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荷蘭殖民者侵占我國領土臺灣,沙俄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的簡況。
2.掌握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政府設置臺灣府,雅克薩之戰(zhàn)和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等史實。
3.通過對本課的學習,為學生進一步理解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奠定基礎。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對已學過的有關臺灣、黑龍江流域方面的知識進行回憶、梳理,培養(yǎng)學生縱向歸納、綜合歷史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尼布楚條約》的分析,認識該條約簽訂的平等性,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學習本課中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政府抗擊沙俄侵略斗爭的內容,使學生認識到這些斗爭都是維護我國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的正義斗爭。
2.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中華民族各族人民有著堅決反抗外敵侵略的光榮傳統(tǒng);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3.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生繼承民族英雄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培養(yǎng)為捍衛(wèi)國家領土主權和民族利益英勇斗爭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鄭成功收復臺灣
2.中俄《尼布楚條約》
教學難點
中俄《尼布楚條約》
教學方法
1.縱向聯(lián)系法。通過對前面學習過內容的回憶,使學生明白臺灣、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
2.講述法。對于荷蘭侵占臺灣和沙俄侵入黑龍江流域,教師可采用講述的方法。
3.討論法。對于《尼布楚條約》的平等性,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中理解。
4.故事穿插法。對于鄭成功收復臺灣和康熙帝組織收復雅克薩,可用講故事的方式增強學生的興趣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教具準備
1.投影儀
2.《康熙帝國》影碟及相關設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語例示一:
同學們,請看一下導入框內容:一張牛皮到底有多大,以至于能夠在上面修筑城堡、架設大炮?是誰收復了祖國的寶島臺灣?你知道“開辟荊榛逐荷夷”是誰的詩句嗎?他是如何打敗荷蘭侵略者的?為什么說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與我國并不接壤的沙俄在清朝時期侵占了我國哪些地區(qū)?是誰遏止了沙俄的侵略?在此過程中發(fā)生了哪幾次重要戰(zhàn)爭?這些戰(zhàn)爭的性質如何呢?
導入語例示二:
請同學們看下面的投影。
[投影顯示]
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同學們,這是民族英雄鄭成功寫的一首復臺詩。臺灣曾是鄭成功之父鄭芝龍屯兵積糧的地方,1624年被荷蘭殖民主義者侵占。鄭詩中稱臺灣為中國故土先人基業(yè),因而早懷“逐荷夷、復先基”的宏愿。1625年鄭芝龍屬下郭懷一所領導的抗荷武裝起義,是受鄭成功指揮發(fā)動的,是鄭成功光復臺灣的前奏。從1652到1661年的十年中,鄭成功始終沒忘卻“復先基”的愿望。
