)范。 進行鼓勵,引出顯微鏡的使用。介紹四種觀察標本:
①寫有“e”字的玻片;
②印有數(shù)字的透明紙;
③動植物玻片標本;
④寫有數(shù)字的不透明紙。
要求學生先看書,然后指導學生動手觀察。(建議先觀察2號標本)
巡視,發(fā)現(xiàn)普遍存在的問題,請一名同學上前演示。
給予鼓勵性評價。
先請學生補充,后教師補充。
強調(diào):①用低倍物鏡(10X或8X,即短的物鏡)對準通光孔。
②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的手法要正確,對學生進行愛護顯微鏡的教育。
③糾正:應叫明亮的視野,不叫亮圈。
④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引導學生繼續(xù)觀察。
使學生明確: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數(shù)=目鏡的放大倍數(shù)X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
③光學顯微鏡只能觀察能被光穿透的物體。
引導學生換目鏡后再觀察。
問:放大倍數(shù)不同,看到的細胞個數(shù)與大小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歸納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鼓勵按步驟規(guī)范操作,巡視,檢查,糾正錯誤。
練習思考,回答?磿39頁注意事項后,動手操作,將顯微鏡放入箱中。
學生暢所欲言。 提示:顯微鏡使用完后,怎么辦?
小結(jié):給予評價,并啟發(fā):通過這節(ji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給予肯定,并鼓勵學生利用后時間,自制標本,到實驗室觀察。后實驗室開放。
教學反思:
練習使用顯微鏡是學生在實驗室上的第一節(jié),到實驗室時要先跟學生強調(diào)實驗室的紀律,讓學生明白以后實驗室上必須遵守實驗室紀律,強調(diào)實驗室的清潔工作,布置好值日生。安排學生觀察的“e”玻片要使用低倍的目鏡和物鏡。強調(diào)光圈、反光鏡和光線的關(guān)系時要讓學生自己親身體驗,最好把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如:怎樣使光線變亮,怎樣使物像更清晰這些問題寫在黑板上,讓學生邊做實驗邊思考。這樣更易使理解這些關(guān)系,做題的時候也可以想像做實驗的過程,記憶更深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yi/51086.html
相關(guān)閱讀:七年級生物練習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