1661年,鄭成功率軍兩萬余自金門料羅灣出發(fā),進軍臺灣,奮戰(zhàn)八個月,于1662年迫荷總督投降,使臺灣回歸中國版圖。詩中“開辟荊榛”是指他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復臺大業(yè)。詩人引用“田橫尚有三千客”的故事,來比喻他在復臺過程中與臺灣人民同甘共苦的魚水之情和茹苦相關的歷程。那么,鄭成功是怎樣收復臺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內容。
導入語例示三:
請同學們看課本上導入框中的內容:1624年,一群荷蘭殖民者乘船來到我國臺灣島西海岸,企圖登陸,被當地居民阻止。他們捧著白銀,乞求說:“船漏了,請租給我們一張牛皮大的地方歇歇腳,船一修好,我們就走!鄙屏嫉木用翊饝。荷蘭殖民者用剪刀把一張牛皮裁成許多細條,連接起來,圈了一大片土地。就在這片土地上,他們修筑城堡,架設大炮。從此,荷蘭殖民者逐漸占領了臺灣。與此同時,沙俄也不斷侵略我國北部邊疆。那么,是誰收復了我國的寶島臺灣?又是誰遏止了沙俄的侵略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板書]第18課 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
一、“開辟荊榛逐荷夷”{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相關內容,了解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和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歷史史實。然后復述主要內容。
[學生看書]……
[學生復述]明朝后期,荷蘭殖民者侵占了我國寶島臺灣。清初,在東南沿海一帶堅持抗清的鄭成功,決心從荷蘭殖民者手里收復臺灣。1662年初,荷蘭殖民者被迫投降。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教師引導]下面請兩位同學用講故事的形式來講述荷蘭侵占臺灣和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過程。
[學生講述]
生甲:1624年,一群荷蘭殖民者乘船來到我國臺灣島西海岸,企圖登陸,被當地居民阻止。他們捧著白銀,乞求說:“船漏了,請租給我們一張牛皮大的地方歇歇腳,船一修好,我們就走!鄙屏嫉木用翊饝。荷蘭殖民者用剪刀把一張牛皮裁成許多細條,連接起來,圈了一大片土地。就在這片土地上,他們修筑城堡,架設大炮。從此,荷蘭殖民者逐漸占領了臺灣。
生乙:1661年農歷三月,鄭成功留下兒子鄭經防守廈門、金門,親自率領大軍二萬五千人,戰(zhàn)船百艘,從金門島出發(fā),向臺灣進軍。不久,大軍進入澎湖海面,狂風暴雨,突然襲來。為了早日完成光復大業(yè),在極端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鄭成功傳令大軍連夜破浪前進。鄭成功的大軍在一個海水漲潮的夜晚,于鹿耳門的禾寮港登陸,進攻赤嵌樓。敵軍守將描難丁戰(zhàn)敗投降。于是鄭成功留部將楊朝棟守赤嵌樓,親自率軍乘勝進攻赤嵌城(荷蘭殖民者在臺南建筑的“王城”)。鄭成功寫了一封信給荷蘭殖民頭目臺灣總督揆一,要他投降。明確地指出中國人民收復失地的不可動搖的決心。然而侵略成性的揆一,仍然企圖據險頑抗,鄭成功命令大軍把赤嵌城嚴密包圍起來,發(fā)炮向城里進攻。赤嵌城附近的高山族人民都來歡迎和援助鄭成功,城里的漢人也給鄭成功傳遞消息,殖民者的命運完全控制在鄭成功的手中了。荷蘭殖民者在死亡之前,依然企圖進行絕望的掙扎,他們從巴達維亞派來一支援軍,但是迅速地被鄭成功的軍隊擊退了。赤嵌城被圍困了七個多月,敵軍官兵死傷一千六百多人,最后敵軍水源被我軍切斷,揆一黔驢技窮,只好扯起白旗,宣告投降。這一年的農歷十二月,敵人在投降條約上簽了字。揆一率領殘敵五百人狼狽退出我國領土臺灣。淪陷了三十幾年的臺灣,從此又重回到祖國的懷抱。
[投影顯示]
[教師補充]鄭成功,原名鄭森,字大木,少年聰敏,英勇有為。父親鄭芝龍,福建泉州南安縣人,明末官至都督同知;母親田川氏是日本人。公元1624年,也就是荷蘭殖民者侵入臺灣的這一年,鄭成功出生。公元1645年,清軍入關,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封鄭芝龍為建安伯。鄭芝龍帶著鄭成功前去朝見。唐王問他應當如何救國?鄭成功回答說:“岳飛說過,‘只要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天下就可以安定了’,依臣看來,這兩句話在今天還是特別重要的!碧仆醮鬄橘澷p,賜他姓朱,改名成功,并命他做禁軍提督。從此民間都稱成功為“國姓爺”。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入臺灣,實行殘酷的殖民統(tǒng)治,臺灣人民不斷起義反抗。1646年,清軍渡過了錢塘江,占領浙江。掌握隆武朝政大權的鄭芝龍降清。鄭成功痛心于國破家亡和人民苦難,拒父勸降,焚衣招賢,募兵抗清。經過浴血奮戰(zhàn),取得了廈門作為抗清根據地。鄭成功第三次北伐失敗后,兵力大傷。他考慮了全局形勢,感到只靠廈門和金門作為根據地,勢單力孤,不可能實現(xiàn)恢復中原的大業(yè)。如果趕走荷蘭侵略者,收復國土臺灣,擴大抗清根據地,壯大自己的力量,形勢就會好得多。而且臺灣人民不堪忍受荷蘭侵略者的暴行,切盼解放。于是鄭成功決定揮戈東征,收復臺灣。
1661年春天,正當鄭成功準備趕走荷蘭殖民者的時候,恰好有一個愛國人士,名叫何斌,從臺灣來到廈門,向鄭成功申訴了臺灣人民渴望解放的心情,并獻上了進軍臺灣的地圖。于是更加堅定了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決心。
1662年初,鄭成功率軍收復臺灣,驅逐了荷蘭殖民者。5個月后,因戎馬倥傯,操勞成疾,不幸逝世,時年只有38歲。
[投影顯示]
鄭成功接受荷軍投降圖
[教師引導]現(xiàn)在同學們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討論一下,為什么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歷代政府對臺灣都進行了哪些管轄?二是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鄭成功其人?大家可以分成兩個組,各解決一個問題。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
生甲:臺灣自古即屬于中國。三國時期,吳國派衛(wèi)溫到達的夷州,就是臺灣;后來一些朝代,如隋朝也派人到臺灣,加強了大陸和臺灣的聯(lián)系;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正式對澎湖和臺灣進行管轄。這些事實充分說明了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是祖國版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生乙: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鄭成功收復臺灣,結束了荷蘭侵略者對臺灣人民的殖民統(tǒng)治,捍衛(wèi)了中華民族的利益,顯示了中國人民從來就不能容忍自己的領土任人宰割的斗爭傳統(tǒng),為中華民族抗擊海外侵略者,維護祖國神圣領土的完整統(tǒng)一,創(chuàng)造了光輝的業(yè)績。鄭成功因而成為受人景仰的偉大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跡將永垂史冊,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教師小結]到現(xiàn)在為止,關于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和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歷史我們就學習完了。(教師同時板書:1.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 2.鄭成功收復臺灣)下面我們共同來看一下臺灣回歸祖國后的情況。
3.清軍入臺和臺灣府的設置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集體朗讀清軍進入臺灣一段,了解臺灣后來的歸宿。
[學生朗讀]1683年,清軍進入臺灣,鄭成功的后代歸順清朝,第二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lián)系,鞏固了祖國東南的海防。
[投影顯示]
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派衛(wèi)溫、諸葛直率萬人大軍渡海到達當時的夷州,即今臺灣。由于語言不通,水土不服,兩將軍只得無功而返。
隋朝時,稱臺灣為流求。何蠻向隋煬帝建議開拓臺灣,于是隋煬帝派羽騎尉朱寬與何蠻一起,于607年入海赴臺。610年,虎賁郎將陳棱、朝請大夫張鎮(zhèn)州率萬人開始對臺灣的東征。隋軍從廣東潮州出發(fā),先達澎湖,再抵臺灣西岸中部登陸。土王歡斯率部阻擋,經一場激戰(zhàn),隋軍獲勝,歡斯被斬首。隋朝進軍臺灣進一步加深了大陸對臺灣的了解。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泉州知府汪大猷在澎湖建房200間,派軍常駐,并為解決給養(yǎng)問題實行屯墾制度。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在臺灣地區(qū)正式駐軍。
元時,世祖忽必烈派6000人于1292年前往臺灣招撫高山族。1297年,福建省平章政事高興派將領率軍再次進兵臺灣。
明朝時,日本倭寇騷擾中國東南沿海百年之久。1602年(明萬歷30年),部分被明軍擊潰的倭寇逃至臺灣。在抗倭將領沈有容的指揮下,明軍在臺灣近海一舉殲滅大部倭寇,臺灣百姓熱烈歡迎登陸的明軍。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從外國侵略者手中收復臺灣。
荷蘭殖民者為爭奪貿易權,于1603年進攻葡萄牙人占據的中國領土澳門,未果后退至南洋。1622年,荷蘭人在第二次進攻澳門不成后,又退踞澎湖。1624年,明軍發(fā)兵一萬人,戰(zhàn)艦200艘進擊荷軍,荷蘭人舉白旗投降,但退出的荷軍撤到臺灣島。1626年,西班牙人也登上臺灣島,占據北部。荷蘭人向西班牙人進攻,最終于1642年趕走西班牙人,獲取了對整個臺灣的控制權。
明亡后,南明將領鄭成功擔當起抗清的大任。為建立一塊反清復明的根據地,鄭成功排除眾議,決定渡海收復被荷蘭殖民者占領的臺灣。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2.5萬大軍從金門料羅灣出發(fā),乘數百艘戰(zhàn)艦向臺灣進發(fā)。經過長達幾個月的圍攻之后,荷軍于次年1月被迫繳械投降。鄭成功用武力收復了被荷蘭殖民者占領38年之久的祖國神圣領土臺灣,成為不朽的民族英雄。
[教師引導]同學們,上面投影打出的材料為中國歷代政府對臺用兵的情況,這里面,有的為將臺灣納入祖國版圖用兵,也有為反抗外國侵略用兵,那么,清軍對臺用兵屬于哪一種呢?我們說,它屬于為彌平割據勢力用兵。為什么這樣說呢?請聽下面的分析。
[教師分析]鄭成功病逝后,長子鄭經與鄭成功之弟發(fā)生爭權斗爭。清朝借機招撫鄭經,但鄭經假意與清朝談判以拖延時間。在鞏固內部之后,鄭經就尋找借口拒絕履行議和條件,從英國購買武器,鞏固實力。1663年,清軍將鄭經在大陸沿海的據點金門、廈門攻克。清軍乘勝追擊,任用已降清的鄭成功部將施瑯為主帥,于1664年和1665年兩次攻臺,但均因遇風而退。
康熙大帝又改為招撫,海峽兩岸開始長達十幾年的談判。在談判17年未果的情況下,康熙帝利用鄭經病亡、臺灣內部出現(xiàn)內訌之際,再次出兵攻打臺灣。1683年農歷6月15日,清軍水師2萬人,進逼澎湖。鄭氏守軍集中了200艘戰(zhàn)艦和近2萬人的軍隊,數量上與清軍旗鼓相當。清軍分三路猛攻鄭軍,鄭軍大敗,100余艘船只被擊沉,傷亡1.2萬多人,部將300多人、士兵4000多人倒戈降清。鄭軍主將劉國軒只剩下戰(zhàn)船二三十艘,殘軍數百人,狼狽逃回臺灣本島。臺灣內部震動,劉國軒力主投降,康熙大帝乘勝降旨招降。7月15日,臺灣鄭氏后人派人獻上地圖名冊和投降書。8月13日,施瑯率清軍登陸臺灣島。從鄭成功起,經鄭經、鄭克?祖孫三代,為期20余年的偏安局面結束了,臺灣與大陸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
清朝平定三藩之亂后,開始著手解決臺灣問題。當年鄭成功收復臺灣,不愧享有民族英雄的稱號。鄭氏父子在臺灣的經營,對于臺灣的開發(f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臺灣歷史的開發(fā)史上,他們功不可沒。但隨著清朝統(tǒng)治的日益鞏固,祖國的統(tǒng)一日益提上了日程。鄭氏后代的爭權奪利,也影響臺灣的長遠發(fā)展。這時的鄭氏政權已經成為一個割據政權,再發(fā)展下去,就有分裂國家之嫌,因此,順應歷史潮流,歸降清朝,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已是刻不容緩。對清朝來說,進兵臺灣,統(tǒng)一祖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因此,清軍進入臺灣,有彌平割據勢力的性質。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lián)系,鞏固了祖國東南的海防,加速了臺灣的開發(fā)。
[教師過渡]正當清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時候,沙俄軍隊侵入我國東北邊疆地區(qū)。為了抗擊沙俄的侵略,康熙帝組織了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板書]二、雅克薩之戰(zhàn){
1.沙俄侵略我國黑龍江流域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的有關沙俄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和在當地作惡多端的內容,然后回憶一下我國古代對該地的管轄情況。
[學生看書]……
[投影顯示]
沙俄侵略者侵入我國黑龍江
[教師講述]黑龍江流域是中國的領土。唐朝政府設置黑水都督府以來,中國歷代政府都對這一地區(qū)進行了有效的管轄。清代在入關以前,就在這一地區(qū)取得了統(tǒng)治權?稍16世紀后期,本是歐洲國家的沙皇俄國,卻越過烏拉爾山向東擴張。到清順治年間,有關黑龍江流域的情報和武力侵入黑龍江流域的建議,引起了沙俄當局的重視和贊許。順治六年(1649年),雅庫次克長官派哈巴羅夫率兵70名從雅庫次克出發(fā),于這年末侵入黑龍江,強占我國達斡爾頭人拉夫凱的轄區(qū),其中包括達斡爾頭人阿爾巴亞的駐地雅克薩城寨(今黑龍江左岸阿爾巴金諾),遭到當地人民的抵抗。哈巴羅夫將同伙交由斯捷潘諾夫率領,自己回雅庫次克求援。次年夏末,哈巴羅夫率領138名亡命之徒,攜3門火炮和一些槍支彈藥,再次侵入黑龍江,強占雅克薩城,不斷派人四處襲擊達斡爾居民,捕捉人質,擄掠婦女,殺人放火。九月底,哈巴羅夫又率領侵略軍200余人,侵入黑龍江下游烏扎拉河口(今宏加里河)我國赫哲人聚居的烏扎拉村,強占城寨,蹂躪當地居民。英勇的赫哲人民奮起抗擊,清政府予以支援。
經過中國軍民的多次打擊,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的俄國侵略軍一度被肅清。后來,沙俄侵略勢力又到雅克薩筑城盤踞。清政府雖多次警告,都無濟于事。在同沙俄的長期交涉中,清帝看到,若非“創(chuàng)以兵威,則罔知懲畏”,于是決意征剿。同時也認識到,“昔發(fā)兵進討,未獲翦除”的原因,一是黑龍江一帶沒有駐兵,從寧古塔出兵反擊,每次都因糧儲不足而停止。二是沙俄侵略軍雖為數不多,但由于“筑室散處,耕種自給”,加上尼布楚人與之貿易,故使其得以生存。于是造成我進彼退、我退彼進,“用兵不已,邊民不安”的局面。針對這種情況,康熙采取恩威并用、剿撫兼施的方略,即發(fā)兵扼其來往之路,屯兵永戍黑龍江,建立城寨,與之對壘,進而取其田禾,使之自困,同時再輔以嚴正警告。如果侵略軍仍執(zhí)迷不悟,則堅決予以翦滅。為此,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邊防建設,準備剿滅沙俄侵略軍:偵察地形敵情,派兵割掉侵略軍在雅克薩附近種植的莊稼,又令蒙古車臣汗斷絕與俄人的貿易,以困憊和封鎖侵略者;屯戍要地,修整戰(zhàn)具,設置驛站,運儲軍需。這些措施,適合當時東北邊防斗爭的需要和特點。
這是因為黑龍江至外興安嶺地區(qū)距東北腹地遙隔數千里,同沙俄這樣的入侵者斗爭,單靠當地人民的部落武裝是無法制止其侵略的。必須籌劃全邊,扼要屯兵戍衛(wèi),在適當地點控制一定兵力作機動,才能對付沙俄飄忽不定的反復侵擾。為此,需要建立相當數量的驛站和糧站,開辟水陸交通線和籌集運輸工具,從而保障反擊作戰(zhàn)的勝利,并在反擊勝利后建立一條較完整的邊界防守線,才有利于長期的邊防斗爭。
[板書]2.兩次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投影顯示]
[教師講述]1685年康熙帝下令水陸并進,圍攻盤踞雅克薩的沙俄侵略軍,這就是第一次雅克薩之戰(zhàn)。沙俄侵略軍遭到慘敗(當中國軍隊撤走后,沙俄侵略軍又重新侵入雅克薩。)1686年,康熙帝下令再次討伐。清軍包圍雅克薩城以后,在城外挖深溝,筑土壘,斷絕城里的水源,還不斷用大炮轟城。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被炸,負重傷,不久斃命。清軍圍困雅克薩城達半年之久。沙俄侵略軍傷亡慘重,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問題。雅克薩之戰(zhàn)是中國為維護主權和保衛(wèi)領土不受侵犯的正義戰(zhàn)爭。
[教師引導]請大家看油畫《雅克薩之戰(zhàn)》,右面旌旗飄揚,昂首挺胸的是清軍將士;左面力竭勢窮,乘車而逃的是沙俄侵略軍?梢杂懻撘幌,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清軍勝利的原因是什么?同學們可從性質、部署、人民支援,敵我力量對比等方面來思考。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
生甲:雅克薩之戰(zhàn)是中國軍民為捍衛(wèi)祖國的領土主權而進行的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zhàn)爭,而沙俄所進行的是一場侵占別國領土的非正義戰(zhàn)爭。
生乙:戰(zhàn)前,康熙帝周密部署,命令清軍水陸并進,戰(zhàn)爭中廣大將士英勇作戰(zhàn)。
生丙:各族人民也給予積極的支持。
生丁:侵略軍人數又相對較少。這就決定了中國軍隊必然勝利,沙俄侵略軍必然失敗。
[教師小結]雅克薩之戰(zhàn)清軍之所以取勝,首先是由于戰(zhàn)爭是正義的,得到了軍民特別是邊疆地區(qū)各族人民的熱烈擁護和積極支持。其次是清軍從長期的斗爭中逐步認識和掌握了邊界斗爭的特點,采取了有效措施,作了較充分的準備。第三是實行了軍政兼施的指導方針,在以武力為后盾的基礎上,先對侵略者嚴詞警告,警告無效后,才發(fā)兵反擊。反擊時采取先掃外圍,然后水陸并進,三面包圍,一面堵截,斷其外援的戰(zhàn)法,迫使侵略軍困守孤城并攻克之。
[教師引導]清軍取得反擊沙俄的勝利后,中俄雙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解決了兩國東段邊界問題。下面我們來看這個條約的具體內容。
[板書]3.《尼布楚條約》的簽訂
[投影顯示]
中俄尼布楚條約(1689.9.7)
中國大皇帝欽差分界大臣領侍衛(wèi)內大臣議政大臣索額圖,內大臣一等公都統(tǒng)舅舅佟國綱,都統(tǒng)朗談,都統(tǒng)班達爾善,鎮(zhèn)守黑龍江等處將軍薩布素,護軍統(tǒng)領瑪喇,理藩院侍郎溫達;俄羅斯國統(tǒng)治大俄、小俄、白俄暨東、西、北各方疆土世襲獨裁天佑君主約翰?阿列克歇耶維赤及彼得?阿列克歇耶維赤,欽差勃良斯克總督御前大臣費岳多?鄂斯塔斐耶維赤?烏拉索夫,總主教謝門?克爾尼次克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兩國使臣會于尼布楚城附近,為約束兩國獵者越境縱獵、互殺、劫奪、滋生事端,并明定中俄兩國邊界,以期永久和好起見,特協(xié)定條款如下:
一、以流入黑龍江之綽爾河,即韃靼語所稱烏倫穆河附近之格爾必齊河為兩國之界。格爾必齊河發(fā)源處為外興安嶺,此嶺直達于海,亦為兩國之界;凡嶺南一帶土地及流入黑龍江大小諸川,應歸中國管轄;其嶺北一帶土地及川流,應歸俄國管轄。唯界于興安嶺與烏第河之間諸川流及土地應如何分劃,今尚未決,此事須待兩國使臣各歸本國,詳細查明之后,或遣專使,或用文牘,始能定之。又流入黑龍江之額爾古納河亦為兩國之界:河以南諸地盡屬中國,河以北諸地盡屬俄國。凡在額爾古納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諸房舍,應悉遷移于北岸。
二、俄人在雅克薩所建城障,應即盡行除毀。俄民之居此者,應悉帶其物用,盡數遷入俄境。兩國獵戶人等,不論因何事故,不得擅越已定邊界。若有一、二下賤之人,或因捕獵,或因盜竊,擅自越界者,立即械系,遣送各該國境內官吏,審知案情,當即依法處罰。若十數人越境相聚,或持械捕獵,或殺人劫略,并須報聞兩國皇帝,依罪處以死刑。既不以少數人民犯禁而備戰(zhàn),更不以是而至流血。
三、此約訂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罷論。自兩國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納,并應械系遣還。
四、現(xiàn)在俄民之在中國或華民之在俄國者,悉聽如舊。
五、自和約已定之日起,凡兩國人民持有護照者,俱得過界來往,并許其貿易互市。
六、和好已定,兩國永敦睦誼,自來邊境一切爭執(zhí)永予廢除,倘各嚴守約章,爭端無自而起。
兩國欽使各將繕定約文簽押蓋章,并各存正副二本。
此約將以華、俄、拉丁諸文刊之于石,而置于兩國邊界,以作永久界碑。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注:此為拉丁文之漢譯本,《尼布楚條約》的正式文本是拉丁文本,在會議上經過宣讀核對,由雙方代表簽字、蓋章,互換文本,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力。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尼布楚條約》中俄邊界示意圖”,想一想,按條約規(guī)定,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qū),是哪個國家的領土?
[學生回答]中國。
[教師引導]該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qū)都是中國的領土。大家再想一想,為什么說《尼布楚條約》是個平等的條約呢?大家可以先討論,再回答。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它是雙方通過平等談判,中國主動作了讓步才簽訂的,如原屬中國的尼布楚等一些地方讓給俄國;談判的地點是在當時沙俄占領的尼布楚城,根本不存在中國的武力威脅;條約內容基本上反映了兩國政府的主張,并符合雙方利益。
(該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回答,或者直接由教師講解)
[教師引導]最后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清朝前期在反抗外來侵略、保衛(wèi)邊疆上,作了哪些努力?”
[學生回答]①清初鄭成功雖反對清朝,但從荷蘭殖民者手里收復臺灣;②清朝在臺灣設置臺灣府,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③清朝取得了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勝利,遏制了沙俄在我國黑龍江流域的侵略;④中俄兩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了兩國東段的邊界。
[教師小結]清初的版圖,基本上奠定了今天我國的疆域。進一步加強了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使中華民族形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維護了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是清王朝對我國歷史作出的重要貢獻之一。
[布置作業(yè)]
一、選擇題
1.1864年,清政府設置臺灣府,隸屬
A.廣東省B.福建省C.云南省D.浙江省
答案:B
2.組織雅克薩反擊戰(zhàn)的清朝皇帝是
A.順治帝B.乾隆帝
C.康熙帝D.雍正帝
答案:C
3.1624年,入侵我國臺灣地區(qū)的殖民國家是
A.葡萄牙B.荷蘭
C.西班牙D.日本
答案:B
4.中俄《尼布楚條約》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A.中俄雙方同意停戰(zhàn),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邊界問題
B.中俄雙方同意停戰(zhàn),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東部邊界問題
C.中俄雙方同意停戰(zhàn),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北部邊界問題
D.中俄雙方同意停戰(zhàn),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西部邊界問題
答案:B
5.下列歷史事件的時間順序是
①鄭成功包圍赤嵌城 ②清政府設置臺灣府 ③荷蘭殖民者侵占我國臺灣 ④鄭成功收復臺灣
A.①④③②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D.③①④②
答案:D
二、問答題
如何理解雅克薩之戰(zhàn)是正義戰(zhàn)爭,《尼布楚條約》是平等條約?
參考答案:(1)它是雙方通過平等談判,中國主動作了讓步才簽訂的,如原屬中國的尼布楚等一些地方讓給俄國;(2)談判的地點是在當時沙俄占領的尼布楚城,根本不存在中國的武力威脅;(3)條約內容基本上反映了兩國政府的主張,并符合雙方利益。
板書設計
第18課 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
活動與探究
1.故事會:搜集有關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故事,在班級小組里交流。
教師指導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搜集、整理與鄭成功收復臺灣有關的故事。如,介紹相關資料、書目,指導學生根據資料自編小故事。節(jié)選電視劇《英雄鄭成功》有關片斷進行描述亦可。
故事會應由學生自己主持。會前,教師要幫助學生組成“小評委”,對學生的講述試做點評。
2.1684年,沙俄政府給盤踞在雅克薩城的侵略軍派來一個新頭目,叫托爾布津。沙皇頒發(fā)給托爾布津一枚盾形城徽,圖案是一只張開翅膀的鷹,一只爪抓著一張弓,另一只爪抓著一支箭。沙皇發(fā)這枚城徽表示了什么意圖?女孩:“表明沙俄要以雅克薩為據點繼續(xù)擴大侵略!蹦泻ⅲ骸氨砻餮趴怂_城已是沙俄的了!彼麄冋f的對嗎?為什么?
參考觀點:他們倆說的都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全面。如果將兩人的說法合在一起,就全面了。沙皇在其侵略軍盤踞雅克薩后,向新派來的侵略軍頭目頒發(fā)城徽,其本意固然認為雅克薩城已經屬于俄國所有。但是,沙皇并不滿足于占領雅克薩城,而是想以此為據點,使用武力繼續(xù)侵占中國更多的領土。頒發(fā)這枚城徽,就是希望沙俄侵略軍,像圖案上的飛鷹一樣,使用弓和箭也就是武力,飛向更遠的地方,占領中國更多的土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yi/57170.html
相關閱讀: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